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清算李岩(上)

第一二章 清算李岩(上)

李岩,原名李信,河南舉子出身,崇禎十三年(1640)投奔李自成,獻四策:均田免糧、除暴恤民、嚴明軍紀、尊賢禮士,又作「迎闖王,不納糧」等歌謠,教商販和兒童們四處傳唱,以收攬民心,因此深得李自成的賞識和信任,被任命為帥標制將軍,位在帥標諸將之上,僅次於中權親軍權將軍劉宗敏。

永昌元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大順軍攻佔北京以後,李岩又諫四事:退居公廠,擇吉登基;分等處置降官,惟貪污抗拒者嚴懲;移軍城外,不與民眾混居;招撫吳三桂,以大國封明太子。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接連兵敗,河南州縣多叛,李岩主動請纓,要求率兵兩萬平亂,丞相牛金星認為李岩這是想要分兵自立,徵得李自成同意,設計殺死了他。

李岩文武雙全,慷慨豪爽,深得軍心,他的被殺得到了包括田見秀、劉宗敏、張鼐在內很多將領的同情。

所以,聽李岩會這樣說,張鼐有些不敢相信,說道:「我軍歷來紀律嚴明,過城邑不得入民房,除妻子外不得攜帶其他婦人,馬踏禾苗者死,更別說殘虐百姓了。剛一進北京的時候,陛下還下了嚴旨:『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有兩個士兵強搶前門商鋪的綢緞,被軍法司逮到,當即就被斬首以正軍法了,還把手足剁下來釘在了前門左邊的柵欄上,以儆效尤,誰敢胡作非為?京城秩序井然,店鋪營業如常,這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即便撤離北京前有過些許混亂,也遠遠談不到民怨沸騰,人心盡失。李岩又不是看不見,他不會自己往自己臉上抹黑,硬說我軍軍紀敗壞吧?」

李自成笑道:「李岩所說的軍紀敗壞不是指這些,而是指『追贓助餉』。」

張鼐撇了撇嘴。

他雖然同情李岩,卻並不認可李岩對追贓助餉的指責,憤然說道:「追贓助餉是針對貪官污吏的,他們也能算老百姓?」

田見秀也搖頭說道:「那些官老爺都是蛀蟲,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哪有這樣的老百姓!」

顧君恩卻並不同情李岩,說道:「去年三月十九日進北京城,同月二十七日開始追贓,陛下有明旨:三品以上文武大僚多為貪腐之輩,除個別清官外一般不予錄用,發往各營追贓助餉;四品以下官員分別情況,多數授職,讓他們自動捐銀助餉,只有少數劣跡昭彰的才發到各營追贓。陛下已經採納了李岩分等追贓的諫章,可是李岩卻仍然說我軍軍紀敗壞,其心可誅!況且追贓僅僅十日,四月初八陛下又有旨意,命令停止追贓助餉,所有官員不論是否已經交足所派餉額,一律釋放。他還有什麼可指責的呢?」

張鼐是個武將,對政治不太擅長,田見秀雖然深諳其中三昧,但他當時坐鎮西安,對北京的情況了解有限,所以兩人一樣,同情李岩更多是出於情感,並沒想那麼多,聽顧君恩這樣一說,頓時覺得李岩確實有些居心叵測了。

李自成看了看若有所失的田見秀和張鼐,微微一笑,對顧君恩說道:「懷德(顧君恩字),你接著說。」

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李岩之死,文官皆曰該殺,武將卻多有同情,被李自成視為左膀右臂的劉宗敏,就曾揚言要殺了牛金星為李岩報仇,從此文武失和,嚴重削弱了大順軍的戰鬥力,也損害了李自成的英明形象。

這正是李自成把話題引到李岩身上的原因,他要重新樹立自己的形象,而顧君恩就是他的托,雖然他事先並沒跟顧君恩通氣,但他很了解顧君恩的立場和為人,想說的事又全都是事實,並沒有歪曲或栽誣,所以他並不擔心不通氣就達不到目的。

「一切還是自然而然為好,通了氣就難免著了痕迹,讓人覺得是套路。」他想。

顧君恩接著說道:「我大順主要有三條國策。一是免糧免役,這一條既不用納糧完稅又不用應徭服役,當然沒人會反對,尤其是貧苦百姓,特別擁護這項政策。可是不納糧的話,數十萬大軍吃什麼?所以就有了第二條國策,追贓助餉。這條政策是針對貪官污吏的,對普通百姓來既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可是天下誰不痛恨貪官污吏?因此它同樣是一條大快人心、頗受擁護的政策。」

「是啊!」張鼐握拳說道:「我就恨不得殺盡天下贓官!」

顧君恩笑了笑,說道:「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可是小張侯你想過沒有,這也是一條嚴重傷害官紳利益的政策,會招致他們的瘋狂反對。」

「反對怕什麼?」張鼐年輕,又是自幼從軍見慣了殺戮的人,聽了這話,心中不忿,立即衝口說道:「我們有刀有槍,誰敢反對就殺誰,我就不信他們不怕死!」

「他們怕死,」顧君恩搖搖頭,「可是別忘了,他們掌握著筆杆子。」

「那又如何?」張鼐不明所以,筆杆子能對抗刀劍嗎?

李自成接話道:「他們不是用筆寫瞎了朕的左眼嗎?可是朕的兩隻眼睛明明都是好好的。『眇左目』的是補之(李過字),不是朕!朕與陳永福折箭為誓,約定必不加害,他們就聯想到朕被陳永福射了一箭,卻不知楊仲武與羌酋同樣折箭為誓,又是誰射瞎了誰的眼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李自成:重整河山復大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李自成:重整河山復大順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二章 清算李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