繼承人

繼承人

雍正現在自覺身體越來越不行了,那麼,選擇自己的繼承人就要提上日程。

自己現有的兩個長成的皇子都不錯,要是幾年前自己肯定毫不猶豫的選弘曆,但是現在弘晝表現越來越好,後院孫子也多。

對外人來說什麼弘晝母妃原本出身漢軍旗,在雍正眼裡都不是事兒,都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孫,自己的皇阿哥。

康熙爺的親娘佟佳氏不也是漢軍旗出身,後來康熙登基后抬旗,變成現在的滿洲旗。

當雍正皇帝對自己的心腹,問道繼承人的選擇問題時其他人回答后,林如海沒有因為自己是五皇子妃的嫡親祖父,而選擇明哲保身。

他從民貴君輕的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合格的繼承人,能在未來,繼承您的遺志,對您推行的政策繼承下來,推廣下去。而不是讓這些利民惠民政策,皇帝信兒心血,一招作廢,化為烏有。大清國庫里的存銀,從康熙60年的700多萬兩,增加到現在的5000萬兩。不管是賑災、興修水利、建橋鋪路,甚至是興兵戈,都有足夠的庫銀。也表明皇帝的政策是正確的!這都表明萬歲爺推行政策的正確性!」

林如海最後的馬屁,實在是撓到皇帝的癢處!

雍正帝夜深人靜的時候,睡不著,會思考繼承人的事。

手握血滴子,知道道貌岸然的偽君子不少。

自己的兒子呢?雍正帝突然對這個問題很好奇。

他知道弘曆平時表現的很簡樸節約,弘晝孝順大氣。共同點是都支持他們父皇的政策。

實際上呢?

隋煬帝未當皇帝前偽裝的也很好!

孝順、簡樸、勤政,但一朝登基,呵呵!

自己不是貶義隋煬帝,他主持修建的大運河,確是千古功績,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

但他好大喜功,興師動眾的滿天下選宮妃也是不爭的事實,雍正皇帝實在是不認同。

他不想自己辛苦開創的盛世,毀在好大喜功的後人手裡!

於是,武功最好的血滴子被交代觀察記錄四、五兩位皇子言行的差事。

剛開始,雍正皇帝翻看兩個孩子的觀察記錄,沒發現異常。

但從蛛絲馬跡中發現,弘曆屢次誇耀,說當年康熙帝是看重他這個皇孫才會讓自己即位。

呵,雍正冷笑。

自己辛苦奪嫡幾十年,只應生了你這個好兒子,皇位就憑空落下來了?

你怕不是想屁吃。

看來,自己這個四子,更想繼承他皇祖父的遺志呢!

仁政嗎?

父皇晚年,推行仁政的後果是什麼?

國庫空虛,財政赤字,吏政敗壞,賣官鬻爵,不整治,準備被改朝換代嗎?

自己可是知道,自己是皇子是,被稱為冷麵王爺,鐵面無情,被很多大臣詬病。

雍正相信,父皇就是看到自己是個干實事的人這一點,才在眾多兄弟中,把皇位傳給自己!

自己辛苦多年,好不容易填滿了國庫,足以應對各種災害,可不是為了後世不屑子孫推仁政、下江南、建行宮別院的!

還有自己的八弟,人人追捧的「八賢王」胤禩,什麼都學父皇,父皇執政講究「仁」,他比父皇更「仁」。

最後呢?

還不是父皇明察秋毫,讓自己繼承皇位了!

