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劉小莉抵港
劉小莉終於處理完國內的事務,帶著小安風來到了香港。
楊葉來機場,自然是為了迎接她們母女。
楊葉見小安風一見面就喊主動叫爸爸,心想,肯定是劉小莉教的,這女人還真豁得出去。
如果楊葉只是一個普通人,比如說美國那個律師,想娶劉小莉,大概要舔好久才行。
小安風自己有爸爸,想讓她改口叫另外一個人爸爸,也未必是件容易的事。
但由於楊葉英俊蕭灑,是超級巨星,又帶著首富光環,劉小莉就主動把一切都搞定了。
楊葉看著小安風怯生生的樣子,明白她只是聽媽媽的話,心裡未必接受了自己,當即高興地答應了一聲,贊道:「好女兒,真乖!」
隨即從汽車的儲物格里翻出一個水兵月的手辦,柔聲道:「這個小兔送給你!」
「謝謝!」
小安風把小兔抱在手裡,摸摸她的長辮子,很是喜歡。
楊葉寵溺地摸了摸她的腦袋,然後對劉小莉說道:「機場人太多了,所以只能在外面等你。」
劉小莉善解人意地道:「沒關係啊,你是名人嘛,在公開場合露面很麻煩的。」
楊葉點點頭,說道:「咱們回家!」
……
「太太,小姐,歡迎回家!」
管家帶著兩名傭人一個雜工,站在門口歡迎劉小莉母女。
只有在電視里看過的場景,忽然出現在劉小莉的面前,讓她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楊葉淡淡地道:「晚餐準備好了沒有?」
「都準備好了!」
楊葉很是滿意,左手牽著大寶貝,右手牽著小寶貝,說道:「先吃飯,我家有個魯菜廚子,做的東北菜很地道,你嘗嘗看。」
劉小莉是東北人,楊葉就專門給她準備東北菜,劉小莉見楊葉待她如此體貼入微,心中十分感動。
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吃完飯,楊葉帶著兩人參觀了一下這個新家,又送了小安風一隻小狗。
那隻小狗毛茸茸的,很是可愛,安風非常喜歡,抱在懷裡不捨得撒手。
「爸爸,它叫什麼名字啊?」
見面這一會兒,楊葉就已經送小安風兩件禮物了,小女孩不經哄,對楊葉好感倍增,這一聲爸爸,也叫得自然了不少。
楊葉沒有直接回答,卻問道:「你看過《ET外星人》嗎?」
「看過啊!」
「那個電影裡面有條狗狗,叫做大麥,你還記得嗎?」
「記得啊!」
「大麥就是它的爺爺,它還沒有名字,你幫它取一個吧。」
「哇!」
安風沒想到這條小狗居然是大麥的孫子,更加喜歡得不得了,她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道:「那我叫它小麥好不好?」
「小麥是它的爸爸!」
「那……叫它飯糰好不好?」
楊葉不明白怎麼忽然就從麥變成米了,不過無所謂,笑著點點頭:「當然可以!」
轉頭對劉小莉說道:「小風的學校我已經聯繫好了,不過咱們得先去趟歐洲。」
楊葉泡劉小莉的時候答應了跟她去歐洲結婚,劉小莉見楊葉說到做到,還待她女兒視如己出,心中十分感動,忍不住靠在他的懷裡,說道:「老公,你真好!」
……
香港電影業對台灣八大片商提出的四大訴求,除了第一條,答應幫忙催那些製片人儘快交貨之外,剩下的三條一概拒絕。
兩百多部電影逾期不交貨,把片商當凱子,確實理虧。
但幾大電影公司也只是答應幫忙催而已,並沒有做出什麼承諾。
畢竟人家就不交,擺明了坑錢,你又能怎樣呢?等於沒說。
第二條限制演員片酬,幾大電影公司倒是想,現在一線影星一部電影千萬片酬。
王祖賢這些女星也要到兩百三萬,誰受得了?但他們也無能為力,陳美容沒好氣地道:「香港演員的片酬是你們推高的,我們都難受啦,但漲上去容易,降下來怎麼可能?」
第三條、第四條,要求港片在台灣發行的時候收服務費,還有限制港片的收購價格,這是在損壞香港電影公司的利益,幾位老闆直接表示沒得談。
八大公司怒了,龍翔影業的王應詳道:「如果你們不答應我們的條件,我們就抵制港片。」
幾位香港老闆樂了,抵制港片,那你們放什麼呀?你們電影院空著嗎?王應詳表示:「我們會向政府請願,放寬西片和日本片的上映數量限制。」
八大片商這一招是很厲害的,因為港片在台灣一直享受的是國產片的待遇,而好萊塢和日本電影則有引進數量和放映規模的限制。
港片佔了很大的便宜,一旦放開,港片在台灣就要面臨好萊塢和日本的公平競爭。
但幾位香港老闆更加無所謂,公正競爭就公平競爭唄。這有什麼可懼的?
