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童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我們村有池塘,卻沒有榕樹,只有柳樹。屈指可數的幾個池塘也不大,每次抽水灌溉農田的時候都會吵架。先被澆灌農田的主人會把過水的缺口弄的很小很高,這樣他的田就會得到充分的灌溉吸收。但是下游農田的主人就不願意了啊。就這麼點水,你喝飽了,別人就喝不飽,甚至喝不上。那時候抽水還需要每家出人抬柴油機頭和管子,很辛苦的。

我們一般只關心池塘打幹了能撈到多少魚。魚很少,基本上每年都乾的池塘能有多少魚呢?還沒有每天放籠子抓黃鱔搞的多。不過前者是玩,後者是掙錢。不好相提並論。我說這些一是為了湊數字,二是想到哪說到哪。我們都是撈發水魚,或者釣魚釣龍蝦。發水魚是初夏的時候,下的雨多了魚就溯流而上,。村裡的水庫上面一塊荒田,長滿了水花生,再上面是一個藕塘。發水的時候藕塘的水流向水庫,魚就從水庫往上游,到了水花生那塊田裡然後就回不去了。因為水流慢了或者停了,魚就擱淺在水花生田裡了。這個時候帶上桶或者籃子開始撿魚。基本上都是小鯽魚。有一次我媽和我早上五點去撿魚,撿了十多斤小鯽魚。我媽拿去句容縣城賣了。後來才知道喬建成家比我們還早,據說撿了一桶,大概二三十斤吧。也是拿到句容賣掉了。還有個小孩撈到一條鯰魚,他當時打著傘路過,看見流水的地方有一條鯰魚。因為鯰魚很滑,徒手肯定抓不住,所以他急中生智,用傘一抄,把魚抄到了雨傘里。凱旋而歸!

那時候我們釣魚都是自己做魚竿。選一根兩米多長的竹竿,把枝杈砍掉再修平整,防止戳手。講究一點的會用火烤竹節,然後捋直。後來有人做插節的,一節套一節,最多三四節吧。上街買魚鉤魚線回家自己綁。我都是找小夥伴幫我搞,為什麼呢?注意了!敲黑板划重點,因為我比較懶,嫌麻煩,不願意動腦筋,畏難。這些都是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大家遇到了千萬不要躲開。要迎難而上,千萬不要學我啊!釣魚用的蚯蚓就找稍微肥一點的土地去挖,窩料就是自己家的碎米,稻穀加工后的產物。大米給人吃,碎米給雞吃,糠給豬吃。打窩器是乒乓球做的,開一個手指頭粗的洞,另一面用線固定在木頭夾子上。打窩的時候在乒乓球里裝上碎米,夾子夾住竿稍就可以了。我弟弟喜歡釣魚,他能早上出去下午才回來。而我卻是三分鐘熱度,又沒有耐心。浮躁是不是這個意思,這種表現?這種情緒是人生路上的一個大坑,一定要心平氣和,要沉穩。瘋子說:「做人要理智啊!」

釣龍蝦就簡單多了,找幾個青蛙腿拴在線上,線的另一頭綁在竹竿上就可以了。選一個臟點的塘,把青蛙腿放進水裡,過一會兒輕輕提起來看看,有時候龍蝦夾住青蛙腿會往後退,抓竹竿的手會有感覺的。釣到的龍蝦回家要用刷子刷,然後把頭和腮剪掉,還要抽筋。燒好了怎麼吃我就不告訴大家了,你們自己慢慢想吧!要學會思考!下章再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過去和未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過去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