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612:神龍擺尾
而這場比賽秦淼的主要對手,維斯塔潘最後的一圈跑得不是很好,第二和第三計時段刷黃,最終只拿到了第一個第五。
其實整個衝刺排位賽階段,維斯塔潘的表現都不能算是太好,甚至不只是維斯塔潘,佩雷茲在今天這場比賽的表現也不是很好。
梅奔的策略組很快就得出了紅牛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紅牛的給兩台賽車做的調教大概率只適配晚上賽道溫度降低之後的賽道狀態。
而衝刺賽之前的衝刺排位賽舉辦時間是在下午。
雖然此時太陽已經西斜,但是賽道溫度依舊很高。
要知道就算是熱熔胎也是有一個最合適的工作溫度區間的。
溫度高了或者溫度低了都會影響輪胎的工作狀態。
而在這樣超高溫的賽道環境里,紅牛賽車的機械抓地力可能會比較差。
而梅奔的兩台賽車雖然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但是兩位梅奔車手用了一個賽季的時間差不多已經適應了W14這台車在賽道上的特性。
所以跑起來的時候,超高溫賽道帶來的機械抓地力下降影響不到兩位車手的表現。
最終衝刺排位賽階段的排名如下:
1:秦淼(1:23.995)
2:皮亞斯特里
3:漢密爾頓
4:諾里斯
5:維斯塔潘
6:塞恩斯
7:勒克萊爾
8:霍肯伯格
9:佩雷茲
10:阿隆索
衝刺賽的正賽階段在晚上,也算是回到了紅牛的舒適區。
這場比賽前四名都是軟胎起步,維斯塔潘用的中性胎。
秦淼在桿位,想必不用多說,光是看到秦淼的桿位起步,很多對秦淼了解比較深的車迷就已經知道了這場衝刺賽的冠軍會是誰了。
那些菠菜網站上,秦淼這場比賽奪冠的賠率低得可憐,但依舊有不少人對此趨之若鶩,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以此時W14的性能和秦淼的單圈速度,這場比賽除非秦淼起步階段就被身後的皮亞斯特里或者漢密爾頓給魚雷了,不然這場比賽秦淼沒理由不拿下冠軍。
起步之後的秦淼就穩住了自己的位置,接下來使用軟胎的秦淼就開始快速帶開與身後漢密爾頓之間的時間差距。
在這條賽道上,秦淼的單圈速度要比老漢快0.2秒。
原因是什麼老漢也問過秦淼,但是秦淼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
衝刺賽的前10圈,主要基調就是秦淼在前方快速的拉開與後方車手之間的時間差距,而後方的維斯塔潘則是在等待DRS打開的同時不斷超越前方的車手。
其實維斯塔潘的起步階段的反應速度要比臟側起步的諾里斯要更快。
但問題是,諾里斯起步的時候用的是軟胎,就算維斯塔潘的起步更快,等進入了彎道之後,諾里斯還是靠著自己賽車軟胎帶來的巨大抓地力優勢,在內線超越了維斯塔潘。
等到第三圈,賽會打開了DRS之後,賽道上的維斯塔潘才開始在賽道上砍瓜切菜。
紐維確實不負空氣動力學大師的美譽,他設計出來的RB19逆天的DRS效率讓梅奔的埃利奧特十分眼熱。
如果能讓W14擁有如此恐怖的DRS效率,就算是在摩納哥梅奔也不是沒有與紅牛的一戰之力。
等比賽來到第十圈末尾的時候,秦淼與後面的漢密爾頓之間已經有了3.1秒的時間差距。
而此時老漢身後的車手已經從皮亞斯特里換成了維斯塔潘。
並且以此時老漢的軟胎耐久性來說,老漢被維斯塔潘拿下也就這兩三圈的事情了。
但是第11圈的時候,賽道上出現了意外。
佩雷茲、奧康、霍肯伯格三車並排入彎。
誰也沒讓誰。
要知道在F1的賽場上,雙車並排入彎那叫輪對輪,算是一種很精採的攻防形式。
這樣的狀態之下,兩台車的車手都會將自己的主要注意力放在自己旁邊的那台車上面。
在這樣的情況下,除非車手上頭,不然正在賽道上纏鬥的兩人是很難相互之間發生什麼意外的。
