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視頻:墓葬好壞
秦朝
嬴政一開始對於天幕講述盜墓賊身份種類還不在意,在他眼裡,這都是該殺的對象,但他沒想到的是盜墓賊會這麼複雜,復仇、求財他還能理解,可為何會有喜歡挖人墓的王侯?
而等嬴政聽到最後子孫挖祖墓之後,他不由得脫口而出:
「怎麼還有這等不肖子孫?」
從古至今,他就沒聽說過敢這麼乾的!
漢朝
還在想著怎麼安撫陛下的衛青,直接無話可說了。
好傢夥,死後埋土裡,這是防監守自盜防平民百姓防末年軍閥,把這些全防完了還得防自己的子孫後代?
別人也就罷了,子孫後代說不定連墓怎麼建的圖都有,進祖墳說不定就跟進家門一樣,這能防個鬼啊!
鄉野
伯夫低著頭,他沒有聽進去帝王將相的陵墓有多富有,這離自己太遠,他只是在想自己為了買足夠多的陶器,厚葬母親,不得不將自家母牛賣掉的過去。
自那之後,家裡熬了好幾年苦日子,現在才勉強緩過來。
而伯夫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死後,兒子會不會也要賣掉剩下的小牛來給自己置辦陪葬的陶器?
這樣一來,他們的日子要怎麼才能過下去?
伯夫的心裡不免生出了很多怨恨。
那些貴人有那麼多錢,他們能夠隨意陪葬,可他們這些平民根本沒有錢,每次厚葬,都要掏空一次家底,伯夫一點都不想讓自己的兒子為自己陪葬那麼多沒用的陶器,可不陪葬那麼多的陶器,就是不孝。
不孝,可是要被吏目拿家裡的一切給父母陪葬,再把他們這些兒孫驅逐的.....
某處百姓家
年邁的祖父正在院內串著銅錢,他時不時的抬頭看看天幕,看一次,就嘆一口氣。
身旁的小孫子看祖父這麼難受的樣子,不由得勸道:
「大父,天幕不是說,墓只要建了就會被挖嗎?說不定縣令不會給自己的父建那麼大的墓,我們也可以少送點賻贈。」
祖父苦笑著搖了搖頭:「你不懂,賻贈從來不是送給縣令父親的。」
小孫子一臉的茫然,不是送給縣令父親的,又是送給誰的?
唐朝
好多大臣看著天幕,氣的心臟病都要犯了,也不記得自己在大興宮前,直接捶胸頓足,破口大罵起來。
「子孫不孝啊!子孫不孝啊!有這樣的子孫,死也不得安生!」
而一些早就知道薄葬危害的人,則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討論要如何讓自己的死後更安生點。
杜如晦先說:「還是得薄葬,不要放什麼金銀,一切從簡即可。」
長孫無忌:「把墓修的小一些,不做那麼高的封土,再用厚石棺,勉強能有些用吧。」
一旁的魏徵幽幽的補充道:「還得給子孫後代說清楚,墓里什麼都沒有。」
這話一出,另外兩個人瞬間肝疼起來,別的也就罷了,子孫後代挖自己墳,實在是防不勝防啊!
「這些辦法,能保個幾百年,但保不了千年。」反覆回想四年前天幕的李昭,隱隱約約察覺到了後世之人用的方法,她神色複雜的對著這幾位同僚說道:
「可還記得四年前,諸位所見的天幕?昔日隋煬帝修渠不知道挖了多少人家的墳墓,後世那樣的人口,城市,再加上耕地,怕——」
怕是根本沒有墳墓在了!
商量如何薄葬的另外三個人立刻明白了李昭的意思,正當長孫無忌和杜如晦思考其背後的含義時,魏徵像是想到了什麼,突然說道:
「我覺著我們還不用擔心這麼遠,畢竟,我們說的薄葬是真薄葬,別人的薄葬可不一定是薄葬啊。」
台上
當李世民聽到皇家的不孝子孫都敢這麼干之後,也放棄了厚葬的心思,轉而選擇薄葬。
「還是得薄葬,陵墓不要修那麼大,少封土不種樹,裡面的陪葬也得少,還可以立塊稗,說朕沒錢!」
而天幕,也開始說起了薄葬。
【面對盜墓猖獗的現實,兩千年前的先賢們已經認識到根本原因——墓穴里的財寶太多,於是,他們提出了薄葬。
諸子百家中的孔子反對厚葬,量力而行即可,哪怕有人責備失禮,也應該置之不理。墨子則覺著穿著衣服有副棺材就足夠下葬,而莊子更加激進,直接天為棺地為槨,死了隨意任鳥啄蟲食。上層人士覺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於是紛紛說自己也要薄葬,但——
上層人士的薄葬有些只體現在外在,比如漢文帝的霸陵以薄葬聞名,但這份薄葬只體現在不封不樹上,這使得他逃過了赤眉軍的洗劫,但西晉末年,尹桓、解武等人發動數千人盜發霸陵和杜陵,最後獲得了許多的珍寶。】
秦朝
孔子墨子莊子這些先賢看透了盜墓賊的人性,可無法阻止帝王將相想要死後繼續榮華富貴、高人一等的人性。
這一點,始皇也無法克服。
嬴政直接拒絕道:「朕一統天下,功過三皇五帝,即便是到了地下,也要征戰天下,做地下的皇帝,絕不可能像他們說的那樣薄葬!」
片刻,想到那麼多盜墓賊的始皇,最終還是往後退了一步:
「不過,金銀之類的財物還是少放點,省得被後世子孫惦記。」
漢朝
「霸陵不封不樹,對於帝王來說,已經算的上是薄葬了。」
發了一通火的劉徹平靜下來,他苦笑一聲,說道:
「可惜,對後世之人來說,她認為的『薄葬』,應該是墨子那樣,穿件衣服有個薄棺材裹身,任其腐爛回歸天地吧?」
「陛下,這萬萬不可!」被嚇得麻木的侍中頓時一個激靈,身為天子,怎麼能夠這樣下葬?這是亂了尊卑秩序啊!
