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長路慢慢

第1章 長路慢慢

脫貧攻堅戰如火如荼進行,第二年夏,轉入主攻階段,攻城掠地之餘,炳宣一邊全面把控駐片村情,一邊摸索成果保留和轉型。愛好廣泛的他走遍貧困村組每一個角落。林下經濟,鄉村景點,臍橙種植,牛羊養殖,養蜂等多頭並進,讓每個貧困戶有勞力能力農戶結合自身特長,找到對口適合自己,1到n個優選小項目投資,自食其力,改善經濟,綜合多項收益,遠遠超過人平經濟收入線,完成家庭每年的各項收益子標,達到穩收入,早日脫貧致富。

閑暇之餘,特別注意,最近外省深圳某公司頻頻采點,組織千人團建,沿紅軍長征線路,徒步紮營。從長征出發地雩陽縣城出發,沿省道走到祁祿鎮,打著紅旗,喊著整齊口號,一個小分隊一個小分隊行軍,四十多公里路程,到了鎮上,就駐紮學校操場和鎮政府廣場。

這是幹什麼呀?一個個小青年,走得兩腳打飄,左搖右擺。聽說還有走哭的的。邊上的群眾議論紛紛。

敏感又負責任的炳宣主動上前,問穿著迷彩吹著口哨領隊,介紹自己是這祁祿鎮人民政府里分管宣傳的幹部,有什麼需要我們幫助的,儘管開口。

領隊笑著說沒什麼,只要廣場這塊地紮營和廁所使用。

炳宣就彙報領導,安排人員對接解決。

……

各隊人馬陸續到齊,清點報告完畢后,最高領導講話,總結一路發生情況,表揚先進,鼓勵後進,布置明天出發路線和時間。後面各班按要求安全有序紮營,起火燒飯。

……

總個是行軍打仗的模式,這是企業團建?

回到單位,炳宣不太相信眼前發生的事。

都是年輕人,還是企業員工,走長征路?!

有點反應不過來。

半夜了,思索還在纏繞,搜了搜度娘,是鍛煉身體,磨鍊意志,發揚團隊吃苦精神,體驗長征路,哦,這樣就通了。

但轉念一想,這走公路?

冇有其他路?想著,其他事擾著,放下了。

一天,接黨政辦通知,縣掛點領導要找炳宣,說去走下線路,因為離所駐片遠,炳宣就早早等候在政府大院。

8點准,上了掛點縣領導專用下鄉車,直奔嶺畚村,村幹部張支書介紹了情況,小車沿著清澈見底,婉延曲折河道邊公路開了半個小時,到了上山路口,領導指示司機。

「彭師傅你回鎮上等,我們電話通知你來接。」

師傅領示回去。

炳宣就跟著掛點領導袁主席,前有帶路的張支書,在前面領路,頂著盛夏大太陽,出發了。

哇,走過一山坳,一掛壁白瀑布曲折而下,水聲震耳,涼風習習,一下子從火熱的夏季進到秋天。這時,穿過一如洞樹叢,光線一下子變暗了,連星星點點的陽光也不見了。

「這風光好!走進這,心曠神怡,讓人想多吸幾口這潔凈的空氣。」

「是哦,主席,這裡負氧離子含量極高。」炳宣說。

沿著時而起伏時而傍水的山路走著,腳下是沙沙的原始森林樹葉聲音,因為公路交通改變,這條村通鎮山路已少有人走了,只有滿路的金黃樹葉和綠綠青苔鋪滿在上面,偶爾幾個上山采山珍的村民走走。

「這條路十分有價值,要宣傳出去,開發出來。」過了一道河溝,主席大聲說。

「現在很多人來這走長征路,走這條更深入體驗。」主席又補充說。

「是呀!現在深圳團隊走公路,

哪有感覺。」炳宣附和。

「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你管宣傳和旅遊。」

「好的。」

「如果把旅遊團隊帶到這原始森林,又是當年紅軍走過的地方,發展起來,能帶動經濟發展。」主席總結說。

「是呀,感謝袁主席不辭辛苦,為百姓尋找這長遠出路。」張支書說。

邊走邊聊,今天來這裡踏看的目標越來越明了。

走過一段地面坑窪水浸路,腳下是用兩根木頭,並排豎著墊腳,∥型擺開。

「這個有意思,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上,還實用,有團建隊伍走在這上面,像走鋼絲,體驗感更強。」主席打趣說。

