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未來的路
「韓信無父無母,不事生產,這些年一直靠鄉鄰施捨過活,看起來一無是處,然他能識文斷字又懂五兵,我方才派人去打聽了,前幾日竟以瘦弱之軀,徒手打贏一壯如蠻牛的少年屠戶。」
「次日那少年的父親找上門說理,他非但和平解決了此次爭端,還收了那少年屠戶為徒,可見有幾分本事,家主想在淮陰扎穩根基,這樣的人最合適了,或可招攬過來,為您所用。」
署衙前院,梁管家正跟梁軒彙報韓信的資料。
「聽起來確實不簡單!」
梁軒放下手上看了一半的文書,白皙清瘦的臉上露出一絲笑,「無依無靠之人最好收買,給他一點恩賜,他就能為你賣命。」
梁管家道,「可不是,我還打聽清楚了,那日他贏了屠戶一扇肉,並沒有獨自享用,而是分與幾個平日待他和善的鄉鄰,可見是個知恩圖報之人!」
梁軒道,「這幾日讓人好吃好喝招待著,那些書最多三日即可寫完,他若為了吃喝,磨磨蹭蹭拖延,事後給點辛苦費打發了便是,若是老老實實在三日內完成,便先將其留下,待我自洪澤鄉回來再見他。」
「家主要去洪澤鄉作甚?」管家有些驚訝地問道,「何時啟程?」
梁軒低頭看著案上文書,「還能有什麼事,那邊的賊患一直沒消停過,這兩年尤為嚴重,去年洪澤湖附近有十數盜賊出沒,洪澤鄉游徼、亭長帶人抓了幾次皆未逮著,說是逃去了隔壁盱台縣,彼時我聯繫過盱台縣尉,那邊並未看到賊人蹤跡,以為逃去了南邊山林,便沒再管此事,沒成想那伙賊寇最近又活躍起來。」
「我這兒剛收到游徼上書,賊眾已有大幾十人,昨日攻擊了兩個亭部,殺死亭長、亭卒數人,搶奪刀戟鎧甲,為禍鄉里,游徼拿他等無法,上報到了縣裡。」
「攻擊亭部,斬殺官吏?」管家面色沉重道,「這已非普通盜賊,是造反啊!」
「可不是,賊患越鬧越大,若不能儘快剿滅,淮陰上到縣令,下到洪澤鄉游徼、亭長皆要吃罪!」
梁軒放下竹簡,站起來整了整衣袍,繼續道,「穆聲那廝自詡關中貴族出身,不太願意待在這邊陲蠻夷之地,成日琢磨著讓家中尋關係要調離淮陰,估計是不會親自去的,我今日去同他和翟縣令商議調兵出兵事宜,再聯絡隔壁盱台縣尉,不出意外,後日便要出發!」
「家主如何看出右尉不願意待在淮陰?」梁管家疑惑了一下,隨即道,「他若真調走了也好,家主便可坐穩這個位置了!」
梁軒搖頭,「不不不,他待在淮陰於我才最有利。」
他解釋道,「去年張右尉帶兵南下,穆聲被提為右尉,臉上卻無半點歡喜,可見他並不喜歡這個位置,此人無甚大才能,又膽小怕死,盡想著走旁門左道調離,他的心不在淮陰,我才有更多機會,若真調走了,依我的資質,尚不足以擔任右尉,上頭要是派來一個會辦事的,我不得被對方壓得死死的?」
「我非關中人士,也不是朝廷正兒八經派下來的左尉,更非淮陰本地人,上無關係,下無根基,只是暫代,若想坐穩左尉這個位置,就得多立功,有穆聲這樣……事事不上心的同僚實乃我之幸事!」
「家主所言甚是!」
管家想了一下說道,「不若這一次將韓信一併帶去?得用的話,給他一次立功機會,來日才好提拔!」
梁軒點了點頭,「也好,前日周護不是說要讓他做南昌亭卒么,
明日你讓他去李百將那裡考一考五兵,行的話帶去曹吏掾那答幾道秦律,登記一下即可。」
「唯!」
…………
左尉府的伙食挺不錯,潔白的米飯上澆以咸香的肉沫醬,還有一碟翠綠的青菜,是韓信回到秦朝吃過最紮實的一頓。
前幾日雖有肉食,主食卻太少,吃起來到底還是差了一點。
吃罷晚飯,在院子里活動了一會兒便又回到屋內,此時天色已經暗下來,韓信喊來僕從點了盞油燈,繼續埋頭翻譯。
這些兵書他早已倒背如流,譯的時候根本不必一字一句對照舊書,所以速度非常快,一日功夫便寫得差不多了。
梁軒這邊的餌已經放下去了,只等他自己上鉤,韓信沒那麼多功夫留在這裡磨蹭,他還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他的重生或許會帶來些許蝴蝶效應,但這微弱的力量根本改變不了秦國內在弊端,始皇帝一崩,天下依然會大亂,沒有陳勝也會有王勝張勝,沒有劉邦項羽,也會有其他六國貴族。
