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儒林大千之世(二合一章節)

517.儒林大千之世(二合一章節)

第518章517.儒林大千之世(二合一章節)

那些身著儒服之人,似是知道這邊妖魔之世的環境,對這裡妖氣惡氛濃郁壓倒靈氣的狀況,並不感到意外。

他們養氣功夫都頗深厚,即便對類似環境心生嫌惡,但面上都不動聲色。

反倒是剛出時之淵,就迎面碰見唐曉棠,令這些人感到意外。

唐曉棠視線掃過,同樣打量一眾來者。

人數不多,十來個。

為首者面目清癯儒雅,外觀看上去約莫四十來歲年紀,雙目湛然。

其文華才氣之濃郁,不見如何作勢,便在有限範圍內直接隔絕了周圍妖氣惡氛,彷彿自開一重小天地。

唐曉棠此前沒見過江鳳歌,當面打過交道的儒聖只有張晚彤,情況特殊的鄭白榆或可算半個。

但不影響她此刻敏銳判斷面前這中年文士,便是一位儒家文聖。

隨這中年文士一同來到時之淵這一邊的人,清一色都是修為不淺的大儒。

雖然訊息往來不是很便利,但唐曉棠此前同雷俊等人聯絡時,已大致聽他們描述過張晚彤、鄭白榆以及高天隨當初滑入的另一方大千世界。

那邊,據傳是儒家得了大氣運,佔據大千世界主導,並且驚艷天才和頂尖高手層出不窮。

張晚彤,稱那邊為儒林大千。

這時見了這些陌生的儒家修行者,唐曉棠心中便猜測對方來歷多半著落於此。

對面其他大儒見到唐曉棠,最初驚詫后,很快都恢復平靜,只是不少人視線都看向那個為首的中年文士。

中年文士神情如常,向面前的唐曉棠作揖:「道門真君當面,袁州霍營有禮了。」

他身旁一個儒雅老者見狀,也緊隨其後上前同唐曉棠見禮:「道門真君當面,醴陵岳松有禮。」

其他人亦是相同動作。

唐曉棠卻沒有直接還禮,雙目直勾勾盯著霍營等人:「你們認識我?」

霍營微笑,坦然道:「道門符籙派所傳,唐真君,對嗎?久聞大名,今日終於得見,霍某三生有幸。」

被唐曉棠有些無禮的視線直勾勾盯著,其他幾人都面現不豫之色。

但為首的霍營、岳松仍然淡定。

岳松除了自我介紹之外,便不再開口,但他私下裡傳音給其他人:

「稍安勿躁,霍老自有定奪。」

有人傳音回應:「如果鄭北辰所言不虛,這女冠乃是張晚彤羽翼,和那些庶人是一路……」

岳松:「大局為重,我們此行另有重任在身,如果功成,則可直接鼎定那邊的局面,勿要節外生枝。

這邊的妖魔惡世環境惡劣,情形不明,我等初來探索,當務之急是查明這裡環境情況。

待晚些時候再剪除張晚彤羽翼不遲,如果能利用對方探明此世情形,亦無不可,當前一切聽霍老吩咐,先同之虛與委蛇。」

余者皆應諾,面上不動聲色。

「你們,來自那方儒林大千世界吧?」唐曉棠卻沒什麼好臉色:「貧道沒聽過你們的名諱,不過……袁州,醴陵這些地方的話,你們是那邊儒學新舊相爭里,舊學那一派吧?」

直言辱罵未必能令這些大儒破功。

但聽到舊學之名,卻讓自視正統的眾人面上微微變色,當即便有些人險些要開口駁斥。

唯有霍營神情如常:「唐真君來自旁的天地,沒有親身踏足過我們那方大千世界吧?」

唐曉棠:「對,還沒顧上去。」

霍營:「歡迎唐真君以後過去做客,這世間事,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唐曉棠不語,上下打量對方。

霍營言道:「真人面前不說假話,霍某亦曾聞聽唐真君與張晚彤相熟,我輩讀書人與之道不同不相為謀。

但對唐真君等道門高真,霍某等人並無敵意,本方大千世界雖無道家符籙派龍虎山聖地傳承,但有其他玄門道統,便是霍某也與幾位道長常一起品茗論道。

至不濟,當下在這方妖氣惡氛滿溢的惡世,我等可聯手降妖除魔,相互照應,唐真君以為然否?」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

唐曉棠挑了挑眉梢。

下個瞬間,龐大的太上之舟已經到了霍營、岳松等人身前,陰影遮蔽他們的身形、面孔:

「那就老老實實講吧,你們心裡藏著什麼壞主意?」

此前追擊大日妖聖靠近時之淵之際,她還只是感覺到威脅警兆而無惡意,想來霍營等人也是偶然而至,引發時之淵起伏形成意外的波瀾。

而現在,唐曉棠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對方針對她,暫時克制不夠強烈但極為清晰的惡意與敵意。

霍營面色終於變了。

第一次見面,對方上來便直接動手么?