但三車並排就不同了,你一個人需要注意兩台車,還得在賽道上跑比賽,控制賽車入彎出彎之類的。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車手與車手之間很容易就會發生碰撞。
而且這樣的狀態下,一旦發生碰撞,最慘的就是兩邊的車手,而不是中間被夾三明治的車手。
因為中間的車知道自己被夾三明治了,肯定會減速,而F1賽車因為頭枕的原因,坐在車裡的車手視野並不會太好。
兩邊的車手並不知道中間的那一台車已經減速了。
就算知道中間那台車已經減速了,他們入彎的時候總不可能一直盯著後視鏡,確定後車與自己之間的位置。
然後這三台車就因為距離的問題,在賽道上發生了碰撞。
當時霍肯伯格被夾在兩台車的中間,發現自己的位置很危險之後,霍肯伯格第一時間就嘗試減速,企圖脫離被夾三明治的命運。
他可不想留在兩位車手的中間和他們爆了。
但與此同時,內線的奧康發現霍肯伯格減速之後,就向著外線靠近,企圖獲得更多的入彎空間,以便自己的入彎速度更快。
但是他錯誤的預估了霍肯伯格的減速程度。
在霍肯伯格還與奧康輪對輪的狀態下,奧康依舊還在向著內線擠壓,以至於霍肯伯格最後實在沒地方躲了。
兩人就因此在賽道上發生了碰撞。
碰撞過後,奧康賽車右後輪的懸挂當場斷裂,賽車尾部向著右側的佩雷茲就甩了過去。
而霍肯伯格與奧康的碰撞是標準的前輪撞後輪。
所以霍肯伯格的賽車其實沒啥太大的事情。
只是因為那一次碰撞讓賽車有了更多的速度,所以也衝出了賽道,但是與他前面那兩位相比,霍肯伯格的狀態要好了太多。
而他前面的兩位車手……
奧康賽車偏移之後直接一尾巴像神龍擺尾式地甩到了佩雷茲賽車的側箱上面,將佩雷茲給直接撞出了賽道。
兩人雙雙衝進賽道外側的沙石地緩衝區。
卡達大獎賽的賽道沙石地緩衝區,那是真正意義上的沙子。
緩衝區內的填充物特別的細膩,賽車速度不夠的情況下,你開進去是真正意義上的出不來了。
先不管他們倆的車損如何,滑進了緩衝區並且停在了裡面之後,他倆的退賽已經是註定了的。
而霍肯伯格則因為速度不夠快,逃過了一劫。
當然這次事故最開心的人其實是他們三人身後的加斯利,不但前面三人都衝出了賽道,他自己還直接來到了積分區入口。
如果這是正賽的話,加斯利此時保底都可以拿到兩個積分。
有些可惜的是,今天這場比賽是衝刺賽,只有前八才有積分拿。
但加斯利相信,以現在阿隆索賽車孱弱的性能,自己在賽道上超越他也就只是個時間問題。
前方三位車手的這次事故對於加斯利來說,那就是完完全全的天降橫財了。
最關鍵的是倒霉的人裡面有自己的隊友,那這就更值得開心了。
事故過後,賽會出動黃旗和安全車,奧康和佩雷茲他們倆的賽車陷入沙石地之後退賽,而霍肯伯格儘管逃過了一劫,但霍肯伯格駕駛的哈斯賽車畢竟不是梅奔,沒有那麼強而有力的懸挂。
碰撞過後,霍肯伯格的賽車雖然還能行駛,但是車頭已經有些偏了,哈斯這邊為了車手的安全考慮,最終還是讓霍肯伯格回到了維修區退賽。
安全車在賽道上帶了四圈,等到第15圈的時候才重啟。
而衝刺賽總共也就19圈而已。
比賽此時也就只剩下四圈了,而維斯塔潘此時還被困在漢密爾頓的身後。
在有秦淼幫助,並且還沒有DRS的情況下,維斯塔潘自然是在漢密爾頓的身後寸步難行。
並且賽會的DRS是在第18圈打開的,這個時候距離衝刺賽結束也就只剩下一圈了。
最後的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維斯塔潘在比賽結束的時候,甚至都沒有超越他面前的漢密爾頓。
最終衝刺賽就此結束,車手們的排名及得分情況如下:
P1:秦淼+8
P2:漢密爾頓+7
P3:維斯塔潘+6
P4:皮亞斯特里+5
P5:諾里斯+4
P6:賽恩斯+3
P7:阿爾本+2
P8:阿隆索+1