雖然自己承認弘曆在政治上挺有頭腦的,但弘晝也只是稍差一點罷了。

雍正帝心中的天平,已經開始向五子弘晝傾斜。

不過,說道看皇孫,這也給自己提了個醒。

既然皇子能力不相伯仲,那就看皇孫。

皇孫優秀,大清就能保證三代昌盛。

雍正想了想弘晝後院那一串聰明伶俐的皇孫,據太醫來回報他福晉肚子里的還是雙胞胎。

再想想弘曆的後院,雍正搖搖頭。

弘曆後院懷孕的倒是不少,可惜都沒生下來,現在就一嫡一庶兩個皇子,嫡子也還聰慧,就是身體單薄了些。

那就更傾向於五子了。

第二天,就把一個兩位皇子相爭的差事,交給了弘晝。

回去后,林老爺自得的給言娘講述自己的給皇帝的建議,

言娘給林老爺豎大拇指:不愧是你,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自己在後世看了那麼多清穿小說,可是知道弘曆登基后,確實是推翻了他爹的政策,向他爺爺看齊,推行仁政。

在他當政期間,拿著他爹給了屯的滿滿的國庫下江南,修行宮。

而且吏□□敗,賣官鬻爵成風,大清由盛轉衰!

後世有一種說法,「屁股決定腦袋」,文明一點兒是「位置決定想法」。

一個人處於什麼位置,往往決定他思考的角度和範圍。

林如海雖然沒聽說過這麼直白的說法,但《鬼谷子》有雲「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那麼如果想皇帝聽自己的建議,有什麼比皇帝是聽得進勸的自己孫女婿、甚至是自己重外孫更好的呢?

一個從小耳濡目染的孫女婿,能成為皇帝的孫女婿,想來柄全國之力,能輕而易舉的開疆拓土吧。

林家已經是當今唯二成年兒子之一的岳父家,已經牽涉到奪嫡中去。

成,則宏圖大展。

敗,大不了就遠走南洋!

這一次弘晝在親信的輔佐下,很好的完成了差事。

之後,更多的差事交給他,他在逐漸進步,雍正帝對他越來越倚重。

能在朝中混的如魚得水的大臣們,都是明眼人,很容易從皇帝的傾向中覺察出皇帝的屬意。

於是更多的人傾向五皇子,擁護支持他。

雍正13年,8月23日,雍正病逝於圓明園。

臨終前傳位給五皇子弘晝。

弘晝登基后,親娘為皇太后,老爹的其他妃子們都官升一級。祖父的妃子同此例。

立福晉為皇后,嫡長子為太子。

翌年,改年號乾武。

林佳家一下門庭若市。

不過林家低調慣了,林家世仆也是有見識的,上有主子叮囑,很是有風範。

乾武皇帝,文治武功,把清朝推向盛世。

雍正皇帝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給兒子留下來滿滿的國庫!

錢是英雄膽兒,手裡有錢心中不慌!

對一個國家也是相同的!

乾武帝繼續推行先皇的政策,政權平安過度。

至於弘曆,先帝臨終前,安排自己的四兒子給自己皇陵守墓三年。

三年,足夠弘晝掌控朝堂。

這是一個父親對自己兒子的慈愛之心。

守孝的三年,雖然有小波折,最終都想好的方向發展。

新任皇后惠南,還想再要個小公主。

大公主完全是個假小子,不能滿足惠南香軟小公主的夢想。

弘晝無情的打破了她的幻想:「別做夢了。咱們能有這個閨女已經是老天保佑了。雖然閨女···」弘晝想起那麼皮的閨女都有些牙疼,「但她就是有點兒調皮,那也是閨女啊。」

只是「有點兒調皮」?

沒想到你這個親爹有些眼瞎。

惠南不想理睜眼說瞎話的弘晝。

從母后那兒知道,你小時候就很調皮,這是女兒肖父!別想推脫責任!

惠南眼裡明明白白的就是這個意思。

「想想你兩個姑姑,還有你的叔叔們,一水兒的兒子。朕已經認命了,這幾個皮小子足夠了。」弘晝表示自己看不懂媳婦兒的意思,堅強的接著說道。

弘晝直接讓周大夫配藥,熬好后,一飲而盡。太醫們不敢給皇帝陪絕育葯最後找的是周大夫。

弘晝可是知道自己岳祖父、岳父他們覺得孩子夠多了后,都是吃的他配的葯。

當有人給獨得皇帝盛寵的皇後娘娘敬獻「□□」時,立馬引起惠南的重視,她還記得小時候祖母的教育,這是想謀害本宮?

