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高考之後

第一章:高考之後

主人公的名字叫做王偉華,接下來這個名字會一直伴隨著這部小說結束,我將會用這個名字來寫這部小說。故事的內容大部分為虛構,有一部分是真實改編,希望大家喜歡,在回憶青春的歲月中,大家一起共勉。

之所以把這部小說的名字叫做《霓虹燈下的青年》,是因為故事發生的城市是一座霓虹燈的不夜城,而在這座不夜城發生的故事十分精彩,我寫的每一個青年的故事,都是發生在這座霓虹燈下,名字也代表了這部小說要寫的內容,他們的故事也許平凡,也許頗具有傳奇色彩。但其實這些故事,是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只是很多故事,我們不曾遇見,自然也不太相信,但這確實真實存在的。

我的名字叫做王曉天,是一個標準的90后,1992年,我出生於湖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靠務農為生,上面有兩個姐姐。我在家排行老三,因此從小有個綽號叫:王老三。

儘管我從小就很不喜歡這個綽號,但是從小到大,村裡人就一直這樣稱呼我,時間久了,我也就慢慢習慣了。也把這個綽號當成了自己童年時候的一個記憶。

我們這一代人,是中國改革開放后,計劃生育最嚴的年代。當年為了生下我,母親躲了好幾個地方,最後在外婆家把我生了下來。為此,還被當時的政府罰了2000元的超生款。2000元,在90年代是很大一筆數目了,家裡當時一次性拿不住那麼多錢,一直到我4歲,這筆罰款才慢慢交完。

聽媽媽曾經說過,最後幾次交罰款的時候,我都已經會說話了,每一次收罰款的工作人員來我家裡收錢,我都惡狠狠的盯著他們說:「這錢是我的,不許收。」

而工作人員看我這副模樣實在可愛,每次會笑著說:「這次收了,再不收了。」

現在想想,幼時的我是很可愛的,父母為了我也是吃了很多苦,父母沒有什麼文化,一直在家裡務農,我的家庭是非常普通的農村家庭。

我們90后這一代,是介於80後跟00后中間的一代人,有人說80后是最苦逼的一代。似乎什麼苦都讓80后吃了,而90后是享福的一代,出生后就趕上了好時候,日子比80后舒服多了。

這個我不否認,90后的生活條件,確實是遠遠高於80后的。但真正在社會上生存,機會,機遇,生產發展環境,90后是不佔優勢的,甚至於90后在進入社會之後,很多社會發展紅利都已經被上幾代的人瓜分了。

總的來說,90后是幸福的一代,也是辛苦的一代。也許我的故事跟許多90后的年輕人差不多,因為這些經歷,大部分人都似曾相識。

由於我在家裡最小,兩個姐姐早早的就輟學,外出務工了,父母對我也是寄予厚望。

在中國,在農村,沒有任何背景的小孩,讀書是他們改變命運很重要的一條路,甚至是走出去唯一一條路。我的父母也是如此認為,雖然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是在學習上,從來沒有讓我吃過什麼苦,對我讀書一直是無條件支持。我從小到大的生活,也是無憂無慮的。

跟所有農村長大的孩子一樣,從小就是跟泥土打交道。

我的學習成績跟許多人都差不多,我讀小學時,成績在全校長期是前幾名,老師們都覺得我腦子特別好使,說這孩子以後肯定是考大學的好苗子。上了初中后,初一還可以,一到了初二,首先是數學不行,然後是英語不行,

兩門主科一下子把我的分數拉下來了。中考結束,勉強考上一個三流高中。

所謂的三流高中,就是縣裡高中最差的那一流。

上了高中后,沒父母管了,一個月回一趟家,徹底放飛自我,迷上了打籃球,看小說。成績是一落千丈。勉強混完高中畢業,也象徵性的參加了高考,分數當然是不盡人意。

2012年高考完,我以300多分的成績結束了三年的高中生涯,除了語文110分,其它的都沒有及格。當年大學已經擴招,我300多分的成績,讀一個大專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父母跟兩個姐姐也表示會全力支持我讀大專。在她們心中,只要我願意讀書,她們無條件支持。

奈何20歲的我已經無心學術,對讀書燃不起一絲的熱情。跟父母商量好之後,便決定南下廣東打工,我從學校出來后的第一站就是廣東深圳,從此,我便和深圳結下了不解之緣。

深圳是一座不夜的城市,也稱之為:霓虹燈下的城市。因此,我這部小說的名字叫《霓虹燈下的青年》。顧名思義,小說的內容,主要是講述在深圳發生的一些故事。

在沒去深圳之前,我對深圳的了解,主要來自於我同村的發小王帥。

王帥跟我同齡,也是92年出生的猴子。2009年,中考完之後,初中畢業的他便結束了九年義務教育,跟著父母去了深圳發展。而我則選擇了繼續上高中,我們也從此開始了不同的人生。

王帥去了深圳之後,每年春節都回家過年。作為一起從小光屁股長大的夥伴,自然給我講述了許多有關深圳的故事,我對深圳的了解,大多都是出自於他的描述。

在我讀高中的這三年時間,王帥在深圳由最開始的電子廠打螺絲,到我第一次去深圳時在酒店當保安,一直乾的都是最基層的工作。因為沒有文化,年紀又小,出來社會之後,只能幹這些事情。好在年輕,也還有時間可以混。

