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渭水殤殤關中血,耄耋猶憶入秦時 下

第三章,渭水殤殤關中血,耄耋猶憶入秦時 下

至於雙方爭執,秦王政心裡實際很清楚,相邦呂不韋將鄭國建渠的想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秦國也有水工,也深刻探討過,對於鄭國的構思,都是大為讚賞,好處就是關中沃野千里,不再有洪澇災害,文官當然支持。

軍方反對,主要是這建這渠需要大秦十多年的全力投入,至少三十萬人力的長期消耗,那麼東出資源難以為繼,以大秦現在的國力,十餘年,滅掉東方一、兩國錯錯有餘,讓強悍的大秦百戰之師憋在函谷關內,豈不憋屈?大秦世代君王以統一天下,還百姓一個安康的太平盛世為己任,十幾年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有的時候這就是一代人,作為軍方最高的幾個人那時候是否在世都是個問題,軍方反對是很正常的。

雙方各執一詞,都非常有理。

所以,秦王政還是願意自己看看這個鄭國,到底何等人物,韓國過來的消息是讓人有些擔心,因為從記錄上看,鄭國來秦之前,韓國相邦張平張天祐可是親自見過他,張天祐是何人,自己當然清楚,與其父張開地五世相韓,也就是說父子兩在韓國做了五代君王的相邦,張開地在韓昭侯、韓宣惠王與韓襄王手裡為相,張天祐在韓釐王與韓桓惠王手下為相,算得上在韓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張家也是韓國第一世家。

有傳聞當年韓國在秦軍壓力之下,韓王決心將上黨之地贈送給秦國,就是這個張平慫恿下,韓王私下指使上黨太守馮亭將上黨之地轉送給趙國,讓秦趙兩大強國決一生死,當然,這是傳聞,沒有任何證據,不過,這可以看出,這個張平不是等閑之輩。

這個傳聞之外,還有個極其確定的事情,張平是韓國所有臣工中「合縱抗秦」的中流砥柱。

這麼一個「合縱抗秦」的中流砥柱偷偷的見鄭國,是做什麼?安的是什麼心?鄭國來秦真正目的是做什麼?

就因為這件事,軍方大做文章,極力證明鄭國沒什麼好意。

當然以呂相邦為首的文官一方倒是說,這張平就是不願秦國使用鄭國,所以就特意見了鄭國,不然私下見面,要做到沒人會知道也是不是沒有辦法的。

而現實中,關中最大的水患就是涇水,是一直存在的,在大秦的文書之中一直有個記錄,李冰之子李二郎西去之前曾說,關中應該建一渠消除涇水水患,李冰父子先後辭世后,大秦再也沒有那麼厲害的水工,可以主持修建這條溝渠,所以一拖再拖,今日天下第一水工鄭國來秦,當然受到秦國上下的重視。

秦王政心裡蠢蠢欲動,按捺著自己的心,自己尚小,實際上權利並不在自己手裡,現在的自己只是這大殿里的一尊木雕泥塑而已,雖然說是自己是秦王,看起來無比尊貴,但是場內沒幾個會真正聽從自己的意見,從這段時間的事情可以看出,權利主要是母后、呂相邦、嬴秦王室、軍方代表麃公手中,政事決斷並不是秦王印璽有用,而是太後印璽、相邦印章一起用才有效,而動用萬人以上軍隊,需要太后和麃公的印章一起才有用才行,而自己的秦王印璽要自己親政之後才能有用,現在離親政的時間還很遠,但是自己那顆躁動的心卻是難以壓抑。

太后只有一人,相邦呂不韋這邊卻有一半文官支持,這主要是非楚國的秦國外來人員,呂不韋一方也有軍方人員支持,齊人蒙驁是呂不韋舉薦,經大小四十餘戰,已經成為軍方代表之一,蒙驁的蒙家軍也有兩萬,極其有實力,陽泉君代表的是華陽老太后,楚系朝臣,當年相邦呂不韋就是通過陽泉君見到當時的華陽夫人,將自己父親莊王走到秦王的位置,陽泉君雖然位置並不高,但他代表著華陽老太后,影響力並不弱,陽泉君總是給秦王的感覺,自己欠他的,而麃公[ZR2]代表著嬴秦王室和大秦軍方。