賽后的領獎環節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在車手積分榜上面,秦淼與維斯塔潘之間的積分差距被縮小了兩分。
雖然這兩分不多,但聚少成多,如果每一個衝刺賽或者每一場比賽,秦淼都可以在積分榜上縮小自己與維斯塔潘兩分的積分差距。
那麼等賽季結束的時候……好吧,每場縮小兩分是不夠的,想在賽季結束的時候戰勝維斯塔潘,至少秦淼得每場比賽縮小三分的積分差距才行……
總而言之,比賽結束之後秦淼也沒怎麼慶祝,領到了分站賽冠軍的獎盃回到了車隊P房之後,秦淼和老漢兩人就想要開始處理這個大獎賽周末衝刺賽階段收集到的數據。
儘管兩位車手都很想上進,但這場比賽這倆人畢竟是一二帶回,所以比賽結束之後,他們倆還是被車隊的其他工作人員拉過去喝了兩口酒。
秦淼本來是不喝酒的,大家也都知道他不喝酒,但秦淼不是在領獎台階段破戒了嘛,喝了一口香檳之後,大家就像是抓住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揪住秦淼的小辮子不放了。
從那時候開始基本上每次聚餐,梅奔這邊的標準娛樂項目都有拉著秦淼讓他喝酒。
當然大家也都知道秦淼作為一個F1車手,反應速度是他的立身之本。
所以儘管起鬨,但是給秦淼喝的都是度數很低的小麥果汁,也不會誤事。
簡單的慶祝過後,秦淼和老漢繼續投入對於賽車調教的研討之中。
很快時間來到了第2天,周日正賽。
只不過比賽開始之前,賽會那邊給出了一個新的規定。
根據倍耐力衝刺賽結束之後對輪胎回收時的檢查,他們發現就算這個大獎賽周末為了防止輪胎的過度磨損,已經給出了C1~C3這最硬三套輪胎的前提下,衝刺賽結束之後的輪胎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過度磨損。
如果按照某些車手正常的跑法跑下去的話,正賽階段,很有可能會在賽道上出現爆胎的情況。
所以出於安全考慮,倍耐力和FIA統一決定這個大獎賽周末的正賽階段,所有車手都需要進三次站。
說真的,儘管FIA和倍耐力在公布這個消息的時候,無論是理由還是合理度都算是無懈可擊。
但不知道為什麼,秦淼就總感覺FIA和倍耐力出台的這項規則是用來針對自己的。
秦淼有著強烈的預感,如果自己這場比賽的表現沒有以前好了,FIA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將這項規則常態化。
甚至理由秦淼都已經幫他們想好了:【為了增加F1比賽的觀賞性和趣味性,挽救已經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的F1比賽收視率,賽會決定從下賽季開始,每一場比賽的進站換胎次數不能低於兩次。】
當然,如果真的出現了這種情況秦淼也不會慌。
反正下賽季自己就不待在梅奔了,去法拉利的情況下,FIA就沒理由盯著自己不放了。
甚至FIA和倍耐力還巴不得自己可以在法拉利,然後給法拉利捧回來一個車手總冠軍。
這樣一來那些因為法拉利的表現越來越差而棄坑的老鐵佛寺們肯定會回來瞅一眼。
到時候收視率不就回來了嘛!
只不過接下來正賽賽場上發生的情況讓秦淼和FIA認識到,這場比賽並沒有因為FIA的嘗試而出現FIA希望看到的畫面。
周日正賽開始之前,賽道上已經沒有了太陽,白天殘留在賽道上的溫度也在緩緩退去。
比起昨天晚上的正賽階段,此時賽道上的體感溫度要舒適一些。
但還是有點熱,再加上賽道就建在海邊,而且今天的賽道上基本上沒什麼風,所以整個現場顯得有些悶。
就和當初在跑新加坡大獎賽的感覺差不多。
當然,正常情況下,這些賽道上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車手們都是能夠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