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回: 大會堂,支教團新聞BJ發布 烏蒙山,崎嶇路險遭跌崖厄運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
——京城新聞圈風雲錄
顧雪林
第19回:
大會堂,支教團新聞BJ發布
烏蒙山,崎嶇路險遭跌崖厄運
當實習記者的日子過得很快。
自從上次和於遠超在「一旅雲」飯館吃完飯,江一梅就很少在各種新聞發布會上和於遠超碰面。
這一天,淳于蘭問江一梅可以不可以到雲南烏蒙山區出趟差?江一梅正閑得無聊,當然樂意去。淳于蘭給了江一梅一張周五去人民大會堂的請柬,是一個暑期支教團的新聞發布會。
周五,江一梅上午8點半來到人民大會堂東門,經過安檢,來到雲南廳門口。簽到后,江一梅進了雲南廳。雲南廳的大型背景畫是《七彩雲南》,在畫的前面掛著橫幅,看到橫幅,江一梅才知道,於遠超他們的《中國教育信息報》是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
「於遠超會不會來呢?」江一梅心想。
於遠超確實來了,而且,他是這場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江一梅看到,身著一身黑色西服的於遠超走進雲南廳,他佩戴了一個暗紅色的領帶,人顯得很瀟洒。
於遠超站在話筒前,他一眼就看見坐在第四排最左邊的江一梅,他微微一笑,向江一梅點了一下頭。片刻之後,於遠超來到江一梅的座位旁,江一梅讓出一個座位,讓於遠超坐下。
於遠超擺擺手說:「我現在有些忙,一會兒散會時我再找你。」
散會了。「一起走吧。」於遠超邊說,邊和江一梅一起向電梯走去。
出了人民大會堂,站在台階上,於遠超問江一梅:「你這次隨團去雲南採訪嗎?」
「對,我去。」
「哦,那我也力爭去一趟。」於遠超略作沉吟,然後下了個決心。
之所略作沉吟,是因為於遠超知道,這次採訪比較辛苦,飛到雲南昆明以後,還要乘汽車遠赴雲南昭通地區延津縣的落雁鄉,在昭通地區和延津縣要翻越連綿的烏蒙山,山高,路險,據說從延津縣去落雁鄉的路也非常不好走。
昭通地區的烏蒙山是當年紅軍長征時經過的地方,其艱險曾給***、***、朱德等紅軍將領留下過深刻的印象。***特在他的《長征》詩中寫道:「烏蒙磅礴走泥丸」。當然,詩是要表現革命家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現實中的烏蒙山真如小泥丸嗎?當然不是,那是一座座高聳入雲的大山,連綿不絕,險阻無比。
這一切,雲南昭通之行,路上的辛苦和危險,江一梅還一無所知。
當晚,於遠超給江一梅打了一個電話,告訴她雲南之行的辛苦和危險,江一梅笑了,自己東非大峽谷都去過,這點辛苦和困難算什麼?於遠超知道,再多解釋也沒用,只好一臉苦笑地掛上了電話。
一周以後,當江一梅愜意地坐在中型斯科特麵包車裡,隨團行進在雲南昭通烏蒙山的時候,她才理解於遠超的行前的忠告,天上下雨,山高路滑,汽車時時行進在高山峽谷里,走不盡的盤山公路,盤旋在高山的半山腰,一邊是峭壁,一面是懸崖,懸崖下是滔滔的江水。她這才意識到,司機出不得半點差池,否則,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要了一車人的命!
坐在司機後面的江一梅,這時看了看坐在副駕駛位置的於遠超,只見於遠超眉頭緊鎖地注視著前方,絲毫不敢鬆懈,看著比司機還緊張。於遠超從事記者工作幾十年,多次走過這樣的盤山公路,他知道,危險會來自每一秒鐘!
於遠超一再提醒大家,一定要系好安全帶,盡量不要睡覺,一隻手要扶在前面的座椅上。
江一梅被他說得也有些緊張起來,她不停地看著車窗外,看著對面大山上,車子剛剛經過的那些懸在峭壁上的盤山公路。她在想,公路到下面大河的落差大約有三四十層樓高,一旦小車飛出公路,那就是跳樓的感覺!
