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何不瀟洒走一回(99)

第197章 何不瀟洒走一回(99)

褒斜道,古代穿越秦嶺的山間大道。褒斜道南起褒谷口(HZ市大鐘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縣斜峪關口),沿褒斜二水行,貫穿褒斜二谷,故名,也稱斜谷路,為古代巴蜀通秦川之主幹道路,全程249公里。

褒斜道在中國歷史上開鑿早、規模大、沿用時間長。棧道始建於戰國范雎相秦時期。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秦派張儀、司馬錯伐蜀,大軍即經此道,原來的穀道此時已開鑿成能通過大部隊和輜重的棧道了。

公元前266年,范雎擔任秦國宰相后,決定創修褒斜棧道,大力發展秦同巴蜀之間的往來交通,最終「使天下皆畏秦」。此後,褒斜棧道一直是南北兵爭軍行和經濟、文化交流必行之道。《史記·貨殖列傳》載:「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當時已是「商旅聯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蜀漢豐富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中,長安三輔地區發達的文化流傳蜀漢,發展了南北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

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9年修建石門水庫,褒斜道石門石刻「石門十三品」搬遷市博物館內陳列保護。1975年,水庫大壩按設計高水位蓄水,棧道石門及將軍鋪、褒姒鋪、《棧道平歌》摩崖(即「八個碑」)等古迹和棧道遺迹都淹於水庫中。

褒斜道是循渭水支流斜水與漢水支流褒水兩條河谷而行,由長安穿越秦嶺通往陝南、四川的一條道路。因其北入口在眉縣斜谷口,南出口在漢中褒谷,故稱褒斜道。古代由長安去漢中,先入斜谷,后入褒谷,故亦稱斜穀道。

斜水(今名石頭河)發源於太白山西側,北流經太白縣五里坡東側又折東北出斜谷口注入渭水。褒水發源於秦嶺南麓,在太白縣境內源頭很多,最東的源頭位於五里坡西側的西溝、塘口街一帶。斜、褒二水相鄰的五里坡是長約五六里的一個緩坡,過此緩坡,即把斜谷和褒谷溝通。因此,褒斜道實際上是一谷二口,雖縱穿秦嶺卻不必翻越大山。

就其大勢而言,褒斜道是秦嶺諸道中路線較平夷捷近的穀道。但其路經的褒谷南段峽谷,水深流急,絕壁凌空,唐人歐陽詹在《棧道銘·序》中形容山崖險絕,「連高夾深」,「陰谿窮谷,萬仞直下,莽崖削壁,千里無土……麋鹿無蹊,猿猱相望,蹄足莫之能越」。

褒斜道在未修棧道之前僅為穀道,其絕險處須攀緣而行,艱難辛勞,不可言狀。至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使范睢為相,在路經的懸崖絕壁間穴山為孔,插木為梁,鋪木板聯為棧閣,接通道路,此後褒斜道才成為驛道。

秦漢時期,褒斜道是首都咸陽或長安通往陝南、四川的主要驛路。

其經行路線大體為:自長安經戶縣折西過周至、眉縣,西南行由斜谷口入山,沿斜水東側南行,經鸚鵡嘴、下寺灣過斜水,翻老爺嶺(即古八里坂),進入斜水中游的桃川穀地,再西過靈丹廟、杜家坪,登五里坡(古稱五里嶺)進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紅岩河上游(今太白縣城所在地嘴頭鎮),然後折向西南,經兩河口、關山街(即古河池關)、上白雲、下白雲、古迹街、高橋、王家棱、柘栗園,到褒河上游三源交會處的西江口鎮(古代附近有三交城),經孔雀台、下南河、武休潭、馬道鎮、褒姒鋪,穿石門或越七盤嶺出褒谷口,再經褒城到達漢中。

褒斜道自秦昭襄王年間鑿通棧道后,因人為破壞和自然原因多次阻塞,多次修治,途經路線也多有變化。

秦末劉項相爭時,劉邦被項羽封於漢中。劉邦為迷惑項羽,示無歸意,「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褒斜道一度斷絕。

漢武帝時拜張卬(ang音昂)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500餘里,據《郙閣頌》載:「憑崖鑿石,處穩定柱,臨深長淵,三百餘丈,接木相接,號為萬柱」。

東漢永平六年(公元63年)至永平九年(公元66年)、延光四年(公元125年)又兩度修治。

三國時期魏蜀相爭,褒斜道一度斷絕,但其間也曾有四次大的修葺。

第一次為蜀後主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蜀將鄧芝、趙雲拒魏,燒毀赤崖棧道,之後諸葛亮組織人力修治。第二次在魏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伐蜀,數道併入,深入險阻」,「鑿路而前,……治道功夫,戰士悉作」。第三次在蜀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為六齣祁山,大舉修道並治斜谷邸閣。第四次在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將李苞「將中軍兵石木工二千人,始通閣道」。