「是呀!來自城市的孩子看到就新奇,更別說要跳著走在上面。」張支書附和。

「這是什麼挖的,到處未爛。」眼尖的炳宣說。

「野豬刨的,這裡野豬很多。」張支書說,「上面有田,因封山太好,都種不了了。」

「哦。這森林覆蓋,難。」

走過一突兀大嘴的大山涯后,來到一開闊地。

「休息一下吧,張支書。」炳宣提議,同時,拿出背包的水遞給主席,張支書也拿出瓶子擰開,喝起了水。

「好的。」

大家就著路邊木頭,坐上休息起來。

坐了一刻鐘,冷溲溲的。

「繼續走吧,別著涼了,看來徒步要不停走,乘興走,別太涼快,要保持熱度。」袁主席說話充滿哲理。

大家站起來,繼續趕路。一忽,來到一棵巨大的紅楓樹下。

「張支書,這棵樹有幾百年了?」炳宣拍了拍紅楓樹,用手做了個摟抱姿勢后說。

「有三百多年吧,看這樹要三人才抱得過來。長在田坎上,以前種田好乘涼哩。」

「哦,那秋天一定滿山紅葉,好美。」炳宣描述一凡。

「是呀,這裡海拔高,一到秋天,一顆一顆的大小紅楓迎風招展,紅透半邊天,十分養眼,市縣的愛好者都流連往返,來這看風景呢。」張支書介紹。

「這好,下次邀請縣裡攝影協會的同志來拍攝宣傳下,發給媒體造造氣氛。」袁主席說。

經過一段水浸田,過了一片油茶林,眼前一亮,能看到遠處的公路了。

「這邊看,」順著張支書手指的方向,一條直直的防火帶呈現在眼前。

「這是1934年冬,鄧屋牛嶺陳毅部留守紅軍與民國白軍發生一場遭遇戰的地方。當時接近過年,本地有一句俗語:打得贏回去過年,打不贏就地耘田。面對數百倍的白軍,圍堵的留守紅軍游擊隊只有拼一條路了,戰鬥后這裡屍體遍地,血流河溝,當地鄉紳和村民都偷偷捐資出力掩埋了很多犧牲的紅軍同志。」張支書說。

」不畏強敵,會人敬佩。在那到處都是白色恐怖的年代,紅軍將士真是鋼鐵意志,革命理想高於天。」袁主席說,「所以我們這裡到處都有紅色革命故事,遺址遺迹,要發掘保護利用起來,時不我待。」

接下來,只有林中的樹葉和著腳步的沙沙聲,像是為這些犧牲的革命先烈寄語哀思,我們不說話,走了很遠。

……

下山了,聯繫了接的車,直到坐上車,開出了很遠,也不忍回頭。這時,只感到肩上的擔子巨重,炳宣覺得還有許多事要做。

第二章布陣迅速

周一下午2點,黨委班子會,其中一議題,肖鎮長提出上嶺崗村宗祠紅軍標語保護工作,爭取上面博物館資金,修整和布上些展板,具體落實人是分管宣傳的炳宣。

散會後,炳宣安排好其他工作,就叫上活潑靈動又俊俏文化站沈站長,去上嶺崗宗祠現場落實工作。

第二天,太陽上一桿頭時,被90后雷厲風行美女文化站沈站長催來的廣告公司小賴就到了鎮里,炳宣帶著她倆,直奔主題,來到上嶺崗宗祠,量好尺寸,定好材質。補充內容是大項,馬上著手聯繫縣博物館出面收集、整理這原赤南縣,后改名登賢縣的歷史資料。協調文廣新旅局文化旅遊方面的資料。定好基調后,就按要求下單了。等模式和內容編排出來后,彙報給縣掛點領導和鎮領導審核通過。

一周時間,緊鑼密鼓進行收集內容一一編排一一審稿一一彙報一一定稿一一下單,廣告公司就把材料裝了滿滿一車來安裝了。

……

經過這輪全面提升,原來赤膊青磚牆中間一條,上裝精美,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有登賢縣的由來;有紅軍長征出發行軍的解秘行程表、各軍團出發路線方向圖;有紅軍標語;有當地風俗器物;還有近期來這裡徒步長征線路的隊伍照片和單人照;特別是正廳用活動升降器,掛上全鎮為革命和建設犧牲的烈士譜,效果不一般,變化很大。儼然是一座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區。

同時,成立宗祠理事會,管理日常事物、保護展板設備和打掃衛生等,讓每一位來參觀者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

炳宣剛盯緊完成這上牆安裝任務,就接到鎮辦公室通知,迎接上級關於貧困戶健康補助、教育補助、醫療補助和務工補助等收入落實情況抽查。

於是,又馬不停蹄去駐片的嵊背村了。

夏日午後雨停的嵊背村白雲繚繞,群山環抱的村莊高大闊葉林鬱鬱蔥蔥,到處空氣清新的味兒。炳宣在車上抓緊時間打完盹后,下車伸了伸胳膊,使勁吸了幾大口清新空氣,霎時間清醒多了,看了手機上的表,離抽查組到還有半個小時。

「來,大家集中下,開會。」

袁支書召集大家到位后,炳宣就把大家分成五個小組即按包組村幹部,帶一個鎮幫扶幹部一組,對應迎接上邊抽查。自己現場調度,見機均衡力量。

半小時后,大家等來了抽查組人員,經鎮扶貧辦肖主任引見后,大家分頭帶去上戶了。

時間過得飛快,沒一個小組需要協調,一下午就在這緊張又平順中過去了,6點鐘,炳宣握手送走抽查小組后,馬上著手收集上戶情況,各小組彙報后,沒檢出什麼意外,懸著的心就放下了,表揚大家平時工作認真,抽查就是過場,隨後安排了第二天的工作。

第三章隔空演習

忙碌起來,不知已是周五了,炳宣接到辦公室轉來通知,明后兩天準備外出粵省雄市,作為佳賓代表參加他們全市組織的長征線路徒步活動。

第二天,炳宣按時上車出發,車上有領隊縣掛點政協袁主席,文廣新旅局曾副局長,一行四人驅車長徒跋涉,下午三點,車子停在雄市政府賓館,大家按要求辦好入住手續,領好活動衣服、牌子等,袁主席就叫大家先回住處房間休息下,5點半到餐廳吃晚飯。

餐后自由活動,沒事就回房躺床上刷手機。

炳宣看了會電視,九點多有能困躺床睡了。

……

「叮鈴鈴,叮鈴鈴!」在床上輾轉反側炳宣的電話響了,乖乖,剛有點睡意,誰呢?

