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哥哥的青年往事(六)哥哥聰明好學

2、哥哥的青年往事(六)哥哥聰明好學

人們常說:「家貧出孝子,愚家有英男「父親目不識丁,文不能言。當然是家貧所致,少不能入學讀書,成年肩負家務重任。因此,只能是一位勤勞、憨厚、誠實、肯乾的農民。但是,父親深知沒有文化的危害和艱難。所以他總有一個心愿:自己甘認其身,絕對不能讓下一代像自己一樣沒有文化。由於父親充分認識文化能改變人們的命運,知識能開闊人們的前程。所以父母親能在缺吃少穿的困難情況下,讓哥哥上學讀書。現在看來,父母親卻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而不平凡的人。

哥哥的童年時代,教學的方式有兩種:

大中城市是學堂(俗稱洋學)即學校、農村多是私塾(俗稱私學)。所謂私學就是與官方無關,是私人自發組織的學堂。一般是在農村比較有威望的紳士出面請一位比較精通四書五經的先生為師,教學。學堂里有剛啟蒙的學童和年齡比較大的學生,形成一人多教分別進行地辦法,逐一教授。

老師薪水按學生年齡知識層次協商交費多少而定。一般一年按兩季(夏、秋)交糧食給老師。啟蒙的學童讀的一般是《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朱子家訓》、《千字文》、《雜字本》等社會上日常生活用的著的書。這些書的內容豐富、哲理性很強,包括倫理道德、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行為準則等。但對於啟蒙學童來講是不能理解的,只有長大了,知識增多了才能回味無窮,知其內涵。所以老師只要求會背,不要求理解。讀書又叫背書。所謂背書,就是學生將書放到老師面前後,轉身背向老師高聲朗讀書的內容,老師聽后認為沒錯,就算完成學習這段背書任務,再轉身過來面對老師,老師再教下一段書的內容。學生不分年級,只要老師教你的書會背完,老師繼續教你。由於學生的智力不同,書讀的快慢多少也不同。有的學生半年只讀一本書,有的學生半年可讀三、四本書。哥哥讀書屬於後者,書讀地快。年齡稍大一點的學生讀的是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是儒學的基礎理念,是儒學信俸者的必讀之書。哥哥很快讀了不少啟蒙之書,比較快的和其它大一點學生讀四書。所謂五經:《詩經》、《周易》、,《禮儀》、《春秋》和《左傳》。但是,一般的人不讀五經。因為有的是歷史性的知識、有的是文學藝術方面、像《周易》陰陽八卦很深奧,一般社會生活中用不著,所以不讀五經。哥哥可能讀完了四書。上私塾老師要開講,按四書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對於啟蒙學童不講解,只要把書背熟了就行,書上的字認完認不完都無大礙。有的學生只會背書,不認識字,一般就叫背仰臉歌。

私塾的老師管理學生的方法與學校管理學生方法不同:私塾老師的桌子擺在正對門的地方,老師坐在右方,桌上放一隻《恭簽》(用木板做的,上寫恭簽二字)學生上廁所時把恭簽從老師桌上拿走,放在自己的座位桌子上后,方能出去上廁所,回來后仍把恭簽放到老師桌子上。一個學屋裡有一二十個學生只能有一個學生上廁所,老師並能知道那個學生上了廁所了,就是根據《恭簽》押那個學生的座位上而知。

私塾教的是儒學,而儒學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因此,學屋裡供俸的是孔子。孔子沒有相片,只是用黃表紙製成箭狀,上寫著《孔聖人之位》,學生一天三遍,上學放學都要向孔聖人之位作揖。農曆每月初一、十五,還實行九拜禮。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姜屯於家一百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姜屯於家一百年
上一章下一章

2、哥哥的青年往事(六)哥哥聰明好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