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斟酌委輕任,觀圖辯局勢
若有一人,每日吹噓打嘴炮,張口就要拯救局勢,旁人見了,只會覺得此人乃瘋子一個。
可若還有一人,前有毛遂自薦之經歷,被委以重任以後,更連取寧遠,錦州兩次大捷,戰功赫赫,這時候無論他說什麼,旁人都願意相信。
此時的袁崇煥,正是如此。
他嫉憤之下語出驚人,頓時叫大帳之內,噤若寒蟬。
片刻以後,閣老們眼中頓時迸發出一陣精光,極為欣喜道。
「崇煥肝膽識力實在不凡,真乃一位奇男子也!」
韓爌更是著急,當即出列向皇帝施禮稟告道。
「皇上,袁崇煥戰功赫赫,對遼東局勢很是熟悉,他能說此等豪言,必有壯志以對策。臣願保舉袁崇煥,舉薦他復遼東巡撫,總理遼東事宜!」
「臣也願意保舉。建奴兵危勢凶,我大明也該出一位將星鎮一鎮他們了。」
這一次就連一向溫和不多言的李國普都站了出來,主動為袁崇煥保舉。
他二人,一人掌管戶部,一人身居禮部要職,有此二人保舉,何愁事情不成?
只是不同於文臣們的激動,一旁的孫承宗眼裡,卻滿是憂慮之色。
但此時不是說話的時候,他也就暫且忍耐了下來。
畢竟做決定的,還是皇帝。
諸葛亮聽了這番豪言,心中莫名其妙的一咯噔。
錯不了,這人的性子,與魏延一樣。
五年復遼東?那不是跟子午谷之謀一樣,賭博性極大嗎?
這無異於是天方夜譚,要知道整個遼東戰局乃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爛攤子。
光是從兵部奏報中的疏漏來看,吃空餉,兵員冗雜,士氣低落,軍隊守城有餘,進攻不足,軍紀不嚴甚至反而傷害了當地百姓等等一些列的事情,諸葛亮自問若由他全面接管,也得畫上三兩年理清一切,更別提平定遼東。
這番話,分明是見自己年輕,故意哄騙的。
換作一般皇帝,見臣子如此信誓旦旦的向自己許諾,只怕會欣喜若狂,當即接受。
但袁崇煥面對的,乃是再來一世的諸葛亮。
諸葛亮將一切思緒壓下,已在心裡絕了袁崇煥的請求。
可不管怎麼說,袁崇煥也是一位有才之人,只是性子須得磨礪一番,此刻若是拒絕他,斷然會讓其他毛遂自薦的將領失落。
答應還是得答應的。
另外諸葛亮留意到,剛剛自己冷落了袁崇煥,未曾發覺他的眼神,其實一直在往閣臣們的椅子,以及他們喝的一口暖茶上停留。
心裡有個大概的諸葛亮當即微笑著開口,用緩兵之計道。
「愛卿報國之心,世所罕見,軍中不能飲酒,便賜一盅,令賜一旁座,以慰卿報國之心。」
果不其然,這袁崇煥就得是順著毛捋,這番肯定在家賜座賜茶過後,他神色立馬就輕鬆起來。
不僅大大咧咧坐上了座位,還不忘了喝上一口熱茶,以平復心中不快。
可這不快一平,他當即就後悔了。
糟了,自己口無遮攔,竟然腦子一熱,說了大話。
五年平遼,這斷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這一下,袁崇煥放下茶杯,就已經慌了。
而在此時,皇帝的詢問恰到好處的感到。
諸葛亮注視著袁崇煥的一舉一動,發覺他果真因為茶水缺失而不滿以後,心下覺得好笑。
此人還真是好面而捨命啊!
然而軍旅之中,言出必行,縱然有無數個理由,也應當承受後果。
他遂不再保留,詢問道。
「愛卿既然能言五年平遼,心中必有詳略,不妨直言。」
「是...」
袁崇煥已經丟了氣場,說話的語氣都小了許多。
他心裡隱隱有預感,那就是皇帝其實已經看穿他了。
「臣以為,平定遼東,應當北拒建奴,西結蒙古林丹汗,最好能以重利結交,使其共伐建奴。再不濟,也可以讓他們拒守西線,保護我大明邊境。而在遼東戰局上,當以守城為主,引敵來攻,在憑藉火器執之威,穩紮穩打,步步推進。
如此一來,敵人無法南下劫掠獲取糧草,西有蒙古相拒,東有我大明無敵水師橫海,真可謂上天入地皆無門矣。到那時,都不必我大明神兵而至,建奴內部必然因無法劫掠而缺衣少糧,軍心大亂,到那時再北伐,五年必定平遼!」
袁崇煥心中發虛,當即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這也是他一直在遼東前線總結的經驗。
此番話有理有據,條理清晰,的確可以讓人信服。
就連在側的孫承宗,都連連投去讚許的目光。
至於文臣們,那就更不必多說了,他們見到的將領多大都是大老粗,話不投機,更說不出個謀略來,令人不喜。
這袁崇煥原本就是文官出身,口才上佳,能輕鬆的將謀略給講述出來,自然討他們喜歡。
只是全場僅有一人,沉默不語,那便是位於主位的皇帝。
袁崇煥此刻將計謀說出,也發現皇上沉默不語,他心裡咯噔一下,莫不是自己說錯什麼了?
幸好沒過多久,諸葛亮終於開口讚許道。
「袁巡撫果然有勇有謀,令人信服。」
「啊?巡撫?」
「不錯,愛卿不遠萬里聽詔來此,頗為辛苦,又有愛國盡忠之心,毛遂自薦之勇,自當官復原職,重任遼東巡撫,主管遼東事宜。至於五年平遼,想法甚好,但戰況千機百變,不可下定論,愛卿還是徐徐圖之甚好。」
官復原職,換作一般人,自然叩頭歡喜了。
但袁崇煥卻很是不滿,骨子裡的那股傲氣,一下就被激了起來。
因為他的五年平遼,想要換來的,可不是一個巡撫。
皇上分明是不信任,才故意忽略了五年平遼一事,只想讓他安分守己。
可安分守己,豈是他袁崇煥的性格。
他一發狠,當即道。
「皇上,臣所言五年平遼,絕非兒戲之言,求皇上信任,更願在此刻立下軍令狀,若五年之後無法平遼,甘願身死!」
此言一出,終難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