伸手拿到手機一看,是美女曾副局長,一劃接了電話,

「喂!大美女,乍了?」

「睡不著,床上、身上好像有蟲子,你呢?」

「我也睡不著,哦,你是讒蟲,想男人了唄!?」炳宣狡黠地說。

「你才讒蟲,想男人了,哦不,想女人了。」曾局回擊。

「我是一個人寂寞,床不認我。」

「我是一個人不寂寞,蟲子認我。」

兩邊都被這句逗樂了。

「乾脆也沒睡意,起來遛彎,順便看看這雄市的夜生活。」

「好。」炳宣強烈回應。

相約房門口碰頭。

「你這是幹嗎,不說話?」曾局好奇問。

「夜太深,怕驚了夢中情人。」炳宣應。

「你個大頭鬼,情人這時早已太累,睡著了。」

「喲!不錯,很懂呀。」

「哦,這話趕話,我沒有。」

「有情人還是?沒鬼。」

「沒有鬼,有情人,唉,都被你繞暈了。」

「暈倒下,我看看。」

「別貧,你看。」

順手指方向,一酒吧門剛裂開,瑩光閃爍,形體搖曳,歌聲震耳。

「去那搖一下,順便喝兩杯。」

「不準。也很容易醉。」

「女人不醉,男人沒機會。」

「走吧。」

「好。」炳宣趕緊做了個進去的跨大步動作。

「不是進那,文化的我們只能遠觀而不能戲玩焉。」

是啰,××××,×××。

轉個街角,一個燈光閃爍小廣場邊還聚了不少人,走近了,原來是大排檔。

「這個可以,剛好有點餓了。」

「老闆,上酒菜!」

「別上酒,別聽他的,上小吃。」

點了本地特色甜扒魚,酸索粉,炒米辣,煮茄瓜,再來個釀酒心。

「你要我醉呀。」

「品嘗一下唄。」

「好,老闆快上,餓了。」

老闆應,轉眼功夫上齊了,果然特色,色彩鮮艷,香甜酸辣咸苦酒味都有,兩個也不客套,你來我往,吃了起來。

「不喝了,你喝掉。」杯子一推,到了炳宣面前。

「我喝不掉,會醉,本不勝酒力。」

「鬼啰,喝掉,好睡覺,床認你了。」

「你再喝點。」

哈哈哈哈,哈哈。

「干。」

……

「回去啰!」

「又說容易醉,騙人。」

「有點飄了,來拉住我。」

互拉著手,步履翩翩。

「你看,還沒醉,走得穩,不用扶。」

一看就基礎好,素質高,…

這就是鍛鍊出來結果。

回到賓館,都掏了半天口袋,朦朧感看清房號,互相刷卡,對望一眼,意欲未盡。

沒有走錯房間?!木木的炳宣見床撲了上去,拉了被子,和衣四仰八叉,睡過去了。

……

早上8點,我們三位參加活動人員彙集到門口。

「哇,袁主席真威武,穿上紅軍服,首長您好帥。」曾副局長調皮驚呼。

「是呀,你也很標準,颯爽英姿,活突突一女紅軍指揮員。」炳宣脫口而出。

「都是高大形象,穿著紅軍服,心裡很崇拜,也很自豪,出發!」袁主席發出號令。

於是,我們來到集中的廣場。只見鑼鼓喧天,紅旗飄揚,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按活動方案我們分別安排在廣場中間方隊各排,人員成縱隊一字排開。

等候開幕儀式前,舞台上正進行著各種熱烈的文化特色表演。有歌唱《十送紅軍》;有舞蹈《送郎當紅軍》;有紅軍長征的背景畫面等,讓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

……

九點准,長征線路徒步活動儀式正式開始,市領導致歡迎詞和講話后,宣布,「雄市長征線路徒步活動現在開始!」

鳴炮聲,人群喧鬧聲,音響歌聲齊響,大家按隊形,有序跟著出發了。

開始是一屋場小巷口,人挨著人,站了很多送紅軍的百姓。隨著隊伍前進,來到一寬闊的廣場,一棵大榕樹下,浩浩蕩蕩的隊伍看不到頭尾,只見有幾處文物雕塑和展板,記載了長征時期的歷史。

走過一座小橋,來到一望無際的田野,長長的紅軍隊伍,連綿不絕,紅綠相間,格外省目。鮮艷紅旗在前指引,一路前行。

隊伍走著,手機攝相拍著,忽然傳來笛子和二胡的聲音,和聲是《十送紅軍》曲目,邊上還有送雞蛋、紅薯的百姓,讓人彷彿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第五次反圍剿時期,當時的紅軍指戰員也是這麼走的,百姓也是這麼送的,讓人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忘懷。

