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劉徹:一定要達到大宋的高度!
唐高宗時期,武媚娘剛剛收拾完上官儀等一眾反對她的大臣,將他們全部下獄,擇日流放。
大臣們的家眷,都充入掖廷為奴。
武媚娘隨意地看著宮人給自己的名單,忽然間,一個名字映入眼帘——「上官婉兒」。
上官儀冥頑不靈,不過文采還不錯,給家裡人取名字都挺好聽的。如果上官儀沒有執意跟她作對,說不定上官婉兒也會好好當富家小姐。
結果現在,婉兒一輩子就是個官奴了。
她沒當回事,上官婉兒也沒什麼好可憐的,誰讓她爺爺不長眼睛呢?
她隨手把名單丟了,恰巧天幕有變,不禁愣了。
「千古第一才女?」
千古第一!
這四個字落在他的耳邊,效果不亞於核武器。這幾千年中,有多少女性,卻只有一個人可以被稱為千古第一才女,這是何等的才氣?這又是何等的風光!
她面上波瀾不驚,濃烈的**卻撕扯著心肺,扯開巨大的口子,無比盼望有東西能夠將之填滿。
她也想要「千古第一」。
她雖然會寫詩,文采也不差,但比起那些專業詩人還是差遠了。
千古第一才女她是做不了了。
那她還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呢?千古第一皇后?
別說兩漢和未來,光是本朝的長孫皇后,她的婆婆,就是出了名的賢后。她如何才能壓倒長孫皇后,成為千古第一皇后?
或許以前,這是她的目標。
可自從聽到天幕提起自己將來會二聖臨朝,她的視野已經離開了後宮,走向了前朝。
這種龜縮在後宮出名的方式,未免太過憋屈,她也不想要。
權力這種東西猶如毒.品,嘗過之後就再也放不開了。
那麼就成為千古第一攝政皇后?
可是古有呂后,這也算不上千古第一。
而且人人警惕「呂霍之風」,她掌權的時候還好,如果被人鬥倒了,風評肯定會急轉直下,成為後世的反面例子。
沒來由的,電光石火之間,一個驚天動地的念頭湧上心頭。
既然都要挨罵,那不如改天換日,做得更徹底點——千古第一女皇帝,也不知能不能成。
.................
宴會上,辛棄疾捏緊酒杯,聽到關鍵詞之後合上眼眸,沒有半分遲疑,立刻說道:「這第八名定是她,定是她。」
「縱觀唐宋兩朝,誰能抵得上她?」
朋友見狀笑著說道:「你是說易安居士?」
辛棄疾有些納悶:「你怎麼知道我想說她?」
朋友笑呵呵地打趣道:「誰不知道你喜歡易安居士的詩詞啊,經常說起她,你們都是濟南老鄉,一個易安居士,一個幼安,相像得很。」
年輕的辛棄疾耳尖微紅,拿起酒杯,一飲而盡,心潮澎湃。
他確實很喜歡易安居士,喜歡她的婉約風詩詞,更喜歡她的愛國情懷。甚至動手模仿過她的文風。
誰不希望看到自己偶像上榜呢?
可是這時,旁邊傳來不和諧的聲音。
一個文人皺著眉,大聲說道:「還沒說這人是誰呢,你們怎麼就猜是易安居士了?我看非也!」
「她在丈夫死了之後改嫁,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是好事嗎?再說了,她又跑去舉報第二任丈夫,這是女人能做出來的事情嗎?晚節流蕩無歸。」
「詞做得確實不錯,可人品太差了。這種女人也敢和榜上的詩人相提並論?」
他還想攻擊天幕有眼無珠,可話到嘴邊,還是說不出來。
畢竟這天幕神仙手段,萬一自己罵它,被天罰了,可就不好了。
這個文人話音落下,很多人不停點頭,表示贊同。
「唐宋兩朝,有多少男性詩詞豪傑,怎麼不選他們,非要選個女人。」
「是啊,即使非要選個女人,那唐朝的魚玄機、李冶、薛濤、劉采春,個個是花中第一流,才情非凡,為什麼不選她們?」
提到這四位女詩人,不少人臉上不約而同露出曖昧的笑容。
畢竟,她們多是歌妓。
宋朝允許官員養歌女,甚至在法理上是合法的,所以大家都沒什麼不好意思,反倒覺得是風雅之事。
朋友眼睜睜地看著辛棄疾的臉色越來越黑。
聽到最後,辛棄疾怒摔酒杯,咬牙切齒:「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這是《詩經》中的一句話,老鼠有皮,人卻沒有禮儀,如果沒有禮儀,為什麼不去死?
