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往事(三)
「乾康十一年,皇上帶著宮中的幾位娘娘,以及一些大臣和家眷去狩獵,當時大哥以及鄭二小姐都在其中。可是,當時鄭二小姐不小心迷了路,還滑落到谷底,被大哥遇見。
那時天色已黑,大哥下到谷底才發現,自己獨自一人帶著鄭二小姐攀爬山谷非常危險,又一直再無人過來施援。原本,大哥打算爬上山谷找救兵來增援,可是山林中野獸眾多,鄭二小姐不敢放大哥離開,大哥也怕鄭二小姐會出啥意外,就陪著鄭二小姐在谷底待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將鄭二小姐從谷底救了上來。
這件事被不少人呢知曉,當時鄭二小姐畢竟是個姑娘家,與一個男子在谷底一起過了一夜,畢竟於她閨譽有損。後來由太後娘娘做主,將鄭二小姐賜婚給了大哥。不過,大哥當時有向太後娘娘和鄭家坦陳在老家已娶妻之事。
鄭家的女兒是不可能與人做妾的,所以太後娘娘和鄭家許偌給雲娘平妻之位,日後二人在外以鄭二小姐為尊,在內則是平起平坐,不分大小,雲娘所生子女也享受嫡子嫡女的待遇。只是沒想到,後來雲娘竟然……」仍舊是向寧致開口替向盡忠解釋道。
平妻雖然也是妻,但實際還是比正妻低了一頭,說白了也只是級別最高的妾而已,所出的子女也不過是級別最高的庶子庶女而已。好好的原配夫人卻莫名其妙的變成了平妻,想必雲娘要是知道,心裡也一時難以接受吧。
但是,以鄭家的權勢,能容忍沒有家世支撐的雲娘做向寧遠的平妻也算是最大的讓步。更何況雲娘已過世,再來糾結這些也沒什麼意義。
想到這裡,吳昭儀嘆了口氣,扶起向寧遠道:「也是雲娘沒有這個命,況且以瑞哥兒今日之權勢,身邊也不可能只她一人的。祥哥兒呢?你當初考的是文舉,為何會成了我大夏朝第一個被授了武職的文官呢?」
向寧致苦笑道:「當年我們從京城返回家后,才發現父母雙亡,雲娘也帶著孩子失蹤的消息。父母病故按制應當丁憂三年。於是我與大哥一起遞交了丁憂的摺子。只是,當時正值韃子肆掠,邊關急需人才,所以皇上准了我的摺子,卻讓大哥奪情趕赴邊關。
過了父親、母親的七七之後,我在家中閑著沒事可干,又擔心大哥初上戰場的安危問題,便乾脆卷了一個包裹,也前去邊關尋找大哥。途中,我拿了幾本大哥的兵書翻閱作消遣,誰知竟然越看越著迷。
後來到了邊關,韃子進攻時我給出了幾次策略,竟然都大獲全勝,為當時駐守邊關的主帥所賞識。為邊關將士請功時,這位主帥也算上了我,後來我便一步步的走上了這條路。」
「或許這也是你天生適合走這條路,也或許這是姨夫姨母在冥冥之中給你的指引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雖然聽到你們說我爹我娘姨父姨母以及雲娘都已過世,星辰也下落不明,我有些肝腸寸斷的感覺。
可讓我高興的是,我畢竟能與你們二人相認,這個世上我還是有嫡親之人的,原本我以為再也尋不到你們了……」說到這,吳昭儀不禁又開始泫然欲泣起來。
「娘娘莫傷心,您在這後宮中的難處我們也能體會一二。以後我們兄弟三人就是您唯一的娘家人,我們的家也就是您的娘家。您若是想家了,想找人述述家常,我們是男子不方便進宮,而且常年駐守邊關,在京城的時日不多,您召我們的家眷進宮也是可以的。」向寧致勸慰道。
「是啊,三弟所言就是我所想。我欠娘娘太多,卻不知該如何彌補,以後但凡娘娘有何需要,只要寧遠能做到,定當竭力而為。」靜默良久的向寧遠也開口保證道。
吳昭儀轉泣為笑道:「都是自家人,說啥彌補不彌補的。之前我在宮中也聽過很多你們的事迹,當時我都當是別人的事聽著,沒想到,到頭來,竟然是你們兩人。
說到家眷,大弟妹和三弟妹我都在宮中見過,不過,當時也只是遠遠的見了個禮,打了聲招呼,沒想到竟然是這種關係。下次她們再進宮時,我一定要找她們好好聊聊。二弟妹和幾個孩子我倒是從未見過。」
「等過幾日,我便讓玉霜帶著三弟妹以及幾個孩子一起遞牌子求見娘娘。不過就是二弟妹沒有誥命之身,入宮麻煩一些。」向寧遠笑道。
按照大夏朝的規定,正三品以上的後宮嬪妃可以接見遞牌子求見的外命婦,而正三品以下的嬪妃想見外命婦,或者正三品以上的後宮嬪妃想接見沒誥命在身之人都需經過太后或者皇后的特許。
「嗯,這倒稍微有點麻煩,就只能尋合適的機會,我找合適的機會在太後娘娘跟前提提看。」吳昭儀沉吟了一下道。
鄭皇后那裡她想都不敢想,一直看她不順眼的鄭皇后不故意找她的茬都已不錯,又怎會答應她提出的請求。
自打她從秋葉宮搬出之後,慈寧太后對她的態度倒還不錯,有時鄭皇后刻意刁難她時,慈寧太后還替她打打圓場,解解圍。不過,涉及到向寧遠、向寧致兩兄弟之事時,也不好說。
向氏兩兄弟是鄭家想積極拉攏的對象,鄭家當年將鄭玉霜許給向寧遠時應該就有此意。不過卻被乾康帝插了一竿子,將齊丞相的三女兒,也就是齊賢妃之妹、四皇子齊王的姨母齊妍玲指婚給向寧致。
除此之外,在鄭玉霜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經太醫確認損壞身子,無法再生育后,乾康帝又將禮部尚書楊繼來的四女兒,楊德妃的庶妹,五皇子魏王的庶姨母楊芙蓉指給向寧遠做了貴妾,使將軍府的內部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起來。
現在,毫無疑問,她和三皇子梁王是被劃在一起的,而她和向寧遠、向寧致之間的表兄妹關係肯定是慈寧太后、鄭皇后及鄭家所不樂見,她們對梁王的警惕心也會變得更強。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