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

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

第122章九品中正制

醫師在劉辯的喊聲中匆匆回來,將蔡邕父女帶到後院檢查、醫治。

劉辯站在前廳,看著一群人若有若無的目光,低低咳嗽一聲,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想了想,他坐回去,與太宰道:「太學裁了多少學生?」

純屬沒話找話,心裡想的卻是:『那裙子質量怎麼這麼好……』

太宰緊張的抬手道:「回陛下,總數二百三十六。鴻都門學裁減一百二十三。太常裁減冗官三十六。」

劉辯隨意的點頭,接著潘隱遞過的茶杯,故作思索的排解尷尬。

心裡強行的思索著太常的事。

太學生規模龐大,今年雖然經歷了各種事情,仍然有高達五千以上的學生,裁減二百多,還是太過保守。

鴻都門學是靈帝的『一時興起』,生員不多,總共也就五六百人,裁減一百多,看似力度很大,但其中比太學更不堪,是以下手也不夠狠。

而太常,權職大部分被移給了六曹,裁減三十多,也是相當溫和。

『是蔡邕採取了保護手段,還是王允也有了妥協?』

劉辯心裡推敲著。

按照他的規劃,洛陽城的大小官吏,第一步得裁減十分之一,而地方,也是相當數量。

「朝廷裁減冗官,」

劉辯看著那太宰,道:「是為了瘦體強身,提升行政效率,避免體制臃腫,人浮於事。並非是什麼朝臣爭鬥,或是什麼人的亂政,此舉於國於民皆是大利。」

太宰抬著手,一臉謹慎的道:「臣明白。」

其他人跟著躬身低頭,作陛下聖明狀。

劉辯點點頭,餘光看了眼側門,無聲無息。

心頭嘆了口氣,這叫什麼事情?

左栗從外面進來,見氣氛有些安靜,連忙低著頭,小碎步的來到劉辯邊上,遞過一道奏本,低聲道:「陛下,尚書台剛剛收到的。」

劉辯神色一肅,伸手接過來,剛要打開,就聽到側門一陣腳步聲。

他連忙站起來,笑容滿面。

蔡邕一馬當先,道:「陛下,小女無礙,請陛下切勿掛懷。」

劉辯歪頭,看向後面的蔡文姬。

額頭包裹著紗布,鼻子上高高鼓起,對著劉辯輕輕見禮,目光平靜,沒有說話。

劉辯很想說些什麼,又不知道該說什麼。

安靜。

潘隱見著,連忙插話道:「蔡小娘,宮裡的唐娘娘對蔡小娘的學業十分仰慕,若是得空,還請進宮與唐娘娘交流一二。」

劉辯瞥了眼潘隱,心裡大為滿意。

蔡文姬眨了眨眼,輕聲道:「謝唐娘娘垂青,蔡琰有空,一定進宮拜見唐娘娘。」

緩解過了尷尬,劉辯微笑著道:「那就這麼說定了。蔡卿家,今日辛苦了,過幾日,進宮敘話。」

說完,劉辯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離開了。

「臣領旨。」

蔡邕緊跟著劉辯,道:「臣恭送陛下。」

蔡邕倒是很熱情,一路送劉辯出門。

劉辯本來還有些事情想交代他,現在把人家女兒摔成這樣,還怎麼說出口?

出了太常,劉辯上了馬車,道:「回宮。」

坐到馬車上,劉辯這才鬆口氣,與潘隱道:「做的不錯。」

「小人不敢。」潘隱道,但臉上難掩喜色。

左栗瞥了眼潘隱,眼神里嫉妒一閃。

蔡邕、蔡琰等人站在門外,目送著劉辯馬車走遠。

蔡邕回頭看下蔡琰,輕嘆道:「女兒,你算是救了父親一命。」

蔡邕目露疑惑,輕聲道:「父親,陛下不是很溫和嗎?」

蔡邕面上不動,心裡苦笑。

很溫和?溫和的皇帝,根本走不到現在!

馬車上,劉辯平復了一會兒,這才打開手裡的奏本。

這一看就皺眉,這是洛陽丞彈劾王允的奏本,列數了十二條大罪:擅權,亂國,姦邪,媚上,欺下,貪瀆,縱容家奴行兇等等。

劉辯神情不動,雙眼微微眯起。

馬車緩緩走動,沒多久,一陣激烈的吵鬧聲震的劉辯耳膜生疼。

劉辯掀開窗帘,就見到廷尉府門前,堵滿了人,大吵大鬧,彷彿全是來告狀訴冤的。

此時,廷尉府內。

鍾繇從前衙艱難脫身,來到後堂,擰著眉頭,一臉肅容難色。

隨著『裁減冗官』的開始,爭相告狀的突然多了起來,一個中午,居然高達四五十人。

舉告什麼人的都要,丞相楊彪,左僕射王允,董卓,皇甫嵩,荀攸,哪怕是鍾繇自身都沒逃過。

訴說冤情的更多了,個個呼天搶地,好像受了莫大冤屈。

「廷尉辛苦了。」忽然間,門外走進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笑呵呵的說道。

鍾繇一驚,急急抬手道:「元常糊塗,忘了陳公了。恕罪恕罪。」

來人六十齣頭,精神矍鑠,笑著道:「老夫託大,叫廷尉一身世侄,不算過吧?」

「陳公折煞我了,快請坐。」鍾繇雖然貴為廷尉,當今皇帝陛下的心腹之一,公認的前途無量,但面對陳紀,還是十分恭敬。

陳紀坐下后,看著鍾繇道:「廷尉很頭疼?」

鍾繇坐在他對面,給他倒茶,道:「還請陳公教我。」

陳紀見鍾繇沒有忘乎所以,面露微笑,開門見山的道:「我聞,打蛇須七寸,射人先射馬。」

鍾繇一怔,繼而醍醐灌頂,道:「陳公的意思,是從在朝的官吏下手?」

陳紀笑容越多,道:「沒有被定為冗官,固然慶幸,當也后怕,必然是要做些事情的。」

用現有的朝廷官吏,壓制被裁減的冗官!