高考完,20歲的我,帶著母親給的2000元路費生活費,坐上了南下深圳的火車。可以說我從學校出來,帶的盤纏是足夠的。母親很捨不得我一個人出去,但是我已經長大,留在家裡是不可能的。那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出遠門,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顛簸,火車在深圳羅湖火車站停靠。

回想那時候的我,高高瘦瘦,青春無敵,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氣息,眼神中是一種對未來,對生活的憧憬和期待。每一個第一次踏入社會的年輕人應該都會是這種狀態,這是一種什麼狀態,這是一種,你走在大街上,稍微有一點社會經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剛剛混社會的。

所有的老奸巨猾都是摸爬滾打積累起來的經驗,從一個小白成長為一個狐狸,是需要付出很多代價的,這是每一個走向社會的年輕人必經之路。除非你的家庭條件特別好,父母給你鋪好路,否則靠自己去闖去拼的青年,必須要經過這一關。

走出羅湖火車站后,跟隨著出站的人流走出來,大廳前面不遠就是公交總站。當時正是盛夏,7月的深圳炎熱又濕潤的氣候,我的臉上掛滿了汗珠。

身穿白色T恤,藍色牛仔褲,背著一個黑色的雙肩背包。便是我來深圳的全部身家,可以說是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一窮二白的來了深圳。然後期待在這裡淘金,期待在這座城市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

出了站,找了一個台階坐下,我掏出手機撥打了王帥的電話。王帥回復他已經在趕來的途中,讓我耐心等待片刻。

沒錯,我來深圳就是投奔王帥的,因為在那時候,只有王帥一個發小在深圳,不投靠他我還能投靠誰呢。

年輕人的友誼都是很存粹的,我跟王帥的友誼那時候也是很存粹的。聽說我要來深圳,他比我還興奮,因為終於可以明目張胆的混在一起了。

在深圳,老鄉跟老鄉之間是很容易拉近關係,做成生意的,更何況我跟王帥是十幾年的發小,可以說是從小學一直讀到初中都是在一起的。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我才敢來深圳,如果一個熟人朋友都沒有,要我赤手空拳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老實說,我確實沒有這個勇氣。

過了半個多小時,王帥的電話響起,我接通電話,我們在深圳的第一次聊天是在電話里。

王帥問:「曉天,在哪裡?」

我回到:「我在噴泉這裡。」

王帥回:「好,你站在那裡不要動,我過來找你。」

然後掛掉電話,坐在台階上等他。不到兩分鐘,王帥的聲音傳到了我的耳朵里。

「曉天。」王帥揮了揮手,興奮的朝我走來,我連忙起身向他走去。從春節到現在我們也有半年沒有見面了,老朋友見面,自然是分外高興。

20歲的友誼都是很真實的,因為這個年紀的我們,沒有任何負擔,沒有壓力,沒有煩惱。這個時間段的朋友就是好朋友,不會參雜太多利益,十年之後,當我再次回想起那個時候的自己,我都會不時的略顯傷感,因為青春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對於我的到來,王帥自然是十分歡喜的。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在年輕的時候,是非常希望朋友越多越好的,也是非常珍惜友情的,但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們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少,到最後可能會一個真心的都沒有。一個沒有任何背景,靠自己在大城市打拚的男人,最後能混出頭,靠的就是一個狠字,人不狠立不住。時間會教會他們這一切,人的一生中都是在不斷選擇,然後不斷放棄中向前的,這是每個一人的宿命,誰也無法逃脫的。

接到我之後,我們倆坐上了一輛計程車。當時還沒有什麼嘀嘀打車這些軟體,那兩年是計程車司機,公交車司機,最後的輝煌。因為過了幾年之後,他們的生存環境會越來越差,隨著網約車跟深圳地鐵的大量修建,人們的出行有了更多的選擇,這些傳統行業都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新事物的產生,往往伴隨著的是對舊事物的傷害,甚至拋棄。因為時代在進步,你一旦跟不上了,就會被無情的淘汰,這就是社會的生存規則,誰也避免不了。

那一天我很高興,也很興奮,那一天是我第一次獨自一人到大城市。從此開始了我漫長的打工生涯,我的人生從此就跟深圳產生了千絲萬縷的關聯,深圳承載了我的青春,也留下我最美好的記憶。

又過了半個多小時,計程車在王帥租的房子附近停下,這裡就是王帥住了一年的地方:深圳寶安龍華。

那天晚上,我跟王帥都喝高了,借著酒勁,王帥向我講述了他在深圳三年來的經歷。我讀了三年高中,他在深圳混了三年,這三年已經讓他有了很大的社會閱歷。我還是從前那個我,而他已經不是三年前的王帥了,社會這所學校,遠遠比學校要成長進步的快的多的多。

那天晚上,我跟王帥聊了很久,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清晰的記得,那一天我們一起喝酒的場景。時過境遷,往事如風,十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已經是物是人非,每個人都變了很多。但那份純真的友誼會一直深深的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時不時,還是會翻出來看一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霓虹燈下的青年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霓虹燈下的青年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高考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