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利益交換

第十章 利益交換

皇帝司馬聃和會稽王司馬昱一聽竟有一舉三得的好事,當即來了興緻,也不再說話,等王彪之把關子賣完后自然會說出其中原委。

卻不想王彪之說出一舉三得的話來之後,一直在暗道慚愧。原來,剛才他的一番奏對並非自己高見,乃是昨晚與支遁大師長談后的結果,但王彪之本人對支遁大師的主張深以為然,於是今日乾脆奏對皇帝,拿來當成自己的政見了。

「陛下,可允了謝朗出仕的請求,除中軍屯騎校尉一職」,王彪之上奏道。

「有何益處?」,相比起到底給謝朗定什麼職位,會稽王司馬昱更關心此舉的好處。

「好處有三」,王彪之看了看司馬昱,心中生出些許鄙薄之意,但這鄙薄的意思,是萬萬不能表露出來的,於是專心說道,「其一,可進一步安撫謝家,來換取謝家對陛下和朝廷的忠心;其二,謝朗除中軍屯騎校尉,實為壯大中軍實力。這樣一來,忌憚中軍軍力的桓溫就不會只把怨恨集中在朝廷,謝家人在擴軍,朝廷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其三,也是最大的一點好處,開創了中軍進駐州郡的先例,中軍者,天子親軍也,若能駐豫州,為何不能駐荊州?此舉功在當代,卻利在千秋!」。

「妙!秒!」,穆帝司馬聃撫掌大笑道,「王僕射果然是國之柱石,有如此良策,當速行之」。

會稽王司馬昱卻還是猶豫不決,正如穆帝所言,策是良策,但以他對桓溫的了解,桓溫可以忍下謝萬遷豫州,但桓溫絕對不會容忍謝家和朝廷的步步相逼,長此以往,他桓溫豈不是成了人人皆可欺之的擺設?

謝朗除屯騎校尉的事,終究還是沒有當廷議決,只因為主政的錄尚書六條事、撫軍大將軍、會稽王沒有點頭。他不僅沒有點頭,反而連夜修書一封送至荊州,把謝家子侄謝朗意欲出仕從軍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與了桓溫。信的末尾,還以十分謙卑的口吻徵求桓溫的意見,曰:「除與不除,朝廷並無主張,全憑公之意見」。

荊州。桓溫是傍晚十分接到會稽王司馬昱的書信的,八月初的天氣依舊炎熱,尤其太陽即將要落山的那一會兒,火辣辣的叫人莫名的煩躁。雖然戎馬多年,但隨著年紀漸長,再加上養尊處優的日子過得久了,桓溫的身體不可避免的發福了。

胖人更不耐熱,此刻的桓溫只著輕薄綢衫,於府邸綠柳成蔭的後花園中躺著納涼,左右各一名年輕婢女輕輕地搖動手中小扇,桓溫便微閉起雙眼,似睡非睡。

「老爺,郗參軍求見」,桓家僕人輕手輕腳走至桓溫跟前小聲稟告道。

桓溫連眼皮都沒抬,只把那支擱在躺椅扶手上的手臂略為一揮,桓家僕人便躬身退去。

不多時,僕人領進一年青男子,一身青袍,方巾裹頭,顯得很是幹練。青年見到桓溫后躬身行禮,然後輕聲喚道:「明公」。

桓溫這才睜開眼睛,見來人正是參軍郗超,也不說話,用手指了指旁邊檀木小几上放著的一封書信。

郗朝便取來書信,打開細細看過,笑了笑將書信收好,依舊放回小几上。

「景興,我不是交代過嘛,但凡你來見我,可不用通傳」,桓溫開口說的卻不是信中之事。

郗超明白桓溫這麼一說的用意,難免心中一熱。免去拜見時的稟報通傳,可不是征西大將軍幕府中每個人能享有的殊榮,要知道,身為開府的征西大將軍桓溫,身邊幕僚可不下三、四十人,於這細微之處,可見非同一般的信任。