好萊塢和日本電影在香港上映本來就沒有任何限制,結果呢?不還是我們港片的天下嗎?
縱然《侏羅紀公園》正在橫掃世界,但他們也覺得沒什麼。
因為咱們香港還有個楊葉呢,《功夫》在亞洲市場不是就壓制住了《侏羅紀公園》嗎?
他們卻沒想過,楊葉牛逼,關他們屁事。
事實是1993年以後,港片兒就開始走下坡路,而且越滑越快。
台灣一開放好萊塢和日本電影的限制,港片在台灣就被打得節節敗退。
很快,台灣就淪為了好萊塢的票倉。
東南亞、韓國也是一樣。
《侏羅紀公園》大爆之後,好萊塢大片乘勝追擊,將港片打得潰不成軍,就連大本營香港也守不住了。
好萊塢大片在香港動不動就能賣三四千萬票房,而港片到了後面,能過2000萬的都寥寥無幾。
到了1997年,又是一部標誌性的電影《泰坦尼克號》橫掃全球,香港票房達到1億1000萬,港片徹底沒有了還手之力。
不僅僅是香港,好萊塢打造的「高概念電影」對其他地區的電影來說根本就是降維打擊,席捲全球是大勢所趨。
九十年代還發生了一系列的大事,包括馬來西亞、泰國的貨幣風潮、印尼暴亂、97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被重創、韓國破產……這些都對香港的電影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還有盜版橫行,也是雪上加霜。
風行一時的賣片花成為過式。
別說賣片花,連現成的拍好的港片都沒人要。
這直接導致香港電影的產量銳減,製作成本也變得很低。
除了陳龍、周星池少數幾位有號召力的巨星演出的電影還能維持製作水準,大部分港片的成本和製作周期都被迫壓縮。
香港電影的工業水準迅速下滑,成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從那時起,香港電影就算是死了。
但也沒徹底死,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嘛。
楊葉雖然來到這個時代,他也沒有辦法力挽狂瀾,拯救港片。
因為要抗衡好萊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像好萊塢一樣搞「高概念電影」對沖。
但這需要一個實力強勁的本土市場,香港只是一座城市,它沒有這個條件。
楊葉現在只想把香港電影的人才捲走,帶到大陸去,讓香港電影融入到中國電影中去。
本時空的中國發展很快,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即將迎來一次飛躍。
一個強勁的本土市場已經呼之欲出。
……
談判就此破裂,八大片商不死心,巨登公司的楊登魁建議還是去見一見楊葉,最起碼也要見到徐風。
八大公司跟楊記這些年一直合作愉快,沒有什麼矛盾。
這幾年香港電影業泥沙俱下,大家都一窩蜂衝上去拍各種爛片撈錢。
但楊記卻比較謹慎,一直嚴把質量關,都是別人跟風它,而不是它跟風別人。
八大片商和楊記合作賺了很多錢,這次赴港也不是沖著楊記來的。
但楊記畢竟是行業龍頭,他們希望楊記能夠站出來主持公道。
這些人裡面,楊登魁跟楊葉和徐風比較熟,於是由他出面聯絡。
卻被告知楊葉去歐洲了。
而徐風嘛,她跟吳思遠一起,到珠海去了。
兩位老闆在關鍵時刻卻不在香港,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不想摻和這件事。
八大片商無奈之下,返回台灣,決定跟港片死磕。
……
改開的時候有四大經濟特區。
深圳靠香港,珠海靠澳門,廈門靠台灣……
深圳和廈門都被帶飛了,澳門體量太小,帶不動珠海。
珠海就自己整活,一個經濟特區不想著搞工業,搞起了旅遊業。
進入九十年代,當時文化部門在考慮一個問題:經濟在改革開放,那文化應該如何發展?珠海的李市長向國家建言:珠海環境優美、交通方便,與澳門一牆之隔,距香港不過一個小時的水路,而從台灣飛到珠海,也不過兩個小時左右。如果在珠海這個便捷的交通節點上辦一個電影節,讓三地互相了解、互相交流,豈不美哉?