轉過叉路口,進到一曬穀圍場,這裡匯聚了各路紅軍,這是紅軍後勤補給點,給一路艱辛的紅軍指戰員補充糧食和用戰備餐的圩場。有小店可買生活必需品;有郵局可以寄信;有參軍報名處,發動廣大百姓踴躍報名參軍,殺敵保家。總個體驗感,代入感很強。

太陽當頭照,到了一戰鬥遺址地,大家有序通過,參觀研學,女講解員聲情並茂,滔滔不絕講解,經過的「紅軍」受到心靈的升華,總個場所十分安靜。

順著指引,找到村部,炳宣部就到了集中宿營地了,其他的隊伍分散在附近,按計劃部署駐紮。

走了一上午,興奮感不斷,炳宣找到袁主席,三人匯合在一起,上午活動結束,各部用過中餐后,乘專車返回政府賓館。

下午應邀活動,一行人去梅嶺景區參觀。

一聽說去贛粵交界有名的梅嶺,原來書本上讀過陳毅元帥寫的《梅嶺三章》地方,炳宣心情無比激動,想著那1935年留守游擊隊被圍困的峰火歲月,恨不得馬上到達。

汽車經過1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看到了師傅指認的梅嶺山,進了山門,只見一高大的石碑上寫著陳毅元帥《梅嶺三章》,大家都帶著崇敬的心情重溫了一遍,並分別站在石碑前照了相,就沿著寬闊溜光的石頭砌的古驛道拾級而上。

「這梅花亭有特色。」大家順著袁主席手指的方向看去,梅花樹叢掩映當中,一六角梅花亭凌空而立,建在一巨大石涯上,石涯邊上凹處,雪白的涓涓細流順波而瀉,十分的美妙。

「這裡一定要照一張。」不知誰說了一句,經這一提醒,大家才收回剛才的忘情欣賞。

……

輪番照完相,發現少了一人,炳宣抬頭,透過梅樹看到幾十米開外S形的石階上,身高腿長的曾局長已移步上山。

追上問原因。說是不喜歡照相。哪有這麼傲然挺拔的美女不愛照相的?聽來十分新奇。

透過一夥下山婧女的後背,石板路層層疊疊,踩踏得溜光,那是留下了多少歲月的印跡。它飄緲輾轉,直達山坳,兩邊筆直的石壁直插下來,像是兩把利劍。山坳最高處建了山寨拱門,山門早已沒有了。這條古驛道是古代贛入粵唯一官商兵及百姓通道,守在這險要地帶,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難怪陳毅部游擊隊最後轉移在這一帶,讓國民黨軍焦頭爛額。

此山有梅,據山坳巨大壁丫口而天險,又是兩省交通必經之地,梅嶺真是一支獨秀呀,難怪如此聞名。炳宣邊想邊走。

移步換景,艱難抬腿,喜歡拍攝的炳宣終於到了山頂,另一邊是贛省大余縣。據高一看,大余這邊在涯邊建了觀景台,亭子和商鋪等,方便大家遊玩購物。

大家玩了一圈,都有累,曾局提議在這一覽眾山小的茶亭坐下,每人點了一杯梅花茶,品著香茗,和著山裡花香,看著漂緲在身邊潔白的雲霞,大家忘我神仙起來。

……

不知過了多久,陶醉在其中的炳宣聽到曾局喊了一聲,「走了,神遊到哪了。」回頭一看,其他幾人已登上寨門,回到粵省那邊了。就趕緊收起思索,放下茶杯,大步追上。

梅嶺,再見了!戀戀不捨地跨過寨門之後,耳邊似乎響起了陳毅元帥的《梅嶺三章》句子。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第四章絕命保衛

周一例會,肖鎮長主持,點完名,按照慣例,分管扶貧工作的劉副書記布置扶貧工作,肖鎮長總結強調講話。突出記得兩點,一是當前工作扶貧為主抓細抓實;二是其他工作不能丟,要學會兩手彈鋼琴。特別提到村莊環境整治,要保留有用的土坯房,清理危險要倒的土坯房。

……

會上,接到一黨政辦簡訊通知,散會後跟肖鎮長去上嶺崗村。

通知就是命令,有過軍人生涯的炳宣深知這一點,散會後在院子口等。見鎮長過來,迎上。

「快上車,邊走邊說。」擲地金屬聲音傳來。風火女鎮長弓下婀娜身子,麻利坐上後排,炳宣坐在前排,早已等候發動的車子如箭一樣射出。

「上嶺崗組要拆那老宗祠重建,有長征時期標語要保護。」

「哦。」

「文化宣傳方面要下大力氣抓緊落實。」

「嗯。」

「現在是搶救性發掘和保護。」

「是。」

三連貫返轉身應著,車子已到上嶺崗組。只見人頭攢動,包片領導、駐村幹部和村幹部站在宗祠前,對面無數百姓要擁過去。正在唇槍舌劍勸解農戶,見肖鎮長來了,片長馬上引話。

「大家靜一靜,聽肖鎮長講話。」

「父老鄉親們,大家停一下,我講幾句話,看下有沒有道理,再拆也不遲。」年輕漂亮高挑的美女鎮長,聲音嘹亮,一下子,總個場子靜了下來。

「鄉親們,這拆舊建新,新建的是更富麗堂皇,這個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這箇舊的宗祠,在當時也是你們傾力籌資建得最好的,雕樑畫棟,有幾百年歷史了,很有價值,所以掛牌縣保文物,特別是裡面有不少長征時期紅軍駐紮后寫的標語,十分珍貴。有什麼用呢?下一步,鎮政府正在對外招商引資,利用這個紅色資源,山上森林植被好等資源開發旅遊…」

