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萬人敵
端肆的太爺爺由兆盛,跟那大漢一口氣走了約莫有二十里地,遠遠看到兩山之間的隘口處有一座寨門,寨門挺寬,寨牆挺厚,牆頭之上戳著一根旗杆,旗杆上掛著一面大旗,上書四個大字「替天行道」。那大漢來到寨門前,吩咐了一聲開了寨門。由打寨門裡面走出兩個嘍啰兵,先是將端肆的太爺爺五花大綁之後,又拿出黑巾蒙上太爺爺的雙目,然後才押著太爺爺往山上走去。太爺爺蒙著雙目,看不到山寨里的情況,只在耳輪中聽到沿途之上不時有放響箭的聲音傳來,直到山頂。來在聚義廳內,嘍啰兵將才蒙在太爺爺雙目上的黑巾拿掉。太爺爺定眼兒觀瞧,只見聚義廳的中間擺著一張虎皮金交椅,金交椅上端坐一人,此人平頂身高九尺開外,頭如麥斗、膀大腰圓,藍瓦瓦的一張臉膛,滿頭紅髮,虎耳角的赤眉毛直入天蒼,一對大環眼努出框外,獅子鼻翻鼻孔,四字闊口,頜下一付連鬢絡腮的紅鬍鬚咋里咋沙。
上面這段兒說的不是端肆的太爺爺,是《隋唐演義》里的大德天子混世魔王程咬金。
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解放以前,中國土匪最多的地方,一是東北、二是西南。
土匪有一個人單幹的,有三五成群的,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可是為什麼要在匪的前面加一個「土」字呢?端肆琢磨,因為「土」匪指的是人數兒少、傢伙事兒也不夠硬,看見軟柿子了才敢捏一把,碰上硬茬子他們也躲得遠遠兒的。這一類的匪就是「土」匪,仗著手裡有幾條槍,就知道魚肉鄉里、禍害百姓,成不了氣候。
可是土匪也有成了氣候的,八個樣板兒戲之一的「智取威虎山」大家都看過吧,前些年還改編成電影了。像「座山雕」那樣的匪,能拉起上千人的綹子橫行東北數十年,連飛機大炮都有,需要動用軍隊去清剿。這樣的一群匪要是放在個別國家,都能顛覆政權了,還能叫「土」匪嗎?
要說把土匪這個職業干到極致的,那自然是非張作霖莫屬了。從土匪一直干成了東北王,甚至還入主中原,差一點就「黃袍加身」。
說完東北、再說說西南。與張作霖並稱為北張南陸的桂系軍閥陸榮廷,也是土匪出身,據說張作霖這一生最為敬佩的人就是陸榮廷。
有一次張作霖和陸榮廷二人被邀請到太和殿商討南北議和的事情,因為二人都是槍法絕倫,便有人請二人獻藝,讓眾人一飽眼福。
陸榮廷拔槍,一甩手就打落一隻飛鳥。張作霖心裡不服氣,暗道這個我也行,可這最多也就是打個平手,我也贏不了啊。
於是張作霖就說了,這不叫能耐,在俺們那旮瘩,比管兒直,隨便拎出來一個崽子都能白天掐秸稈兒、夜晚打香頭兒,我打槍都不帶用倆眼兒瞄準兒的。要比咱就比比誰身上的傷疤多。
陸榮廷說廢話,誰打槍不是忒么一個眼兒瞄準兒,倆眼兒瞄準兒那他娘叫高射炮。來,脫光眼子,見真章兒。
隨即二人脫去衣褲讓人驗看,結果驗過之後陸榮廷身上的傷疤也要比張作霖還要多上兩處。至此張作霖心服口服,並與陸榮廷八拜結交,尊陸榮廷為兄。
無論是張作霖還是陸榮廷,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巨匪,他們都有一個最終的歸宿,那就是被招安。他們這些人,被剿了的就是土匪。勢力大了剿不動了,就只能招安。招安以後扒了賊皮就變成了兵,兵也是匪兵,乾的還是當土匪的那一套,而且是明目張胆、變本加厲。
軍閥混戰時期,很多大大小小的軍閥都是成了氣候的土匪,所謂「兵匪一家」,就是這個道理。土匪也好軍閥也罷,有人有槍才是硬道理,人和槍是怎麼來的呢?通過吞併其他的勢力,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吃到最後越來越肥。
在山東,土匪叫響馬。但是響馬這個詞也含有一點褒義的成份,是綠林俠義的代名詞。
過去山東鬧響馬鬧的也挺厲害,古代最有名的莫過於宋江。北宋徽宗年間,宋江聚集了三十六人起義,殺富濟貧、替天行道。而後義軍的隊伍不斷壯大,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就攻陷了十餘郡,令朝廷頗為忌憚。宋江不算巨匪,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的,特別是以宋江為原型的《水滸傳》,更是膾炙人口。