「景興如何看呀?」,桓溫這才轉到正題上。

「謝氏想穩固地位,朝廷想借力打力」,郗超在桓溫面前說話從來不兜圈子,審慎、多思、寡言,這是郗超一貫給人的印象。

「嗯,繼續說」,桓溫又微閉起雙眼道。

「前不久謝萬遷豫州,我們的態度只是向朝廷說了說了事,這一次,桓公還需有所動作才行」,郗超直接亮明態度。

桓溫對郗超這一秉性甚為欣賞,他生平最討厭的就是引經據典說了半天,卻仍不知所云的人,「看來,我們是該表示一下了」。

郗超點頭附和了一句,又想起一事,「明公,這個謝家的年輕子侄謝朗……我之前倒看錯了他」。

忽然冒出一句沒頭沒腦的話,桓溫不免好奇,睜開眼睛看向郗超問:「何出此言?」。

於是,郗超將劉霄在石城縣的一番作為細細說與桓溫聽,敘述完事情經過,郗超才說起自己的看法:「我原以為此子舉止輕浮,好衝動。當日前去會稽郡弔唁時,我觀此子一味跟在謝安身後,唯唯諾諾不見任何出彩之處,沒料到他竟意識到了謝家的死穴,立志從軍」。

桓溫呵呵一笑道:「你怎知此子有如此動作,完全是他自己的主張?須知,謝家畢竟有謝安石在」。

「如是謝安石的主意,倒也無甚奇怪的了」,郗超也笑笑道。

「罷了,我看這次,是該給謝家和朝廷講講我們的價錢了,想要得到點東西,必須拿出點東西來換,不過,也不要做的太過」,桓溫似乎不願就此事再談下去,最後又交代道,「你下去和王元琳好生合計合計吧,怎麼做我就不再過問了,把結果報我」。

除劉霄為屯騎校尉的詔書足足一月後才下至會稽,而詔書的內容卻大大超出劉霄的意外。除了詔命他自己為屯騎校尉之外,還一併徵召了謝家兩個人,除叔父謝安為征西大將軍府長史,除堂弟謝玄為中軍屯騎營司馬。

但看起來叔父卻對這份詔書表現出多少驚訝。劉霄很想去找謝安問個究竟,左思右想還是忍住了。劉霄可不知道,這份詔書之所以變成這個樣子,是在桓府、謝安自己,以及朝廷之間打了好幾個來回的太極拳,他更想不到作為叔父的謝安,在這一安排上耗費了多少苦心。

轉眼間謝家上下團圓的日子就要結束了。而本來的歷史也終究因為劉霄的到來而改變,謝安提前一年出仕了,而眼下去荊州就任征西大將軍府長史,謝安更是多了一份壯士斷腕的決心。

劉霄還是有些擔心謝安的,畢竟,從某種意義上說,他覺得謝安去桓溫府上做長史,其實是在給謝萬、自己和謝玄出仕做人質。儘管從劉霄知道的歷史脈絡來看,謝安給桓溫當了兩年的長史后便辭職平安回到東山,但他已經在改變歷史,那麼他掌握的歷史脈絡還依舊可靠?

不管怎樣,前行的腳步還得一步一步繼續向前走。公元358年,晉穆帝昇平二年秋九月,劉霄和謝玄辭別東山,一路赴建康,於建康城外屯騎軍營接掌大小軍務,他和謝玄就此正式走馬上任。

屯騎軍營上下似乎並不怎麼歡迎劉霄這個新任營將的到來,這種氣氛,劉霄和謝玄剛入軍營頭一天就感受到了。

整個屯騎軍營處處破敗,一片蕭索模樣,稀稀落落的幾個兵士看上去慵懶不堪。劉霄問過謝玄中軍一營有多少兵馬,謝玄回答有三千之數,劉霄不禁大覺奇怪。他和謝玄從前營走到中軍大帳,又從中軍大帳走到后營,不說三千,看到的兵士加起來有三百就不錯了,這人都到哪裡去了?

劉霄由驚到怒,從后營轉回中軍大帳后,當即板起臉沉聲吩咐謝玄道:「七弟,你去把所有軍官召來,我要好好點一點,問個明白!」。

未料謝玄向劉霄行了個軍禮,頗為利落的說道:「校尉大人,請呼我為行軍司馬,屬下領命,這就去找人」。

劉霄不禁噗哧一笑,一拳搗在謝玄肩膀之上,大手一揮道:「行軍司馬,速去速回」。

待謝玄離去,劉霄於中軍大帳中一等就是半個時辰,弄得劉霄竟怒不起來了,苦笑著自言自語道:「這就是拱衛天子和國都的精銳之軍?這還是軍隊嗎?」。

又是小半時辰過去,劉霄的大帳里終於稀稀拉拉走進五、六人,為首步履矯健者正是謝玄,「稟校尉,屬下共召來什長、隊將、主薄等五人」。

劉霄也不說話,一隻手握在懸於腰間的長劍劍柄上,放緩步子於帳中走了一圈,於每個人面前停留少許,把他那冷峻的目光直直掃在這些人臉上,彷彿要把這幾張臉深深的刻在心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未央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漢未央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章 利益交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