「別聽她的,這山旮旯,有誰來,忽悠人的。」一穿著老闆派頭的青年打斷話說。

「小年青,深圳就有不少團隊來了,大家幾次不是看到了嗎?他們是眼光獨到,走在全國人民前面的。」炳宣拿出實例,不適時機回擊。

「是呀,你們還敲鑼打鼓歡迎他們,說是『紅軍』回來了呢。」片長夯實。

「對的。你們都歡迎他們到來了,但接下來,你拿什麼招待他們呢?果子嗎!那太單一了,他們千里迢迢來,是大山的清新空氣,鄉親的熱情,最主要的是這裡的紅色長徵文化吸引吧。所以,如果拆了,旅客來了看什麼呢?」

「是不能拆呵。」

「拆了多可惜呀」

鄉親們動搖了,人群中傳出這聲音。

「不但不要拆,且更要保護起來,大家都散了吧,回去。」炳宣有力度地說。

人群三三兩兩走了的,還有嘴裡說不拆什麼,往回走的,總個人群散了。

「不行,這……」張組長還想堅持什麼,被炳宣一把拉住,因為熟悉,就推著他說去他家喝茶。張組長不好反抗,就心有不甘地回去了。

見大家都走散了,肖鎮長傳話,留下包組幹部值班,其他幹部回村裡開會。

老袁支書一改剛才的為難情緒,這時,面帶笑容召集並招呼大家坐下。

肖鎮長坐在主席台,開門見山地說,開會了,說三點,第一,表揚包組張文書及時通報情況;第二,繼續派人值班盯緊,特別注意化解主張拆的張組長等人的工作,他們回去後會反覆;第三,做好宣傳,下午馬上召開屋場會,把留下有開發旅遊,帶來經濟發展的理念宣傳到每一人。

最後,一句話,具體工作片長一併抓好落實,目標也是任務,堅決不能拆。

散會。

蠶鳴不斷的下午,開會前期又彙集了幾十人,被片長和駐村幹部叫到組長家裡,開會後化解掉了,和群眾達成共識,保護起來,開發利用。

第五章共同富裕

山旮旯的嵊背村離鎮上有二十里,沿水而修的公路曲里拐彎,炳宣載著村裡豐胸大臀的女扶貧專干肖麗,驅車半小時,來到居住在半山腰村部,按扶貧工作安排,「今晚要開好戶主會,動員全體村民入股,建立養蜂合作社。」頭頭的炸雷還藴繞腦海,在縣裡開過旅遊工作會後,馬不停蹄趕進開班子會的炳宣清楚記得。

在村部,首先開會分組,第一組:炳宣還是帶著扶貧專干肖麗、袁支書一組去張家山;第二組:第一書記李安和文書蘭田去老村裡;第三組:駐村幹部劉方和婦女主任張娜去野豬排……晚7點50分,大家離開村部,分頭下組召開戶主會。

張家山,一個挖山而居的屋場,四排整齊的房子高低錯落,享受新農村建設加上土坯房改造政策后,都是三層磚混房了,這裡居住了四十多戶人家,是工作重點。

夜色在車發動機和燈熄滅的那一刻,諾大的屋場十分安靜和黑暗,只剩星星點點光從每棟房子里射出,炳宣和扶貧專干打著手機電光,直奔宗祠會場。

村支書早已布置好會場。八仙桌主席台下,Ⅱ型兩條豎凳擺在牆根下,一直到大門邊。

8點鐘,通知開會時間已到。袁支書清點下人數,到了28人。

「都通知到了吧,趕緊催下。」炳宣說。

邊上的老袁說「這已是要開會,特意早點吃晚飯了,那些還沒到的,做農活回來晚,可能正在吃飯哩。

說話功夫,門口來了5一6個婦女,猶豫不決站著不想進來。

「快進來,小鳳,你們幾個,馬上開會了。」

待她們坐定后,袁支書小聲告訴片長,除了請假的和不在家的,只有開龍馬車的袁老扁沒來了,可以開會了。

「好,鄉親們!大家靜一下,現在開會了,下面請駐村片長及扶貧工作隊長劉委員講話。」袁支書作了開場主持。

「父老鄉親們,大家晚上好,這農忙時節晚上召集大家來,耽誤大家休息了。但實在有重要事情通報給大家,且關係到未來我村的長遠經濟發展,所以不得不在這個時候召開戶主會。」

