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舊恨三虎歸帳下 徽宗怒興兵伐梁山
書接前文,楊志長嘆一聲對林沖道:「哥哥有所不知,自失了生辰綱小弟飄零江湖居無定所,半載前打這磨盤山下經過遇見卞祥,孫安二位哥哥待我如手足這才上山坐了一把交椅安身立命。
今日聽得小卒來報梁山人馬自此經過這才懇請二位兄長助我下山攔截以報生辰綱之仇,不期遇見哥哥。」
林沖聽罷苦笑一聲道:「賢弟差矣,想那生辰綱乃是民脂民膏,晁天王取之還民有何不可?
倒是賢弟身為三代將門之後,楊老令公之孫身負萬夫之勇,如今卻落得如此地步豈不可惜?
依兄愚見,賢弟不如拋下前仇同上山寨坐把交椅,日後重現楊家威風也不枉男兒七尺之軀。」
楊志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甘之色,正當此時只見梁山陣中跑出兩匹戰馬當先一匹白龍駒馬上一員少年將軍正是少主晁傑,身背後一匹棗紅馬馬上一人正是活閻羅阮小七。
晁傑打馬來到楊志近前拱手道:「楊制使,晁傑有禮了,昔日生辰綱之事晁某代家父賠禮了。」
晁傑說罷一躬到地,楊志見了把身形一轉一言不發,一旁阮小七見狀怒道:「楊志匹夫,你何德何能敢受我家少主如此大禮?你家七爺在此若要清算當年之事便到俺刀頭上來清算便是!」
說罷阮小七抽出腰刀朝楊志便看,晁傑見了連忙橫身攔住阮小七,而後說道:「楊制使若仍覺得怒氣難消,晁某任制使處置就是。」
楊志見晁傑如此又有林沖在旁勸說心中便有一絲動搖,正在此時就見梁山陣上又來了一匹戰馬馬上之人正是急先鋒索超。
楊志見了索超二人各訴離別之情,索超道:「小弟乃魯莽之人,卻有一言敢情哥哥聽之,如今大宋氣數已盡。我家天王招賢納士,哥哥武藝超群,乃上將之才何不摒棄前嫌同上山寨坐把交椅。」
楊志見索超,林沖二人苦苦相勸,又見晁傑對自己如此禮遇更兼如今梁山勢大正是自家用武之地,思付再三這才撩袍拜道:「楊志願歸順梁山適才得罪之處還望少天王勿怪。」
晁傑見狀大喜親自解下英雄氅披在楊志身上,又叫阮小七給楊志賠禮,就此收服了這位青面獸,孫安卞祥二人見楊志歸順梁山自然也就此歸順晁傑。
晁傑得了三員虎將心中大喜率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迴轉水泊不提。
再說徽宗皇帝聞報梁山大鬧東京龍顏大怒便叫文武百官齊聚大殿,徽宗升坐九龍口看了看文武群臣而後說道:「梁山賊人膽大包天,竟敢大鬧京師,若不即行剿滅寡人的江山休矣。」
那奸賊童貫連忙出班道:「稟陛下,梁山賊勢浩大非重兵剿滅不可,臣雖不才願提大兵剿滅賊巢為陛下分憂。」
徽宗大喜便令童貫為統軍大元帥賜金甲一副名馬一匹點起十方節度使各點起一萬兵馬,並殿前飛虎大將軍畢勝,飛龍大將軍酆美點起兩萬御林軍共計十二萬大軍擇日發兵剿滅梁山。
童貫領旨下殿發下文書調集十節度使齊到東京聽候調用。
十節度使乃是: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雲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琅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書歸正傳,童貫點起大軍又得高俅舉薦金槍班教師徐寧隨軍大隊人馬離了東京浩浩蕩蕩殺奔水泊但見:兵分九隊,旗列五方。綠沉槍,點鋼槍,鴉角槍,布遍野光芒;青龍刀,偃月刀,雁翎刀,生滿天殺氣。雀畫弓,鐵胎弓,寶雕弓,對插飛魚袋內;射虎箭,狼牙箭,柳葉箭,齊攢獅子壺中。樺車弩,漆抹弩,腳登弩,排滿前軍;開山斧,偃月斧,宣花斧,緊隨中隊。竹節鞭,虎眼鞭,水磨鞭,齊懸在肘上;流星錘,雞心錘,飛抓錘,各帶在身邊。方天戟豹尾翩翻,丈八矛珠纏錯落。龍文劍掣一汪秋水,虎頭牌畫幾縷春雲。先鋒猛勇,領拔山開路之精兵;元帥英雄,統喝水斷橋之壯士。左統軍振舉威風,有斬將奪旗之手段;右統軍恢弘膽略,懷安邦濟世之才能。碧油幢下,東廳樞密總中軍;寶纛旗邊,護駕親軍為羽翼。震天鼙鼓搖山嶽,映日旌旗避鬼神。
童貫此去,可憐十萬兒郎化作孤魂野鬼,禍國奸臣終究人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