簡直戳中了所有人的肺管子。
很多人拍桌,怒目而視,正準備罵回去。
可辛棄疾直接掏出佩劍,冷劍出鞘,殺氣陣陣。
一群文人頓時啞口無言,安靜如雞。
...................
千古第一才女的名頭引來許許多多類似的爭執。
天幕中,視頻正在緩緩播放。
新的Bgm風雅清幽,彷彿春日遊園的少女一樣充滿閑情雅緻。
【宋神宗元豐七年,也就是1084年。這是人才輩出的年代,是值得被記錄的一年。】
【這一年,司馬光將他寫了十多年的《資治通鑒》呈給神宗。】
【蘇軾遇到心情鬱悶的王安石,兩人一笑泯恩仇。】
【與此同時,在山東濟南,一個女童出生在李格非家裡。】
【究竟什麼樣的生長環境能孕育出千古第一才女呢?又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育得出這樣的女子?】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為官清廉,為人正直,文采斐然,名滿天下,深受文豪蘇軾器重。】
【蘇軾晚年的時候,希望有人能繼承自己的才華,所以收了幾個徒弟,也就是「蘇門四學士」。李格非就是其中之一。】
【李格非出身貧寒,年輕的時候官職很小,日子過得苦嘰嘰。郡守可憐他貧困,於是讓他兼任其他工作,領取雙倍薪水。】
【這種好事誰不願意?可李格非偏偏拒絕了,覺得這樣不合規矩。】
【後來,李格非在外地當官的時候,聽說當地有道士騙錢,有一天恰巧遇到了這個道士,是派人痛打了那個道士,把道士趕了出去。】
【李清照的父親文採好,嫉惡如仇,性格耿直,兩袖清風。】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耳濡目染之下,李清照深受影響。】
【而李清照的親生母親王氏,是宰相王珪的女兒。換句話來說,李清照是宰相的外孫女。後來母親去世,父親又娶了一位姓王的繼母。繼母是狀元王拱辰的女兒。】
【總而言之,一家子學霸!】
【眾所周知,投胎是門技術活,李清照在這一點上,已經超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了。】
【什麼叫開掛的人生啊。(狗頭)】
【更重要的是啊,父母並不古板,不僅給優秀的教育環境,還給了大大的自由。】
【別人家的小姐只能看看《女誡》《烈女傳》,但是李清照可以隨意看書,還可以跟人到處去玩。】
【一位鍾靈毓秀的女子出生在高知家庭,處在這「太平安樂」的年代,受到優秀文風的滋養,迸發出讓人驚嘆的才華,一點兒也不讓人意外。】
【這一天,李清照和好姐妹去飲酒嬉戲,還一起打馬,最後一起去划船,因為酒喝多了,都不知道回去的路在哪了。】
天幕上出現新的畫面,李清照的演員美姿容,氣質佳,最顯眼的是那一身清透的靈氣,讓人見了便情不自禁喜歡。
幾位少女坐在小舟上,都喝過酒,醉醺醺的,愣是在水上迷路了,不知道怎麼上岸。
少女們都急壞了:「這可怎麼辦啊?」
「不如我們調頭回去吧!」
李清照笑著說道:「你們還記得回去的路嗎?」
醉醺醺的少女們啞口無言,一個指著南方,一個指著北方,答案亂七八糟。
李清照臉上笑意綻開,如同春水漣漪,讓人忍不住與她同樂。
「你們不要急嘛,我們迷路這麼久,總歸有人來找我們,等等就好啦。」
可其他的少女們還是憂心忡忡,一副愁容。
李清照指著遠處的藕花說道:「都說了別急,我覺得那個方向,應該是回家的方向。」
小船於是往藕花方向駛去。
在少女們此起彼伏的驚呼中,眾人進入藕花深處,周圍全是藕花,愣是看不到路。
這下又又又迷路了!
