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斬仙飛刀
那怪鳥,甚是兇惡,撲一出現,便啄向菩提祖師,要將他吞食。
菩提祖師,見狀不由,怒道一聲孽畜。
卻是,靈覺一掃,認出這怪鳥不是旁者,正是與那孔雀,同為鳳凰所生,一母同胞的大鵬,亦稱大鵬金翅雕、雲程萬里鵬。
這大鵬不承鳳凰五德,不得五行相用,只為金氣所伴,雖,得了些造化,雜含著些許陰陽二氣,卻,無甚大用。
隨即祖師將那金剛圈,從袖中掏出,運力擊向大鵬。
金剛圈,一脫手,滴溜溜的徑直砸向大鵬腦袋。
那大鵬,雖有扇一翅能飛九萬里之遠的能耐,可於周天生靈中速度稱雄,稱極。
卻,難逃這由菩提祖師擊出,蘊有須彌大千之力,太上道祖親煉,有二佛坐鎮的金剛圈。
好似,三千世界,於金剛圈,只於須臾而過。
不待大鵬靈覺反應,振翅躲閃,金剛圈已徑直砸到其天靈。
這一砸,乃菩提祖師含怒擊出,攜滔天巨力,加上金剛圈本身可謂無堅不摧。
好似擲出了天地初成,須彌未分時的須彌山,以整個須彌之重之硬,砸過來。
任那大鵬,鳳凰所孕,金氣所生,金剛不壞之體,卻也扛它不住。
只砸的它,三屍神咋,七竅噴紅,體內精氣神暴動,元神不穩,從眼、鼻、口中噴出三尺余長三昧真火。
這裡發出的三昧真火,非為尋常之時,有道之士,以心生神火,稱上昧,腎生精火,稱中昧,臍下氣海處所生之火,稱下昧,既以此精、氣、神煉成三昧,養就離精所成,用來煉丹煉物煉魔時,主動於體內所配。
而是,受外所擊,體內精氣神,五臟六腑受創,無法穩定,被動所至。
那大鵬只覺,昏昏沉沉,無法支配肉身,卻感一跌,與空中無法飛行,徑直砸向地面。
菩提祖師,伸手接回相撞飛回的金剛圈,正要,再發一力,將那大鵬砸死,讓它身死道消。
只聽,一聲佛號,勸阻,「祖師,且慢動手。」
卻見那,大雪山頂上,金光大盛,原是那如來成丈六金身,不知何時,剖開了孔雀脊背,將其降服,跨坐於其背上。
那如來騎乘孔雀飛到菩提祖師身旁,執禮,相見。
卻因菩提祖師化胡為佛,西天靈山諸佛菩薩皆要承下這善恩。
菩提祖師,問向,如來,「這孽畜,兇惡至極,為何讓我留其生路。」
如來,回道,「這大鵬,乃是鳳凰留於佛門,與孔雀相伴,為明王,為護法,望祖師念鳳凰德行,饒它一命。」
菩提祖師,聞言,雖想將那大鵬了結,卻不得不慮鳳凰之因,如來相求。
雖為太上之徒,然己身未成靈寶道果,終不脫大道,這如來,道行還在目前菩提之上,亦不可裝於失手,使大鵬亡命。
只能放那大鵬搖搖晃晃飛回孔雀之旁,如來見此拜謝祖師,就要前往靈山,與諸佛相存。
菩提祖師,見此,攔下如來,說道。
「道友,請留步!」
如來,聞聲相緩,見祖師,捏出那當初所斬,金蟬子,說道,「這金蟬乃因阿彌陀佛,而出,入於化胡為佛因果之內,便將其留於蓮台法架之下,聽悟佛法吧。」
說罷,金蟬飛到如來身旁,如來稱善後,便同赴靈山了。
菩提祖師,既從女媧之名,繼續向西補天而去。
直補到乾宮觸地處,天方補完。
補天結束,女媧之名離去。
正思到了那方地界。
卻見下方現一山,非為它山。
正是,神山,崑崙。
玄都玉京,紫微上宮,至高仙境。
亦為,元始天尊,人間道場,玉虛宮所在。
花果山,有勢比崑崙之象,可為洞天福地之上品,卻終不如這龍脈祖根所在。
卻見,大地升起道道龍行地脈,百萬山川具朝宗,奔捲起條條江河,真龍游越崑崙墟。
龍頭均向崑崙行,卻呈群龍無首之相,又似群龍捧明珠,吐向崑崙。
蓋因這天地的地脈祖龍,便被鎮於昆崙山下。
正感嘆,崑崙真聖之景時。
卻見,山腳下,山後處均有清靈之光散出。
菩提祖師,靈覺一感,卻知機緣天予,有寶出世。
卻為,菩提補天有功,添道有德,得天地嘉獎,才能有此機緣。
行至山後,卻見清光處有一芭蕉。
芭蕉只產兩葉,一葉顯露太陽精氣,一葉顯露太陰精氣,卻有相生相剋之理,陰陽造化之妙,有大時遮天之能,閑時閉月之力,亦均能扇出神風。
見此不禁,想到,莫不是那後世老君煽火之扇,和那羅剎女鐵扇仙之寶。
隨即,摘取兩葉,兩葉於手中化作兩扇收下,餘下的芭蕉根部,留於造化昆崙山。
卻是這寶貝再多,亦無有三寶玉如意對菩提相重,只當隨心,留一線天地造化生機。
再降至山腳,見一縷仙藤,上結著個紫金紅葫蘆。
亦取下,留藤于山。
便離去,前往花果山會和老君。
