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三娘夜奔
平康坊、永康公府。
後院花廳廊廡下,高大的樹蔭遮蔽著烈陽,家中主母張氏在招待客人,今日李靖五弟李客師之妻長孫氏帶著孩子們來看望嫂子。
「恭喜三嫂,三郎又陞官了,終於去掉檢校二字,成為安州大都督。」長孫氏笑道。
永康公夫人張出塵為弟媳煮著茶,用的是她家鄉江南湖州的紫筍,也是天下有名的貢茶,產自陽崖陰林,茶芽細嫩色澤帶紫其形如筍。
經過采蒸搗拍焙穿土壤七道工序加工而成的貢茶餅緊直,散發著陣陣茶香,張氏以文火慢煮,茶香四溢。
「要添點什麼?」
相比起出身江南水鄉的張氏,長孫氏是正經的關隴軍事貴族出身,他的父親長孫熾出身關隴世家河南長孫氏,祖上長孫道生為北魏太武帝時上黨王,長孫熾在隋官至刑戶二部尚書、東都留守。
長孫氏的親叔叔,便是那個護送北周公主和親突厥時一箭雙鵰的長孫晟,也是如今秦王妃的父親。
長孫家本是北魏宗室,後來北魏漢化賜姓長孫,他們是鮮卑人,只不過鮮卑主動漢化,到了此時,更是與漢人別無二致,也就是外貌上還有些明顯胡人特徵。
「加點鹽蔥姜棗桔皮,再放點茱萸、薄荷,要是有鮮奶,便放點鮮奶。」
長孫氏長相就有很多鮮卑特色,長臉細眼,高鼻薄唇,且皮膚十分白,身材高挑脖子長,顏值還是非常在線的。
飲食習慣也還帶著胡風,喝茶不僅調料放的多,還要加奶。
張氏笑著叫來婢女,讓去外院取鮮奶,長安有名的勛貴之家家裡一般都養有取奶的牲畜,李靖是縣公還是上柱國,又是關隴名門,家裡也養了不少供食鮮奶的牛羊駱駝,現喝現擠,也可擠奶做乳酪等食物。
「三郎在前線獨擋突厥十萬騎,我是日夜難安,聽說五郎也要外出?」張氏問。
「嗯,還不是如今形勢緊迫,去年突厥寇并州,官軍敗於太谷,唯三郎一軍獨勝,這才迫突厥退走,今年朝廷本以為突厥又是佯攻靈武,實攻并州,誰知道今年突厥人真轉頭往西北去了,硤石大戰,被三郎擊敗,拿不下靈州,便深入原會二州,在蕭關被三郎擋住,又調頭去了隴右蘭涼秦渭隴諸州,連青海吐谷渾人都不安份起來,柴紹只怕守不住隴關。」
頡利可汗的母親正是吐谷渾王室慕容氏,突厥軍攻蕭關不下,轉頭往西,就是要繞道隴右,沿渭河河谷殺進關中來,甚至有順道把青海吐谷渾一起拉過來的意思。
朝廷現在情況非常危急,本來玄武門兵變不發生,皇帝是要調元吉挂帥李藝為副,調兵北上解烏城之圍,順便把突厥人擋在靈州以北的,不讓突厥南下。
結果這場突變打亂了一切,也讓突厥人得以沖入隴右。
李世民緊急加封李靖為安州大都督,去年李靖本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突厥入侵,朝廷調李靖率兵萬餘北上,太谷之戰後,特升他為檢校安州大都督,而這次直接把檢校二字去了。
安州也就是安陸,那是李淵的第二故鄉,他童年時父親在安陸任職,後來他的青少年也是在安陸長大的。
李靖如今仍是靈州道行軍總管,但安州大都督是本職,行軍總管只是戰時職務。
張出塵卻並沒有什麼高興,戰事緊張,李靖手中兵力太少,年初朝廷仍判斷突厥會主攻河東方向,所以朝廷讓秦王李世民兼蒲州都督,並調集各種兵馬往并州太谷集結,李靖只帶不多的兵馬調往靈州方向,協助靈州都督李道宗防範萬一。
誰知輔助打成了主力,現在十幾萬突厥人沖入朔方隴右,李靖等不來援兵,也是相當艱難。
想當年,李靖大哥李端就是和舅父韓洪跟突厥大戰時被圍,最後雖然靠假和談才突圍成功,但因戰死大半,最後被楊素彈劾削職為民,李靖當年也受牽連貶官汲縣令。
雖然當年那事背後還有楊素拉攏楊家韓家失敗,李靖不識抬舉還拐跑了楊素歌伎紅佛女張出塵,但突厥人確實不是好打的,李靖萬一兵敗,後果難以預料。
「五郎和六郎也已領了秦王令,要領兵出京,增援三郎。」長孫氏透露,他的丈夫李客師之前是秦王府統軍,也是參加了六月初四的行動的,他是李世民的連襟,加之又是李靖之弟,事變前,李世民也是去信李靖詢問過他的態度,李靖將在外,表示不能參與,李世民也能理解,李靖的中立也已經是在支持他,而李客師積极參与,也是立下大功。
「五郎授檢校太子右內副率兼天節軍副將,六郎授原州刺史。」
五郎便是長孫氏丈夫李客師了,六郎則是李靖六弟李正明,李世民不僅給李靖的這兩兄弟加官晉職,還特意派他們做為第一批援軍趕往蕭關李靖處。
李客師原來還做過燕郡王李藝的兵曹參軍,現在左翊衛大將軍李藝就兼天節將軍、涇川刺史駐於涇州,他是李建成的死黨,跟李世民很不對付,曾經故意辱打過李世民的部將,現在突厥進犯,本來李藝手握精兵就在涇州駐防,離李靖很近。