三國時的褒斜棧道,因諸葛亮屢為水患之苦,乃取其立柱,改成「千梁無柱式」。

西晉泰始元年(公元270年)至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也曾兩度修治褒斜道。其後據《石門銘》載:「自晉氏南遷,斯道廢矣」。

自北魏以後,褒斜道線路多次變化。

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修治自回車至褒谷的棧道。回車道新線將褒斜道北段改為北連陳倉故道北段,南越紫柏山、紫關嶺至回車而後接秦漢褒斜道南段。其路線大致相當於元代以後的連雲棧道線和今寶(雞)漢(中)公路線。

唐代前期,褒斜舊道仍通行旅,但非驛路。唐中葉以後,褒斜道已離舊線,行於寶雞、散關、鳳州間的陳倉道。

敬宗寶曆二年(公元826年),興元節度使裴度奏修褒斜路,其路線仍沿秦漢褒斜道舊線,但在西江口東北太白河至今太白縣城嘴頭鎮之間,選用了一條更為近捷的路線,即由嘴頭鎮往南經方才關、蔣家墳、魯家崖、磨房溝,沿太白河而下,至田壩子入留壩縣境,再經桑園壩至江口與褒斜舊道合,此即《元和郡縣圖志》所載的太白山路。今太白河鄉苟家河至王家莊一帶,仍留有棧橋孔遺迹。

唐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山南西道節度使歸融修治秦蜀通道,北至散關,南至劍門,鑿修棧道千餘里以通驛路。驛道北段所走路線,在寶雞、散關、鳳州間為陳倉故道,鳳州至武休潭間為北魏所開的回車道,武休潭以南仍為秦漢褒斜道舊線。

唐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東川節度使鄭涯和鳳翔節度使李玭奏修文川穀路。線路為:西江口以北循秦漢褒斜舊道,以南另開新道。即由今留壩縣上南河折東行,至城固縣文川鎮,又折西南至漢中。文川道雖然近捷,但峻折難行,時不經年便被暴雨沖毀。后又改取歸融所修的褒斜新道為驛路,即後來的「連雲棧道」。

宋元明清以來,均以唐斜穀道(連雲棧道)為入蜀大驛道。清康熙三年(1664年)陝西巡撫賈漢復對唐褒斜道進行最後一次大規模修整。明清時期,秦漢褒斜道多年失修,南段已阻塞不通,但由城固北出小河口,經西江口,沿秦漢褒斜道東行,仍有間道通眉縣。此道大體和唐代文川道為同一路線。

褒斜道擴建成褒斜棧道,是一大工程,也是褒斜道一次比較大的變革,在工程技術方面多有創造。棧道亦稱閣道,是高閣式的通道,也就是一種天橋。褒斜二水的河谷,有些地段比較狹窄,兩岸岩石矗立,道路難於通過,河流有些彎道的凹岸,湍急的水流直撲岸邊陡峻的岩石,岸上無容身之地,在這些險段即修棧閣,以便暢通。

閣道工程

修棧閣,「石堅不受斧鑿」,即採用「火焚水激」之法,開山破石。其施工方法是:「遇大石塞路,則以錘碎而通之;遇峭壁懸崖,則在崖壁之上鑿孔,架橫木,上覆木板,鉗釘以通之;遇深溝險澗,則架長柃,覆厚板以通之;遇險陡「羊腸」,壁立千仞,則在路旁打樁立柵,砌石欄以通之(《西京賦》注)。

棧閣的修造形制,則大多在崖壁上鑿成30公分見方,50公分深的孔洞,洞中插木柱、石柱。分上、中、下三排,上排搭遮雨棚,形如屋頂,以遮半山流下來的泉水或滾落的石塊;中排鋪板成路;下排支木為架。相互間榫卯結合,遠望如空中懸閣。

褒斜棧道,時通時塞,時毀時建,有時,毀於水害,如蜀漢建興八年(230),「大雨道絕」。有時毀於南北割據,如東漢末年,張魯雄據漢中,「斷絕峽谷」,「不得復通」。

棧道毀於戰火者,當居多數。西漢高祖劉邦於公元前206年4月「道由子午」來漢中就「漢王」位后,燒毀棧道,以「示天下無還心」,解除楚霸王項羽的戒備。劉邦據漢中秣馬厲兵。6月韓信命樊噲「明修棧道」,繼續麻痹項羽,自己和劉邦取道陳倉,進入關中,這就出現「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明代詩人何景明曾賦詩「漢王昔日定三秦,壯士東歸意氣新,旌旗暗渡陳倉口,父老重迎灞水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系統大佬燃爆全宇宙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系統大佬燃爆全宇宙
上一章下一章

第197章 何不瀟洒走一回(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