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名將對陣
徐重來到武當山,見到了馬風。此時的馬風,已是年近九十的老者。
徐重說明來意。馬風哈哈大笑,說:「我這個快九十歲的老頭,走都走不動了,怎麼能挂帥,怎麼能打仗?漢主是怎麼啦?捨近求遠,放著一員大將不用,卻跑來山野找我。」
「老先生所說的大將,究竟是何人?」
「除了楊業,還有誰呢?」
徐重點頭稱是。說:「楊業的確是一員大將。當年,連趙匡胤都怕了他。我就想不明白,漢主為什麼不向他求援?是故意冷落,還是有其他原因?這個,徐某就不清楚了。」
「先生趕緊回去,不要耽誤了戰機。要救晉陽,惟有楊業。」
徐重不敢留宿,當天下山。回到晉陽,把馬風的話,告訴了劉鈞。
劉鈞對眾臣說出自己心中的話:「朕不是沒有想到山後楊業父子,只是因為接天關之圍,朕派出快馬求援,遲遲不見他發兵。後來,朕又派出快馬前去求證,是第一次派出去的快馬,被宋軍截了,信息沒有傳遞到,這不能怪他。
關鍵是,當年的澤州之盟,與宋軍講和而歸,還背後稱頌宋帝恩德。這讓朕很是不爽。朕懷疑他有通謀情意,所以,不想召用他。」
丁貴說:「陛下以仁義待人,楊家父子,乃忠義之士,臣相信,他是不會背叛國家的。在這國家存亡之際,放著他不用,陛下想用何人?」
劉鈞想了想,終於妥協了。讓人擬定詔召敕命,又派信使到山後,拜見楊令公。
這日,楊家父子正在校武場例行操練。哨兵前來報告:「朝廷特使已到,請元帥接旨。」
楊業笑著對兒子們說:「說曹操,曹操到。為父前天才說過,今日果然來了特使。不為別的,肯定是來搬救兵了。」
楊業連忙到議事廳,擺下香爐,跪接聖旨。
特使宣讀詔書後,楊業和副將王貴說:「宋兵屢侵河東,若不救授,則有違詔之責;如果興師抗宋,則上次和宋議和,豈不是失信於人?本帥想聽聽將軍的意見。」
王貴毫不猶豫地說:「元帥是河東的高級將領,是北漢的撐天掣柱。如今,漢主有難,理應發兵相救,還用考慮那麼多嗎?先發兵相救再說。」
楊業不再猶豫,便採用他的建議,委任他鎮守應州,自己則率領七子,精兵三萬,浩浩蕩蕩,前來救援河東。
楊業的到來,自有哨兵報入宋軍中。招討使潘仁美急忙召集眾將議戰。
高懷德說:「楊令公是勁敵也!自從周世宗開始,每次和他對敵,都討不到半點便宜。今日,又再次舉兵來到,我們必須深謀遠計,再和他交戰,千萬不能匆促進攻。」
呼延贊說:「小將也聽說過楊家父子,天下無敵。我先領本部在他的來路衝擊一陣,探探虛實再說。」
只要是呼延贊請戰,潘仁美說什麼也會答應。呼延贊得令,回到軍營,率領八千保康軍人馬,即刻出發。
且說,楊令公的兵馬,來到卧龍坡下營。剛剛安營紮寨,便有哨馬來報:宋軍在十里之外,阻擋我軍去路,請楊帥定奪。
楊令公哈哈大笑,笑得很是自信。說:「敵人不知兵勢,自來取敗。知道主將是誰嗎?」
「不知道。」哨馬回答說。
楊令公環視一下站在兩邊的將領,問:「誰願意先打第一仗?」
「我願意先上頭陣。」
楊令公一看,原來是五子楊延德。
便答應他的請求。隨即撥給他五千精兵,楊延德全身披掛,鼓噪而來。
來到陣前,楊延德列隊和宋軍對陣。自己卻綽斧跨馬,跑到陣前,高叫:「宋將聽著,識相的,趕緊領兵退去,否則,是自取滅亡而已。」
「無名小將,今日休走!」呼延贊大怒說。
言畢,挺槍躍馬,直取延德。楊延德不敢怠慢,舞斧來迎。兩騎相交,斧槍碰撞,將啷有聲。二將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呼延贊自思:人稱楊家父子英雄,今日見識,果然名不虛傳。二人又要再戰,可是,楊延德的戰馬不聽使喚。他說:「馬力睏乏,明日再戰。」
兩軍便同時收兵回營。楊延德入帳見令公,說:「宋將和五兒連戰五十回合,分不出輸贏。」
楊令公說:「早就聽說宋軍里有一個呼延贊,武藝精銳。此人每戰必是主將。今日之戰,莫非就是他?等到明日,我親自去會會他。」
「五兒不識得呼延贊。」楊延德搖頭說。
六郎楊延昭說:「如果是呼延贊,明日讓六兒和他打一陣,看他究竟厲害到什麼程度。」
而楊七郎年少力盛,想要建首功,便秘密率領部兵三千人,偷偷的出寨,想來偷襲宋營。
這時,正好潘仁美與高懷德、郭進等將領,在軍中議論兵法。忽然,燈暗火滅。潘仁美見狀,說:「莫非是楊家有兵劫寨,天公有靈,提前報信?」言畢,下令諸軍多設弓弩,以防不測。但是,當作什麼事也沒有發生,不可出兵騷動。高懷德、郭進等將按營而守,分遣埋伏。
楊七郎自料宋兵沒有防備,便引部下喊聲攻入,想殺宋營一個猝手不及。沒想到,營內一聲梆響,伏軍萬弩齊發,箭如雨落。漢軍射死者不計其數。
楊七郎大驚,原來宋軍早有防備。他急忙回馬,被高懷德、郭進兩騎衝出,追殺了五里路,才收兵回營。
經此一戰,楊七郎的部眾損失大半。
楊令公知道后,非常氣憤,說:「自作主張,致使損失許多人馬,-按法當誅。」說罷,命令軍政司押出七郎,準備斬首示眾。
軍令剛剛下達,牙將張文進說:「七將軍自作主張,擅自劫寨,的確有罪。不過,他這樣做也是為了國家,出戰自然有傷折,情有可原。還望令公寬恕他。」
「父子雖親,法令不敢有私,務必斬之。」
眾將聞言,齊刷刷的跪下,一起為七郎求情。楊令公的怒氣才稍稍平息,同時也頗為感動。說:「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仍然責令軍政司把七郎押到帳外,杖打四十。打得血肉淋漓,見者無不凜然動容。
七郎咬著牙,匍匐謝罪,一踉一蹌地回營。
楊令公目送七郎離去,雖是心疼,但臉上絲毫沒有表露出來。他對眾將說:「我軍初來乍到,對宋軍不甚了解,所以,暫時不要與宋軍交鋒。等到養威數日,審機而戰,無有不克。」
眾將得令,各各堅守不出。
且說,宋帥潘仁美聽到楊家軍馬到來,便撤圍迎戰。南北兩軍立營對壘。這一對壘就是十多天,誰也不出兵。
潘仁美派出偵察兵,探察北兵動靜。
保康軍的偵察營,接受了這次任務。百夫長把這個任務交給和順。昔日接天關俘虜的偵察兵衛國,也加入了宋軍偵察營,分派在和順的小隊里。
接到任務后,和順帶領手下,連夜出發,前往北營附近,進行偵察。
偵察兵偵察敵情,都是隱蔽進行的。一方面,要偵察敵營的軍事部署,人員配備等情況;一方面,要盡量做到不要被敵人發現。這樣的偵察,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