早在1992年的時候,珠海發起了一場「珠海國際影視娛樂城研討會」,邀請了許多名人,探討在珠海投資建設影視娛樂基地的可行性。
原時空這場討論很快就胎死腹中了,而本時空也沒啥結果,因為楊葉已經在深圳大肆開發影視基地,珠海沒有機會了。
既然影視基地搞不成,李市長又建議,我們來辦個電影節吧!
李市長找了兩岸三地的一些電影人,詢問他們的看法,大家都表示支持。
於是就上報廣播電影電視部的田聰明部長,最後國家批准,由珠海舉辦永久性的國家電影節,定名為: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
這時候國內已經有了金雞百花電影節、長春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
金雞百花和長春針對的是中國大陸電影,而上海國際電影節是國際A類電影節。
這個新出來的珠海電影節定位與眾不同,它要做一個涵蓋兩岸三地的電影節,把大陸、台灣、香港的電影都拉到一起評獎。
這個定位非常有意思,跟本時空的金像獎非常相似。
李市長分別聯繫了金馬獎主席李行和香港導演協會的會長吳思遠,兩人自然大力支持,幫著聯絡了很多港台電影人。
由於大家來自不同的地區,對於電影節的各種意見比較雜亂,所以李市長便邀請大家到珠海,共同商議,拿出一個具體的方案來。
楊葉對這個珠海電影節是支持的,不過他沒有直接出面,而是派出了徐風。
……
珠海,拱北口岸!李市長、謝晉導演親自到關口迎接前來參加商討會的李行、吳思遠、徐風等人。
一年前的「海峽兩岸暨香港導演研討會」,大家早就見過面了,現在都是好朋友,非常親熱。
徐風和李市長握手,解釋道:「楊董是2000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這次跟著去歐洲了,所以來不了,還請李市長見諒。」
李市長不以為意:「辦奧運會是我們所有中華兒女的共同心愿,楊董為奧運出力,鄙人欽佩不已,又怎敢有意見呢!」
翌日,兩岸三地電影屆的一些頭面人物,聚集在一起,開始了關於珠海電影節的討論。
首先是電影節的形式,國內成熟的電影節有金雞、百花,金馬、金像這些,應該用哪一種評選方式呢?
然後電影節要發獎,這個獎應該叫什麼名字?還有電影節評選的範圍之類的。
徐風這次來,也帶來了楊葉的一些意見。
楊葉指出了金像獎當初設計時的一些缺陷,不建議珠海電影節的評獎方式按照金像獎的方法來辦。
又指出金雞獎比較注重意識形態,這放在內地沒錯,但既然珠海電影節評選的是兩岸三地的電影作品,那就要適當地放棄一些意識形態的東西,所謂「擱置爭議,共同發展」嘛。
而百花獎那種靠大眾評審來評獎的方法,顯然也是行不通的,因為一些電影可能不會在國內上映,觀眾都沒看過,怎麼評選?楊葉建議珠海電影節應該參考金馬獎的模式,並直截了當地說明,在兩岸三地的這些電影節中,金馬獎是最公正的!只不過金馬獎也有自己的意識形態,比如不允許大陸電影參加。
如果能夠按照金馬獎的模式,辦一個不止是兩岸三地,甚至全球華語電影都可以參加的電影節,那絕對華語電影界是一庄盛事!徐風轉述楊葉的話,把現場許多人說得熱血沸騰,尤其是李市長,高興得不得了。如果真能實現,這統戰價值不是杠杠滴啊?就連台灣電影人也覺得這個提議老牛逼了,也表示支持。
卻不知道,楊葉說出這番話是在掘金馬獎的墳墓。
金馬獎在九十年代後期成為華語電影節第一獎,就是因為開放包容的姿態,把華語電影全部涵蓋進去了。
現在珠海電影節搞在了它的前面,那金馬獎還搞個屁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