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議和(下六)
「就是這個主意!」三人盡興而歸。
馬謖一回中軍便到帥帳求見孔明,將經過一一言講。
「懷義真乃福將也。」孔明捋髯微笑道。「連年大戰,錢糧吃緊,這三萬金確可解得燃眉之急。」
「恩師還是上書主公,哪怕留下一半也好,那樊城及東三郡城池戰後修葺可是一大筆開支。」
「幼長有心了。」孔明讚許道。「吾看當下除去議和,尚有一事需即刻著手準備。」
馬謖撲閃著眼睛想了半天,也沒搭腔。
「呵呵,便是在曹營腹地開蘭香居。」
「這恐怕有點難辦。那裡不比江東,好歹是名義上的盟友。如今司馬懿總攬魏王府機要,此人陰險狡詐異常,若去開店,定會被著力監視,風險太大。聽懷義講,當初雙倍薪資均招不到人。」
「吾也知此事難為,既有司馬懿入股,至少比白手起家好些。近日曹營那邊暗樁折損太大,消息一時閉塞,與我方極為不利。如今有此良機,焉能放過。」
馬謖道:「那張懷義與司馬懿有言在先,不涉兩方紛爭。我方若加派人手,在荊州實不宜過多。大可到曹營屬地,再以個人名義應徵加入,也免得落人口實。即便以後出事,也可推脫。」
「如此甚好!議和已成,待簽署了文本,還需幼長速往長沙與蘭從事洽商。」
「謹遵軍師調遣。」
這邊司馬懿歡天喜地趕回樊城,先將結果報與夏侯惇,未得半分回應。
司馬懿一點不腦,回到自己營帳趕了個通宵,草擬處了議和文本,謄寫了兩份,一份送與夏侯惇,一份送往漢營。
法正、馬謖一見,二人字斟句酌一日,又與司馬懿商議一番,終於出了定稿。
夏侯惇處一直未曾表態,司馬懿求見也無人搭理,時間不等人,只得將正式文本快馬送往許昌,漢營這邊也往成都發了急件。
不幾日,加蓋了官印的議和文書便送回了襄樊。雙方搞了個儀式,交換了文書。
次日司馬懿便如數將黃金送來,張石頭暗裡稟明了孔明。恰好那襄陽便有振威鏢局分舵,便分了兩千五百兩送去,又附上了一封書信。
鏢局夥計一見數目巨大,又是總鏢頭拜把兄弟相托,敢不抓緊,次日便加派人手起程運往了許昌。
三日後,樊城城頭變了旗幟,漢軍也依約釋放了俘虜。
漢中王劉備單發了詔書,對眾人所請一律詔准。合東三郡為東郡,糜芳為太守駐上庸,張翼為西城令,李全忠為房陵令。
特命關平為樊城令,劉封、王平為輔。
孔明恐西城與曹軍接壤,張翼獨木難支,又遣鄧芝輔佐。
其餘人等盡有封賞,難以贅述。張懷義勞苦功高,特進為興漢將軍。雖是個雜號將軍,升了幾級也算不錯。
孔明犒賞三軍,中軍大排筵宴,滿營眾將盡皆到齊,眾人舉杯換盞,一片歡聲笑語。
連平日不苟言笑的二軍侯關羽也露出笑容,對前來敬酒的張石頭也勉勵了幾句。之後還與黃忠老將對飲了一杯,立破了二人不合之說,其中是否另有隱情就不得而知了。
張石頭朋友太多,上至孔明下至低階將校皆來勸酒,沒多大功夫,就喝了個爛醉,被八將扛回了營帳,黃竹知近日夫君辛苦,趕忙煮了醒酒湯,又喚來春桃照顧。
看著吐得昏天黑地的張石頭,春桃不禁撇嘴,「喝不了就別喝,沒量還瞎逞能,沒幾杯就倒。你看人家法正先生何時醉過?」
張石頭雲里霧裡的,也不知過了多久。忽聽相青瓜一聲大叫:「老爺,出大事了!」
石頭酒一下醒了大半,眾人手忙腳亂,慌忙披衣下床。
一干人趕到征西將軍營帳,進去一看老黃忠面如金紙,氣若遊絲,千呼萬喚只是不應。一旁張亮急得滿頭大汗,雙手都診上了脈,面色凝重。
張石頭自打認識張亮以來,從未見其如此緊張,心頭漸覺不詳。見其給黃漢升施完了針,趕忙請其開方。
張亮見石頭幾次催促,只得長嘆一聲,開出一方,又將隨身藥箱底層暗格打開,捧出一株斑駁老參來。
「石頭弟,此乃吾學成出師時,張真人相贈,應是數百年之物。速取煮之,與老將軍服下,護住心脈,可保數日平安。」
石頭知其珍貴,趕忙接下,令春桃熬藥,服侍岳父吃下。隨後將張亮引到前邊。
二人坐定,張亮半晌無言。
「張大哥,難道真的?」石頭話說一半,眼淚點了下來。
張亮嘆息道:「老將軍年近七旬,筋血已衰,若在成都頤養天年或可維持幾年。房陵血戰數月,勞心費力,早已是油盡燈枯,只是一股好勝心氣,才撐到現在。。。」
「真的無法可想了?」
「如果老師在,或可一試,只是十年前老師便四處雲遊,無有音訊了!」見張石頭眼淚撲簌簌直落,張亮只得又道:「若不吝金帛,每日以參湯吊命,吾在旁施針,可保老將軍平安回到成都。」
石頭無奈只得點頭,又令人連夜到附近藥鋪,不論貴賤,將好參全部購來。
次日天一亮,張石頭便攜黃竹、春桃,張亮帶領親兵家將前後護衛,中間一輛轀涼車,保著黃忠直奔成都而去。
孔明、法正等眾人憂心忡忡望著遠去的車駕駛,不禁搖頭嘆氣。
本來尚想歡聚數日,不想出了如此事故,眾人全然沒了興趣。
隨後送走沙摩柯,眾將各自返回本部駐防。
法正恐軍心不穩,遂代張石頭統領出川蜀軍緩緩返程,中途替石頭擬好告假本章,從速送往成都。
曹營眾人灰溜溜離了樊城,經新野,直返宛城。
那新野自被孔明一把火,弄得城池盡毀,至今還是一片破敗。
夏侯惇無奈,只留下一員偏將帶兵一千駐守。
及至到了宛城,與司馬懿商議,令曹仁領伍萬軍駐守,見無人襄助,司馬懿遂順手將華歆留下,只說待許昌安定,便派人替換。
華歆無奈,只得苦著臉將差事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