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亂始
第136章亂始
劉辯出了鴻都門學,又走了一趟太學,接著是武庫,而後是招賢館,最後才回宮。
「這武庫,划給刑曹,」
劉辯走在去嘉德殿的路上,與潘隱道:「對於戰馬、刀兵、甲胄、弓弩,箭矢的研製,要加大力度,不管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須大幅度提高……」
潘隱小碎步的跟在劉辯身後,認真的記下,心裡幾次想提醒劉辯錢糧的事,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劉辯來到嘉德殿,收了傘,徑直走向西邊的尚書台。
還沒走近,就聽到會議廳傳來一陣陣聲音,多半是楊彪的。
「關於朝廷補缺,必須在今天到位!」
「錢糧一事,不需要你們費心,這是戶曹的事,諸位專司值守!」
「施政綱要陛下已經御准,無需再議。」
「子師,我知道你要說什麼,這是本相要考慮的!」
「御史台的改制尚需討論,劉中丞,你問多少次,本相也是這個意思。」
「治粟都尉位同侍郎,轄於尚書台,視為欽使,督於賦稅,於各州郡,見官大半級。好好,我知道伱們的意思,暫行司隸,這是尚書台的決意,任何人不得違背。」
「彈劾?兗州牧?不要向本官彈劾,舉告向御史台,本官無權做主對一州州牧、刺史進行查處。」
「太常靡耗錢糧?蔡太常有何話說?」
「我不要聽這些,我問你,修建鴻都門學的錢糧是否不法?不是,那便如此。有意見,你們也盡可自行籌措。」
劉辯在不遠處聽著,阻止了要通報的小吏,低聲與潘隱道:「丞相近來做事情了?」
潘隱躬著身,道:「是。」
劉辯忍不住笑了又笑,又聽了一會兒,轉身離開。
一路上都是行禮的內侍、宮女,來來回回,十分忙碌。
劉辯徑直來到了德陽殿。
德陽殿,是皇宮中,除了永樂宮外最大的宮殿,文石作壇,畫屋朱梁,玉階金柱,高達兩丈,可容納萬餘人!
這裡是百官朝會之所。
說起來,劉辯還從來沒有在這裡舉行過朝會。
走進去,一眼掃過,大殿內已擺滿了坐墊、小桌、餐具,布置的十分喜慶。
劉辯點點頭,坐到主位之上,居高臨下的看著殿中。
這一刻,劉辯忽然有種極其不一樣的感覺,心中忍不住的澎湃起來,彷彿看的不是大殿,而是在俯瞰整個大漢天下!
劉辯不禁坐直,雙眼灼灼,沉聲道:「永漢!」
永漢,是劉辯的第一個年號,距離改元,還差兩天!
潘隱立在一旁,看著劉辯側臉上的躊躇滿志,目中的堅毅光芒,下意識的躬身。
「陛下!陛下!」
突然間,有個小吏跑進來,氣喘吁吁的急聲道:「大喜!大喜!青州朱使君大破黃巾軍,收降二十萬,已收復東萊!」
劉辯猛的站起來,顧不得其他,直接下了台階,直奔大司馬府,走的太急,一個踉蹌差點摔倒。
潘隱在後面緊追著,道:「陛下,慢一點……」
劉辯沒理會他,很快來到了嘉德殿東邊的大司馬府。
「免禮。」劉辯不給皇甫嵩見禮的機會,徑直到沙盤前,盯著東萊郡的旗幟,道:「快給朕說說。」
皇甫嵩收回手,站到劉辯身後,神情冷清,語氣平靜,道:「陛下,東萊郡是黃巾亂匪最大的匪窩之一,東萊郡既克,對亂匪的打擊必然十分沉重。最重要的是,攻克東萊郡,東西連成一片,朱使君將完全佔據主動,由北向南,平定黃巾匪亂指日可待!」
劉辯看著青州的局勢,不停的點頭,語氣振奮的道:「好,很好!大司馬府給朱卿家議功,對他手下的有功將領重賞!」
皇甫嵩看著劉辯的激動的神情,沉默沒說話。
劉辯沒等到他聲音,心裡一咯噔,回頭看向他道:「卿家,還有什麼不好的消息?」
皇甫嵩見著,立即道:「陛下無需擔心,並沒有壞消息。」
劉辯笑了笑,道:「卿家的表情可不像。」
皇甫嵩神色不變,與劉辯對視,頓了片刻,道:「陛下,青州匪亂經年,即便收復郡縣,重要的還是後續安民,若是不能安撫災民,匪亂永遠難平。」
劉辯一笑,心頭放鬆,又回頭盯著沙盤,道:「這卿家無需擔心,明年朕會將鹽政收回朝廷,並轉運北方各州賦稅,尚書台預計,明年可得十五萬萬錢糧,夠用了。」
十五萬萬,去年一年才不足五五萬!