據說當年,麃公也是王位的有力傳承人,只是棋差一著,但是落選之後,他的心態擺的很正,心甘情願的幫助後世君王,沒有絲毫篡權的心思,在自己兄弟死後,他的兩個王兒背後實力大打出手,本來他那時候是有機會的,但是他毅然決然的執行了兄弟秦莊王的遺願,伸出手將當時的太子政扶上秦王之位,由於他的淡然,不爭不搶,正因為如此,得到秦國王族的認可,繼承了駟車庶長之位,當所有事情平定下來,候上一任駟車庶長拿出莊王的遺詔,給與他公爵之位,公爵之位,這可是連商君所沒有的爵位,自惠文王以來,王位之下最大的也就是侯爵,公爵只有這一例,絕無二例,他在大秦有超然的地位,他的身後還有大秦軍方支持。

秦國軍方是七國中最為單純的,他們只擁立秦王和秦國王室,很少有政治傾向,幾百年來,只有三個特殊案例,第一個當然是昭王期間,穰侯魏冉,位極人臣,有支軍隊是極其有政治傾向的,幾乎是穰侯魏冉私軍,後來這支軍隊在魏冉離開后也被併入藍田軍,第二例,就是呂不韋安排的蒙驁將軍,現在僅次於麃公、老將軍王齕之後,王齕已經重病在床已經很久了,聽說未必能撐得過這個冬天,自己前段時間都去慰問過他,位於蒙驁將軍之後,還有張唐等人,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就是當初長安君成蟜的擁躉將軍壁,將軍壁現在就是軍方排名在十號開外,排在蒙驁、張唐、桓齮等人之後,影響力並不大,但是和成蛟爭奪秦王王位的過程中,將軍壁可是堅定地站在成蛟身後。

所以麃公如同大秦鎮國人物,麃公這邊還有老相邦蔡澤支持、出謀劃策,老相邦剛成君蔡澤是老秦王昭王時代最後的一任相邦,先王上任之後,老相邦剛成君蔡澤卻是非常明智,自動請願卸去相邦職務,呂不韋卻如願以償地坐上相邦之位,呂不韋為了減少麃公的實力,所以一上任就派剛成君蔡澤去燕國為相,說是幫助燕國,共同對付趙國,畢竟蔡澤本身是燕國人,又在秦國曆經四世也有很多文官力挺,有他幫助麃公,呂不韋也很難收服朝堂之上那些文官們。

蔡澤赴燕為相之後,在朝堂上,麃公不大出聲,畢竟自己並不懂政,這就是呂不韋的老道之處,沒有蔡澤,麃公就像拔了牙的老虎,不懂朝政,所以只能旁聽,加上太后的幫襯,朝堂上的文官們,很快大部分也被呂不韋籠絡過去了。

朝堂之上也有第五方,以昌平君為代表,有一幫人支持昌平君,特別是楚系秦國外來官員,這是先王臨走之前提拔上來的典客,典客雖然只是九卿之一,但是有華陽宮的幫襯,倒是小有規模,但是這些年在呂不韋的攻擊下,居然風雨飄搖,卻沒有倒下,甚至位置都沒有換一下,對於秦王政看來,此人卻有非凡能力,只是在朝堂之上,他的話語權並不重,只是由於位置原因,來秦的楚人卻多了一個選擇投靠。

華陽老太后雖然並不在這承平殿,但是一生就在這秦國王宮之中,影響力並不比剛回來四年的母親低,加上長輩之尊,母后見到華陽老太后,還要尊稱:「母后!」

北宮依然是以華陽老太後為尊,加上陽泉君,楚系朝臣更多的選擇投靠到華陽老太后這邊,祖父秦孝文王雖然為王只有幾天時間,但實際上執掌權柄時間還是很長的,曾祖父莊襄王晚年,由於體弱多病,祖父安國君可是以太子的身份監國很長時間,那時候華陽老太后卻是萬千人恭維,是楚人的核心,凝聚了一大波人,那段時間楚國來秦潮卻是有一大波。

至於長安君成蟜也是一方勢力,畢竟當年也是有很多人跟隨,希望他成為秦王,但是秦王政上台後,很多人相繼離開了,所以他的勢力極其微弱,根本影響不了什麼,只是將軍壁有點實力而已。

朝堂上還有一些清流,不在任何派系之中,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廷尉隗林,隗林是楚國人,但為人剛直不阿,判案不偏不倚,對誰都敢頂,哪怕是高高在上的太后,大權在握的呂不韋,還有尚未成人的秦王,他都敢懟,身邊慢慢匯聚了一些清流,儼然成了秦國清流的領袖,這讓太後趙姬和呂不韋的頭痛不已,但是清流誰也不願意得罪,結果隗林的位置越坐越穩,雖然上不去,但卻無人能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陰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昭昭大秦系列之史上第一陰謀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渭水殤殤關中血,耄耋猶憶入秦時 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