不止是動手,唐曉棠速度之快,莫說岳松等人,便是霍營都有反應不及的感覺。

幸好他為人謹慎,這趟過來前也知道妖魔之世不太平,故而早早提防準備。

唐曉棠同太上之舟迫近,虛空中無形波盪,在霍營等人之外,又有原本隱沒無形的存在現出真身。

溫潤玉光流轉間,赫然現出一輛龐大的白玉車輦,將霍營等人護在當中,欲要避開撞來的太上之舟。

「好!」

唐曉棠喝聲中,人已經到了白玉車輦旁,抬手便是肇元珠按在車輦上。

玉光流轉間,轟然向外炸裂,彷彿有無形之力從車輦內部爆發,將這件儒家至寶崩裂。

萬千玉光流散,部分崩成散碎零件,部分甚至直接化作飛灰。

……這什麼破壞力?

這是仙境一重的符籙派仙人?

比傳言中更加凶狂!

霍營心中更驚,原本還只是有心駕馭白玉車輦向旁避讓,這時見狀不敢有半點遲疑,也顧不上岳松等人,乾脆返身沖回時之淵內。

唐曉棠這次卻不像先前大日妖聖入時之淵時停步不追了,她一邊清理岳松等人的同時,緊盯霍營不放,當即也沖入那時間和空間混亂的淵谷中。

時之淵外,妖魔之世中,陣陣妖風不停席捲激蕩。

待時之淵震動稍微平息后,淵谷外的妖氣惡氛仍然狂躁不止,捲動重重風暴。

不知過了多久,一個黑袍僧人現身,向這邊方位尋來。

他手中握著一塊碎玉。

其面容雖然像是戴著面具一般波瀾不驚,但雙目中此刻卻閃動著極為瘋狂和扭曲的光輝。

正是魔佛一脈傳人,無凈尊者。

在遠方意外得到一塊碎玉后,無凈尊者循著妖氣惡氛的風暴脈絡,走走停停,找到這邊。

他四下檢視。

身為魔佛一脈傳人,一般而言,少涉獵煉寶煉器之類的手法。

但那碎玉引起無凈尊者的關注。

四下里尋找,他成功又找到幾塊同樣散落的玉石碎片。

這些碎玉,都來自那崩壞破滅的白玉車輦。

無凈尊者並不關心白玉車輦本身乃至於其中蘊含的儒家文華道理意境。

他關注的是用來打造這家白玉車輦的重要原材料,關注的是這些玉石本身。

這是此方妖魔之世本身已經滅絕的一種天材地寶。

但是對他們魔佛一脈傳承來說,卻可能有難以估量的作用。

便是大滅菩薩早年也只得到過少許,然而早已經消耗殆盡。

而眼下這情況……無凈尊者面上神情仍舊八風不動。

但他雙瞳中的光輝閃爍,越發激烈。

經過儒家修士煉製成白玉車輦,令白玉材質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被無凈尊者利用。

但他還是仔細搜尋一番,然後帶這些白玉碎屑返回地界,稟報大滅菩薩。

………………………………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晚些時候,雷俊接到唐曉棠的消息。

他來到無間,目視時之淵,沉吟不語。

王歸元站在他身旁:「唐師妹離開那方妖魔之世了?」

雷俊:「是啊,那個名叫霍營的儒聖被她斬殺,此外先前跟她糾纏的大日妖聖,可能也衝到那方儒林大千世界去了。」

王歸元喃喃自語:「儒林,儒林……」

雷俊「嗯」了一聲:「恰如其分,門楣林立。」

張晚彤在最初失聯后,好歹同雷俊、張徽這邊重新恢復聯繫。

因為時之淵阻隔的緣故,消息來往不便,但通過張晚彤,雷俊等人大致了解那邊的基本狀況。

應該說,令人有些無言。

雷俊覺得,葉默權、葉炎等人如果還在世,想必會對那裡頗為嚮往。

如果說當初大同五望十六國,是早年大唐人間天子與五姓七望共天下的升級版,那儒林大千世界那邊,就比此前大同五望十六國還要更加升級了。

頗具古時諸侯公卿林立,分治四方的模樣。

但某些程度上,又有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大明人間和天理小明廷的影子。

儒林大千世界那邊的人間,沒有天子凝聚地氣化作國運龍脈。

在那裡的,是一條條文脈。

遠勝這邊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歷史上各大望族凝聚的家族文脈。

在那邊,地氣文脈衝霄如泉涌,分立四方,分立各地。

也是分立各家。

所謂儒林,亦是由此而來。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在那方大千世界,儒家修行者佔據絕對主導地位。