立馬吩咐人徹查。

弘晝很快知道,直接動用皇家暗衛。

最後虛驚一場,發現此人確是想送禮巴結皇后而已。

不過,惠南記得祖母講得歷史,直接用上了當年祖母用過的手段,讓死囚服食「□□」,然後全國巡遊展覽,引起官僚階層和老百姓重視。

她現在身居高位,在其位,謀其政。

大清是自己男人的大清,未來是自己兒子的大清。

現在大清周圍強敵環伺,西洋人虎視眈眈。

一旦他們用□□引誘大清百姓吸食,國民體質堪憂,哪還拿得起武器戰鬥?

而且,□□有毒癮,就像黃賭毒,一旦粘上,傾家蕩產,家破人亡,容易引起社會動蕩。

自己身為一國之母,有義務維護它的長治久安,社會穩定。

乾武4年,夏。

言娘對剛走近房間的林老爺開玩笑道:「今天丫鬟來報,咱家花園荷塘里,發現了一支並蒂蓮。我剛才去看了一下,是真的耶!你說,咱家這是不是要有喜事兒了?你這一路上回來,有聽到喜鵲沖你喳喳叫嗎?」

林老爺含笑回道:「確是有喜事兒!」

「真的啊?什麼喜事兒?」

竟然有意外驚喜,言娘好奇的問道。

林老爺含笑不語,先揮揮手,讓丫鬟們下去。

等丫鬟們魚貫而出。

林老爺一邊伸手從袖帶里掏出信件遞給言娘,一邊輕聲說道,「咱們的阿松要回來了!」

「真的?」言娘不敢置信,聲音都變了。

但不耽誤她以她這個年紀少見的敏捷,從榻上跳下來。

「慢點兒,老婆子,你還以為你是美少女呢!」林老爺膽戰心驚的要去扶言娘。

言娘敷衍的點點頭,搶過書信看起來。

「這是真的?」言娘讀完信,直愣愣的看向林如海。

多少次午夜夢回,思念遠在他鄉的二兒子,現在終於要回來了,讓言娘有一種如在夢中的不真實感。

林老爺堅定的點點頭,要不信件收回去,燒掉。

兒子就要回來了,誰還在意那幾張信紙,言娘不像以前那樣依依不捨,而是輕易的鬆開了手指。

在房間里轉了幾圈,對林老爺說道:「快,快喚丫鬟們進來,我要給吩咐他們給兒子收拾房間。算了,我親自去盯著他們收拾!」

「言娘,不要著急,阿松要等收到我的回信才出發。再說,你不是讓丫鬟們隔一段時間就收拾一下嗎?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林如海雙手扶著言娘的雙肩,安撫她道。

言娘意識到自己太激動了,阿松現在還是失蹤狀態呢。

於是言娘一邊順著林老爺的力道,回道榻前坐下。

一邊安慰自己:我不急,我不急。已經二十多年了,不差這幾天,我等的起!

然後喝了一口茶杯里的涼茶定定神。

開始找茬兒。

「對了,你剛才叫我什麼?『老婆子?』吃力熊心豹子膽了,敢這樣稱呼老娘?」

言娘把自己的激動發泄的到老頭子身上,雙手撫著林老爺的臉頰,劈頭蓋臉的親上去。

林老爺一大把年紀了,要不是擔心讓下人們看笑話,都要抱頭鼠竄出門了。

等阿松收到雍正皇帝駕崩了,五阿哥登基的消息,哦,大哥家小惠南是皇后了。

阿松覺得是時候回家探望父母了,幾十年沒見過父母了。

雖然能時不時的通過暗衛收到家裡的信件,但還是想親眼見到父母。

再不回去,怕沒機會了,老爹已經八十餘歲了。

人生七十古來稀,八十多歲已經是難得一見的長壽之人了。

回去后也不怕人詢問,理由都是現成的:自己受傷失憶,被過路商船救起,人家看自己穿著,以為有利可圖,最後發現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到南洋把自己趕下船。

