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3.第447章 袁術稱帝(四)
袁術稱帝,袁術沒有先倒楣,大漢境內劉寒治下跟汝南袁氏有關的士族倒了大霉。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一夜之間被連根拔起。
除了這家,還有扶風馬氏以及其他各地與袁氏有關的士族遭到清洗,後世史稱「袁術案」,與當初「軍糧案」、「獻帝案」以及之後的「科舉案」並稱新漢年間用於清洗士族的四大案。
「軍糧案」是當初士族貪墨儲備糧被發現,劉寒順勢清洗了并州士族,為鞏固治下統治打下堅固基礎,從而使得并州走向高速發展期,在亂世來臨之前積累了足夠的資本。
「獻帝案」則是劉協的死,劉寒趁機發難,對整個雍州、冀州有實力的士族進行的首輪清洗,士族不敢明面上對抗劉寒。
「袁術案」因袁術稱帝,劉寒下達了誅袁術九族的命令,株連數萬人,雍州、冀州、兗州、豫州士族,甚至被送到北方耕地、開礦的沒落士族,只要和汝南袁氏有一絲關聯的都被株連。
此案影響力僅次於「科舉案」,但誅殺人最多,「汝南袁氏」成了史書上被人唾罵的四個字,「四世三公」更成了士族永遠不會觸碰的紅線。
後世也有官宦世家,但都刻意避開四世三公,生怕被人攻訐有謀逆之心,一旦家族有人成為三公之一,家族子輩自請為縣令、郡守,孫輩可以入中央但很難成為三公,這逐漸成了皇族與士族默認的規則。
這輪清洗,士族損失慘重,徹底失去了與皇權對抗的能力,從而皇帝能大刀闊斧地對制度進行改革,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說回現在,孔融不忍,想說服鄭玄、蔡邕兩人出面,為人說情免死。
奈何鄭玄不問世事,蔡邕雖於心不忍,但一想到外孫,選擇裝死。
士族很重要,但這些都沒自己外孫和外孫女兩人重要。
無奈,孔融只能硬著頭皮來勸說劉寒:「楊公四世清德,海內所瞻。《周書》父子兄弟罪不相及,況以袁氏歸罪楊公。《易》稱『積善餘慶』,徒欺人耳。」
「假使成王殺邵公,周公可得言不知邪?今天下纓緌縉紳所以瞻仰明公者,以王聰明仁智,輔相漢朝,舉直厝枉,致之雍熙也。今橫殺無辜,則海內觀聽,誰不解體!孔融魯國男子,明日便當拂衣而去,不復朝矣。」
劉寒被孔融氣笑了,他沒有回答孔融的問題,而是反問:「汝南袁氏、弘農楊氏,姻親耶?」
對曰:「然也。」
「袁術稱帝,楊氏當為袁氏外戚,我劉氏何存?」
「劉氏自為君。」
「君?獻帝安在?」
「此乃西涼叛賊……」
「少帝安在?」
「……」
「先後何氏安在?」
孔融沒法回答,事的確不是他做的,但說到底和士族脫不開關係。
「當年,十常侍誅殺何進,袁紹持械率軍夜闖宮門,罪該萬死!」
「如今,袁術淮南稱帝,汝南袁氏,當誅十族!」
「……」
孔融無話可說,袁氏謀逆,已成事實。
「孔文舉,汝為孔聖後人,儒家就是這麼教的嗎?」
誰都知道,汝南袁氏能做到四世三公,離不開袁安,袁氏研習《孟氏易》,世代相傳,在大漢影響力可謂獨一檔。
「自然不是。」
無論士族如何顧家,但他們嘴上一定要說著忠君愛國。
「當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孤不介意恢復百家!」
「大王……」
「有了儒家,王莽如此,袁術亦如此,公然反叛,百家爭鳴之時,未曾有過。」
劉寒早就想推倒儒家超然地位,奈何思想深入人心,不能擅動,在孔融這邊,他忽然看到了希望。
「臣……」
「好好想想吧,退下吧。」
「喏。」
孔融失魂落魄地走出王府,他腦子嗡嗡的,這次找劉寒求情,不僅沒成功,還差點搭上儒家。
「不行!決不能讓他這樣做!」
孔融什麼也不管了,他急忙回府,他要想出一條法子,保住儒家在大漢的超然地位。
#
荊州,南郡,襄陽。
「諸位,都看到了嗎?」
劉表開府議事,與眾人商議袁術稱帝一事。
「主公,袁術…自尋死路。」
蒯良身為南郡士族,又是劉表手下得力之人,自然將局勢看得很清楚,袁術看上去實力很強,但比起劉寒,相差甚遠。
「問題是袁紹!」
劉寒對天下發起詔令,共誅袁氏,劉表很是頭疼,袁紹乃是劉表放在荊州北方抵禦劉寒的屏障,若遵從劉寒詔令,意味著自破屏障,若不遵從…後果更加嚴重。
劉表再怎麼說也是漢魯恭王劉余之後,漢室宗親,他與劉寒再怎麼不對付,也是自家人的爭鬥,但袁氏已經稱帝,妥妥的反賊,不攻打袁紹,他漢室宗親的招牌就沒了!
「主公,臣有一計,自可無憂。」
「哦?德高(韓嵩字)有何妙計?快快講來!」
(韓嵩,字德高,義陽大族,與韓晞、韓冉等或是親族。少好學,貧不改志。事劉表為別駕、鎮南從事中郎。獻帝拜侍中、零陵太守。降曹操后,有病,在家授大鴻臚。)
「主公,廬江劉備,可為主公所用?」
「哦?」
「早在袁術稱帝之前,劉備已暗中聯繫江夏黃祖,希望投效主公麾下。現在袁術稱帝,主公不妨招攬劉備。」
「嗯?」
劉表繼續聽著:「他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雖然北邊那位不認,但只要他認,必然不能為袁氏之臣,主公不妨驅虎吞狼,以劉備攻伐袁紹!」
韓嵩站起來,走到.蒯(kuǎi)良面前:「一來,袁術稱帝,我荊州必然反對,主公不想與袁術發生衝突,但接納劉備,無異於變相削弱袁術,我們也算完成鎮北王給荊州的任務——討伐袁術。」
隨後,又來到劉表面前:「二來,既然袁紹不能為我北方屏障,換個人不就行了?劉備與劉寒素有仇怨,必定會全力保住荊州。」
劉表聞言大喜:「好!好好好!就這麼辦!此事全權交付於你。」
「喏。」(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