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開鑿大運河
曹州,離狐縣。
徐蓋和兒子徐世績剛到家半日,管家就拿著書信找到書房。
「少爺,這是給您的。」
聞言,十一二歲的徐世績起身接過,好奇地追問道:「可知那人身份?」
管家搖頭,褶皺的老臉上滿是無奈的笑容。
「那少年公子大不了少爺幾歲,他說少爺見信便知。」
徐蓋輕撫鬍鬚,笑道:「我兒何不拆來看看?」
「爹說的是。」
徐世績撕開信封,讀到最後竟然輕笑起來。
「爹,您也看看吧。」
徐蓋接過,快速瀏覽一遍,也是頗覺好笑。
原來,有個叫王貞的傢伙,言他敬仰徐蓋樂善好施,又聞徐世績天資聰穎,久仰大名,欲要結交。
反正是各種不要錢的驢屁奉上。
奈何無緣得見。
最後言及王家生意,想要與徐家合作,在曹州開闢分店。
「爹,孩兒看這王貞是想藉助咱們家力量在曹州站穩腳跟罷了。」
徐世績雖然聰穎,卻是年幼,看的並不如徐蓋透徹。
「我兒言之有理,卻並不全面。」
「唔,願聞爹之高見。」
「這小子除了開篇恭維爹一句,其他都是與你有關,看來他挺看好你的,哈哈哈哈。」
少年心性,徐世績稚嫩的臉龐上也露出得意的笑容。
王貞嘛,尋機定要會會。
……
東都洛陽,紫薇宮宣政殿。
耗費巨大人力財力,用時近一年營造的新都,楊廣甚是滿意。
神清氣爽地高坐龍椅,俯視群臣,目光落在將作監大匠宇文愷身上。
「宇文愛卿。」
「臣在。」宇文愷出班。
「愛卿營建新都有功於社稷,今日起擢升工部尚書。」
「謝陛下!」
宇文愷神色從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令百官折服。
確實,宇文愷畢生熱衷於土木工程事業,做大官還真不是他的追求。
接著在封賞其他有功之臣時,反而令百官眼紅不已,心裡想著要不要活動到工部去得了。
突然,民部尚書裴矩出班奏道:「陛下,今歲河南大旱,灌溉水源短缺,秋收恐將減產,需要做好賑災準備。」
楊廣卻是不以為意。
「若有災民,開倉放糧即是,眹豈會餓著自己的子民。」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裴矩苦笑道:「稟陛下,含嘉倉餘糧只夠維持京師所需。」
聞言,楊廣面沉似水,伸手拍了下龍椅,怒聲道:「既如此,那就從江南運糧。」
不待裴矩答話,內史侍郎虞世基火上澆油道:「陛下,道路崎嶇,恐怕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見貼心小棉襖也來給自己添堵,楊廣剛想罵娘卻又止住了。
虞世基非莽撞之輩,此言定有深意。
略加思考,楊廣就想通了這老狐狸的深層用意。
幾個月前,他就有了開鑿大運河巡遊江南的想法,只是遭到朝內老頑固們的反對,加上遷都之事煩擾,也就不了了之。
未曾想,今日民部送來一個天賜良機。
想到這裡,楊廣佯怒道:「諸位愛卿有何良策?」
百官交頭接耳,卻是沒有好的對策。
見狀,虞世基嘴角勾起陰謀得逞的笑容。
「稟陛下,臣有一策。」
楊廣會意,故作急切地道:「愛卿快說來聽聽。」
「陛下,臣建議開鑿運河,一來溝通南北糧道,二來也能解決沿途灌溉水源問題。」
「哈哈哈哈!此法甚妙,眾愛卿以為如何?」
內史省一眾官員當先附和,其他投機分子自然也是舉雙手贊成。
就在氣氛熱烈時,頑固分子高熲又站出來勸諫了。
「陛下,河南百姓營建東都已然元氣大傷,若再強加勞役,恐民心不穩啊。」
所謂忠言逆耳,一點不差。
楊廣臉色立馬黑了下來,他就搞不懂了,這老匹夫為何總是與他作對?
如果目光可以殺人,估計高熲早被他分屍了。
上有所好,下必為之。
此時不用楊廣發話,趨炎附勢之輩就站出來反駁高熲了。
御史大夫裴蘊出班道:「高大人此言差矣,修鑿運河雖然耗費一時民力,卻是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啊。」
「臣附議!」
「臣等附議!」
雖然也有幾個支持高熲的官員發聲,卻很快被附議之聲淹沒了。
刑部尚書宇文弼暗自搖頭,卻是沒有說話。
高熲身心俱疲,不再勸諫,施禮之後退回班列。
楊廣見老匹夫屈服,得意地拍板道:「此事既定,那就交由工部抓緊實施。」
「臣,遵旨!」
宇文愷出班領旨,雖然他也同情百姓,但他更喜歡親手創造奇迹。
散朝後。
楊廣攜手皇后蕭美娘來到皇城北苑陶光園。
「美娘,喜歡這裡嗎?你看那湖心島上的登春閣與麗綺閣,像不像瀛洲仙島上的仙人居所?」
楊廣從身後環住蕭皇后的腰肢,下巴枕在她的香肩上,微閉雙眸,耳鬢廝磨。
蕭皇后很享受這片刻的溫存,側頭與楊廣臉頰貼在一起,摩挲著他那唏噓的胡茬子。
「陛下,只要有你的地方,就是天下最好的地方。」
眯著眼睛的楊廣顯然很受用,嘴角勾起得意的笑容,一股男人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美娘,這裡雖好,卻是一番小天地,哪裡有江南四季如春來的愜意。待大運河修通,眹帶你下江南遊玩。」
蕭皇後身子一僵,聰明如斯的她,哪裡不懂楊廣話中之意。
「臣妾恭喜陛下得償所願。」
「美娘,陪朕登島,今日午膳就在麗綺閣用吧。」
……
工部衙房。
尚書宇文愷已經就位,做事雷厲風行的他,簡單寒暄后便拿出地圖,研究運河所經路段。
身為大隋土木工程總工程師,宇文愷半生專攻皇家園林,這還是首次接觸大型河渠開鑿工程。
但一法通萬法通。
宇文愷有十足的信心完成皇帝賦予的新任務。
目光來回在黃河與淮水之間逡巡,手指不斷比劃著,嘴裡還念念有詞。
半個時辰后。
宇文愷露出滿意的笑容,手指點在滎陽郡板渚,輕輕劃過鴻溝、蒗盪渠和睢水,最終停在揚州盱眙境內的淮水。
但宇文愷不是紙上談兵之輩,接下來他要進行實地考察,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
謀而後動,是他多年來養成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