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義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義

佛教的修鍊講究入世,除了修行之外,還要講究感悟,或許前期部分感悟不是很見效,但是要想真正的成佛,最終感悟確實強大的催化劑,沒有他,一切修行都會無疾而終,這一點與道教最為不同。

佛教修鍊先講究鑄造法身,然後再一步步往上修行。

佛身即法身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梵行品第八之六中有經文:「見佛性者。非眾生也。」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如來性品第四之一中佛說:「我已久住是大涅槃種種示現神通變化。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百億閻浮提種種示現。

如首楞嚴經中廣說。我於三千大千世界或閻浮提示現涅槃。亦不畢竟取於涅槃。或閻浮提示入母胎令其父母生我子想。而我此身畢竟不從淫慾和合而得生也。我已久從無量劫來離於淫慾。我今此身即是法身。隨順世間示現入胎。善男子。此閻浮提林微尼園。示現從母摩耶而生。

生已即能東行七步唱如是言:我於人天阿修羅中最尊、最上。父母人天見已驚喜生希有心。而諸人等謂是嬰兒。而我此身無量劫來久離是法。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非是肉血筋脈骨髓之所成立。

嬰兒走七步

隨順世間眾生法故示為嬰兒。南行七步示現:欲為無量眾生作上福田。西行七步示現:生盡永斷老死,是最後身。北行七步示現:已度諸有生死。東行七步示:為眾生而作導首。四維七步示現:斷滅種種煩惱、四魔種性。成於如來應正遍知。上行七步示現:不為不凈之物之所染污,猶如虛空。下行七步示現:法雨滅地獄火。令彼眾生受安隱樂。毀禁戒者示作霜雹。

出家降魔

我於閻浮提示現出家受具足戒,精勤修道。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眾人皆謂是阿羅漢果易得不難。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成阿羅漢果。為欲度脫諸眾生故,坐於道場菩提樹下,以草為座,摧伏眾魔。眾皆謂我:始於道場菩提樹下。降伏魔官。然我已於無量劫中久降伏已。為欲降伏剛強眾生故現是化。

隨順世法

我又示現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眾皆謂我有大小便利、出息入息。然我是身,所得果報,悉無如是大小便利、出入息等。隨順世間故示如是。我又示現受人信施。然我是身都無饑渴。隨順世法故示如是。我又示同諸眾生故,現有睡眠。然我已於無量劫中。具足無上深妙智慧遠離三有。進止威儀。頭痛、腹痛、背痛、木槍、洗足、洗手、洗面、漱口、嚼楊枝等。眾皆謂我有如是事。

然我此身都無此事。我足清凈猶如蓮花。口氣凈潔、如優缽羅香。一切眾生謂我是人、我實非人。我又示現受糞掃衣,浣濯縫打。然我久已不須是衣。眾人皆謂:羅睺羅者是我之子。輸頭檀王是我之父。摩耶夫人是我之母。處在世間受諸快樂。離如是事出家學道。眾人復言:是王太子瞿曇大姓。遠離世樂,求出世法。然我久離世間淫慾。如是等事悉是示現。一切眾生咸謂是人,然我實非。

這是佛教的大概修鍊步驟,每一步都必須走的踏踏實實的,中間一步沒走好。都很難成功。

佛教有四大教義,還有宏偉的世界觀,總的來說,佛教講究清心寡欲,入世而不染。保持自身的安靜與和諧。不被世俗所玷污,只有這樣。法身才能鑄成。有朝一日,凡體法身脫下,變成金身之後,便代表你已經大功告成。

世界觀

法界一界是佛教了義的世界觀。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譬如數學家能如實看清幾何體形狀,有些人就是看一輩子也看不清;又譬如色盲的人無法看清色盲測試圖。所以同一法界。不同的人所見是不同的。正如《佛說不增不減經》所開示:「舍利弗,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實知一法界故,不如實見一法界故起邪見心,謂眾生界增。眾生界減。舍利弗,如來在世,我諸弟子不起此見。

若我滅後過五百歲,多有眾生愚無智慧,於佛法中雖除鬚髮,服三法衣,現沙門像,然其內無沙門德行。如是等輩,實非沙門自謂沙門,非佛弟子謂佛弟子,而自說言:『我是沙門真佛弟子。』如是等人起增減見。何以故?此諸眾生以依如來不了義經,無慧眼故」[10]