雖然也有佛、道、巫、武傳承存在,但都只能依附於儒學經典傳家的各大家族。

在那裡,倒不似理學宗法禮制不斷積累,籠罩天穹又深入民間。

但在那裡的儒林世家,有另外一個引人在意的特點……

「龍真的能生龍,鳳真的能生鳳,天才真的能生天才。」雷俊靜靜望著時之淵:「老鼠的兒子只能去打洞。」

王歸元:「按照唐皇陛下傳回的訊息,也不是絕對的,只是相較於咱們這邊,機會大許多。」

雷俊輕聲道:「雖說不是絕對,其實也差別不大了。」

王歸元輕嘆一聲。

誠如雷俊所言,重點其實在於最後一句,老鼠的兒子只能去打洞。

在那方儒林大千世界,頂尖天才之間的結合,後嗣子孫出現同樣頂尖天才的可能性遠大於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並且是相同的根骨傳承。

一種優秀的根骨資質,局限於一家一姓之中。

天才父母也可能生出相對不成才的子女。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

平凡的父母,一定生不出天才的子嗣。

在那方儒林大千世界歷史上,類似情況持續了數千近萬年。

故而方有世家公卿林立,越是後來者越難以撼動的格局。

「小師姐這趟遇見了袁州霍家和醴陵岳家的族老。」

雷俊言道:「前者是神來之筆的根骨感天懷地,後者是點睛之筆的根骨感同身受。」

儒家稱上上之上的根骨資質為生花妙筆,約等同於道家靈體。

生花妙筆之上有點睛之筆,約等同於道家聖體根骨。

再向上稱神來之筆,約等同於道家仙體根骨。

感天懷地便是神來之筆當中一種。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後漢王周朴便是如此根骨,只是因為當初五代十國人間的環境與歷史,令周朴走上學武的道路。

在他本人努力和一番際遇造就下,倒也不算明珠暗投,世人如今提起,反成就一段佳話。

問題在於,周朴祖上,並沒有出過如此根骨的先人。

準確說,連生花妙筆和點睛之筆這樣的儒家上乘根骨天資,也不曾出過。

周朴如果有後人,絕大概率也難有人繼承他的感天懷地。

可儒林大千世界那邊,袁州霍氏一族並非如此。

雖然張晚彤提到的例子不是霍氏一族而是另外一家,但二者情況類似。

在數千上萬年歷史上,他們這一族出過的神來之筆根骨,豈止兩隻手的手指都數不過來?

「和他霍家在袁州的文脈息息相關。」雷俊言道:「也跟現存的感天懷地之人數目有關。」

那邊很多情形尚不明朗,雷俊等人當前只能靠猜測。

但目前看來,霍家血脈、霍家文脈以及霍家宗譜,都是必要條件。

宗譜同法儀祭禮息息相關,祭告列祖列宗,非只寫個名字那般簡單。

醴陵岳家情況也一樣,某種角度來說,穩定出產點睛之筆層次的感同身受根骨。

類似他們這樣的家族數量,比袁州霍家更多,可以算是儒林大千世界的次一等名門。

再向下,則是穩定出品生花妙筆層次根骨的地方豪族。

不過,總體上來說,同一時代相同體質雖然近乎量產,但總數有限。

「應該和文脈溝通天地靈氣有關。」雷俊搖頭:「若非如此,即便生育可能有損修士根基,怕是也會有生育狂潮。」

王歸元:「看來其文脈崇尚精純尤勝血脈,若非如此,它們彼此間想來也會大肆吞併。」

雷俊:「不強行吞併也差不多了,地域相近的各大世家,彼此關係照樣盤根錯節,而在歷史上曾經驚鴻一現其後又完全斷絕消失的根骨資質也有不少。」

聞訊來到無間的楚昆默默聽著,這時禁不住開口問道:「師兄,那方大千世界,為何會變作這般模樣?」

「上古之後,那方儒林大千世界,應該新出過一位聖師。」雷俊若有所思。

王歸元輕輕點頭。

儒家九重天之上推開仙門者,稱為立地成聖,故而稱文聖或者儒聖。

而在儒聖之上者,則被稱為聖師,與道家洞真、合道並稱。

儒家詠誦一脈,是和道家符籙、巫門神舞、巫門咒祝、武道煉體、武道兵擊並稱,人間最早誕生的幾脈傳承之一。

儒家經學的出現,反而沒那麼早。

連帶儒家神射其實也是在稍晚時候,融匯改良部分武道兵擊傳承方才最終定型。

在此之前,儒家詠誦一脈始終不曾出過聖師。

聖師之名,本就源於儒家史上第一人,被譽為至聖先師者本人。

故而後世專以至聖先師名之,而「聖師」則成為儒聖三不朽之上的境界尊稱。

因為歷史和時間原因,上古大劫之前,儒家一共只出過兩位聖師,便是至聖和亞聖,這也基本成為他們的專有稱謂。

可惜上古之後,皆不復見。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自上古大劫后,再沒出過新的儒家聖師。