近代最牛伯夷的就得說是抱犢崮的孫美瑤了,其人在一九二三年幹了一票轟動國際的臨城劫車案,綁架了洋肉票兒一十九人,搞得英、美、法、意、比利時五國公使一致向民國政府大總統黎元洪提出了最嚴厲的抗議。在經過了三十七天的拉鋸式談判,此案以釋放全部人質、孫美瑤等一眾人被「招安」的方式解決,但是僅僅過了半年,曹錕就指使部下擺下「鴻門宴」,羅織罪名將孫美瑤殺害了,事後就連魯迅、冰心、瞿秋白和毛爺爺都對孫美瑤給予過高度評價。
扯遠了,咱們回過頭來接著說端肆的太爺爺由兆盛。
由兆盛遇到的就是名副其實的「土」匪,他們可沒有評書里說的或者電視里演的那麼講究,動不動就管土匪頭子叫寨主。連山寨都沒有,哪來的寨主?這幫人藏身的地方就在山坳中的一個山洞裡。山洞已經存在好多年了,本地人都知道。
這裡也不是土匪的窩點兒,也就是借了這個地方臨時用用,綁個票兒而已。既然原本的打算就是只求財、不傷人,那反正總不能把肉票兒帶回自己家去吧?
由兆盛遠遠的就看見山洞外面站著兩個人,料想是把風放哨兒的無疑。其中一個也看見了兆盛他們,轉身進洞去報信兒。
走到山洞口兒,那個大漢將牲口交給洞口兒放哨兒的人,就帶著兆盛徑直往山洞裡走去。
這個山洞不深,里裡外外也就三十幾米的樣子,由於背陰,光線比較暗,看不到裡面的具體情況。但是山洞裡有幾個人打著火把,影綽綽的能看見裡面還有不少人。
進了山洞,越往裡面走溫度越低。由兆盛忽然覺得後背上直冒涼氣,連皮膚都不由自主的發麻,這時候兆盛開始害怕起來,兩條腿也有點兒拉不開栓。可是既然已經來了,害怕也沒用了,兆盛只能硬著頭皮往裡走。
走得近了,由兆盛才看清楚山洞裡最少有二三十號人,穿著打扮都跟剛才那個大漢一樣,一個個兒手裡都拿著傢伙,甚至還有火槍,但大多數還是大刀長矛。
有一個一看就知道是頭領的人,大馬金刀的坐在一塊大石頭上,身後背著一把環首大刀,腰裡還插著一把洋槍。剛才那個大漢正附在他耳邊小聲的說著什麼,他則是用眼睛上下打量著由兆盛。
但凡是江湖人,都有察言觀色的本領,領頭之人不挫眼珠兒的打量著由兆盛,就是想給兆盛的心裡上造成壓力,再者就是看看兆盛是個什麼路數。
由兆盛知道這個時候萬萬不能慫了,壯了壯膽子徑直走到那個頭領面前三尺的地方才停下身來,裝出一副走江湖的做派,抱拳拱手道:「這位想必就是大團頭了,大團頭辛苦,眾位老大辛苦。」
大團頭還沒說話,山洞角落裡窩著的一個背綁雙手,嘴裡塞著破布的人倒是「嗚嗚」的發出了聲音,正是周家老二周懷順。懷順認出了由兆盛,一邊「嗚嗚」著還一邊靠著洞壁往起拱,似乎是想要站起來。
負責看守他的人看到這個情景,抬腿就踢了周家老二一腳,嘴裡還嘟嘟囔囔的罵了幾句。周家老二吃了苦頭,登時就老實了,也不敢再發出聲音,又半倚半靠的縮回角落裡,眼巴巴的看著由兆盛。
由兆盛掃了周家老二一眼,證實了周家老二沒什麼大礙之後,自己這心裡也覺得踏實了不少。這些綁匪聽口音就是山東人,可能的確是義和團的拳勇,綁票兒也只是為了求財,所以也沒有太難為周家老二。只是用繩子在周家老二的雙手雙腳上稀鬆平常的困了幾道,把嘴也堵上了。也許是根本就不怕他能跑了,反正看上去的確是沒遭什麼罪。於是由兆盛也就不再看他了,又將雙目望向那個領頭之人。
有道是「見面道辛苦,必定是江湖」,大團頭見由兆盛年紀不大,單槍匹馬的就敢來到土匪窩子里領人,說話的口吻還是一副江湖做派,又聽那大漢說他有個大哥是『在家裡兒』,還真就沒把由兆盛當成普通老百姓對待,也抱了抱拳說道:「這位小兄弟好氣魄,怎麼稱呼啊?」
「小子姓由、田字出個頭兒,就是郭家莊子的人,敢問大團頭高姓大名?」
此處由兆盛藏了個心眼兒,只報了姓由,而沒有冒用大哥的名字。對方要是不追問,他也就不說了,省的日後麻煩。
「我們團頭姓萬,有個名號叫『萬人敵』,在這方圓百十里的,誰不知道我們『萬人敵』萬大團頭。」
旁邊有個人馬仔替那領頭的人報出了字型大小,還不失時機的奉上一句馬屁。
原來是他!