皇甫嵩神情微松,道:「陛下,是否派禁軍支援朱使君?」
劉辯聞言,面露沉吟。
皇甫嵩所謂的『禁軍』,是城外禁軍大營的兵馬,前不久,張遼帶了五千人去幽州,支援劉虞。
「再等等。」
劉辯思索再三,還是沒有同意。
禁軍大營的兵馬,實則上沒有經過多少訓練,多半是流民,有戰陣經驗的,基本上被張遼帶走了。
讓一幫流民去青州,利弊很難說。
皇甫嵩也能明白,默默一陣,道:「陛下,那可否調奮武將軍公孫瓚去青州?」
劉辯直接搖頭,道:「朕準備調他去豫州,朕總覺得豫州要出事情。」
皇甫嵩沒有再說話。
大漢的州牧、刺史、太守、諸將軍可以說是多如牛毛,但能拉出來打硬仗的,卻又屈指可數。
「不過,總的來說,形勢向好。」劉辯看了一會兒,心情舒暢的笑著說道。
皇甫嵩跟著點頭,黃巾軍最熾盛的就是在青州,朱儁大勝,收復東萊,平定青州將指日可待!
他看著劉辯高興,臉上第一次出現了遲疑之色,道:「陛下,關於犬子皇甫堅長,臣……」
劉辯見皇甫嵩難得的話頭不順,轉頭看著他,笑著道:「怎麼,平日里卿家要打死打活的,這會兒捨不得兒子受苦了?」
皇甫嵩臉色一肅,抬起手道:「臣非是捨不得他受苦,只是擔心他年少輕狂,無知無畏,會壞了陛下大事。」
劉辯站直身體,道:「卿家,不要小看他,這次去豫州,是他自薦的,小心一點,沒什麼危險。」
皇甫嵩抬著手,道:「陛下,皇甫堅壽可勝任。」
劉辯擺了擺手,道:「卿家,朕給他機會,你也要給他機會。你總不想他一直是洛陽城裡的紈絝,一輩子渾渾噩噩,丟盡皇甫家臉面吧?」
皇甫嵩聞言,目中有些掙扎,許久才道:「臣領旨。」
劉辯看的清清楚楚,笑著感慨道:「可憐天下父母心。」
皇甫嵩神色微動,放下手,轉而道:「陛下,有人舉薦曹操入大司馬府。」
「卿家覺得,該怎麼安排他?」劉辯反問道。對於曹操的安排,劉辯一直沒拿定主意。曹操執意領兵以建功立業,留在朝中著實浪費,但派去何處,劉辯始終沒有想好。
「臣考慮,派他去三輔。」皇甫嵩道。他對於曹操還是很欣賞的,這個人在他手底下不短時間,有勇有謀,難得的是心志堅定,勝不驕,敗不餒。
「朕再想想。」劉辯道。三輔之地,可預計的時間內是不會有戰事了,讓曹操這樣的梟雄去那虛耗時光,太過浪費。
「是。」皇甫嵩沒有多說。朝野盡知一件事,那就是當今陛下對曹操恩眷隆重,簡直無人可比,三番四次的力保他。
皇甫嵩也感覺的出來,眼前的陛下,準備對曹操大用。
又與皇甫嵩聊了一陣子,劉辯離開大司馬府,在尚書台,與一眾朝臣商議到天黑,這才返回景福殿寢宮。
第二日,天色微亮,劉辯起床來到書房,一邊吃著早膳,一邊批閱偶奏本。
今日便是年底,朝休在即,太多事情要收尾,需要劉辯蓋印。
忙起來的時間就不叫時間,不知不覺到了晌午。
潘隱端送來午膳,瞅著空隙,道:「陛下,太後娘娘,選了幾位良家女子入宮。」
劉辯拿起勺子,送了一口湯飯到嘴裡,道:「劉表的奏疏還沒有到嗎?」
潘隱連忙躬身,道:「小人剛去問過,尚書台對御史台的改制頗有些意見,還在商討。」
御史台本來就權職重大,與尚書台並列,現在劉辯又要給尚書台諸多特權,尤其是要派遣欽使前往十三州巡視,楊彪、王允,包括荀攸等人,都擔心這會引起地方的激烈反彈,對大漢整體穩定不利。
是以,尚書台與御史台關於改制一事,一直在激烈爭論。