自己雖然失憶,但學到的知識好記得,於是赤手空拳打拚出一份家業。

後來突然想起來了,自己就回來看望父母。

不過遺憾的是,自己奮鬥小半輩子的事業都在南洋,可能還得回去。

不過,這都需要皇帝允許。

說著,阿松都有些臉紅。幸好自己留著絡腮鬍子,大家看不到。

阿松這一次回來,乘坐的是西洋人製作的超百噸的海船,說是要獻給皇帝。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當年阿松在南洋站住腳后,出巨資從西洋商人手裡購買了一搜西洋船隻,然後自己招募工人,仿造大海船。

這才有了後來橫行海上的李氏霸主。

最重要的是,阿松獻上了詳細的世界地圖,尤其是關於南洋、滿刺加、澳洲等離大清大陸較近的地區。

這地圖很具有軍事價值。

乾武5年春,阿松帶著他的西洋媳婦兒回來了。

進獻給皇帝西洋出產的超百噸的巨大海船,完善的世界地圖,尤其是大清南邊,南洋一帶尤其的清晰。

不僅如此,還有世界各國勢力分布圖。

用於行軍打仗也不遜色!

這更讓皇帝君臣充分認識了西洋各國雖然國土面積小,但那束縛不了他們的浪子野心。

大清如果不調整既往閉關鎖國的政策,會落後於時代。

西洋各國也不會放過大清這塊肥肉!

阿松功勞可以比肩大明之鄭和。不,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上這傢伙根正苗紅,皇後母家親叔,內閣經過商議,皇帝下旨賜封博遠侯!

成就了林佳一門雙侯爵美譽。

匆匆二十餘載,去時昂昂青年,回時已經滿面滄桑,鬢髮夾有銀絲。

慶功后,終於能閑下來好好說話了。

近幾年,從收到雍正帝身體不好的消息后,阿松就開始準備這讓幾個孩子慢慢接手自己的勢力,留下足夠的人手輔佐孩子,準備回國。

等收到乾武帝登基的消息后,打探到自家在新朝一切都好,就開始返程。

言娘只知道阿松有三個兒子,具體的情況還沒來得及細說。

原來繼承英國伯爵爵位的大兒子跟隨母姓,姓氏里有「林」的音譯。二子三子跟隨父姓。

阿松顯然繼承了國人骨子裡對土地的熱愛,這些年,在歐洲各國的重要城市周邊,購買了大量的土地。

言娘知道后,突然想起上世英國那個有名的公爵,家族祖傳大量的土地,連英國女王的白金漢宮都是建在他的土地上,需要向他交租。

自己混血大孫子的後代,如果不出敗家子,家產能傳承到後世,那不就和那位公爵異曲同工之妙嘛。

言娘叮囑阿松,給自己未謀面的大孫子寫信時,記得提醒他土地只會升值,不要無辜收買,最好能傳給後人!

言娘和林如海都知道,他們這輩子不大可能見到這個混血大孫子了。

他的母親女扮男裝繼承的伯爵爵位,他又從她母親那兒繼承的爵位。

在這個時代,西洋君權還不是裝飾品,如果消息泄露被揭穿,面臨的可能是殺頭的危險。

幾年後,這位大孫子竟然改頭換面,讓阿松家的老二幫忙,以私人身份來了一趟大清,對言娘和垂垂老矣的林如海是意外的驚喜。

他的孝心,讓言娘和林如海很是受用,臨分別時,塞給他很多大清的珍貴特產。

這都是精品,在西洋的商鋪里買不到的珍品。連大英王室都不一定有,足以當傳家寶流傳後世!

尤其是皇后聽說自己這個堂弟,賜下好多皇家內庭珍品。

都說「活到老,學到老」,這些年,言娘都在學英語。

有上世的底子,這輩子進度還不錯。

連林老爺,閑暇時,也會跟著學。

盼望著什麼時候,阿松給他們生的幾個孫子回道大清,能順利的跟他們交流。

實際上,這是言娘和林老爺夫妻二人,太是思念兒子,忘記了跟在他身邊的眾多暗衛。孫子肯定會被教導中文!