而儒林大千世界那邊如此情況,則不由得令雷俊等人心生猜想。

「那邊天界不存,只剩人界和地界,前者為人間,後者為幽冥混亂妖魔叢生之所,但整體被人間儒林壓制。」

雷俊望著時之淵開口:「或許,那邊的天界並非全然不存,而是生出旁的變化,甚或者,換了一種模樣存在。」

楚昆:「師兄是猜測,當前儒林存在並非單純只是依託人間天地靈氣,而是同那邊的天界也有關聯?」

雷俊:「那邊的周天子,和原先大同五望十六國的周天子情形類似,但仍有天子、青天、天老爺之類的說法,並且深入人心。」

換個環境,類似說法無足輕重。

但在那樣一個世界,一個概念深入人心,往往便不可忽視。

「這樣的世界,想要撕開裂痕,自外向內遠比自內而發要容易啊。」楚昆感慨。

儒家神來之筆,相當於道家仙體根骨資質。

之所以有「仙體」之稱,在漢末人間天地靈氣低落以前的時代,往往便意味著有登仙的機會。

根骨仙體,悟性清靜,得一有望成仙。

故而有仙體之名。

只是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這邊,在漢末大劫后靈氣低落嚴重對修士太不友好,種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再無登仙者,故而類似傳說才漸漸少了。

而到如今,環境改變,人間修道界重新隨之水漲船高,迎來盛世。

而放在儒林大千世界那邊,把持一脈神來之筆根骨的一等世家望族,則意味著,其他條件相仿的情況下,他們將不斷有儒聖湧現。

而相較於壽享八百的平天下大儒來說,儒聖壽命長得多。

故而如無大意外,這樣的家族有機會擁有不止一位儒聖。

甚至是,多位儒聖。

袁州霍家,便是如此。

於是到他們這般地步,民間便基本難以撼動。

他們的對手,只剩下彼此。

若非大的驚變,甚至可能次一等、次兩等名門世家也會陸續消亡在時間長河中。

但不巧,偏偏就有了大的意外。

除了各大名門世家聯手壓制的地界群妖外,近千百年內,頻繁有域外天魔降臨儒林大千世界。

其中來歷,眾說紛紜。

但降臨的天魔極為強橫,造成儒林大千世界損失嚴重。

各大世界根基,文脈依地脈而起,與地脈相合,故而守土有責。

而一旦敗落,結果則可能是被連根拔起。

因為這個原因,不少家族衰亡,同時也有不少文脈枯竭。

一地文脈枯竭,才思散歸天地自然眾生。

附近民間,終於開始有天才俊傑人物湧現。

「天才生天才,先發優勢固然可能令差距越來越大,但還不至於叫人絕望,何況雖然機會遠比咱們這邊大,但儒林大千世界那邊依舊仍有天才生凡人的情況發生,事情終究不是絕對。」

雷俊悠然道:「那邊此前最大的問題是……凡人只能生凡人,世俗百姓里誕生不了修道天才,佛、道、巫、武或多或少還有少許,儒家是完全沒有,而隨著文脈凝聚,儒家越來越盛,結果全部掐尖不說,擠得其他宗承也漸漸難以在民間發掘人才了。」

各大世家,也開辦書院講學,甚至免費為民間子弟授課,擴大儒學影響,擠壓其他宗承空間。

而這些學生在儒學修行上難有大作為的同時,則因為文章經典反饋,不斷幫助各大家族進一步凝聚文脈。

文脈、自然、天地所限,同一時代頂尖人才終究有數量極限。

各大世家,同樣在不斷精研改良,希望能有快人一步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只是外來之亂,改變了儒林大千世界部分地方自古以來的環境。

其後隨著時間推移,民間漸漸開始有更多傑出之人湧現。

初期,幼苗自是生長不易。

難得,有驚世之才橫空出世,成就腹有乾坤層次悟性的同時,還兼具相當於道門道體層次的文曲星照根骨。

獨一無二的觀照天地。

自此,不局限於門楣的儒家書院越來越多。

共同迎擊域外天魔的同時,儒林大千世界內部也有大量儒家修行者對立,後來者自稱新學,稱各大世家為舊學。

後者則以狂悖無倫、辱沒斯文斥之。

「或許,人性如此。」雷俊嘆息:「到了近年,儒家新學內部,也有不同分流了。」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趨吉避凶,從天師府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趨吉避凶,從天師府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517.儒林大千之世(二合一章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