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難辦
「這事兒……」陸炳嘬嘬牙花子,為難道:「陛下,祖宗之法,大學士必是翰林學士出身,這張璁四十七歲才中二甲進士,著實也是次了點兒。讓他入翰林院,這說不過去。」
「朕知道,朕已擬好中旨。」說著示意黃錦,後者從桌案上拿過來,遞給陸炳看:「朕是擔心,這份中旨會被駁回。若真是這樣,朕的面子往哪兒擱?」
「哦。」陸炳看了一眼,把旨意還給黃錦,心下瞭然。
這明朝的旨意,分兩種渠道。正常渠道是各部門的文書先送到通政使司、內閣、司禮監等等衙門,然後由內閣大學士在文書的上面貼一張相關的建議草案,是為「票擬」,隨後將文書與票擬一起上交皇帝審閱,由皇帝做「批紅」,賦予法律效力。皇帝下達聖旨也是同樣的流程,反過來做就是了。
在這套正規流程中,票擬和批紅分別代表了臣權與君權。雖說最終決定一道聖旨有效無效,還是看「批紅」,但若太過分了,內閣會拒絕「票擬」。內閣拒絕票擬的旨意就是第二種,稱之為「中旨」,就是皇帝繞過內閣直接下達的旨意。這種旨意,通常六部給事中這群瘋狗會瘋狂上奏反對,這就是「封駁」。
這點上嘉靖深有體會,他剛登基的時候,為了給父母加尊號,下了不少旨意,都被封駁了。
眼下大禮議剛剛勝利,內閣和六部損失慘重,裡子面子輸了個精光,正憋著一股火呢。甭說是這種提拔張璁的中旨了,就是正常的旨意,他們也憋著駁回呢,嘉靖的擔心不無道理。
陸炳有些撓頭了,他雖然是開了穿越掛,但他也只是知道一些梗概,比方說楊廷和下課之後的首輔叫啥,張璁桂萼大概出現在什麼時候,起到了啥作用,但這裡頭的細節他可不知道,畢竟他也不是歷史專業的。而且歷史這玩意是人寫的,記載的和真實的還有差別,真按照史書做事兒,未必就行得通。
他雖然知道張璁一定能進內閣,並且在幾年之後當上首輔。但是到底是怎麼進的,他也兩眼一抹黑。不過嘉靖交代了,他也只能去辦,沉吟了一會兒,還是點頭,道:「陛下,臣一定竭盡全力,只是需要一點時間。」
「朕不急,兩三個月內辦了就行。」
陸炳點頭,嘉靖看向黃錦,後者會意,出去把張璁桂萼引了進來。
「你明日便去翰林院報道,朕明日會下旨費宏負責編修《武宗實錄》,你給朕盯著點,明白嗎?」
桂萼心領神會,急忙下跪叩謝聖恩。他本是武德朝的進士,也沒有庶吉士和翰林院的資格,但總歸是比張璁四十七歲中進士要強不少。而且還有做縣令及南京刑部主事的履歷,提拔個翰林院學士還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且有了參與《武宗實錄》的功勞,來日也未嘗沒有入閣的機會。
只是,與張璁相比,聖眷還是差了很多。但他也沒資格委屈,畢竟那日去奉天殿「嘲諷」的人不是他,情況他是親眼所見的,張璁但凡跑慢點,都能給人生吞活剝了。
人家拿命換的,沒啥眼氣的。
嘉靖又看向張璁,張璁難堪地低下了頭,作為一個小時候也是聞名鄉里的神童,他也沒想到自己四十七才中進士,而且還是二甲末等的。這就如同嘉靖是個老闆,放著985的博士不要,非得招個二本畢業生一樣,旁人看了都會覺得這老闆腦袋有坑。
「你的事情很難辦,朕交代給了陸炳。回頭有什麼想法,你去找他,你們二人商議,成與不成,盡人事聽天命,實在是不成,你也去翰林院修書去。」
「臣惶恐,臣謝主隆恩。」張璁急忙跪地磕頭,他心裡明白,這事兒皇帝已經是儘力了,是他文憑不行,一口吃不成這個胖子。
「行了,朕乏了,都退下吧。」嘉靖擺擺手,三人告退。黃錦送出門,正好一隊道士過來,他對陸炳告了個罪,急忙迎了上去:「邵仙您來了,快快有情,陛下都等得焦急了。」
「煩請引路。」老道士一派仙風道骨,對迎面的陸炳三人,竟是視而不見。
擦身而過,陸炳回頭看了一眼,桂萼見狀憤憤不平,小聲道:「這群妖道,對咱們不理睬也罷了,對陸督主竟也是這般,好沒教養。」
「無妨。」陸炳笑呵呵道:「人家又沒犯事兒,敬我做什麼?要是犯事兒了,敬我也沒用,該咋辦還是咋辦,所以么,也用不著敬著我。」
桂萼碰了個軟釘子,訕訕道:「督主說的在理。」
陸炳看向張璁,道:「張大人,你的事兒,你怎麼看?」
「唉……」張璁有些低沉,道:「陸督主,明人面前不說假話。我七次進京科考,七次名落孫山。少年意氣都磨沒了,可讀了一輩子聖賢書,也想著做點事情。如今為了大禮議的事情,朝中百官視我為奸佞。沒人肯推薦,我資歷又不夠,想入閣怕是不能了,既如此,我也不想再留了,不如去南京,或者地方上做個閑職,了此殘生算了。」
我信你個鬼。
陸炳心裡腹誹,但畢竟是下一任的首輔,這點面子還是得給:「這話可就不對了,張大人心灰意冷,陛下可正值躊躇滿志的時候。為臣之道,難道只是考慮己身?若你是個忠臣,當一心為陛下分憂。有什麼困難,都是能解決的嘛。」
「話是這麼說,只是千難萬難……」說著張璁竟滿眼含淚:「連帶陛下為我的事憂愁,不是為臣之道啊。」
「那你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陛下豁出一身剮去,唯有如此,方能報答陛下知遇之恩萬一。」
台階給到位了,張璁也不矯情了,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陸督主說得有理。那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一點點想法,煩請陸督主幫忙參詳一下。」
「但說無妨。」
「這事兒,還是得請楊閣老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