即使他倆不學英語,將來見面了也不會有語言隔閡的。

這一次只阿松夫妻倆回來,他們雖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前途未卜的前往大清禍福難料,兒子的顧忌也是情有可原。

現在真的回來后,知道一切情形比預計的還好,阿松已經給幾個孫子寫信報平安了。

並希望他們有時間能過來一趟,探望祖父母,以後不留遺憾。

祖父母的年紀大了,尤其是祖父,還沒見過他們呢!

阿松的混血大兒子暫時不能動身。

接手阿松南洋勢力的二兒子和在北美混的風生水起的三兒子過來了。

阿松家老二和老三是雙胞胎。

言娘一見兩個孩子,就可以保證,兩個孩子一定是異卵雙胞胎。

發色和眼睛的顏色完全不一樣,一個像爸,一個像媽。

據阿松說,老三和老大很像。老二比較像老林家的人。

怪不得送讓老二接手南洋勢力,黑髮黑眼,和亞洲人最像了。

這一次團聚后,阿松把他二兒子生的長子留在身邊教導。

阿松說,自己身上的爵位以後要傳給二兒子一脈。

在北美洲的三子,已經給他置辦了足夠的土地。

當年收到老爹蒸汽發動機成功的消息后,阿松翻看書籍,查找煤炭、石油出產地的特徵,然後當機立斷的帶著媳婦兒出發美洲。

大量撒出人手查探,然後大量購買地下可能埋藏煤炭、石油的土地。

有的還是從其他人手中購買的。

言娘聽后,哦呵,說不定到了後世,老林家的後代中還能出個石油大亨呢!

林家出海失蹤的二公子回來了!

還真的帶回來寶藏了!

被皇帝封爵了!

這個消息立馬轟動了!

還有好多人記得幾十年前那部戲劇,人們紛紛感嘆,果然母子連心!

當年孫公主不相信兒子不在了,堅持不讓建衣冠冢,現在,兒子竟然真的回來了!

大家下南洋的熱情,這會即使家裡老人反對,但擋都擋不住了!

當年對下南洋心動的孩童,已經長大,當家做主了!

弘晝小時候因為年少慕艾,偷偷關注林家的海貨鋪子,對西洋事物感興趣。

登基后,很關注西洋方面的信息,什麼文藝復興,打破神權,王權,君主立憲制等等。

雖然覺得君主立憲制是一派胡言,但不管如何,對西洋越是深入了解,越發現他們的浪子野心。

據收到的信息,知道西洋人到了美洲大陸,大量屠殺當地人。

看了北美洲原有土著的畫像,和大清人長的很像。

這怕不是以前從中原大陸過去的吧。

如果他們攻佔大清領土,是不是也會大量屠殺大清民眾?熟可忍孰不可忍。

即使不會大量被屠殺,還有那被瓜分的印度,被奴役的人民,就是前車之鑒。

言娘記得後世歐美人很有名的節日,感恩節,感恩美洲當地人,在他們登陸美洲大陸的時候,熱情好客的招待了他們。然後站穩腳跟,就毫不留情的大肆屠殺當地人。

當地人妥妥的引狼入室。

這是個農夫與蛇的故事。

「印度,人種不對!」當年林如海一收到關於印度等級制度的人種描述,就肯定的說到。

不愧是明察秋毫林老爺。

印度,在歷史上被白種人雅利安人攻打下來后,設置了最森嚴的等級制度。

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把當地人壓制在社會最底層,一直不能翻身。

言娘前世看艾教授的視頻,被他的話激動的熱血沸騰。

他說,和平是打出來的,不是祈求出來的。

言娘大致記得他評價清政府說,清朝老祖宗不幹正事兒,沒能開疆拓土,積極防禦,擴展生存空間,只盯著眼前那一塊兒。要是能對外開疆拓土,把社會主要矛盾轉向對外作戰,老百姓會被反清復明的人蠱惑,出海掙錢還來不及呢。