一聽到「長遠經濟」幾個字,剛才還有雜音的吵聲霎時靜了下來。

「是什麼事呢,就是關於我村成立養蜂合作社的事情,每戶都要養,5箱以上,沒有上限,且以5箱為一股,折價1000元入股,…」

剛講到這,下面炸鍋了。

「啊,養蜂,太難了吧。」

「我不養,沒勞動力。」

「沒技術,沒資金,怎養?」

袁支書趕緊制止。

「大家別急著說話,讓劉委點把話講完。」

「對的,我理解大家的想法,我們是經過調查論證的。一是我村地處大山深處,森林覆蓋達96%以上,大多是闊葉林,蜜源豐富;二是我村傳統幾乎每家都有養蜂的經歷,不陌生,有經驗;三是集中養,產量大,才能包裝統一,通過電商網購賣個好價錢。」

說過這三點,會場又靜了下來。

「還有,就是大家都想到或者會面對的勞動力、技術和資金等問題,就這樣解決,大家看行不?一是勞動力,可以採取合養或叫寄養方式;二是技術,我們會組織課堂加現場教模式,平時也聘有專門養蜂巡視技術員;三是資金,大股可申請低息助農貸款,貧困戶免息貨款。這樣就解決了問題了,還有最重要一點,網上銷售,我村會設個網上銷售帳號,專人專門進行網上平台銷售,爭取好產品賣上好價格。」

說到這,會場響起了一個聲音。

「這感情好!我養。」快嘴蘭說。

「能賣上網,我也養。」

「我也養」

……

醞釀一會後,就進行舉手表決,只見參會人員紛紛舉起了手,全票同意一一通過。

片長開會的主題議題通過後,其他近期與群眾相關的村莊整治、安全生產等一併作了講話。

山區的夜在散會後動了起來,星星點點的光走向四面八方,偏遠落後的屋場經濟改變正在這一刻有了加速的跡象。

炳宣帶上扶貧專干肖麗,開車回到村部,按規定大家住在村部,肖麗趕緊燒水去準備了。

第二組回來了。

「年輕瀟洒的駐村幹部劉方與俏麗的張娜主任,這一組還沒回,他們去得最早,但回得最晚。」肖麗嘟噥了幾句。

「他們遇到了什麼,打電話又沒信號……。」又過了半小時,肖麗又朗朗。

「別急嘛,開會總有先後,時間每人不一樣。」炳宣淡定強調。

「不是,他倆要這麼久嗎?小孩都生出來了,他倆一定有情況,回來看吧?!」肖麗繼續。

「別亂說,這打什麼比方呀!還是你說他們這個?」外地來的李安比比兩手大拇指說。

「是,工作認真負責,才那麼久,肖麗,你個大嘴巴,啥話都說得出,同志間莫亂猜。」炳宣制止。

「這不正常呀!我們兩組都開完了,他倆要這麼久,夏天熱情難耐,怕事老公不在家的張娜……」

「還說,難怪張娜當面老說你口無遮攔,一會回來就知道了。」李安示意制止。

時針慢慢指向11點,還不見第三組的蹤影。一貫沉穩炳宣也不淡定了。

「走,肖麗,我們去看看。」

「好。」

發動車剛調好頭,就遠遠看見有車燈射來。

「停下吧,領導,是他倆的車。」年輕眼尖的肖麗邊說邊豐臀一扭,下車了。

等他倆車停下,一出來,肖麗就衝上前說,

「我和劉委員都要去找你倆了,以為你們掉褲襠里去了。」

「這哪裡話,沒掉。」瀟洒的劉方應。張娜則羞澀地,一改過去的爽快,小聲應,

「路上車熄火了,打不著……」扯了扯衣服,有些忸怩慌張地拉著肖麗上樓。

炳宣看著這一切,心裡預感到發生了什麼,但不知是工作上的事還是生活上事,攻堅克難任務艱巨,大家可要挺住。心裡記住,適當的時候要給工作組人員提提醒,談談話,今晚太累,只有改天了。

大家沒事就都回房休息了。

第六章雙面出擊

雩陽縣,是2223年歷史古縣,六縣之母。中央蘇區時期中共贛南省委、贛南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中央蘇區最後一塊根據地、南方三年游擊戰爭起源地、長征精神發源地、中央蘇區全紅縣之一和蘇區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誕生了16位共和國將軍。

周二下午3時,縣宣傳部召集大家開會,彙報本鄉鎮採集的長征線路情況。從東邊的沙心鄉、寬田鄉、黃麟鄉、段屋、梓山到縣城中心的貢江鎮,再到南邊的新陂、利村、小溪、祁祿等,還有北邊到再西邊的鄉鎮,共23個鄉鎮輪流彙報,每位宣傳委員準備充分,有條有序,有章有據,有數有圖,講完后還交上材料,方便宣傳部統計整理。

炳宣不慌不忙把近期探長征線路、保護紅軍標語、爭資修整舊址和一些永久性文物,有多少舊址、遺址之事彙報了一遍,有實際行動,又有數據和展望。深得大家的認可及部領導充分肯定。

這次彙報,為全縣長征線路規劃提供了目標和方向,為全縣打長征牌開了個好頭。

會上,各部領導分別講話,主要部領導強調講話,總結大家成績的同時,布置了新的任務,炳宣記得最牢的一點是:各鄉鎮要向主要領導匯好報,爭取主動,爭取項目,切實加大長徵文化宣傳力度。要像祁祿鎮學習,目標明,行動快,成效顯著。