與魔斗義

永嘉大師云:「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和迷信違背科學者爭,一定往生凈土,諸佛菩薩必來迎,契合佛心故。譬如和上帝斗的布魯諾菩薩。這就是我佛教的凈土法門。菩薩行,凈人間,與一切迷信者斗其樂無窮。正如《殊勝具戒經》所說:「爾時佛告諸善男子言。汝善男子。應共魔斗尋求聖位。若修行菩薩。成熟眾生之時。先共邪魔斗戰。令其變化相應善行。不求余師。是為法行!」

平等義

寶積經:「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法不增不減是名圓滿。云何圓滿。若於諸法不能了知則生分別。若能了知則無分別。若無分別則無增減。若無增減此則平等。」

無業無報義

大士。仁今已造極猛惡業。欲害如是天人大師。是業若熟當於何受。時文殊師利告舍利弗言。如是大德如汝所說。我今唯能造作如是極重惡業。而實不知於何處受。然舍利弗。如吾見者。當若化人幻業熟時我如斯受。所以者何。彼幻化人無心分別無有念想。一切諸法皆幻化故。又舍利弗。我今問汝隨汝意答。

於意云何。如汝意者實見劍耶。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師利曰。又定見彼惡業可得耶。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師利曰。又定見彼受果報耶。舍利弗言不也。文殊師利言。如是舍利弗。彼劍既無復無業報。誰造斯業誰受報者。而反問我受報處乎。舍利弗言。大士。以何義故復如是說。文殊師利言。如我所見。實無有法業報熟者。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無業無報。無業報熟故

無報恩義

爾時善住意天子。復白文殊師利言。大士。希有希有。今日乃能宣說如是甚深義處。我於大士以何報恩。文殊師利言。天子。汝莫報恩。善住意言。大士。我今云何得不報也。文殊師利言。天子。汝莫報恩。所以者何。天子。汝能如是不報恩者。即為報也。善住意言。大士。仁今寧可無報恩乎。

文殊師利言。天子。如是如是。我不報恩亦非不報。善住意言。大士。仁以何義更作是說。文殊師利言。天子。凡愚之人造種種法。起種種見。行種種行。以作如是種種見行。是故念言我當報恩。天子。此非正行善男子也。其有正行善男子者。乃至無有少作。或作不作。彼終不言我念報恩。又復天子。不報恩者。如佛世尊宣說平等。謂一切法悉無所作。無有作處。皆入平等。無有轉還。亦無超越。非自非他。無作不作。是故我為無報恩也。

這邊是佛教的理論基礎,相對來說,佛教的傳承要比道教保留下來的要多一些,現在人們相信佛教的也比道教多,反觀道教,現在已經式微,需要出來一個大人物來讓道教再次發揚光大,只有這樣,道教的香火才能永久的延續下去。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

喬達摩.釋迦牟尼,原名悉達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創始人。悉達多是卡皮拉瓦斯圖的一位國王之子,如今皮拉瓦斯圖是一座位於尼泊爾邊界附近的印度東北部城市。

悉達多大約公元前563年出生於今天尼泊爾境內的藍田比尼區的一個喬達摩民族與賽基亞部落聯姻的家庭中。他十六歲和同齡的表妹結婚。悉達多王子在豪華的皇宮裡長大,不乏物質享樂,但卻十分不滿。他看到大多數人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即使有錢的人家也常常遭受挫折和不幸,所有的人都是病魔纏身,最終夭折西天。這就使悉達多必然想到生活中還有比倏忽即逝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東西,但是痛苦和死亡很快就把它們完全吞沒掉了。

29歲的喬達摩剛得長子就決定放棄當時優越的生活條件,一心一意地去尋求真諦。他告別妻子和孩子,拋棄萬貫家產,離開宮殿,成為身無分文的流浪漢。在一段時期內他和當時一些有名氣的聖人一起探討人生,但是熟知了他們的說教以後,他感到他們解決人生問題的辦法是無法叫人滿意的。

人們普遍認為極端的禁欲主義是達到真知的途徑。因此喬達摩曾一連幾年極度行素和禁慾,企圖做一名苦行僧,但是他終於認識到折磨自己的**只能使自己的頭腦模糊不清,而不會使自己更接近真知。因此他恢復了正常飲食,拋棄了禁欲主義。

他獨處幽居,努力探索人生問題。終於在一個黃昏,當他坐在一顆巨大的無花果樹下時,所有人生問題之謎似乎一下子都解開了。悉達多徹底地進行了反省,第二天早晨他確信他找到了謎底,他現在已成了一個佛佗,一位「開明之士」。

這是現在流傳下來的故事,故事中我們大概也能看到佛教創始人的英姿和不懈的精神。

只有這樣的大毅力人物,有可能修行成功。(未完待續。。)

下一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等級劃分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一百八十章 佛教傳承

超級小混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超級小混醫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要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