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九章 這裡曾是大唐的地盤
十萬紅俄降兵,可都是壯勞力,餵飽嘍就能當牲口使喚,戰俘待遇是可以有的,不過談判結束以後他們還是要回到俄國的,吃了幾天窩頭的牲口們顯然被養刁了胃口,凍土豆的滋味想起來就讓人渾身顫抖。
不管**誰理解的對錯,中國或者說是中國的東北自治政府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許許多多的紅俄士兵在窩頭的引誘下,走出戰俘營,加入到修復西伯利亞鐵路的大軍當中。作繭自縛這四個字每天都折磨著李長庚的大腦,跟小日本就不能合著幹事,能在實在些嗎,從葉卡捷琳堡到彼得巴甫爾一千多公里的鐵路路基讓小日本給拆了個徹底。本來打算著坑紅俄一把,沒想到頭來坑得確是自己。
俄國人是真打不動了,現在國內形式也很危急,西線戰場上的失敗,使得東線被國際聯軍連打了幾個漂亮的反攻,急於穩定事態的紅俄希望與李長庚儘快簽訂條約,換回紅俄俘虜。李長庚肯定不會放過敲竹杠的機會,中俄邊境在烏拉爾山的下面又向西拐了個彎,加了一條烏拉爾河延伸到裏海。這一條就把大半個哈薩克劃了進來。另外一名戰俘換五名15到20歲身體健康的少女,就這樣五萬多名意志還算堅定的紅俄戰俘又回到了紅俄的手上,俄軍全部撤回到烏拉爾山以東,讓出葉卡捷琳堡、新烏拉爾斯克、車裡雅賓斯克、奧倫堡、烏拉爾、阿特勞,等主要城市。
隨後中俄簽訂了中蘇友好條約,在條約里中國第一次承認了布爾什維克在蘇俄的主導地位,並以人道主義援助的名義,向俄國提供了十萬噸糧食。
中俄條約還沒有最後簽屬,但雙方都按條約實際履行了對方的要求,之所以沒有簽約,一方面是俄國確實不想簽定割讓領土的條約,另一方面東北政自治政府代表不了中國,布爾什維克黨也代表不了俄國,雙方都缺乏簽訂國家級條約合法性的存在。
最後李長庚提議中俄友好條約,由李長庚和列寧分別以布爾什維克黨和國家社會主義復興黨黨首的身份簽訂。列寧開始時明確表示他是不會簽訂這樣條約的,但李長庚卻不依不饒地堅持俄方簽約代表必須是列寧,只要列寧簽字並向國際社會聲明,中方原意向俄國紅軍提供十萬人的武器裝備。
俄國國內越來越差的戰爭環境,列寧只好做出妥協,但條件是在增加五萬人的裝備。一系的討價還價之後,中方還是向俄國提供十萬人的武器裝備,但多加了一百門105毫米榴彈炮和十萬枚炮彈。這批武器以交還戰俘武器的名義送給俄方。並約定列寧和李長庚在1920年1月1日這一天,雙方在葉卡捷琳堡簽訂條約。
當東北軍進駐葉卡捷琳堡的時候,李長庚為了宣示對新地盤的主權,將這座城市改名為庭州,為北庭省首府所在地,孫烈臣為北庭省督軍。隨著北庭、安西、濛池、昆陵、月氏、條支、這一系列歷史當中的地理名詞被東北宣傳部門發表在報紙上,中國的文史學家都瘋狂了,那裡曾是大唐帝國的地盤啊!現在又回到天朝的懷抱了,一連串的地理名詞更是成為文士們高談闊論的話題,碎葉水、葯殺水、烏滸河、夷波海,安息洲、火尋、鳥飛、休福。
最讓人不解的是許多日本學者也熱情高漲地參與進來,畢竟日本人保留東西的傳統還是不錯的,許多唐朝的史料保存得比中國自己還完善。一些燒壞了腦子的日本學者還捧起了中國的臭腳,揚言要和中國合併,當然這種腦殘的聲音被日本政府無情的鎮壓了!要合併那也是日本合併中國,中國把日本合併了,天皇上那呆著去。
東北軍一夜間大獲全勝,讓許多人都沒做好準備,但勝利的果實要馬上收取,時間久了,東西就指不定是誰的了。在中俄條約簽訂之前,必須要將阿拉什共各國拿下(今哈薩克北部地區,西南部地區為士耳其斯坦共和國),這個地區屬於資產階級統治,對紅俄的**沒有任何好感,而作為曾經的天朝附屬國,也有著一份濃厚的感情。說亂七八糟的都沒用,想當年中國的鹽、茶、大黃、絲稠、瓷器等物資那是相當重要的。
一些地區紛紛推翻俄共的領導,接受東北軍派往的官員和軍隊。李長庚現在最發愁的就是手中官員實在太少了,幾呼到了無官可派的尷尬境地,特別是新收回的幾個斯坦地區,這些地區民族和宗教問題十分複雜,沒有經驗的官員去了,非鬧出亂子不可。
糾結解決不了問題,李長庚把主意打在了那些前清遺臣上面,這些人治理一方的能力肯定沒個說,尤其是駐新疆的幫辦大臣,參贊大臣,伊犁將軍,還有一些中低級官員,這些官員對伊斯蘭事務和民族事務都十分熟悉,發今這些人多數都是坐冷板登的角色,重新啟用的難度並不大,不過卻涉及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官員滿族人的比例遠高過漢人,這些人一旦掌權之後,會不會在玩復辟。
想來想去李長庚決定冒險搏一搏,這時一個人出現在李長庚的視野內,那就是清末駐疆布政史王樹楠,此人在新疆其間發行紙幣、重訂稅收、創辦郵局,在疆其間聲望非常好,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官員,如今此人正愚居北京不理世事,李長庚覺得這個人是可以重用的,於是派楊度親自去請賢。
東北軍連打帶搶弄下的地盤還沒出亂子,國內這時卻又出了亂子,皖系見東北軍無暇顧及國內,段祺瑞和徐樹錚以為好機會到了,放開手腳糾集大軍準備對直系軍閥曹錕和吳佩孚開戰,曹錕和吳佩孚也不是善茬高呼安福國會為非法國會,直皖大戰初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