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第272章 早有預謀
卿大夫是對的,這城池確實是保不住了,但他沒想到的是過程,更沒想到潰敗的速度如此之快。
城牆上的百姓初聽聞是定安君來了,頓時如喪考妣。
直到定安君出面勸降:「只要你們投降……」
定安君還未說完,城牆上的百姓們就叛變了,甚至連一些楚卒也加入了反叛的行伍。
城池大門在短短几瞬時,就被打開。
就連卿大夫,也被周圍的楚卒拿下,去換軍功。
卿大夫被押在一旁,看著秦軍撲滅大火,民眾們主動收拾戰場和城頭,這狗腿的模樣像是蒙受定安君多大的恩惠似的。
卿大夫不服,冷哼道:「秦人無道,素來狡詐。定安君的名聲多是以訛傳訛,你們真以為她不會燒殺搶掠?就算她不做,她如何管得住自己的士兵?」
「呸!」一窈窕女郎扛著收起來的兵械,在卿大夫臉上唾一口。
卿大夫怒視女郎,瞧這女子的衣著和滿身的風塵氣,一看便知是那低等的娼妓。
放在平日,她連自己的面都見不到,今日卻敢以上犯上,不知死活!
女郎環顧四周,見庶民們被自己的動靜吸引了注意力,故意大聲道:「定安君如何,日後我們自會知曉。但你如何,楚國如何,我們早早就見識過了。」
女郎面露戚戚然,眉眼間閃過一絲狠厲:「在你們心中,我們連人都算不上,就不要跟我們談什麼忠心愛國,禮義廉恥了。」
卿大夫大怒,反駁道:「定安君又能把你們當人了?」
「當然了。」許多魚一襲紅色鎧甲,走了過來。
彷彿一團火焰,耀目得讓眾人不敢直視。
「在大秦,只要人人遵紀守法,就能有飯吃,有片瓦遮身,他們需要的就這麼簡單罷了。若是在巴蜀,女子亦能立女戶,自己當家做主。」
許多魚瞥一眼女郎,點明道。
這一番話給方才還在忐忑不安的楚人,喂下一顆定心丸。
「是哩,我妻子老家,就全村一起投奔秦人了。」
「楚國飢荒,也沒見這些大夫們出來賑災。很明顯,就沒把我們當楚國人。」
……
卿大夫冷冷地打量傳說中的定安君,她的五官精緻美麗,看上去雌雄莫辯。
但渾身的氣度,沒有楚國卿大夫崇尚的飄然若仙,而恰似一把經歷血腥洗禮的利劍。當同她對視時,脖子感覺涼颼颼的。
卿大夫在臨死前,說道:「秦王貪伐勝之名,征伐不斷。我聽說,其一旦得手,便滅盡仇敵。秦國如此好戰,必亡!」
「這些就不勞您費心了。我只擔心,大王對你們這些餘孽太過手下留情。」許多魚這一路攻打過的楚國城池不下十座。
這一座城池,都要聽這群卿大夫或咒罵,或用巫術詛咒,在死亡面前,他們的表現同普通人無異。
許多魚知道這人是想說,秦國主要是依靠對六國的劫掠來補償,倘若六國滅盡,秦國繼續征戰,只會步上滅亡的道路。
歷史上,秦國的滅亡確實有國力支撐不夠,對百姓剝削太過的原因。但這一次,有了許多魚帶來的各種提高生產力的科技和工具,秦國早已今非昔比。
誰也不知道,這一世,秦國將走向何等高度。
至於統一過程中帶來的仇恨種子,只要給民眾們吃飽飯,分配土地,光憑六國貴族就想推翻統治,怎麼可能?
但前提是,絕對不能讓他們依舊掌管故土。
許多魚的動靜太大,她就好似一把利箭,直穿楚國腹地,很快就引起沿途楚軍的注意。
此時,蒙騖的南軍破了汝陰之後,蒙武留下一萬人留守汝陰,另外率領一萬人南下脅逼淮水。
廉頗則率兵渡過潁水,擊破了楚國布置在此的一萬人。
蒙騖的副將急匆匆把最新戰報,遞給蒙騖:「將軍,有定安君的消息了。」
蒙騖結果戰報,然後攤開地圖,皺著眉頭思索。
副將困惑道:「定安君這是要去哪裡?」
這筆直的一條直線,分明是極其有目的。
蒙騖在地圖上,點了點,沉聲道:「蘄南。」
副將撓頭,蘄南的地勢並不是很好,多沼澤地帶。定安君要去哪裡作甚?
「她應該是知曉我的包抄計劃,並且判定,我們同楚軍最後的決戰地點會是在蘄南。」蒙騖燃起膏油燈,微黃的亮光碟機散了黑暗。
副將更無語了:「她就帶了那麼點人,又能幫上什麼忙?別到時候,深陷楚國腹地,需要我們去救援。」
副將一聯想到,秦國武將的領頭人,在楚國被俘虜,整個人都要不好了。
蒙騖沉聲問道:「你同我仔細說說,定安君這一路是如何突破城池的?」
半旬連破十一座城池,就是全軍奔襲,也沒他們速度快。
副將一提起這事,就覺得肯定是傳信之人,靠自己想象編出來的:「定安君未帶任何糧草,全員騎兵,閃電出擊。」
蒙騖……
不帶糧草?!
大軍出征,糧草先行。這是每個將軍都爛熟於心的首要定律。
一旦讓手下的士兵餓肚子,就很容易發生嘩變。
定安君怎麼這麼有信心?光憑忠心就能填飽肚子?
「我知道了!是商會!」蒙騖想到將楚國折騰得只剩半口氣的巴蜀商會,瞬間被自己的猜測嚇到了。
棉布一事是定安君故意設計的!
原來從那麼早,定安君就打算對楚國動手了!難怪,大王一直未對棉布一事有過任何干涉,想必這件事大王也是知情的!
巴蜀商會在楚國賺得盆滿缽滿,又跟封君們關係好,在沿途暗地裡準備糧草,實在是太簡單了!
定安君並不是沒帶糧草,而是楚國境內,皆有她的補給點!
副將繼續說道:「楚國城池,一見到定安君,大部分都是內部先反叛,偶有負隅頑抗者,都被騎兵殺個片甲不留。」
蒙騖更加沉默了,百姓如羔羊,沒有領頭羊,只會任人宰殺。
定安君一路上如此順利,想必是早早地就在百姓中埋下釘子,只等她的到來,就振臂一呼,萬眾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