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關於「人格」與「精神病」》

第6章:《關於「人格」與「精神病」》

「人格」這個東西只有第七思維認知階段以上的人群才能給出完整定義。「精神學」只能通過交流與觀察判斷對方屬於什麼個「型號」,以我小姨舉例,她就是中性、追求完美型人格,缺乏同理心和探索心,性格上偏固執,表面表現上會很友好。

比如我,我就是「雙面鏡人格」。什麼是雙面鏡人格?

我用個比較直觀的文字對比來進行模擬:

現實里:別人嘴上說:我喜歡你!(中間有個透鏡)我嘴上會說:我也喜歡你!

實際想法:別人會說:我好煩你!(中間有個透鏡)到了我這裡:我有防護罩。關我屁事!

第三空間:只有我在,透鏡相當於我的分身。我以旁觀的視角對別人進行觀察研究以後,會得到結論。從而表現出與對方實際想法相反的現實行為。

因為常人(特指第一、二思維認知階段的人群)出於自我保護的心理狀態,會表現出與實際想法相反的現實行為。只有當他們醉酒狀態時才會卸下這個偽裝。怎麼判斷對方喝酒是否醉了?就是誘導對方談論時政新聞或是童年回憶,只要開講,就是醉了。(特指第一、二思維認知階段人群)

用個直觀的方式比喻:我穿了防彈鋼甲,還是全身鎧的那種。常人只穿了個吉利服,還站在我眼前。

這種人格會造成什麼現象?就是我的言行舉止會隨著與我交流者的內心不同而進行相應的變化。

從而反應出對方所缺失的一部分特徵。因為常人無法通過自己的表面行為來認識到自己內心想法的問題。那麼只有看到他人真心實意的,與自己內心相反的行為才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也就是說,與我交流者,相當於是我行為教學的學生。

而這種教學方式,第七思維認知階段以下的人模仿不來。畢竟「東施效顰」。

這個交流方式看似很複雜,實際上是與現實同步的。

那麼我這種人格是怎麼形成的呢?就是源於我出生於「武道」家庭。除了我外婆、小姨以外,全部輪番毒打我造成的。而外界呢,也就是家外面,除了幾個朋友。別的同學也是各種形式的欺負我,然後小混混也跑來參一腳:擂肥呀、黑錢呀、沒事揍一頓呀。就這種,哈哈哈。

我從小至當兵為止,以自己的主意識做過1553次相對正確的選擇。選擇錯了就是一頓毒打。毒打包括但不限於侮辱、謾罵、毆打、威脅生命等。跟上級批評下級那種臭罵不同,是屬於同級之間的單方面被蹂躪。蹂躪多了,自然也就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哈哈哈哈。

我一共有18個人格。雙面鏡人格是我的主意識。但是人格分裂症沒有常人以為的那麼玄乎。只是性格比較古怪罷了,並不會說失憶呀什麼的,那些亂七八糟的電視劇劇情。僅僅只是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思緒萬千罷了,並且對自己進行了嚴格完整的邏輯分類,來明白自己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

18個人格為:

凡人人格負責自得其樂,黑洞人格負責自我研究。

聖人人格負責救苦救災,冥王星人格負責感召他人。

仙人人格負責仁者無敵,以太人格負責控制軀體。

神人人格負責創造理想世界,太極白人格負責凈化環境。

道祖人格負責知識傳播,教主人格負責武術指導。

雙面鏡人格負責教導他人,孫悟空人格負責帶動循環。

半神人格負責引領全世界,

無冕之王人格負責隨心所欲。

天道使徒人格負責凈化污穢,惡魔之子人格負責蠱惑人心。

仙道之主人格負責超越一切目標,玩道聖人人格負責玩耍。

其實這也是每個不同思維認知階段以及不同武道階段的人/的人格。

前者是文道,後者是武道。

那麼重點來了,精神病是怎麼回事?