炳宣會後心裡熱熱的,幹勁實足。

當晚,吃過晚飯,回到鎮上,向主要領導彙報開會內容。

肖鎮長聽了,皺眉舒展開來。激情澎湃地說,

「要抓緊時間去鄰縣市考察一下,學習經驗和做法。萬事開頭難,如果能招商成功,就是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

「好呀,什麼時候去。」炳宣是急性子,一點就著,恨不得來個說走就走的旅遊考察。

「別急,你先了解下去哪裡合適,好請假報批。」

「是。」

炳宣回到自己辦公室,打開電腦搜索相關內容,先是本地市,再就外省,都沒有相關內容,看來這長征路還是比較冷避的字眼,只有摸著石頭過河,闖出一條路來。

炳宣心裡暗暗較勁。

叮鈴鈴,叮鈴鈴!電話響了,炳宣拿起電話一劃,是村支書的。

「劉委員,明天移民搬遷戶要上戶,你進村帶上村扶貧專干,她要買好菜帶進來。」

「好。我8點鐘出發,你告訴她在圩上等。」

「嗯。」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看來得先做好進城安置戶的工作,上面任務緊。

11點鐘,不得於,關了電腦,洗漱睡下。

……

「叮鈴鈴!叮鈴鈴!」一大早,電話鈴響,一接,是肖麗打來的。

「劉委員,帶上我,幾點出發。」

「八點鐘,你在哪?」

「我還在床上。」

「那麼早,6點你打什麼電話。」

「我確認下,到時別丟下我,要進去。」

「不是叫支書轉告你嗎?」

「怕劉委員貴人多忘事,心裡沒我啦。」

「車忘不了,你那份量。」

「劉委員又笑我。」

「好了,快起床去買菜,別讓我等!」

「遵命。」

看來這小妞欠收拾,炳宣想。

8點鐘準時出發,有軍人作風的炳宣十分準時,到了圩上,趕圩的人來人往,熱鬧喧囂,小心開車到了圩口,只見肖麗在那左顧右盼,望著這邊,車子一停下,就拉開後車門,放上東西一一關上,然後拉開前門坐上副駕駛。

「你豬呀,坐後面不也行,好拿東西。」

「才不呢,我要緊緊和你在一起,你不能脫離群眾吧。」

「坐後排就脫離群眾了,胡說。」

「看來加入組織考察期上進心變化瞞大喲。」

「是呀!領導培養得好。」

從上車,就話語不斷,跟這肖麗在一起,一點也不會寂寞。

車子在蜿蜒曲折的鄉村公路上左衝右突,風馳電掣,一會功夫,到了爬徒坡的張家山。

「肖麗,坐穩了,別動。」

「怎麼了?」

「我怕車翹起來。」

「你真壞,領導,不就是肥點,老笑話我,我是肥而不膩。」

「還不膩,你老公都對你走了,二十多歲這樣,小心你老公不要你了。」

「誰要誰還不一定呢,我老公就好我這一口。」

「真的假的。」

「真的。」

「嘿嘿!剛才你一停不說話,我都不會開車了。」

「我暈。」

轉過一急彎,高大的村部就到了,肖麗趕緊挪著大臀,下車提菜。

……

和袁支書碰了下頭,分組上戶,動員願意移民進城,符合條件的農戶儘快搬房拆遷。還是分三個組上戶,男女搭配,幹活不累。

炳宣叫上肖麗驅車去張家山組。資料顯示,二戶都住在大山腳下,半新土坯房。

車子直接來到袁五福家門口,看見房內的主人正在整理東西。

「五福師傅,在搬家了,有什麼困難嗎?」

「來了!劉委員,哦,喝茶。沒困難,只是時間太急,東西整理有難度。」

「哦,找幾個人吧,早拆早安置,你孫子上學要趕上。」

「就是呀!所以我催兒子兒媳從廠里請假早回來,搬完東西驗收完好拆,早點安置房屋拿到鑰匙。」

「嗯。那不耽誤你了,我們要去下一家。」

「好。」

肖麗出來,神經兮兮地攔著炳宣問。

「領導,你怎麼這麼清楚他孫子的事?」

「肯定知道呀,這是搶時間做工作的關鍵。」

「牛牛牛。」

「以後學著點。」

「好吶。」

過了條小河溝,拐過田塅大彎,就到了一戶大院門口,肖麗氣喘吁吁,一路掉后。

「快點呀,等下晚了,又說會餓。」

「來了。」

上了一陡坡,穿過一圈樹叢,只見一掛潔白的瀑布飛瀉而下,水聲震天,落差有三四十米。炳宣走近一看,水量還挺大,這地方有意思,找個時間請市水利局的同學來測量下,建個水電站應該不錯。

