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戎族三十六國
京都,皇城內苑。
皇帝秦鈺靠在書房的椅子上,面無表情地聽著雲弼的彙報。
等雲弼原原本本的訴說完畢,秦鈺才緩緩開口。
「涼州的那個元震怎麼樣了?」
聽見秦鈺的問話,雲弼恭敬回答。
「回稟皇爺,元震依舊還是一副觀望的態度,對於我們派去的密探並沒有任何答覆。」
聽著回答,秦鈺微微一嘆,擺了擺手示意雲弼離開。
等雲弼離開之後,書房陷入一片沉寂,秦鈺依舊坐在椅子上默默發獃。
這次雲弼彙報的,大多是關於清查賑災貪污的官員和鎮壓各地起義的消息。
零零總總一大堆,卻並沒有新鮮事。
面對流民四起的關內,秦鈺突然有種難以言說的疲憊。
自從登基以來,這位年輕的皇帝一直如履薄冰,危機四伏的朝堂需要他時刻防備。
從最初裝作毫無主見的樣子,到扳倒江虎集團,他經歷了太多的掙扎與隱忍。
而今大權在握卻又遍地烽火狼煙,民不聊生。
邊境六州依舊獨立於朝廷,呈尾大不掉之勢。
雖然此時懷王身死引發了不小的震蕩,可六州那些門閥、世家並不信任朝廷更不信任自己。
莫說還有那虎視眈眈的異族,只等著中原大亂然後趁機劫掠。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最後秦鈺也只能發出一聲長嘆,起身離開書房。
……
此時天下大勢,蕭九所能得到的情報非常有限。
好在擔心的災民並沒有到來,此時整個陵水縣都沉寂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蕭九從縣衙走出,來到鄉間的田野,看著金黃的麥穗汪洋,會心一笑。
地里全都是忙著收割的農民,雖然現在頂著三伏的熱天,可依舊難以掩蓋臉上掛著的笑意。
這些收割好的莊稼會產出足夠他們生存的糧食,對於他們而言,沒有什麼會比食物更加重要。
特別是從冀州流浪過來的那些災民,此刻全都迸發出一股無比強烈的生機,盡情的傾注到腳下的土地。
一切都在向美好的方向發展,只要挺過這個災年,陵水縣必然會迎來一個巨大的發展期。
學堂里的學子此時也被放假,得以抽出時間來幫助自己的父母家人。
這些少年並不像前世蕭九所見知的那樣柔弱,苦難早已教會了他們如何生活。
此時在地里勞動起來,絲毫不比其他成年人差多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蕭九看著天地里忙碌的人群,一句耳熟能詳的古詩脫口而出。
若是朝廷的賦稅再輕一些,這些農民的情況會更好,可蕭九卻無法下令不征或少征糧食。
對於青州督撫呂耀良模稜兩可的態度,蕭九越發感到憂心。
農收之後,郡里肯定會派人徵收賦稅,自己交還是不交是個難以抉擇的問題。
足額的繳納糧稅不能保證郡府會就此放過自己,可若直接抗糧更是直接給了郡府出兵的理由。
所以不論那種結果,蕭九都必須囤積足夠的財富,來擴充自己的隊伍。
亂世之中,只有強者才有說話的權力,這點蕭九還是很清楚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到了八月中旬,這一季的糧食基本上已經收割完畢,蕭九也等來了郡里的消息。
來給蕭九傳話的是一直告病前往郡城求醫的縣尉張勇。
此前蕭九與州府的關係破裂,由於害怕受到牽連便一直躲在郡城文詰那裡避難。
此時張勇回來,便是帶來了一封文詰的親筆書信。
信中內容無外乎是征糧,除了征糧之外還多次暗示他只要放棄手中兵權就可以保證他後半生的榮華富貴。
蕭九自然不會相信文詰的鬼話,只有隊伍在自己手裡他才能安心。
縱觀前世哪個朝代,從來都是先有實力後有權利,若是失去了蕭字營作為根本,蕭九甚至都沒有坐上賭桌的資格。
「交糧還是不交?」
蕭九在心裡反覆的問著自己。
他不想和州郡撕破臉皮,可交了糧陵水縣真的能繼續這樣相安無事嗎?
……
就在蕭九糾結於是否向郡里交糧時,涼州城懷王府內迎來了一位異族的客人。
「通古切見過世子大人。」
扎著奇特辮子髮型的戎族人朝著秦易行了一個草原獨有的敬禮。
秦易看著眼前的異族,輕輕頷首。
隨後,這個異族男子開始和秦易以及他的一些心腹將領開始商議。
「若是世子放開關口,我北原三十六國必會出幫助世子奪得王位。」
隨著異族男子話音落下,秦易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現在他的日子並不好過,自從懷王死後,秦鈺逐漸被悍將元震架空。
現在的他不單要防備異族,還要時刻擔心是否會被這些謀逆的武將殺死。
所以秦鈺在守靈那夜聽過葉先生的進言,沒多久就在心中有了決斷。
而那位葉先生的身份,也不止是懷王的幕僚,還是草原派出與懷王接觸的使者。
今年的災情不止是大夏,北方草原上的牧民也都受到波及,變得生活艱難。
此時這些異族已經打好了劫掠中原的算盤,只不過他們需要先扶持一個傀儡。
等真正進入關內后,才有機會徹底征服大夏富饒的土地。
異族給秦易的條件很簡單,草原三十六國會幫助秦鈺登上王位甚至控制邊境六州。
可一旦這些戎族眾國組成的建軍進入關內,六州百姓將會迎來百年來最大的一波兵禍。
秦易也會被載入史冊,永遠背上罵名。
可秦易真有選擇嗎?面對那群隨時會篡位的悍將,他只想活下去。
他從不貪戀懷王世子身份所帶來的權柄,可身後一直有雙無形的大手推動著他站到了另一群人的對立面。
那名前來覲見的異族使者帶著秦易的書信回到了關外草原,一時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關外草原上,生活著眾多游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以部落的形式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
這些人都被大夏統稱為戎族,戎族三十六國並非真的是三十六個國家,而是大大小小數百個政權。
此時涼州城中那份秦易的書信,成了開啟夏國大門的鑰匙,只等他們匯聚起來南下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