卻因前言,手中餘下的那一塊補天之石,要放置於此,方與老君,約逢於此。
到了花果山,在天上將那一石,擲下,落到山頂處。
化胡為佛,此行便結束了,只等,這靈石產猢猻出世,西行,成佛了。
來到老君,身旁,相見,遞出芭蕉扇與紫金葫蘆給老君。
卻聽,太上老君,說道,「這葫蘆,我開幾番天地,亦曾到崑崙與元始論道,早已有了不知多少個,我用以盛丹之用,倒是這芭蕉扇,正好予我一柄陽扇,用來煽火。」
菩提祖師,便將陽扇,給了老君。
芭蕉扇,菩提如今只作扇風之用,既將餘下的陰扇收了起來。
那紫金紅葫蘆,卻有妙用,雖無攻伐防守之用,但善於裝物盛靈,老君用來盛丹,以養丹靈,不流失丹氣。
金角銀角用以呼名收人,凡應聲者,既入葫中,待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兒,一時三刻就化作膿了。
道家正有袖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之說。
葫蘆亦有福祿之號,可吸納萬氣,祛邪正福避禍。
如那上洞八仙之首,成兌金之象,號東華教主,藥王,的鐵拐李(李玄),常以葫蘆盛葯,救治世人。
其葫蘆中蘊有著氤氳紫氣,可容納天地,驅使水火,出幽入冥,護身衛道,正以此葫得渡東海。
葫蘆內亦自成乾坤,孕育有四十九座火山地脈,和三十六處汪洋大澤,葫蘆一開,水火共發,可毀滅萬里山川天地。
想到這裡,菩提對葫蘆以有所用,目前,菩提有三寶玉如意用以證道,金剛圈用以護身,卻缺一殺伐之寶。
那金剛圈雖好,可攻破萬物,亦可套收萬物,神威無量,卻不善取人性命,如一般之人還好,難逃一砸,但,如此次大鵬這種肉身金剛不壞者而言,則無法一擊即亡。
菩提祖師吸取經驗,決定以葫蘆煉一殺伐重寶。
正有一神物,合該用於此。
只見,菩提祖師,搖動三寶玉如意,卻見,一鍾出現,正是那當初與三寶玉如意前身量天尺一同所悟的混沌鍾。
本為虛物,護於心間,不成實器。
因借太一,之名,亦需每日祭拜。
如今,菩提,取出,煉入葫中,借葫蘆孕以現世。
無需等甚時日,運甚水火,調甚陰陽,配甚龍虎。
不成什麼,四九三十六,七七四十九,九九八十一之數。
亦無需,借爐來煉,念咒結印,步罡踏斗,借天力地勢。
只見,那鍾,一入葫蘆內,葫蘆震了三震,煉寶即成。
無甚異象。
菩提將葫蘆托於手上,拔開葫塞,只見葫蘆內有一線毫光,高三丈有餘,現出一物,長有七寸五分,有眉有目。
卻為混沌鍾那燭龍之靈所化,如今已不成龍相,再無蛇身,好似一長著五官和翅膀的人頭,飄於葫內。
運用靈寶之道煉化葫蘆,卻知這豪光所化人頭,有燭龍,燭照大千之能,眼中可發兩道白光,可釘住敵方的泥丸宮,將其元神法力封住,使敵人不得變化,任對方有金剛不壞之軀,迎風變化之能,不死不滅之魂,亦難逃脫反抗。
再飛出葫外化作刀芒,繞其魁首,只一二轉,便可將對方泥丸宮中元靈帶著其魁首一起斬下。
實乃因納日月精華,奪天地秀氣,顛倒五行,淬鍊出弒神鋒芒。
才化作這好似黃芽白雪之相,結成此寶。
無論是人仙佛聖鬼魅,還是神妖邪魔精怪。
只要未入混元,那怕已悟通金仙之妙,亦皆可斬之,讓其萬年修為一朝具喪。
正所謂。
先煉真元后運功,此中玄妙配鋒芒。
秘藏道理合靈寶,誅仙弒神只等閑。
但,因此寶源於借太一之名的混沌鍾而成,亦與之前相同,乃至更甚。
之前只需,時常祭拜。
如今成用以殺伐之寶,每逢以刀芒殺敵,卻需,躬言,請寶貝轉身。
此寶即成,菩提示於老君。
老君,見此,言道,「此寶應你殺伐之心為因,借得幾分太一混元之妙,脫以崑崙先天靈葫之玄,得以盡斬外魔之果,實乃重寶,用之應慎,否則,恐傷德行氣數。」
菩提祖師,聽得老君言語,亦應聲而道,「老君言之有理,此寶卻源於我此行遇魔未能及時斬殺,失了機會之念,我非嗜殺之徒,自當用寶除魔為正。」
太上老君,即稱,此言為善,又問道,此寶名號。
菩提祖師,言道,「我這寶貝,於葫中有靈,可封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損仙之氣,飛出化為刀芒,可滅仙之元,磨仙之道,喪仙之本、斬仙之體。」
「或可言稱,封神斬仙飛刀!」
「既稱。」
「斬仙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