「袁兵的房子就是這棟。」等肖麗走近,上氣不接下氣地指著說。

「走,進去。」

入得敞開門院子,裡面有棟房,分別在祖正廳兩邊。一邊是紅磚水泥房,一邊是土坯磚瓦房,不用說,這土坯房的是袁兵的房子。

走到門口,沒人在家,門倒開著,叫了幾聲沒人應。

「肖麗,去隔壁看下,在不在。」

「好。」

一會兒,那邊出來個六十齣頭的叔叔,過來說去他那坐下喝杯茶,說他大兒子急著出圩了,不知道你們要來,不好意思。

「叔叔,我們通知了,這幾天都忙,要抓緊搬東西。」肖麗搶著說。

「對,叔叔,袁兵什麼時候回呀?」

「不知道,我打電話問下,你們先坐下喝杯茶。」

「好!別客氣,叔叔!」

打電話期間,炳宣環顧下四周,房內乾淨整潔,牆上有全家福照,還有袁兵並排在一起的軍人照。看來袁兵弟弟是軍人,弟弟比哥哥更會攢錢,從住房看得出。

一會,叔叔回話,「說袁兵去縣城了,暫時回不了。」

「那,沒事,我們先來看看有什麼困難沒有?」

「確實有,不瞞領導,袁兵他,再不移民進城,媳婦都鬧離婚了。」

「別急,慢慢聊。」

經過了解,大概意思是:袁兵是長子,在外務工,老婆在縣城帶兩個孩子租房培讀,因為長期分居,夫妻感情不好,袁兵一月才四千多,娘家人看不起,也在作怪,……

「幸福婚姻是美滿的,不幸的婚姻總是千瘡百孔,讓人不忍細品。」從袁兵家告辭出來,炳宣感慨說。

「呵呦!出口成精了。」

「你成精了。」

婚姻圍城的事還有更離譜的。邊說邊走。肖麗又把迷底揭開了。

「這家媳婦娘家住縣城邊上,年輕打工在廠里看上同年紀英俊瀟洒的袁兵,兩人談起了戀愛,在廠外租房過起了夫妻生活,直到女方懷了孕,娘家人逼著娶,過了一半禮金,硬生生匆忙結婚的。現在連生二胎,生活不好過,女孩開始後悔了。聽說還有男人帶她。如果今年在縣城買不了房,就離婚。」

「這麼複雜,唉,現在女人呀?!」

「別怪女人好吧,養家那是男人的責任。」

「是,別跟女人談女人,亂。」

兩人說笑著,拉鋸戰不斷。走過一山坳。不知不覺回到了村部。

第七章緊急偵察

忙得腳打後腦勺時,接到黨政辦轉來的簡訊通知,下午三點在縣委宣傳部召開第一次雩陽縣百公里長征徒步線路規劃設計研討會。

顧不上午休,午飯後,從村裡直奔縣城,一路上強打精神,左轉右轉,猛踩油門,一路超車,爭取時間到了后可以眯一會。

2點鐘,終於把車開進了縣委大院,離開會還有1小時,炳宣鬆了一口氣,定好鬧鐘,放倒靠背,躺下休息,一會就進入夢鄉。

「叮咚!叮咚!」手機鬧鈴響,拿過一看,到點了,炳宣伸了伸腳,拉開車門,步行上梯去五樓宣傳部會議室。

同事們都陸續到了,剛落座,就點到了。只見主席台顯示屏上:雩陽縣百公里長征徒步線路規劃設計研討會,好傢夥,火箭速度,就偵察好了,能畫線作圖?炳宣想。

開會了,參會主持袁主席首先介紹了到場佳賓,設計單位代表。接著重點介紹了深圳左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一位身高1.81米,穿戴力量大漢一一左力,他2013年10月10日至2014年10月19日,一個人歷時374天,與中央紅軍長征時間相同的時間線路,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穿越莽莽草地,翻越皚皚雪山,經過15個省,徒步行程長征線路12100公里的中國著名攝影家、紀錄片導演……

炳宣的思路一下激進,這多麼振聾發聵的行動,要多大的毅力!不禁打了一寒顫。本能地對剛才的態度「啪啪啪」打臉。

等到左力老師講話,概括起來:(一)雩陽縣有個前所未有的機遇;(二)老故事,新犧牲化,講好故事;(三)紅色長徵文化助力經濟大潮,角力研學體驗。

如平靜如鏡的腦海丟下一個炸彈,炸起一圈圈浪花。敏銳的偵察兵把埋藏的文化標杆重新樹起來了,永遠不過時,價值無比的長徵文化食糧,長征是20世紀最能影響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炳宣如醍醐灌頂。

第一次雩陽縣百公里長征徒步線路規劃設計研討會後,炳宣深知自己對於長征的陌生,對長徵文化的缺乏。就趕緊到縣圖書館、縣文化館,購得借閱大量關於長征主題的書籍,進行惡補。內心感覺也要做一個長征偵察兵,踐行者,宣傳員。

傍晚,火熱奔走了一天的太陽終於放下了工作,要照看世界另一面了。

一個人若有所思的身影走在縣城長征第一渡口,來回渡步。

波光粼粼的雩陽河上,漁民正緩緩的駛出小舟,犁開鏡平清澈見底的河面,波浪漸漸盪開,傳到很遠很遠。

「長征第一渡口」的偉岸石碑旁,演出「出征」、「送別」一天節目劇組人員正在收尾,準備開始換上晚上節目,成群結隊的市民,飯後散步儀式開啟,遊人的客車往酒店移動。

新長征出發廣場,廣場舞隊陸續進入,激情又波瀾壯闊的舞蹈此刻正在上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發出突破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發出突破令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長路慢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