可自玄武門之變后,燕郡王李藝卻按兵不動,明顯不想出力,甚至極有可能勾結突厥或是起兵叛亂,這種情況下李世民下令,加封燕郡王李藝和涼州長樂郡王李幼良開府儀同三司。
這是大唐文散官最高階,從一品。
李幼良和李藝都是郡王,一個坐鎮涼州一個坐鎮涇州,且都是支持建成的,這個時候也只能先穩住他們為上。
不過李世民也並不完全放心他們,給李靖的弟弟,自己的連襟,李藝之前的兵曹參軍,剛在玄武門之變里立下功勞的李客師檢校太子右內副率兼天節軍副將,讓他去增援,實際就是讓他到李藝軍中去,用意很明顯,既是去宣旨加封安撫,也是監督催促,甚至有可能還拿著秘旨要奪兵權。
僕婦拿來新擠好的奶。
「老奴剛才在外面聽說三娘回來了,只是還帶了個穿絳公服的年輕小郎,聽說長的倒是星眉劍目十分白皙俊俏,直接就帶她院里去了,聽說兩人還並肩而行,看著十分親切······」
張出塵聽到這,倒是愣了下。
她為李靖生了兩個兒子,卻沒有女兒,三娘是李靖胞兄李端嫡長子李脩行之女,族中排行第三,卻是嫡長,只因這丫頭年幼時母親去世,所以基本上都是張出塵一手帶大的,疼的跟親女兒一樣。
「絳衣小郎那不就是個流外吏嗎,說不定連流外品都沒有,只是個衙門裡的雜任,現如今長安許多衙門裡的雜任小吏,也都穿絳公服、絳褠衣,大娘子,你可得當心啊,三娘怎麼能嫁給個小吏?」
南北朝以來,婚姻是要講門第和閥閱的,得門當戶對。比如五姓七家,那隻跟五姓七家通婚,關隴貴族名門,一般也只跟關隴名門通婚,豪強庶族,那就只能跟豪強庶族通婚。
嫡出只娶嫡出,是不會去娶庶出的。
要是沒合適的,寧願等,等到三四十也不會輕易嫁娶。
名門世族之家,家家都會有一本譜牒,上面把宗氏分支記錄的非常清楚,婚嫁選婚前,都要請專人細細比對的。
李靖家族那妥妥的關隴名門貴族,婚姻也是很講究的,比如李靖母親出身於同樣的關隴貴族韓氏,李客師的妻子長孫氏是河南長孫氏。
當年李靖拐楊素歌伎張出塵之事,可謂非常的出格,遭多少名門士族恥笑。
李三娘的爺爺雖然在隋朝時就被廢為庶人,且在大業九年就去世了,但大唐還是給他追贈梓州刺史,其子李脩志李脩行如今也都是四五品的武將,孫輩也都有了七八品武職,李三娘眼看著也到了訂婚年紀,她的夫婿應當是關隴貴族,比如韓家長孫家,甚至是五姓七家、關西四姓。
畢竟李靖家族不僅是關隴貴族名門,他們也屬於隴西李氏,是其中的丹楊房。
雖然世人說五姓七家,其中隴西李氏一般特指北魏時入朝為官東遷關東定居的李寶一支,也就是後來的姑藏房和敦煌房,他們也是隴西李定著房,五姓七家相互通婚,其中隴西李就專指李寶家這兩房。
但隴西李丹楊房也是關隴門閥之一,跟姑藏房、敦煌房都是同宗,甚至跟李唐皇族也是同宗,都是漢代名將李廣之後。
「選夫婿首選門第,其次才是才華,然後才是相貌,三娘年輕,可不能犯糊塗啊。」長孫氏雖然覺得這話當著張出塵的面說,有些不太好聽,畢竟當年張氏就配不上李靖,李靖年輕在楊素府上做客,最後張出塵來了個紅拂夜奔,兩人就這樣私奔了,張氏雖也是江南士族出身,但當年隋滅南陳,張氏淪落為楊素府上的執紅拂歌伎,是如何也配不上李靖的。
張氏沖奶茶的心情也沒了。
「三嫂,咱們得趕緊過去瞧瞧到底是哪來的絳衣小吏,居然敢來勾搭咱們三娘,可別讓他把三娘騙走了。」
張氏點頭。
當年她雖跟李靖來了出紅拂夜奔,但如今卻並不願意看到視若已出的掌上明珠三娘被哪個野小子騙走。
萬一三娘子到時學她一樣,也來個三娘夜奔那還了得。
兩人趕緊起身,只帶了幾個貼身的僕婦婢女悄悄趕去,大宅後院里的事,涉及的還是千金明珠,必須得隱秘,不能弄的人盡皆知,否則將來三娘如何嫁人。
「三嫂,你說要是三娘子真被那小白臉給勾搭動心了,這可怎麼辦?這年輕姑娘啊,一旦動了春心,有時可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啊。」長孫氏建議,「咱們到時一定要穩住,要不給他謀個九品官職,最好是離京越遠越好,再給他一些田地錢帛,將他打發如何?只要他肯主動的跟三娘斷絕關係就好,這種事情,不能光用強,最好還是得讓男的主動斷絕,這樣才能讓三娘子死心。」
「先看到人再說。」張出塵又急又氣,還有些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小子,能把三娘給迷住,還公然往家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