洛陽城的大小官吏,繞個兩三人,那都是親朋故舊,師友吏從。

鍾繇豁然開朗,起身抬手,肅色道:「多謝陳公指點。」

陳紀拿起茶杯喝了口,道:「無需客套。我兒長文年屆不惑,我想請為廷尉幕僚,不知可否?」

長文,陳群的字。

鍾繇知道陳紀所來肯定有事,沒想到會是因為陳群。

思索片刻,鍾繇道:「陳公,長文才名顯著,聲望達野,入我幕府,是否太過屈才?朝廷官職空缺眾多,世侄願為舉薦。」

陳紀搖頭,道:「你我兩家,皆是精於律法,長於禮制,禮制之事尚可,國政難免疏漏。」

鍾繇是出身司法世家,歷代都出仕廷尉府,與同為潁川名門的陳家相交莫逆。

鍾繇見陳紀這麼說,頓了頓,道:「長文現在何處?」

陳紀道:「本在徐州,后遊歷青、冀,與孔融論經,最多四五日便可到京。」

鍾繇想了一會兒,道:「那,世侄就勉為其難,若長文他日有入朝之意,世侄定為舉薦。」

以鍾繇現在的身份,舉薦任何人幾乎都是百分百成功。

陳紀笑著站起來,道:「多謝廷尉了,改日老夫設宴,以為答謝。」

見陳紀要走,鍾繇連忙道:「陳公有無出仕打算?」

陳紀原本是何進大將軍府的幕僚,後來要調任平原相,因為恰逢靈帝駕崩,一系列大事情之下,在潁川躲了大半年,眼見劉辯御駕親征大獲全勝而歸,這才忍不住再次入京。

陳紀曬然一笑,道:「年老體衰,不堪大任,打算會潁川閉門著書。」

鍾繇心裡暗道可惜,這位聲名卓著,能力出眾,若是入仕,當有一番作為。

他沒有多勸,道:「世侄送陳公。」

鍾繇從後門將陳紀送走,想著陳群,面色思索的自語道:「陳群既然選擇入京,想必是有入仕的打算吧?」

另一邊,劉辯剛回到景福殿,走向書房,忽然隱約聽到一聲悶雷,不由抬頭看天。

只見天色晴朗,萬里無雲。

「還沒下過雪吧?」劉辯問道。

潘隱一愣,道:「是,今年還沒下過雪。」

劉辯點點頭,進了書房,坐下后,定了定神,伸手翻找身前的奏本,道:「楊彪的施政綱領還沒送上來?」

潘隱道:「還沒有,小人去催一下。」

劉辯擺了擺手,道:「不用催,讓他準備的充分一點。」

潘隱無聲應著,悄悄後退,還沒到位置,餘光見到唐姬端著盤子走進來。

「臣妾見過陛下。」唐姬行禮道。

劉辯接過碗,道:「探聽到什麼了?」

唐姬抿了抿嘴,雙眼有些紅,道:「太後娘娘訓斥了臣妾。」

劉辯一怔,拉著她的手,坐到腿上,安撫著她道:「沒事沒事,下次不問了。」

唐姬坐在劉辯腿上,看著他,欲言又止。

劉辯笑著道:「怎麼了?」

唐姬有些猶豫,湊近在劉辯耳邊低聲道:「臣妾聽說,娘娘派人出宮了。」

這個劉辯倒是知道,是為他選妃的,他想攔沒攔住。

劉辯拍了拍她後背,道:「沒事。對了,剛才在宮外,朕見到了蔡太常的女兒,潘隱說你喜歡她,她要是進宮了,伱與她聊聊天,談談詩書禮儀什麼的。」

唐姬疑惑,眨眼的回頭看了眼潘隱。

潘隱馬上躬身陪笑。

唐姬不解,還是道:「臣妾知道了。」

劉辯嗯了一聲,道:「你父親要回鄉,你去送一送。」

唐姬抿著嘴,心裡十分想為他父親說情,最終還是忍住了,起身道:「臣請告退。」

劉辯目送她離去,伸手揭開桌上的縑帛,露出白紙上的五個大字:九品中正制。

他靜靜看著寫好的百餘字,拿起筆,斟酌著繼續寫。

所謂的九品中正制,是在大漢朝的察舉制發展而來,既保留了地方上的舉薦制度,又制定了選拔官吏的標準,實際上,是一種加強中央集權的體現。

這種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緩解朝廷與世家大族相對緊張的關係,還能控制官吏的選拔、任用,使得吏治相對澄清。

劉辯正在以『恢復舊制』的名義,不斷的的集權,而九品中正制,能夠讓這種集權合理化,進一步推動朝廷的政治清明,加強朝廷與對方的關係或者說是控制力。

劉辯根據他的記憶、結合現實,整理著認為最為合理的。

思索一陣,劉辯拿起筆,繼續寫著。

他還不知道,陳群正在入京的路上。

求兩張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家功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漢家功業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