劉辯頭也不抬,道:「傳話給楊彪,今天要定下來。」
「是。」潘隱應著道。
「對了,」
劉辯不等潘隱轉身,道:「近來有不少人入仕,遞話給荀攸,有些人,要卡一卡,有些人要磨練,不要給高位。」
潘隱心中微緊,不知道劉辯指的是誰,謹慎的道:「小人這就去。」
劉辯沒有再說,繼續埋頭批閱。
不知不覺間,又是兩個時辰過去。
潘隱從外面進來,悄步上前,等了許久,實在等不得了,這才道:「陛下,大宴要開始了。」
劉辯腦子有些僵硬,唔的一聲,匆匆批閱了幾個字,慢慢抬起頭,道:「人到齊了?」
潘隱道:「陛下,太後娘娘,以及太皇太后,渤海王,宮外的朝臣都已經到齊了。」
劉辯深吸一口氣,冷靜了一會兒,起身道:「朕換件衣服。」
潘隱應著,招來內侍、宮女。
與此同時,德陽殿里,坐的是滿滿當當,談笑之聲,充斥著整個德陽殿,氣氛是前所未有的融洽。
楊彪坐在左邊首位,對面是皇甫嵩、次之是王允,對面是劉表,而接下來是太尉董卓、六曹尚書、九卿、六曹侍郎等等。
而因為劉辯特許攜帶家眷,楊彪帶了兒子楊修,王允帶的是京兆尹蓋勛,皇甫嵩帶了兒子皇甫堅壽,董卓帶了華雄,而鍾繇帶了陳群,蔡邕帶了蔡文姬等等。
此刻,所有人都好像忘了名利權勢,與相鄰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相談甚歡。
是時,在宮外,很多人眺望皇宮,都知道重要朝臣才能入宮參加皇帝陛下的大宴,無不羨慕渴求。
一處酒館,郭嘉自顧的飲酒,搖頭晃腦,一臉陶醉。
醉眼朦朧間,見著曹操望著皇宮,滿臉惆悵,不由一笑,道:「中郎將不要急,位列朝堂之日不遠矣。」
曹操猛的收回惆悵表情,狹長雙眼閃動亮色,盯著郭嘉道:「奉孝,有何教我?」
他與郭嘉相處了幾日,這個人嗜酒如命,但見識非凡,要麼不說,開口必中。
郭嘉雙眼迷離,道:「兗州要出事了。」
曹操神情不動,心底急轉,卻不得要領,語氣緩慢的道:「奉孝,兗州……大司馬平定不久,丁使君既有精兵又有良將,怎麼會出事?」
郭嘉笑著,又灌了一口酒,道:「我料定,那丁使君守不住山陽郡。我還料定,朝廷會派中郎將率兵增援,鎮守兗州。」
曹操故作的臉色不再淡定,坐直身體,雙眼嚴肅、認真的盯著郭嘉,道:「奉孝何出此言?」
砰
曹操話音未落,郭嘉應聲倒在桌上,呼呼大睡。
曹操見狀,心裡猶疑不定。
他無法判斷郭嘉的話是不是醉話,又期待著不是。
……
「太皇太后,皇太后,渤海王到。」
德陽殿西側門響起黃門尖銳長叫,接著董太后,何太后,劉協相繼進來。
德陽殿為之一靜,朝臣們齊齊整理服飾,抬手向前。
董太後面無表情,卻又清晰可見的刻薄冷漠。
何太后就從容的多,面帶微笑,優雅自如。
兩人一前一後,進了左右的帘子之後。
劉協則走到了楊彪邊上,拘謹有禮的坐下。這裡有一個斜切的小桌,位置十分特別。
朝臣們以及那些『家眷』不動聲色的瞥了眼劉協,抬手而拜,道:「臣等參見太皇太后,皇太后。」
「免禮。」朝臣聲音未落,何太后笑呵呵的道,語氣充滿了興奮與得意。
『屠戶小門!可笑!』董太后瞥了她一眼,神情冷厲。
「謝太皇太后,皇太后。」
朝臣們放下手,歸坐一旁。
他們的目光,在劉協,在兩宮太后的帘子上掃來掃去。
在座的,不少人是經歷劉辯繼位那一天的驚心動魄的。
這一幕,何其相似!
