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茅氏決絕
「這麼快?」閔子馬在聽到手下傳信說茅邑已經被攻破的時候那不是一般的詫異:
要知道閔沃自己說話的時候也沒有提及步卒,很明顯就是過去偵查偵查而已。
咋就輕而易舉的把茅邑給打下來了?
而當閔子馬聽說茅伯被小邾子曹慶所弒殺,小邾子曹慶又自殺了的消息之後,整個人都不好受了,一邊吩咐手下向西部大夫提前傳遞消息,一邊讓信使慢點向魯侯午彙報。
他則是快馬加鞭來到茅邑之中很認真的觀察了一番茅伯的屍體,聽著閔沃的如實相告,老大夫緩了有一陣子才吐出話:
「這件事情不好辦,讓周公一宗宗長死於此了,無論是我們這些大夫還是季孫氏,甚至連魯侯也要跟著倒霉。」
閔沃聽著這話有些詫異,歷史上魯哀公七年邾國滅茅的事情可是一點波瀾都沒有起啊?
可隨即閔沃反應了過來,如今的魯國魯侯午逐漸成熟開始有能力從三桓收權,遠不是歷史上他那個卑微的孫子魯哀公,曾孫魯悼公之時,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
這個時候的魯侯午還是有能力借著這種「絕同宗之嗣」的大罪問罪於季孫氏,而魯國西部這些大夫之前願意聽從季孫氏的招呼,放三邾之兵過境的有一個算一個都要面對其他大夫的政治批判。
更別說無盡姬周諸侯的大哥大晉國公卿內鬥雖然嚴重,但是遠沒有到三家分晉那會的程度,完全是能騰出手來問罪魯國!
「茅伯這是何必如此激烈的手段,他要入魯國肯定能成為一個數邑的大夫啊?」
閔沃這會也是說出了自己的疑惑,諸侯內附也不是沒有過,同樣是周公之胤的凡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凡國和茅國一樣是魯國伯禽的弟弟開創諸侯國,卻連魯國都不載其世系,魯國人對其唯一的記載只有《左傳·魯隱公七年》:「冬,天王使凡伯來聘(魯)。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
雖說這件事情起因是當初戎人到王城朝見周王,凡伯為王室公卿,收了戎的財禮卻未以貴賓之禮款待,得罪戎人。
可凡伯無論是作為東周王室使者訪問魯國,還是以一宗之長訪問大宗,半路被劫魯國沒有管都能說明其薄情。
凡國在這件事情不久之後就被懷恨在心的戎人所滅。
可在《莊子·外篇·田子方第二十一》中卻明確記載了後面的凡伯在楚國做「寓公」,甚至是和楚軍有過交談。
這未嘗證明諸侯內附不是不可能。
「茅國不可能,周公之胤其他幾個遠離魯國,還能用鞭長莫及的理由,可魯國要是連身邊的茅國都照應不過來需要內附的話就說不過去了,所以魯國是一定不會同意茅國內附的請求。」
「那茅國為何還一定要內附,有魯國的支援啊?」
「還不是因為你。」閔子馬的一句話讓閔沃更是一頭霧水,我好端端在海邊曬鹽,管我屁事?
「你挑唆下的這一堆戰事讓國中的甲士看到了成為大夫的機會,也讓大夫們看到了分支散葉的機會,咱們這邊的大夫也跟著魯侯去莒國,跟著三桓去三邾開疆拓土,他茅氏自然也是看的眼熱。。。」
閔子馬這麼一說閔沃就算是明白了,他茅氏內附除了丟了一個茅邑和侯爵的爵位之外,不但是能獲得魯國城邑的補償,還能獲得足夠的安全,要是之後閔沃還能帶著魯國擴張,他茅氏也能趕上車。
怎麼看都是一個划算的生意!
「那以大夫所言,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閔沃之前有過出仕棠邑的經驗,還是習慣性的喊閔子馬大夫。
這種下意識的舉動卻是讓閔子馬眼中出現一絲暖意——這孩子還沒有忘本。
「隨著國君的長大,三桓失去了執政的合法性,後面的權勢會慢慢交還給國君,但是你要小心,小心三桓中尤其是季孫氏會狗急跳牆。」
老大夫自覺在軍事民政上是不如這個閔氏的後起之秀,但是在政治上還是有些經驗可以提醒這個孩子:
「站隊那一方都是危險,在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謹守自己的本分,保境安民,或者是做你的食鹽生意。」
這是閔子馬的這些普通大夫的處事經驗,騎牆雖然可恥懦弱,但是能包一族大夫領不失就夠了。
閔沃聽著這話點了點頭,了解這些騎牆大夫的心理有利於自己整合出公室和三桓之外的第三股力量,讓魯國進入三足鼎立的狀態是眼下最好的路。
等到魯侯午的大軍來打茅邑的時候已經是數天之後,魯侯午對於茅伯的死並沒有太多的感觸。
同樣是周公的子孫,兩家不可能聯姻,感情也是隨著血脈的稀釋逐漸淡薄了。
更何況這茅伯完全就是坑他無法完成全據莒國大業的一顆棋子,魯侯午沒有刨茅伯祖墳的心理就是不錯了。
只是諸侯覆滅的大事。魯侯午作為剛剛收權的君侯肯定是要管的,季孫氏也是認打認罰的交出城邑表示願意安置茅氏一族,魯侯午能怎麼辦?
還不是只能按照季武子的劇本走,將茅氏一族安置在季孫氏的城邑之中,在這個地方另外安置新的大夫。
對於閔沃快速攻下茅邑,魯國的大夫們倒是沒有多詫異,只是魯侯午卻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獎賞閔沃。
獎賞城邑田土吧,閔沃莒邑附近可都是公室的直轄地,那就是割魯侯午的肉;
至於說其他的,閔沃好像也不缺啊。
再說閔沃功績也不知道該如何計算,說大吧是襲取一國都城,說小吧幾乎一路沒有什麼抵抗。
閔沃自己倒是率先打破了尷尬:「臣好讀書,還請魯侯能從中轉圜將茅國藏室給我。」
閔沃也知道自己這一趟相當於自費旅遊,啥大好處也不要了,就想看看茅國的藏書。
晉國的史書叫作《乘》,楚國的史書叫作《檮杌》,魯國的史書叫作《春秋》,茅國國小勢弱,無法編撰史書,但是閔沃看看那些原始文稿可信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