劉徹擺了擺手:「朕沒有這樣想,朕只是覺著,後世之人的觀念,可真是洒脫啊。」
【除了帝王不薄,還有的墓則有嚴重的弄虛作假,比如魏國將軍張詹不僅把墓修的破破爛爛,還立了塊石碑墳墓外,寫:「楸之棺,易朽之裳,銅鐵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後人,幸勿我傷。」
這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行為,百姓們還真的信了,八王之亂的時候他的墓也無人問津,直到兩百年後南朝鬧飢荒,百姓活不下去,試著挖了一下,才發現,裡面金銀器物非常多……
他們這些人弄虛作假的行為,成功破壞了薄葬的信譽,所以,當唐太宗李世民學張詹哭窮時,已經沒人相信了,甚至真正薄葬的人墳墓也被挖了,比如王安石、晏殊的墓真的什麼都沒有,但還是慘遭挖掘。】
【奧對,說起來唐太宗的陵墓和漢武帝也差不多,都是拿國庫三分之一的收入修了幾十年,墓葬豐富,當真是帝王不薄。】
唐朝
想著薄葬的李世民僵在了原地。
不是,這年頭,連薄葬都沒有信譽了嗎?!
他沒打算用國庫三分之一的收入來修陵墓啊,別的皇帝登基第二年就開始修陵墓,他現在還沒動手修呢!
唐太宗李世民做的事情,和他這個開國李世民有什麼關係啊!
而底下剛剛討論薄葬的幾個人,現在全都是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自己薄葬,還要小心混進來的騙子敗壞信譽牽連被挖,這是什麼鬼世道啊!
另一波討論嚴刑峻法的人扭頭過來:「我就說嘛,比起來薄葬,還是嚴刑峻法更有用!」
李昭面無表情,不,我覺著做什麼都沒有用。
事實證明,她的想法是對的。
【除了死後的墓主人,生前活著的人也採用了各種辦法制止。
漢代《淮南子·汜論》中寫:發墓者誅,竊盜者刑。唐代《唐律疏議》中,規定的更加詳細:發冢者,加役流,發徹即坐,已開棺槨者絞,發而未徹者徒三年。
可這樣的嚴刑峻法,仍起不了作用,盜墓者只是從台前轉移到了幕後,平民百姓的盜墓行為更加隱蔽,王朝更替時,各路軍閥也會登場向祖宗要錢。
從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國甚至建國至今,盜墓從未停止。】
說完這段,天幕輕鬆歡快的配樂,突然變的沉重起來。
【中國古代的墓葬風俗有著極壞的一面,修建龐大的帝王陵墓,對當時的百姓是極為沉重的負擔,陵墓越豪華,百姓的負擔越重,而厚葬風氣也會成為官員斂財、壓迫百姓的手段,甚至隨著攀比之風越演越烈,人們會掏空家財舉辦葬禮,死人風光大葬,活人更加貧困,甚至會被餓死,這不是危言聳聽,西非的迦納就在上演著這一幕。】
伴隨著天音,天幕放出了一群皮膚黝黑的人,他們穿著看起來就華貴,但與現在完全不同的奇裝異服,扛著華麗的棺材,歡快的載歌載舞,而不遠處,就是草棚般的破敗房屋。
秦朝
看著天幕,嬴政皺起來眉頭,怎麼世界上還會有這麼黑的人?
漢朝
董仲舒心情沉重:「天幕所言是即,厚葬之風不可取,必須要上奏陛下,移風易俗!」
皇宮
劉·耗費國力·徹面無表情的盯著天幕,雖然天音說的話很難聽,但有一點說的很對,哪怕把自己修陵墓一半的錢拿出來,打匈奴的軍費籌集起來就會輕鬆很多。
罷了,死後他是好不了哪裡去,倒不如先顧現世……
唐朝
「崑崙奴?」李世民沒想到自己還會從天幕看到這個,不過他也沒多少驚訝,只是看著天幕的對比,逐漸慎重起來。
「厚葬,的確不應該推崇。」
死人的棺槨裝飾著寶石,活人卻要在一邊喝稀粥,這樣的國民還能做什麼?
而天幕,也沒有全然否定墓葬。
【但將地上各種物品帶入地下的行為,也有非常好的一面,不同時期的墓葬,也是一本記載那個時代的史書,在王朝更替,地上記載的書籍流落或者消失的情況下,這些墓葬能夠填補空白,這樣的證據,在近代西方列強入侵的時候,拯救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存亡。
當年,面對農耕文明無力對抗工業文明的狀況,整個國家大部分文人都在質疑中國古代是否存在,他們主張全民廢除漢字,學習拉丁字母,這是對歷史和過去的全盤否定,是整個中國將要不存在的危機!】
【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因為多次受到入侵,語言從梵語變成了印度語,還存在的埃及講的不是埃及語,是阿拉伯語,他們連自己先祖留下的文字都不認識了,這樣斷絕了文明的古國,還是之前的古國嗎?
不是!
在中華民族存亡危急之際,我們源頭的文字,甲骨文突然被發現,這讓我們確定了殷商的地址,不僅證明了商朝的存在,更證明中國真的有著五千年的歷史,而這個成果發現的時候,正是日本侵華前夕,這對於當時來說,有著極強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