常人認為的「精神病」其實只是信仰不同的邪教徒群體與迷信者群體。

常人認為的「心理病」其實是受旁人影響的旁觀者群體與迷信者群體。

常人認為的「神經病」其實是腦子不好的網友群體與廢物群體。

而在精神科醫生的腦海里,常人認為的心理病和精神病只是常人不懂罷了。自己只負責忽悠錢。

那麼精神病為什麼會成為精神病呢?我有6個精神病朋友,而且對他們研究的很透徹。主要是他們缺乏四點:一、沒有朋友,二、不會冷讀術,三、不會偽裝,四、不會演戲。

缺乏朋友是因為他們的觀點,如果不是一個雜學性的人接觸了他們,他們就會煩躁。為什麼會煩躁?因為說的東西別人聽不懂。他們是黑洞人格和凡人人格同時存在,而且還在自我摸索和研究中。如果不懂,還去打擾,就是浪費時間。俗話說的好:浪費他人時間=謀財害命。

那麼常人在不懂的情況下,第一反應肯定不是自己腦子有問題,那麼就是對方腦子有問題。

而精神科醫生的內心活動是:特么的,比我還邪門,沒救了!

一個「精神病」製造成功了。

那麼精神科醫生怎麼判斷一個「精神病」是否康復了呢?

這就得看這個「精神病」自己的悟性了。看他/她能不能學會演戲和偽裝。如果學會了。

精神科醫生就會對外宣稱:這是醫學奇迹啊!有精神病在我的治療下康復了呀!

其實就是屈打成招而已。哈哈哈。唉。。。

然後常人云里霧裡的對精神科醫生感激涕零,精神科醫生成功獲得信仰,同時又割了波韭菜。

從此以後,常人就會認為「精神病」就得去精神病院待著。但凡自己聽不懂、看不懂的人就是精神病,但凡能讓自己感到無語兼有趣的人就是神經病,但凡愛一個人靜靜待著的就是心理不正常。

為啥呢?因為第一思維認知階段的人迷信書本呀!因為第二思維認知階段的人迷信醫學呀!

迷信到毫不懷疑、毫不思考的程度了。寧願相信外人也不願意相信家人呀!

為啥啊?因為受到了精神科醫生的四層心理暗示、兩層心理催眠、兩層精神暗示了呀!

醫生說的就是真理啊!醫生寫的書就是天道啊!

當然了,這裡說的「精神病」不包含「失心瘋」和「痴呆症」。這兩類人,是屬於厭倦現實生活的人。「失心瘋」是對現實生活感到絕望,選擇一夢不醒。而「痴呆症」是對現實生活感到失望,選擇半夢半醒,類似於夢遊症的相反面。

而「失心瘋」的治療方法,我想到個辦法,只是心裡沒譜,沒譜就談不上離譜。但是這屬於玄學範圍,不適合寫在這個上面。

而「痴呆症」的病源就是患者的主意識沉湎於過去某段最開心快樂的日子了。不願意醒來。那麼就需要服用亢奮型精神藥物,刺激患者的腦細胞。腦細胞是這種狀態:增殖、分裂、消融,三相循環。而精神藥物是細胞結構的催眠,也就是類似於製冷劑和催生劑的效果,針對的是增殖功能。

而迷信者群體要是服用了這類藥物,要麼像是嗨大了一樣興奮地不行,要麼就像是渾渾噩噩的紙片人。而「痴呆症」患者的腦細胞提高了增殖量以後,就會開始延長清醒時間。此時需要找一個患者最反感的人過來不帶髒字的諷刺、挖苦患者。讓他感到煩躁,只要他嘴唇顫抖,就說明氣壞了。那麼現實里就有了讓患者產生情緒波動的事物。只是這個治療方式不適合72歲以上的老人,容易氣死。

只是常人家屬很少有了解老人反感的人,那麼就只能預防。唉。。。

痴呆症的問題出在情緒低落的同時不會進行調節,身體不好的同時也不出去與他人互動造成的。

此章結束。

題外話:我外公就是痴呆症去世的,我很了解痴呆症。因為我研究痴呆症就是為了他人能夠有辦法面對這個病症,所以我很明白家人在他身邊並不會給他帶來生活的新希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都市之狂想曲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都市之狂想曲
上一章下一章

第6章:《關於「人格」與「精神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