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背嵬軍
大唐:開局反了武則天第2章:背嵬軍「叮!恭喜宿主當場造反,解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成就,獎勵大禮盒一個!」
這就是他的系統,只有他的行為觸發系統成就,才會自動給你獎勵,平時都是潛水狀態!
李璟果斷打開大禮盒,心裡期盼著能夠獲得豐厚的獎勵!
「叮!恭喜宿主獲得大明開國元勛劉伯溫。」
「叮!恭喜宿主獲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韓世忠!」
「叮!恭喜宿主獲得練兵秘術,能夠提升士卒個人武力,能夠提升大軍整體作戰水平!」
「叮!恭喜宿主獲得兩萬背嵬軍。」
「叮!恭喜宿主獲得十門紅衣大炮,外帶三十箱炮彈。」
李璟心中大喜,有了韓世忠和兩萬背嵬軍,他更加有底氣造反了!
「如今奸臣當道,蠱惑太后廢除天子,擾亂朝綱,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我決定起兵匡扶社稷!」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我們應該立刻出兵,控制荊襄!擁有足夠的糧草,才能招募更多的將士,共同扶保大唐江山社稷!」
「我們再以匡扶江山社稷,剷除朝中奸佞,率領大軍大張旗鼓的前進,直向東都,天下人知道我的決心,必定會響應我的號召!」
李璟分析眼下的局勢,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奪取並控制荊襄等地,手握十萬大軍,再振臂一呼!
正義的大旗在手!
還怕沒有人會響應嗎?
不僅他要這麼干,他還要拉皇族叔伯兄弟一起干。
「父王,如今的情形你是看見的,武媚娘那個老娘們是不會放過我們父子,與其在這裡等死,不如起兵跟她拼了,我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李璟扶起李素節勸說道。
李素節雖然被武媚娘嚇破膽了,現在甚至聽到她的名字,都會忍不住顫抖,更不要說什麼造反了,他只想安安心心的度日。
「璟兒呀!你就不能不給我添堵嗎?造反那是要掉腦袋的,我和你弟弟們還能有活路嗎?這禍是你一人闖下的,你可不要拖累我們,聽我一句勸,還是收手吧!」
李素節苦口婆心勸道。
李璟眉頭一皺,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李素節居然懦弱到這個地步,人家都要你命了,你還不敢反抗,難怪在歷史上李素節和他九個兒子,被陷害后直接被人勒死。
「父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你就算不造反,武媚娘也不會放過我們父子,為了我們父子的性命,為了我大唐社稷,我們必須要反,還請父王不要有絲毫猶豫。」
李璟再次勸說道。
「不,不,不,就當是為父求你了,不要再逼我造反了!」
李素節說著給李璟跪了下去,武媚娘已經把他嚇出了心裡陰影,反抗他是萬萬不敢的,哪怕是她要殺他,他也只能乖乖認命。
「來人,把我父王扶下去歇著,好生照看!」
李璟揮手道。
立刻有兩名家奴走了過來,把李素節攙扶到後院去。
李璟讓人把禁軍安頓好,叫來劉伯溫,任命他為軍師,商議起兵的事情。
「世子要想起義,就要名正言順,這樣天下人才會追隨世子,共保大唐社稷,世子應該派人去房州,廬陵王接來,我們手裡有廬陵王這個塊王牌在,起事就成功了一半!」
劉伯溫向李璟提議,將李顯搞過來,以皇帝的名義起兵,阻力會大大減少。
李顯可是奉先帝遺詔,繼位登基為皇的正統天子,擁護李顯複位,對李璟來說利大於弊!
奉天子以令不臣,天下誰人敢不從號令?
「就按照軍師說的,郭進,你速派人去房州,奉迎廬陵王來此!」
李璟下令道。
「喏!」
郭進領命而去,派副將挑選一千精兵,秘密前去房州迎接李顯。
隨後,李璟命人找來善於模仿字跡的高人,讓高人模仿李素節的筆跡,給他的爺爺輩,父輩的宗親寫親筆信,讓他們配合起義。
收到李璟的書信后,太宗八子越王李貞,李貞長子琅琊王李沖,高祖之子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李元嘉之子黃國公李撰,李元軌之子江都王李緒,李靈夔之子范陽王李藹,虢王李鳳之子崬莞郡公李融,常樂公主和夫婿壽州刺史趙瑰響應李璟的號召,起兵反武。
「世子,我要離開這裡一段時間,為匡複大唐社稷盡點綿薄之力!幫助世子完成大業!」
劉伯溫向李璟辭行!
「軍師,你打算怎麼做?」
看劉伯溫的神情,胸有成竹的樣子,李璟很好奇,劉伯溫會怎麼幫他恢復大唐的社稷。
「此事,天機不可泄露!世子還是儘早起兵為好,奪取荊襄,直取東都,以免夜長夢多!」
劉伯溫微微一笑,沒有告訴李璟答案,辭行離開了舒州。
李璟叫來舒州官吏,讓他們準備好糧草、兵器,準備出兵荊襄。
舒州官吏渾身一顫,這是要反了嗎?
他們心裡有些驚恐,又有些興奮,要是世子能造反成功,他們這些跟隨起兵的人,必定能加官進爵,蔭庇子孫永享榮華富貴!
可他們又有點擔心,要是失敗了的話,可能小命不保,甚至全族都有可能跟著他們遭殃,但是富貴險中求!
為了榮華富貴,說什麼也要拼一把,他們相信李璟的能力,跟著李璟一起造反,成功率還是很大的。
「請世子放心,我們會儘快準備好糧草兵器,三日之內定能準備齊全!」
兵曹參軍石實務起身行禮道。
「舒州就交給你們了,為了起兵順利,我決定趁朝廷還不知道我們起兵之事,先出兵拿下荊襄,然後再揮師北上奪取東都!」
李璟說道,順利的話很快就能打進東都,生擒武媚娘,扶持李顯複位,他混個攝政王噹噹,等時機成熟之後,再讓李顯禪位,他在群臣擁戴之下,登基稱帝。
兩萬背嵬軍已經開始集結,李璟交代好事情之後,就要立刻出發,打荊州、襄州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在荊襄徵召十萬兵馬,再揮師北上奪取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