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資源病和倒霉的大秦洲
第336章,資源病和倒霉的大秦洲
石油帶來的財富,讓波斯國的財政收入排在全球第三,富裕的程度還超過了竺。
但這樣的富裕不是沒有缺陷,甚至可以是個巨大的陷阱,因為這筆財富和普通的波斯百姓沒有關係。
石油帶來的財富基本上都進入了波斯王室和貴族的口袋當中,讓貴族手中的財富急劇膨脹。只是波斯的王室和貴族就進入了後世西歐貴族病的狀態。
財富來得太容易,太快了,波斯皇室和貴族此時的能力駕馭不了這筆財富。
得到這筆錢他們想的不是購買機器,發展工業,也沒有想過給普通百姓發什麼福利,而是用酒池肉林,極盡的奢華的花這些財富,只能封建時代的思想和三觀是駕馭不了工業時代的財富的。
他們沒有能力用這筆財富帶動社會的發展。反而波斯皇室和貴族的對整個社會和工業的管理能力,在這樣奢侈腐敗的宴會當中快速下降。
本來在波斯還有一些不差的工業區,紡織業發展也算是中亞的霸主,加上此時波斯境內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糧食產量極高,養育了大量的人口,方文明處於快速上升時期,軍事能力強悍,可以和大漢競爭。
但現在波斯帝國在賺這幾億利潤的背後,是他們的工業體系快速被瓦解,什麼工業設備和產品都靠外面買,汽車買大漢的,發電廠買南漢的,紡織業就就全部丟給竺這些窮鬼去做。
他們唯一像樣點的產品居然全是軍工產品,波斯皇室和貴族也知道武力對保護他們石油產業的重要性。
所以他們對購買武器設備和配套的軍工工廠重視,南漢幫他們全建設了全套的步槍生產工廠,火炮生產工廠,戰機生產工廠,還有造船廠,這些工廠勉強維持了波斯帝國的武力,讓他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的財富。
但富貴病卻像癌症,得了之後很難痊癒,賣點石油就能賺錢,為什麼要辛苦的弄一些紡織品,可以享受奢侈的晚宴,為什麼要辛辛苦苦管理工廠,皇室的宴會,這不比待在軍營當中好。
雖然波斯帝國軍事武裝還沒有衰敗,甚至因為購買了南漢新式軍事武器,戰鬥力上還有所提升。
但他們帝國的上升勢頭已經戛然而止,喜歡待在宴會的軍官是打不了仗的,酒池肉林當中的貴族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官員。整個帝國都石油的財富當中快速腐化,現在波斯帝國只等量變引起質變,讓其他國家揭開他紙老虎的面目,導致整個帝國崩潰。
而大漢文明體系下的諸侯,都搭著兩漢的順風車飛速發展,尤其是那些資源諸侯國富裕程度甚至不比波斯國差多少,二次工業革命需要的資源比第一次的多了幾十倍,可以賣的資源的種類也多了幾十種。
像鐵礦石煤炭等這種第1次工業革命的資源,雖然價格沒有暴漲,但產量卻提升了幾十倍,也就是這些資源國多了幾十倍的利潤。
還有幾十種可以利用的新資源可以販賣到兩漢國家,大量的財富流入了這些諸侯,而這些諸侯國又用這些錢來購買兩漢的工業產品,這完成了一個正循環,只要搭上這班車的諸侯國,社會的財富都在暴漲。而墨家的主要資源和能源都集中在建設南漢,導致磷層的百姓沒有人來組織了。
本來動蕩了幾十年的國家都陷入了平穩當中,整個大漢的文明體系再次向前進步,大漢的諸侯和貴族可以感覺到,整個文明都好像進入了300年前那種黃金髮展時期。
各種新機器和產品層出不窮,每都有新的工廠開啟,這些工廠製造了大量富裕階級和中產階級,整個社會充滿了一種難以明言的活力,這種認知是讓他們鬆口氣的,這代表他們家族又可以多享受300年的富貴。
而要這輪工業革命的浪潮,最慘的莫過於大秦洲的國家,一來他們遠離兩漢文明的中心,受到二次科技革命輻射最遠。
其次大秦洲本來就是極其的一塊土地,資源貧瘠,還分裂成了上百個國家,氣候差,農業差,人口數量稀少,市場不成體系。
而第一次工業革命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勞動力市場就可以維持,但等到鄰二次工業革命,就必須要有千萬級別的國家才有能力承接,大秦洲內部需要統合市場。
好在大秦洲外患及其強大,方文明對他們虎視眈眈,想要吞噬他們以自強。
強大的壓力導致,大秦洲上百個國需要有一個主心骨,帶領他們反擊外界的敵人。
而聖光教會就成為了這個當之無愧的主心骨,波斯帝國幾次想要滅亡大秦洲文明,但在聖光教會的組織下,打退了波斯帝國的入侵。
在這樣文明滅絕的壓力下,聖光教會的教士也沒有時間玩弄孩,火燒巫女,分裂軍功貴族。他們反而要想辦法把這上百個諸侯國,乃至於更的諸侯勢力凝聚力起來,爆發出更強大的軍事力量。
任何腐朽的思想只能讓位於軍事鬥爭,同時保守派也沒有市場,聖光教會一直和大漢的景教聯繫緊密,南漢更是整個大秦州派遣留學生最多的地方。
每年對大量的留學生到外界學習先進的技能,雖然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沒有回來,但回來的一些卻已經足夠大秦洲維持工業體系了。他們花費了上百年建立了一些工業體系,有了一點自保的能力。
二次工業革命浪潮已拍過來,他們花了幾十億上百年時間建立的軍工體系又全部落後,但要讓他們花錢重新建設,錢都找不到從什麼地方來。
而這個時候南漢卻給了他們希望了,大漢限制留學生,更加限制外來的工人搶奪本國不多的崗位。
但這些在南漢卻完全不用在意,當初大秦洲諸侯還心翼翼的派遣一些留學生去,這些人少部分是去留學的,大部分其實是討生活的。
但南漢卻根本不在意,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需要開墾,南漢不是工作崗位稀缺,而是勞動力稀缺,不管是普通脈術師和工人都輕易可以在南海找到工作。
整個南漢外來的勞動工人有500萬,而這其中大秦洲卻佔據了十分之一,而這些留學生和勞工帶回來的了外匯,成為大秦洲維持發展的最重要資源。
所以在聖光教會為主導的下,他們從南漢得到的巨額外匯全部用來購買機械設備上,而後在聖光教會總部,一個包涵了新式的鋼鐵廠,機械廠,汽車廠,合成氨工廠,發電廠,造船廠等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工廠。
一個全新的工業區在聖光教會總部生根發芽,這是整個大秦洲保證自己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上不掉隊的唯一希望。
均訂,763,總訂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