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添良臣
大戰的鼓角爭鳴似乎還未遠去,一座孤獨的宿帳當中,秦國輔國將軍、中書令王猛盤膝端坐於鋪塌之上,他的四周,圍有三五個不肯棄他而去的親衛,個個手握兵刃,緊張盯著那道垂下來的帳簾。
忽地帳簾被幾桿長槍挑起,一道刺目的光亮直射進來,跟著閃進幾道人影。
「故友來訪,不知王中書是否歡迎?」,晉國太尉桓溫對圍在王猛身邊的幾名秦兵不屑一顧,徑直看向鋪塌上垂首閉目的王猛道。
這位故友,除了昔日在灞上有過一面之緣的桓溫以外,還能有誰人?
王猛面色有些蒼白,不過神情安然,彷彿已經大徹大悟一般,淡然一笑后看向桓溫說道:「昔日你我灞上相會,我以為桓公雖然名動一時,但必不能成事,如今看來卻是我錯了。人各有天命,各有各的因緣,從我身後過去便是長安,我要恭賀桓太尉夙願得成!」。
一語道完,王猛嘴角浮現出一絲苦澀笑容,雙眼不覺淚光模糊,似有萬般不舍環顧大帳四周片刻,然後驟然舉臂引向胸口。
只見一道寒光閃過,桓溫身後的劉霄大叫不好,急中生智一把拔出腰懸長劍,倒轉劍柄看準王猛的手腕疾擲過去。
劍柄正中王猛手腕,力道之大讓王猛吃痛鬆手,一把鋒利匕首掉落在王猛身前。
突生變故,護在王猛身邊的幾名秦國士卒驚醒過來,連忙搶身在前,將掉落在鋪塌之上的長劍和匕首奪了過去。
「王中書,你這又何必?」,劉霄沉痛道。
王猛求死不成,幽幽看了劉霄一眼,復又如老僧入定一般,垂首閉目不語。
跟進宿帳的慕容霸看到剛才這一幕,也不禁暗自心驚,因和王猛並不相熟,不好說什麼,但王猛這份剛烈氣度他還是有幾分欽佩的。
大帳當中沉寂下來,幾名秦國親衛眼睛一紅,哽咽著將王猛護得更緊,無盡敵意的雙眼死死盯向桓溫幾人。
「王公,秦國,值得你的這份忠心么?」,桓溫動容相問。
對面的王猛全然不予理睬,讓桓溫頗覺幾分無趣。
「公之才具高義,不遜歷代先賢,為何昔日棄我而去,今日又自絕於我跟前?這是在羞辱於我么?」,桓溫的言詞凌厲起來。
王猛聞言抬頭,冷冷看向桓溫道:「何來羞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本無是非與對錯」。
「何謂道不同?難道秦王苻堅便與你志同道合?」,桓溫逼問道。
「晉室暗弱,把持權柄的大族坐而論道,彼此勾心鬥角紛爭不息,不及秦王苻堅多矣!」,王猛爭鋒相對道。
「王公大錯特錯!」,一旁的劉霄忍不住插話道,「我出謝門,也為中樞之臣;桓公鎮三州,方鎮重臣,如今晉國上下一心,所以秦國才一敗再敗,這些,難道王公能視而不見?」。
「你又是何人?」,王猛看向劉霄問。
「他就是我大晉龍驤將軍、尚書右僕射、中護軍謝朗」,桓溫分外解氣,帶著幾分蔑視的微笑看向王猛說道。
「是你!」,王猛頗有些驚心,好生打量了劉霄幾眼。
謝朗這個名字他不止一次聽過,等到見了真容卻又難以置信,眼前這個人,太年輕!
兩破燕國大軍,宮變奪權,聯燕抗秦,然後揮兵北伐。而此番晉軍北伐途中的諸場大戰幾乎每一場都有此子身影,往往以背後奇兵的面目出現,這個傳言中的狠角色,當真就是面前這位青年人?!
「少年可畏!」,王猛嘆道,「看來晉國北復中原並非完全痴人說夢,少年人,好生努力,將來前途不可限量」。
「個人前途事小,百姓水火事大。少有勇,長有智,如能各安其位謀得天下太平,王公難道不認為這是一場無上功德么?」,劉霄跟著說道。
王猛心念一動,晉國大族世家他聽得多了,世家子弟當中能有這份見識者屈指可數。
晉國終歸為漢家正朔,天道循環,盛衰相隔,難道晉國天命不絕,所以才有如此人物?
