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持續發力
劉易斯沒想到的是,他的俄羅斯之旅並不順利,在前往俄羅斯駐倫敦使館當晚,兩位蘇格蘭場的警員來到劉易斯家中,警告劉易斯在近期內不得離開倫敦。
「為什麼?」
劉易斯驚訝,這種事你們蘇格蘭場都要管?
蘇格蘭場是倫敦警察廳的代稱,成立於1829年。
「你曾經為伯明翰輕武器公司工作超過30年,我們有理由認為,你掌握著一部分英軍武器裝備的機密信息,所以你不能離開。」
警員的理由讓劉易斯無法接受。
「伯明翰輕武器公司炒掉我的時候,你們沒有想起我;我在礦業公司每天工作12個小時的時候,你們也沒有想起我;我聽說伯明翰輕武器公司的總設計師也去了俄羅斯,他掌握的機密,應該比我多得多,你們為什麼不去圖拉把他抓回來?」
劉易斯的質問讓警員無地自容。
「抱歉,那不是我們的工作範圍。」
警員面紅耳赤,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上流社會接觸的信息,永遠比普通人領先一步,伯明翰輕武器公司的總設計師4年前就去了俄羅斯,英國媒體是通過俄羅斯媒體的報道才知道這件事。
可以將蘇格蘭場的行為理解為亡羊補牢。
可劉易斯這樣的普通人,強行留在英國國內也沒多大意義。
劉易斯已經60歲了。
「好吧,如果你們不讓我離開,那麼能否給我提供一份可以讓我養家糊口的工作?」
劉易斯的要求也不高,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去俄羅斯。
劉易斯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一家三代人都為伯明翰輕武器公司工作,這樣的元老,本應成為伯明翰輕武器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卻被伯明翰輕武器公司無情拋棄。
遺憾的是,恰恰是劉易斯這樣的普通人,對英國的感情遠比上流社會那些衣冠楚楚的紳士們更深厚。
伯明翰輕武器公司的總設計師,去了俄羅斯依舊可以享受高薪,依然是上流社會成員,階層沒有滑落。
劉易斯這樣的普通人去俄羅斯,一切都要從頭再來,風險更大,困難更多。
警員無言以對,他們無法給劉易斯提供任何幫助。
轉天,劉易斯又去了一趟俄羅斯大使館,向俄羅斯大使館尋求幫助。
「伱真的掌握了英軍的軍事機密嗎?」
工作人員很好奇。
「如果恩菲爾德步槍的製造過程是機密的話,那麼我確實了解一些。」
劉易斯所知道的,都是公開數據。
劉易斯的遭遇,很快就引發媒體關注。
罷工是倫敦時下最火爆的話題,繼礦業工人罷工之後,鐵路工人和紡織工人也開始罷工,很快又有世界大戰結束后沒能拿到足額退休金和撫恤金的老兵也加入進來,情況進一步惡化。
只是工人罷工的話,影響力還不算太嚴重。
退伍老兵的加入就很要命了。
一直以來,由於英國政府的限制,退伍老兵這個群體嚴重缺乏關注,一些退伍老兵自嘲,他們就像「被榨乾的甘蔗」,連成為爐灰的資格都沒有。
《凡爾賽合約》簽字后,福熙那句「20年停戰協議」廣為人知,英國遲早還要面對第二次世界大戰。
有一戰老兵的遭遇在前,到時候還會有數以百萬計的英國人響應英國政府的號召踴躍參軍嗎?
劉易斯就是普通英國人的縮影,努力工作了30年卻沒有任何積蓄,即便已經60歲還不得不工作,現在居然想逃都逃不掉,托馬斯·格蘭特又在《泰晤士報》上呼籲,希望英國政府能加大對普通人的保障力度。
劉易斯正是因為看了托馬斯·格蘭特的文章,所以才動了前往俄羅斯的心思。
現在托馬斯·格蘭特又在《泰晤士報》上大放厥詞,於是托馬斯·格蘭特也順利進入蘇格蘭場的視線。
托馬斯·格蘭特還是很聰明的,他沒有嘗試離開倫敦,而是直接避入南斯拉夫王國駐倫敦大使館。
南斯拉夫駐倫敦大使館,就在俄羅斯駐倫敦大使館隔壁。
南斯拉夫駐倫敦大使是參加過世界大戰的斯托伊科維奇少將。
斯托伊科維奇脾氣火爆,他在世界大戰期間因處決戰俘引發爭議,被勒令退役。
蘇格蘭場總監史密斯前往南斯拉夫使館索要托馬斯·格蘭特,遭到斯托伊科維奇的否認。
「沒有這個人!」
斯托伊科維奇的回復簡單粗暴。
「這是托馬斯·格蘭特進入使館的照片,你無法否認。」
史密斯證據在手,理直氣壯。
南斯拉夫使館和俄羅斯使館一樣,都是蘇格蘭場的重點監控對象,使館對面的房子被蘇格蘭場租下來,專人負責拍照。
「這人是誰?」
斯托伊科維奇不認識照片上的人。
「他就是托馬斯·格蘭特。」
史密斯沒好氣,這總不能否認了吧。
「不認識!」
斯托伊科維奇只瞟了一眼。
「很好!」
史密斯不糾纏,南斯拉夫使館雖然在倫敦,但等同於南斯拉夫領土,蘇格蘭場無權搜查。
史密斯也不是沒辦法,他安排人手在使館外24小時守候,只要托馬斯·格蘭特離開使館,蘇格蘭場就可以將托馬斯·格蘭特逮捕。
讓史密斯沒想到的是,一個星期後,托馬斯·格蘭特卻公開出現在君士坦丁堡。
史密斯想破頭也沒想到,托馬斯·格蘭特是如何離開南斯拉夫使館的。
不過史密斯現在也沒心情追捕托馬斯·格蘭特了,就在4月11號,曾在世界大戰期間擔任英國遠征軍總司令的弗倫奇元帥在清晨散步時,遭到一名愛爾蘭反抗軍的襲擊,不幸身亡。
約翰·弗倫奇生於1852年,1912年任陸軍總參謀長。1913年晉陞陸軍元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弗倫奇任英國遠征軍司令,第2次伊普爾戰役后,弗倫奇因英軍傷亡過重被黑格取代。
弗倫奇的遇刺,將英國人的視線再次拉回到愛爾蘭。
4月15號,繼弗倫奇遇刺之後,椰城又傳來噩耗,英國政府和西奧政府之間的談判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