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

而且按照原本歷史的事實,劉禪的政治水平也是可圈可點的,起碼他「樂不思蜀」這個操作是卓有成效的。

蜀漢政權滅亡於景耀六年(公元263年),而劉禪投降被扣押在洛陽,之後過了七年時間,到了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劉禪才去世,享年六十四歲(劉禪生於公元207年)。

雖然對比起後世不少人,劉禪只有六十四年壽命看似不算高,但是要知道,秦漢甚至到了明清時期,由於溫飽問題和治療條件等因素,世人的普遍壽命並不高,「人生七十古來稀」就是這個事實的最好寫照。

甚至對於古代人來說,七十歲已經基本上是人的期望壽命了,這從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這種記載就可以得知了。

據記載,漢明帝舉辦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這就是漢代老人的標配——鴆杖了,由於是皇帝所賜,又叫做「王杖」,據傳只有是手持這種杖的老人,是見官不拜的,甚至有些傳言,是連覲見皇帝也不用行禮的。

除了漢代皇帝宴請老人的記載,到了滿清時期,也有這些記載,其中最著名的當然是乾隆舉辦的「千叟宴」了。

不過其實「千叟宴」的由來,並不是乾隆開創的,而是那名滿清最優秀的皇帝——康熙皇帝想出來的。

據載,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聖祖康熙皇帝60歲生日,(又稱萬壽節)他認為:「自秦漢以降,稱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綿長,無如朕之久者「。所以,決定舉辦隆重、排場的萬壽慶典。(見《康熙實錄》卷254)在北京,為慶祝活動搭置的彩棚,從西直門一直延伸到暢春園,長達20里。禮部特別作出規定:「今歲恭遇萬壽六旬大慶,非尋常可比「,從三月初一至月終,京官都要穿蟒袍、補褂,打破只穿朝服七天的常例。

到了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曆正月,康熙帝年屆69歲,為了預慶自己70歲生日,他在乾清宮舉辦了第二次千叟宴,當時12歲的弘曆作為皇孫參加了這次宴會。而這年是康熙皇帝人生旅途的最後一年。

而祖父的這些舉措,顯然是深深影響了乾隆皇帝,到了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正月初六日,四海承平,天下富足,適逢乾隆喜添五世元孫,乾隆帝為表示其皇恩浩蕩,在乾清宮舉半了千叟宴。

參宴者,有宗室王貝勒、內外文武大臣官員、致仕大臣官員,也有從民間奉詔進京的老人,都是年過六十歲的人,這些人合計約有3000餘人,宴開800多席,場面確實浩大。

席間,乾隆召一品大臣及90歲以上者至御前,親賜飲酒。又命皇子、皇孫、皇曾孫在殿內依次敬酒。賜予大家詩刻、如意、壽杖、朝珠、繒綺、貂皮、文玩、銀牌等。

之後到了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乾隆已是一個85歲的老人,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紀錄,他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弘曆退位,作為太上皇。他在寧壽宮皇極殿舉辦了第二次千叟宴,此時,乾隆已是86歲的老人,60歲的老人與他已有26歲的年齡差距,因此規定,參宴老人的年齡由60歲改為70歲以上。

要知道,乾隆六年(1740年),全國在冊人數在我國人口統計史上首次突破1億,而到了乾隆27年(1790年),人口數更是突破3億了。

按此推算,乾隆舉辦「千叟宴」的規模約為3000人,即使算是全國疆域太大,不能全部老人到京為乾隆賀歲,那麼當十倍來算,全國60歲以上的人,也就三萬人左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命運三國龍套覓封侯之定鼎中原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六章 人生七十古來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