就在王猛出神的一會兒功夫,又聽劉霄說道:「我漢家的江山,縱然朝廷百般不好,達者濟天下,能者圖變革,安能棄之從胡夷?」。
「你又能做什麼?我又能做什麼?少年人,你終歸太年輕,很多事情,不要想得太天真!」,可能劉霄方才那句話說得並不投機,王猛回起他來竟未留絲毫情面。
「謝將軍不能做,老夫能做!敢問王公,這個份量足夠否?」,沉默很久的桓溫大氣磅礴道。
王猛其實很驚奇,據他所知,桓溫一向未晉國中樞猜忌,大晉朝廷明裡暗裡對他掣肘不少,為何此番晉國的中樞和方鎮破天荒的同氣連枝?難不成世道真的變了?
可靜觀桓溫和劉霄二人,在他面前相互補台天衣無縫,眼見的事實告訴他,這一切似乎再真實不過了。
「我信得過你么?」,遲疑片刻,王猛盯著桓溫的雙眼問。
「那要看你能否信得過自己!」,桓溫道,「我待公,一如昔日灞上相會時許下的諾言」。
「我助晉不助你,桓公深思之!」,王猛道。
「我為大晉之臣,助我便是助晉」,桓溫回道。
「好!」,王猛躍然起身,下塌后環視帳中眾人道:「桓公今日之言,各位作一見證」。
「俱為見證」,劉霄哈哈一笑道,接著拱手向王猛一禮,道:「從今往後便能朝夕聽聞王公教誨,我替天下百姓謝王公!」。
「恭喜大晉再添良臣呀!」,一旁的慕容霸適時討巧道。
方才王猛和劉霄幾人的一番言語可說句句都在慕容霸的心中。照理說,他為大燕的吳王,眼見晉國得良才,他應該眼紅才是。可事實上,這一刻慕容霸心中感慨良多,心中五味雜陳。
他剛才一直在心中設想,如果今日是他提兵為帥攻破秦國大營,生擒了秦軍主將王猛,縱然能勸其歸降燕國,可如今的燕國又能否容得下一個王猛?
不說一個王猛了,眼下的燕國恐怕連他這個吳王也難以容忍得下,沒由來的,慕容霸感覺到好一陣凄涼,這一刻,他很羨慕敗軍之將王猛。
青泥城下群英之會,當世可稱英雄者談笑間泯盡恩仇。
勸君更進一杯酒,昔日群傑各為其主,今日青泥小城始得相會,人生一大快事莫過於此。
酒盡話別,尚有大戰未完。
慕容霸整肅麾下精騎,辭別了桓溫和劉霄等人,征甲未解率軍往平陽郡趕去,他已從王猛口中得知苻堅親自率軍前往蒲阪,唯恐正在攻打平陽城的慕輿根有失,所以急急忙忙趕去增援。
劉霄也擔心桓沖的兩萬孤軍在上邽和安定一帶有失,於是接著向桓溫辭別,說要率軍西去策應桓溫所部,已確保萬無一失。
桓溫著實有些感動,北伐以來,他看不到劉霄身上有半點謀身的跡象,所作所為皆以家國大局為重,處處並不提防他桓家。
「人心畢竟不一般,一直以來,我是不是對此子多疑了?」,桓溫暗忖道。
不過,這話卻不好說出口的,見劉霄向自己辭別,身為此次北伐秦國的主帥,桓溫自然一番讚許和勉勵,說等到戰事結束,定然親自上疏於天子,以表奏劉霄數戰之功。
劉霄口中稱謝,並未將桓溫這些話放在心上。
他原本還想建言桓溫,儘早發兵直取長安,但是看了看身邊的王猛,最終還是忍住沒說。
他知道桓溫並不糊塗,下一步要做什麼心中一清二楚,而他之所以主動自請西去遠離長安,劉霄以為桓溫也不會不明白。
取長安的功勛,劉霄很早就說過,是要讓給太尉桓溫的,今日襄助桓溫,就是在它日襄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