李清照有些尷尬:「你們別急,方嚮應該是對的,我們划船划快點,肯定能到家。」
於是小船爭渡爭渡,驚起藕花深處的鷗鷺。
這條小船終究沒有找到回家的路。
還是丫鬟們派人來尋,這才找到迷路的眾人。
李清照回到家之後,靈感迸發,興緻勃勃地掏出紙筆。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緊接著,畫面一轉,熟悉的少女李清照賴床不起。
昨夜剛剛下過雨,空氣中還有些濕潤,李清照昨晚聚會喝多了酒,一點也不想起床。
丫鬟跑進來捲簾,輕聲細語喊道:「小姐,該起床了。」
李清照懶懶地躺在床上:「花園裡的海棠怎麼樣了?」
丫鬟:「不就是那個樣子嗎?」
李清照聞言有些著急:「不可能啊,昨夜下了那麼大雨,海棠哪裡受得住,肯定大為受傷。」
李清照起床一看,果然,花園裡的海棠被雨打得零零碎碎,稀稀落落。
她心中惆悵又鬱悶,費那麼大力氣嬌嬌養著的海棠,一場雨,一次疏忽,就全毀了。
難受之餘,她拿起紙筆,思忖片刻,緩緩寫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天幕下,露天宴會上,風光正好。
漢武帝劉徹突然意有所指地問:「大家對天幕什麼看法?」
司馬相如老老實實答曰:「李清照用詞並不晦澀,堪稱簡單隨意,但是語言無比巧妙,留白很多,品讀起來只覺妙趣橫生。」
簡簡單單的一首詩,便勾勒出一位靈氣脫俗的可愛少女。
可惜是大宋人,今生無緣得見,不然可以好好交流一下詞這種文體。
劉徹卻緩緩搖頭,目光如炬,心情激蕩,直勾勾看著天幕:「我以為那大唐已經算繁華了,沒想到大宋更是如此。那李清照去逛集市的時候,吃的喝的玩得如此繁多,全是大漢沒有的。」
他經常選取良家子陪侍左右,然後微服私訪,一旦有人問,就自稱平陽侯。
長安周邊的人幾乎都知道這位「平陽侯」,陪他玩微服私訪的遊戲。
他對民間生活還是有一定了解的,所以才會心裡有落差。
他堂堂大漢,北征匈奴,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國土面積空前龐大。可愣是沒有大宋繁華。
司馬相如聽出來漢武帝語氣中淡淡的酸味,連忙說道:「要不是大漢懲治那麼多異族,後世哪來平靜?他們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啊。」
漢武帝劉徹聞言,心情好了不少,微微點頭:「你說得對。」
想到此,他又有些嚮往:「大唐那麼繁華,還是被宋滅了,大宋果然是精兵強將,武德充沛。當真是強大啊。」
「更重要的是,大宋還如此有錢。威猛的將士再加上充足的錢財,恐怕早已經平定了所有蠻夷!版圖早已超過大漢!」
「愛卿們,我想……」
他鋪墊這麼久,不就是想繼續打匈奴嗎?
大臣們:「……」
不,陛下,你不想!!!
丞相立刻說道:「陛下,國庫空虛,此刻不是出兵的良機。」
漢武帝劉徹見大家都不同意,悻悻地說:「那好吧,再等等。」
緊接著,他更加期待地看起天幕,眼睛亮晶晶,滿腔豪情壯志,期待看到大宋的更多信息。
大宋有多大,他就要把領土擴張到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