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未來之路2
朱由校一邊和談敬說著話,一邊整理著自己的思路。
談敬自從領了西廠的差事後,對當今大明現狀了解的是越來越清楚。
他深深的知道,朱由校說的各處就要揭竿而起的話絕不是什麼誇大其詞。
大明各處的流民是每年都在增多。
地方官府和士紳地主欺凌弱小、強取豪奪,
讓越來越多的自耕農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淪為佃戶。
而貪婪的地主又用各種借口壓榨佃戶的口糧和勞動力。
由自耕農淪為佃戶的人家,接著就是被逼迫的賣房、賣祖業,直至賣兒賣女賣自己。
「陛下,難道就沒有整治他們的法子了嗎?
現在的莊戶人家過的是真的苦。
都要活不下去了,他們咋能會不去……
奴婢該死,請陛下責罰。」
談敬說到這裡連忙住了口,跪下請罪。
有些話人家當皇上的能說。
但自己說了就該成「死太監」了。
「無妨,起身吧,朕知道你想說什麼。
這些都是事實,有什麼不能說的?
朕聽你的話好像對莊戶人家很了解。
說說,他們都是怎麼欺壓剝削百姓的?」
談敬沒有起身,反而磕了一個頭說道:
「回陛下,奴婢不敢欺瞞陛下。
奴婢近日收了一個乾兒子,他家原本就是山東鄆城的。」
「哦,你收了個乾兒子?
你才多大,就急著尋接班人了?」
朱由校以為談敬想發展自己的勢力,
就沒再讓他起身,只是淡淡的問了一句。
談敬連忙又磕了一個頭解釋道:
「回陛下,奴婢不敢。
沒陛下的旨意,奴婢不會網路任何人。
這孩子只有八歲,是奴婢出宮辦差時遇到的。
他們一家有五口人,原來是鄆城下官屯的農戶」。
他的父親叫許有根,三十多歲,是個老實本分的莊稼漢。
母親鄭氏,勤勞賢惠,有些姿色。
因為許家祖上在開國時曾有戰功,所以留下了三十五畝的水田。
原本靠著這三十五畝的水田,
許家祖祖輩輩雖然不能大富大貴,但吃飽穿暖卻是能有保證。
可惜,養了許家幾代人的田地,在許有根這一代竟然成了禍根。
孔府在鄆城的田地原本不和許家的地搭界。
可這麼多年下來,孔府通過不停的蠶食,竟然吞併了許家水田的左右鄰居。
兩邊都是孔府的田地,許家的地夾在中間就太顯眼了。
孔府在鄆城的屯官就拿了一百兩銀子找到許家,要買他家的三十五畝水田。
許有根聽了后就當然不同意了。
不說上等的水田至少要八兩銀子一畝才能買到。
就因為那是祖業,是許家用來養家糊口,延續血脈的依仗,許有根就不敢賣。
那屯官在碰壁后,就在今年開春,勾結衙差把許家指定為了下官屯的糧長。
下官屯二百七十三戶莊戶,有二百三十五戶人家都是孔府的佃戶。
剩下的三十八家,除了許家以外,其他人家都是只有十幾二十畝的薄旱田。
衙差只給許有根半個月的時間讓他收齊去年所有的秋糧糧稅。
他們聲稱,若是逾期完不了田稅,就要吧許有根打入大牢。
那三十七戶人家年年欠稅,都是用徭役在抵債,哪裡能補得齊去年的秋稅。
許有根無奈,只好用自家的存糧先湊夠了稅糧。
然而,那些差役不僅用大斗量稅,多收了他十二但的糧,還讓他把糧稅直接送到濟南府的糧倉。
四百多里路,不說這來回的人吃馬喂需要糧長自籌,
就是那一路上的山匪草寇不知有多少。
許有根思慮再三,為了避禍,他咬著牙在鄆城低價賣了糧食,
而後獨自跑到濟南府又花高價買足稅糧完了任務。
這一番折騰下來,許家已經用完了數輩的積蓄。
然而那孔府屯官一計不成又生毒計,讓衙差又給許家派了預收今年夏糧田稅的差事。
許家此時已經沒有能力再折騰一次了。
無奈之下,許有根只好委曲求全。
以三十五兩的銀子把自家的三十五畝水田賣給了屯官。
后經奴婢的調查,這田也沒入孔府的賬,而是成了屯官的私產。
許家賣了田后,為了生計,只能淪為屯官的佃戶。
許有根又以每年三十五兩銀子的地租,在契約上按了手印。
可他哪裡想到,在按過手印后,
那屯官不僅要求他預交一半的佃租,
還讓許有根每年給他自己府上交柴、雞、鴨、魚、穀草等若干以外,
還要他每年給主家擔水、劈柴、跑腿做兩個月的雜役。
許有根一聽這哪行,就表示不租他家的田了。
可那屯官聽后冷笑著告訴徐有根,
大明律不僅規定,不論幼齒老少,佃戶見了主家都要見禮外,
還不允許佃戶主動退佃田地,違者可報糧官懲處。
那屯官給了許有根三天的期限,務必讓他交夠預交的佃租二十兩銀子。
否則,就要拿他的婆娘做抵押。
徐有根哪裡還能拿出那二十兩銀子。
他家原來的水田,一畝地每年兩季的產量也不過就是在四五擔左右。
即便是把糧食賣光了,每畝也就能有個二兩多點的收入。
現在佃租每年就要交一兩銀子,還要交那些亂七八糟的小租和服雜役。
如今要是為了預交佃租去借債的話,
田地每年的收入連那驢打滾的利息都還不上。
無奈之下,許有根就趁著手裡還有點余錢,帶著老婆孩子逃離了鄆城下官屯。
他們一路躲躲藏藏,躲避了官府盤查,最後流落到了京城郊外。仟韆仦哾
奴婢在城外遇到他們一家五口的時候。
而這時的徐有根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錢財。
為了保住自己的兩個男娃,他就想把丫頭賣人為婢。
但是許有根的兩個男娃不讓賣自己的姐妹,掙著要讓賣了自己。
一家五口在路邊哭的那是好不凄慘。
奴婢見他們可憐,心有不忍,就上前聞訓緣由。
奴婢問清了緣由后,挺同情他們一家的遭遇,就給了他們五兩銀子救急。
可他那小兒子卻說拿了奴婢的銀子后,他們家是無力償還的。
還說他哥是許家的大郎,不能賣身,就堅持要把自己賣給奴婢。
奴婢不答應,他們家就不要那五兩銀子。
奴婢考慮,那小傢伙是想減輕家裡的負擔才如此而做。
一個八歲的小傢伙,不僅仁善孝順,還如此聰明通透。
奴婢就喜歡上了這個小東西。
所以就認了他做了奴婢的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