萬人敵的名號由兆盛還真聽說過,在掖縣、龍口、煙台一帶也算小有名氣。
這個人還真不是響馬出身,也不是混跡在義和團里的匪人。他的本名叫萬匡德,自幼習武,得名師指點,身上著實是有點兒功夫。
據說萬匡德原本是在煙台的一家鏢局子里當鏢師,後來有一次萬匡德走鏢,光天化日之下在官道上就被一夥洋毛子士兵把鏢車給截下了。萬匡德是老江湖了,知道好漢不吃眼前虧的道理,Chinese功夫也架不住洋槍洋炮,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洋毛子把鏢車趕走。
按照綠林道兒上規矩,劫鏢可以,但是你得留下山頭兒報出字型大小。一來顯示你好漢做事好漢當,敢劫鏢就不怕人家找上門來;二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萬一大水沖了龍王廟,錯劫了自家人的財貨,也得讓人家知道上哪兒、找誰要去。再者說來,即使是對方不報名號,作為保鏢的鏢頭也得主動問對方是哪個山頭兒的、姓甚名誰。要不日後貨主兒問起來鏢怎麼失的,你連誰劫走的都不知道,那可就不是賠錢能解決的問題了。合著人家劫了你的鏢你連問問人家姓什麼叫什麼都不敢,那你這鏢局子也就甭開了。
萬匡德有個徒弟,也在鏢局子里混飯吃,是個趟子手,每次萬匡德走鏢他徒弟都跟著服侍鞍前馬後。小夥子見洋鬼子劫了鏢也不報字型大小,師父也不問人家,於是就問萬匡德說:「師父,今天怎麼兩邊兒都不講規矩了?咱就這麼讓他們走了?連個字型大小都沒留下,以後咱們爺們兒還怎麼在江湖上走動啊!」
說完就追上去想讓洋毛子報個「蔓兒」,結果萬匡德一把沒拉住,小夥子就「噌」的一下躥了出去。
洋毛子劫了鏢,其中的幾個人趕了車準備走,還留下兩個人舉著槍殿後,監視著萬匡德一行人的一舉一動。
鏢局的鏢師和趟子手可都是隨身帶著傢伙的,洋毛子眼見萬匡德的傻徒弟想要靠前兒,還沒等他開口問話呢,洋毛子就誤以為他要動武,「砰」的一槍就給他撂的那兒了。
萬匡德眼看著徒弟倒地,倆眼一黑差點沒背過氣去。等到洋毛子走了,大傢伙兒才搶步來到萬匡德的小徒弟身邊,只見他倒在血泊之中,早已沒了氣息。
萬匡德抱起徒弟的屍身嚎啕大哭,心裡是又氣又恨啊。氣的是,自己這個徒弟哪兒都挺好,就是有點兒一根兒筋。綠林規矩?你跟江湖道兒上的人講講還行,你說你跟洋毛子講他娘的什麼綠林規矩?洋毛子知道啥叫綠林規矩?再說了,你他娘平常說話都說不利索,你會說洋話嗎你就過去跟人講規矩?這回可倒好,無緣無故的就把小命兒給搭進去了。
恨的是,洋毛子仗著船堅炮利犯我中華,連大清朝都不放在眼裡,對待普通的老百姓更是草菅人命、無法無天。官府非但不管,見了洋人還點頭兒哈腰的,連放屁都不敢出聲。如今洋毛子劫了鏢、還打死了人,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這是他娘什麼世道啊!
這件事過後沒有多久,閻書勤和趙三多領導了冠縣起義,震驚中外的義和團運動爆發了。
萬匡德等人丟了鏢,還搭上自己徒弟的一條命,也沒臉在鏢局子混下去了。正在遊手好閒之際,忽然聽說了義和團起義,於是就帶著幾個徒弟和當初失鏢的一干人等也組了個團兒,加入到了義和團的行列。
萬匡德自號『萬人敵』,從鏢頭一下子變成了團頭。他自身功夫就夠硬,手下的人也不軟,殺清軍、誅洋人沒多久就在這一帶闖下了不小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