這幾日韓信也設想過這輩子要走的路。
最簡單的是扶秦,不管始皇帝是否立扶蘇為太子,趙高、李斯是否矯詔,把胡亥打入篡逆之列,等陳勝、項羽、劉邦這群人跳出來后,蒙恬在北,自己在南,章邯在西,把這幾個造反的包餃子了。
只有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代價平定內亂,大秦帝國才有精力去對付北方那個正要發育起來的匈奴帝國。
韓信心底里其實是很崇尚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的,統一六國,征南越,擊匈奴,他做的都是第一世韓信想做卻做不了之事,但這位皇帝的步伐邁得太大,站在金字塔頂端,他看到了上千年後的未來,卻看不到底層百姓。
無休無止的徭役兵役,動不動就連坐的刑法,繁重的賦稅,壓得百姓喘不過氣。
修馳道,築長城,挖靈渠,車同軌,書同文,秦始皇有這時代任何人都無法超越的雄才大略,卻唯獨少了一點憐憫之心。
秦國的高壓統治下,那些想復國的六國餘孽一鼓動,天下自然大亂。
然而沒有這些徭役兵役,始皇帝就修不了直道,築不了長城,挖不了靈渠,南越打不下,匈奴擊不退,隱患始終存在,戰爭會無休無止。
再者,沒有長城抵禦匈奴,哪來西漢猥瑣發育?沒有直道直通匈奴,長城作為物資輸送前線,哪來霍去病封狼居胥?
秦始皇以他的「暴君」之名,成就了漢初的無為而治,成就了強大的西漢王朝。
當然,扶秦的前提是,扶蘇是個真正的明主,而不是只有婦人之仁的無能之輩。
韓信從沒想過爬到中央,直面進諫始皇陛下,因為他知道這位雄主走到現在,已經聽不進去任何人的諫言了,除非自己真有本事讓他長生不老,始皇帝能有大把的時間來慢慢統一全球,這個顯然是不可能的。
難一點的,自己造反當皇帝,這個韓信就沒那麼自信了。
在軍事上,韓信敢說,當今天下無有敵手,但政治上,他不敢口出妄言,自己能打得天下,未必會治得天下。
當皇帝的岔路他也考慮過,簡單點的,繼續苟著,等劉邦混出名堂了去追隨他,擊敗齊國后,據齊地自立,坐山觀虎鬥,等劉項斗得兩敗俱傷,他再出來收拾殘局!
最艱難的,秦末大亂時,自成一路起義軍,從淮陰一路打上去。
至於重回項羽陣營,完全不在韓信考慮範圍,不是看不上項羽,而是單從軍事統帥來看,項羽和自己的才能重疊了,這也是當初離楚投漢的重要原因。
兩個軍事王者,只能存一,當年自己若繼續待在楚營,可能會死得更早。
除了這個原因,當然還有項羽始終堅持的霸王之道,在起事之初,能讓項羽遇神殺神,遇佛殺佛,但越到後面,它的後遺症和副作用越明顯,說崩就崩,而項羽的性格是那種不要跟我講道理,不服就乾的類型,過剛易折,他的性格早就註定了結局,就如第一世的自己!
其實認真說來,劉邦夫妻兩雖然忘恩負義、心狠手辣,治國能力還是很不錯的,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劉邦誅滅異姓王完全是出於政治需要。
韓信、英布、彭越、韓王信……個個握有重兵,英勇善戰,劉邦一死,太子劉盈根本鎮不住,諸侯王封國疆域較大,權力過度集中,很容易發展為割據政權。
當初劉邦封這些人為王也只是權宜之計,而這七個異姓王中,除了吳芮政治覺悟較高,其他都是軍事能力超強,卻不諳處世之道,不會韜光養晦、低調做人,最後只有一個吳芮得了善終,其他人都死得很慘。
楚王韓信被夷三族;梁王彭越被剁成肉醬;淮南王英布被分成八塊……
「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於市,最後夷三族,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