突然,於遠超撕心裂肺地高喊:「停車!快停車!」
司機來了個緊急剎車。全車人前傾到極致,幾乎要從座位上飛起來。車蹭著峭壁停了下來。
司機朝著於遠超怒吼道:「瞎喊什麼,怎麼了?」
於遠超說:「前面,我們剛才一直跟著的那輛小卡車怎麼不見了?」
司機這時也覺得奇怪,他和於遠超一起下車往前走,一步一步觀察著,在離麵包車前約30米遠的地方,公路突然塌方,小卡車跌入懸崖的底下了。一車人下車觀察,看見塌方,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看著塌方的懸崖下的滾滾江水,江一梅的心噗噗地跳著,腿都軟了,暗自慶幸撿了一條命!在司機報警的時候,她看見於遠超面如土灰,緩緩地向麵包車走過來,走到汽車副駕駛的門前,他幾次想上車都上不來,站在車下喘氣。
江一梅下車去扶於遠超,她輕聲對他說:「你救了一車人的命!」
於遠超沒有任何錶示,他只是再次努力著想爬上車,江一梅扶了他一把,助他上了車。他沒有道謝,只是靜靜的,冷峻地眼望著前方坐著。江一梅第一次看見,口若懸河的於遠超,還有這麼冷峻沉靜的時候。
第二天,暑期支教的大學生要分別下到延津縣的一些鄉,最遠的兩個男生要去交通狀況最差的落雁鄉支教,於遠超想和這兩個學男生一起到落雁鄉去看看,江一梅也想和他一起去。這次,因為路途艱險,於遠超第一次不同意江一梅同行,江一梅執意要去。
江一梅的一雙大眼睛直視於遠超說:「要麼都不去,要麼一起去,沒商量!」
這讓於遠超吃了一驚,小姑娘還有這麼執著的時候?唉,那就一起去吧。
上午10點多,落雁鄉教育專干老張開著吉普車前來接於遠超一行人。老張看見江一梅也要去,就說:「小姑娘就別去了,山路不好走,路也比較危險。」
江一梅一邊往吉普車裡鑽,一邊說道:「小姑娘怎麼了,翻山越嶺都到這了,還有什麼困難克服不了?」
於遠超說:「讓她一起去吧,見識一下你們烏蒙山的崇山峻岭,也不枉此行!現在這些九十年代的小姑娘,不可小覷。」
吉普車出了延津縣城,走了不到一小時,山上的石子路就沒有了,接下來車子都是在泥路上走,車輪只能走在舊車轍里,隨著山路的起伏,上下顛簸,左右搖擺。
江一梅有了暈車的感覺,她問於遠超:「你帶『乘暈寧』了嗎?」
於遠超趕緊翻書包,在書包旁的一個小側兜里,掏出了『乘暈寧』,他讓車子停一下,讓江一梅下車稍事休息。在路旁的一棵大樹下,於遠超讓江一梅靠在一個大石頭旁,讓她就著礦泉水把『乘暈寧』服了。
這時,參加支教的來自BJ大學的研究生小李也過來了,看到這番情景,他不僅感慨地對於遠超說:「平時看電視,總看見你們記者在新聞發布會或宴會上,西服革履,光鮮亮麗,真羨慕你們有一份好工作。要不是親眼所見,誰能想到你們在基層採訪時還要吃這些苦。」
於遠超也靠在石頭旁坐下,他對小李說:「當記者的,哪有不下基層的?那麼多媒體上關於基層的報道,還不是相關記者下基層採訪的。當記者,當然有光鮮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要到基層去捕捉新聞的』活魚『。如今,在國外一些戰爭高發地區,中國記者也開始學習當』戰地記者『了,那是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的事。不過,話說回來,你們這些研究生也很了不起啊,大學還沒畢業,就來到這麼偏遠的雲南山區支教,這也是非常寶貴的鍛煉啊!」
這時,江一梅自我感覺好些了,大家紛紛上車,繼續上路。
吉普車駛進落雁鄉時,已近掌燈時分,落雁鄉古老的鄉鎮建築一派古香古色的明清風格。石板鋪地,兩邊店鋪和人家的房屋,都是木板搭建,讓人彷彿穿越到明末清初時的古鎮。看到此番此景,於遠超、江一梅和小李二人,真是目瞪口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