他還說,寧背一世之罵名,也要子孫萬代享福。

這些話是真對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說的。

但言娘覺得,對這個時代的大清也適宜。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啊。

林如海很贊同言娘的這個想法。

也在積極往這方面推動。

止戈為武,你只有手中有槍,能御強敵,才能化干戈為玉帛。

這些,弘晝都聽媳婦兒和自己講過。

在自家媳婦兒的影響下,也看了一些明末思想家,如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文章。

弘晝帶著皇后、太子親臨天津港,參觀了這艘大船。

對林氏提議的建立海軍,重組大型造船廠更心動了。

手裡有阿松獻上來的大海船圖紙,有什麼猶豫的呢。

分別在大連、淞滬、廣東設立政府督辦的大型造船廠。

調動沿海部隊,進行海上演習。

一聲令下,大清大航海時代開啟!

弘晝覺得,自己要像媳婦兒說的那樣,做難而正確的事。

第二□□堂上,致仕多年的林如海,又一次上朝遞摺子。

這都是預先商量好的,弘晝讓太監當朝宣讀。

摺子大意是:大清需要開疆拓土!

以唐漢為例。

隴西世家開創了大唐,大漢帝國締造者大多數是沛縣出身。

所以一個縣城的人才足夠創立一個王朝!

現在福建潮汕等沿海地區好多百姓,因生活所迫而下南洋。

那麼這多人,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足夠他們創立一個國家。

他們大多是漢人啊!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皇上何不派朝堂軍隊過去,想來相對於本地人來說,他們更願意偏向朝廷。遷移百姓到當地定居,獎賞土地,先免后降稅收,百姓們以土地為本,肯定願意遷移。陛下心胸寬廣,不拘泥於滿漢,到時候可論功行賞。設立海外總督。如擔心時間長了成為隱患,可行輪換制。部隊能輪換駐紮,官員期滿可調任。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那樣南洋就會是我大清領土!

更甚者,以南洋為中轉站,繼續向南擴張。

大清疆域將前所未有!

大清本是滿蒙游牧民族入關侵佔中原,即使在中原繁華之地軟玉溫香浸染了幾十年,刻在骨子裡的侵略性沒有改變,很多滿蒙大臣被他說的熱血沸騰。

弘晝下朝後,樂呵呵的,林祖父今天誇我心胸寬廣了,等下朝後給媳婦兒說。

乾武皇帝登基后,清朝在經過他父皇君臣十多年的努力,已經是一幅盛世之景。

但他知道盛世中潛藏危機。

雖然父皇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國人對土地的熱愛是刻在骨子裡的。

偏遠地區,仗著天高皇帝遠,情況更嚴重。

他繼續堅持雍正皇帝的政策。

在他心目中,父皇的政策是節流,只局限於大清這一片土地。

翻開世界地圖,轉動地球儀大清疆域以外還有廣漠的土地等著他們去征服、去開發!

正好現在大清人口激增,剩餘勞動力多了。

那麼徵兵,擴編軍隊!

國家派軍隊保護組建的民間探索隊,去出海探索新大陸吧!

那裡將有廣漠無人耕種的肥沃土地,開發出新土地,報給官府,所有權將屬於你們!

不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

記得,你們腳下的土地也將是歸屬於大清的國土!

那麼沿海省份將需要開明有經驗的官員統領,於是阿壽調任兩廣總督。

弘晝也詢問了阿松的意思,有意願去沿海省份任職嗎?

海外歸來的阿松,也漂泊累了,想陪伴年老的父母。

於是留在京城,他經驗豐富,見多識廣,可以充當皇帝的顧問。

不管公家還是私立的報刊,都緊跟朝廷腳步,引導廣大百姓的價值。

什麼「要麼穿上軍裝開疆拓土,要麼穿上白衣救死扶傷,這才是華夏好兒女應該做的。」

什麼「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說上萬戶侯!」

等等。

鼓勵百姓參軍,讀書人投筆從戎,投身到開疆闢土的偉業中來!