時至今日,還是令一些人心懷惴惴。
原本熱鬧非凡的德陽殿內,無人再說話。
「陛下駕到!」
這時,東側門,潘隱疾步出現,尖銳長叫。
旋即,一身常服的劉辯隨後邁步進來,走向他的坐位。
「臣等參見陛下。」
德陽殿內的足足上百人,再次起身,齊齊抬手而拜,聲音如雷,在德陽殿內環繞不休,與剛才迥然不同。
劉辯環顧一圈,站在丹陛上,居高臨下的一擺手,笑著道:「眾卿免禮。」
「謝陛下!」上百人謝恩,放下手,坐了回去。
所有人的目光走在劉辯身上,有的平靜,有的敬畏,有的好奇,有的困惑。
劉辯轉過身,向著董太后、何太後行禮,道:「見過祖母,見過母后。」
何太后微笑,道:「辯兒免禮。」
董太后心裡對這上不得檯面的兒媳婦深感不滿,強壓著怒氣,淡淡道:「皇帝免禮。」
「謝祖母,謝母后。」
劉辯微笑著,不管她們的婆媳爭鬥,坐回他的位置,直面朝臣。
認真觀瞧之下,確實發現了非常多的陌生人。
劉辯笑容滿面,心裡大有滿足感。相比於他之前的人手困頓、求才不得,現在是滿坑滿谷,完全不缺人了!
朝臣躲避著劉辯的目光,倒是刑曹尚書李儒忽然拿起酒杯,高高舉起,朗聲道:「陛下繼位以來,掃除姦邪,力除弊政,招賢納士,澄清朝堂,更是御駕親征,斬殺匈奴單于,文治武功,古今往來,少有可比!臣恭祝陛下福澤綿長,佑我大漢昌盛萬年!」
馬屁精!
奸佞!
不知道多少人心裡大罵。
王允神情淡漠,暗自皺眉,對李儒突然冒出來,心裡不滿。
李儒對於若有若無的目光熟視無睹,一臉欽佩模樣的注視著劉辯。
劉辯瞥了眼朝臣們的表情,笑著拿起酒杯,道:「李卿家辛苦了,共飲。」
「謝陛下。」
李儒大聲道,而後一飲而盡,回坐原位。
楊彪見狀,故作沉吟片刻,肥臉一抖,雙手端起酒杯,微笑的道:「陛下大勝匈奴,王師振奮,各處捷報頻傳,民心安定,此乃大興之相,身為丞相,臣與有榮焉。」
劉辯倒是沒想到楊彪這麼會說話了,拿起酒杯,道:「丞相今年也辛苦了。」
王允瞥著楊彪,心裡冷哼,等劉辯喝完,放下酒杯,道:「陛下,裁減冗官已基本完成,各州補缺還缺額近三百,臣擬對太學生進行考核,擇優而錄,補缺各州。」
劉辯微笑不變,等著王允說完。
殿中不少人暗自搖頭,這位王公,還真是會掃興,這麼高興的時候,非要討論政事嗎?
「王卿家辛苦了。」
劉辯將眾臣表情盡收眼底,道:「來人,賜王卿家一道……雋燕之翠。」
王允好像會過意,神色如常的道:「謝陛下。」
劉辯看向其他人,目光落在皇甫嵩身上,道:「賜皇甫卿家一道旄象之約。」
「謝陛下。」皇甫嵩抬手道。
劉辯又看向荀攸,道:「荀卿家今年辛苦了,賜卿家一道獾獾之炙。」
荀攸連忙抬手道:「臣謝陛下。」
劉辯眼神移動,與劉表對視,道:「劉卿家主事御史台,勞苦功高,賜卿家一道猩猩之唇。」
劉表有種卓爾不群的名士風範,聞言面不改色,抬手道:「謝陛下。」
劉辯又掃過所有人一眼,笑著道:「今日只論君臣之誼,不論其他,諸卿開懷暢飲,暢所欲言。」
「謝陛下!」上百人齊齊抬手應道。
宴席,算是正式開始了。
起初所有人都還很拘謹,但隨著劉辯走下丹陛,走入朝臣之間,與朝臣喝酒私聊,偌大的德陽殿逐漸放開,氣氛熱烈。再酒過三巡,幾乎所有人就真的暢所欲言了。
一直到深夜,大宴還在繼續。
「陛下!」
不知道是什麼時辰,一個小黃門跌跌撞撞跑進來,急聲大喊道:「陛下,陛下,東郡太守橋冒,以司徒、司空的名義,號稱『清君側』,謀反了,已經攻佔了山陽郡!」
德陽殿內,瞬間鴉雀無聲。
兩更一萬字,求月票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