有哪些男人拒絕得了封狼居胥吶?

想想那些字眼兒:飲馬瀚海、光宗耀祖、國之棟樑、名垂青史、入賢良祠,哪一個不會讓男兒熱血沸騰?

國內,自隋文帝開始,科舉制度成為易總選拔官員和人才的重要制度,打破了士族階層壟斷的官場。

經過歷年的完善,科舉取士已經有了成熟的制度,在中華這片大地上已經持續一千多年了。

現在,當今皇帝高瞻遠矚,覺得單純的科舉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他在不觸動科舉擁護者敏感的神經的前提下,除了科舉外,慢慢增設數學、醫學、工科等實用性考試科目,錄用專長人才。

隨之而來的,專門的官辦醫學學堂、機械工程學堂等各類學堂應運而生。

面向普羅大眾的女子學堂還不是時候,只有在京中,由皇后牽頭,開辦貴族女子學堂。

言娘看著日新月異的大清,覺得未來可期!

「女性受教育,上可以教夫,下可育子,遠可治國,近可持家。可見女性受教育對家庭幸福、歷史發展的深遠影響。」

對於女性創立面向女性的學堂、書刊,皇后這樣說,弘晝覺得很正確。

自家幾個兒子不就被她教育的很好,自己還能父以子貴稱為皇帝。

弘晝對此沾沾自喜。

實在是兒子太給自己長面子了。

據說很有二伯當年的英姿,但自己可不是皇祖父那樣的人,等兒子長大,自己可要立馬滾蛋,覺不給兒子添堵。

自己可是答應皇后,帶她出海走走呢。

嘿嘿,自己也很嚮往外面呢。

朝廷走向正軌,大家都關注著開疆拓土,加官晉爵,弘晝一時覺著自己被朝臣們噴的都少了。於是有閒情逸緻了。

想起媳婦兒以前說過的小時候的事兒:林家祖母當年帶著年幼的孫女兒,欣賞以前朝代的人物畫像。

感嘆說:都說滿朝朱紫貴,我年輕的時候兒就想著,現在朝廷要是能穿這種樣式的服飾,想著你祖父即使年齡大了也是個帥老頭。不比人們都誇的納蘭大人差。

弘晝想想林祖父的歲月沉澱下來的那身氣質,確是納蘭大人比不上的。

林祖母好眼光!

那自己是不是讓官員們穿這種服飾上朝?

雖然能上朝的都是老狐狸讓自己頭疼,不過想想換成這種服飾確是養眼。

弘晝摸摸下巴,任性的決定了。

滿族官員不同意,那就兩種服飾想穿哪種穿哪種,漢族的大臣麻溜的換上了。

滿族除了一些老頑固,有人偷偷換上,覺得還挺不錯——相伴幾十年、不耐煩見自己這張臉的夫人,也誇自己好像變帥了!

大多數人換裝之後,弘晝又覺得髮型好看,不稱這套衣服啊。

於是讓太監給自己拿頂男士假髮來,這可難道了貼身太監。

最後急得跑到假髮製作處讓人現做。

等弘晝帶上假髮,滿意地點點頭,去讓媳婦兒看看。

看到媳婦兒驚艷的目光,弘晝心滿意足的決定自己要把頭髮留起來。

不是孔夫子說的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康熙爺也說以孝治國。

弘晝這樣反駁不贊同自己舉動的大臣。

祖宗就是擋箭牌,哪個需要拉哪個。

弘晝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見媳婦兒時的驚艷,覺得還是漢服最配自家媳婦兒。

寬大的旗袍,穿到媳婦兒身上,沒有漢服那麼能襯托媳婦兒的美貌和氣質。

所以現在自家當家做主了,當然要滿足媳婦兒的喜好啊。

漢服,讓制衣局製作。

迂腐的大臣嗶嗶,可以聽而不聞嘛。

弘晝覺得那時自己對媳婦兒的一見鍾情,才促使自己上進。

自己對媳婦兒的感情,真的是像媳婦兒所說的「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啊!」

弘晝沾沾自喜道。

乾武7年,林如海已經近九十高齡。

身體虛弱的卧床了。

皇帝把太醫院首派過來了,診斷是人體的自然衰老,藥物無力回天。

就這幾天的事了。

林如海回顧自己一生,前半生雖然有高中探花的喜悅,更多的是撐起門楣的壓力。

後來,什麼時候呢,從言娘進府生了阿壽后,一切都向好的方向發展。

自己兒孫滿堂,活到90高齡,這是從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自己這輩子值了,心滿意足。

唯一遺憾的是,以後不能陪伴言娘了。

前有黃庭堅的「書到今生讀已遲」,現有藏族活佛轉世,還有佛教、道教中的各種傳說。

有人生來帶宿慧,有的人經歷重大挫折后開竅,等等不一而足。

言娘可能屬於後者。自己這些年護她周全,以後就要交夫給孩子們了。

孩子們都在身邊,該交代的都交代給孩子們了。

言娘坐在床邊的椅子上,低頭側耳聽林老爺的囑咐:「言娘,以後,我不在了,你要、自己多注意,不要、那麼粗心大意。算了,有孩子們呢,孩子會替我照顧好你的。我不擔心、不擔心······」說著,聲音慢慢消失,生命逝去。

言娘泣不成聲。

這個男人,臨終前,還在擔心自己。

原來,這麼多年不是自己沒露馬腳,不是自己有老天護佑,而是這個如父如兄的男人,保護著自己!

林如海三朝元老,帝王心腹,皇后親祖父,太子祖外公······,名頭很長,葬禮很盛大。

林如海的葬禮上,言娘一直昏昏噩噩,孩子們很擔心她。身邊一直有孩子們跟著。

林老爺要被送回姑蘇了,和等了他幾十年的賈氏合葬。

而自己身為公主,清朝的祖制是,公主下嫁,在其去世后,是不能葬入皇陵,也布恩那個進婆家祖墳,只能另擇地建墳墓。

當時言娘聽說的時候,鬆了一口氣。

自己是在賈敏去世後進的林府,沒見過賈敏。不存在道德上的小三之類的。

但,要是死後進林家祖墳,三個人不說位次尊卑如何安排,人若死後有靈,三個人擠在一個墓穴里,也太尷尬了。

這樣子最好。

自己到時侯,就讓兒子在京城附近找一塊風水寶地安葬,離孩子們近些。

言娘要跟著兒子們送林如海的棺材回姑蘇下葬。

言娘已經是近七十歲的人了,兒子們擔心言娘的身體,不同意。

這是最後一次同行了,言娘堅持要去。

最後,阿壽急了,偷偷告訴言娘:爹爹棺材里只有一身衣服,您跟過去幹什麼!好好在京城呆著,哦!可以去城外,前幾年父親親自購買的莊子散散心。

隱晦的給言娘指出,想陪伴父親,就去城外莊子上啊,爹爹在那裡等你。

言娘的眼裡「刷」的流下來了。

這個男人,為了自己,不入祖墳!

悄悄的把事情都安排好了,知道自己以後想要葬在京城,就早早的選好地方,現在他先去那兒等自己了。

「娘,你別傷心啊。爹不是故意瞞著你呢,主要是考慮姐姐的心情啊。」阿壽見言娘流淚傷心,平時穩重的林大人,手忙腳亂的給言娘擦淚。

「沒有,娘沒有傷心。你爹也是喜喪。娘就是感動你爹的心意,娘···」言娘說不下去了。

過來一會兒,言娘收拾好心情,說道:「你們放心的去姑蘇吧,我去莊子上散散心。」

在這個愛人埋葬的莊子上,言娘把自己親手摘的鮮花,放到旁邊的墓碑前,春日的暖風吹起她額前的碎發,目光悠遠的看向未知的遠方。

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清穿在紅樓世界認真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清穿在紅樓世界認真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繼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