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叛亂的莫州路
匯平城邊境關卡。
南來北往的商隊正在接受通關檢查,王平安靜的排著隊,掃了眼邊軍士兵後面冷漠觀察四周狀況的兩位道藏殿練氣士。
回來的通關檢查比王平走的時候要嚴格得多。
「抬頭看…」雨蓮提醒王平。
王平依言抬頭,卻是什麼都沒有,將靈力運轉到雙眼,視線里的畫面立刻有了變化,只見,狹長的邊境線上,有一道若有若無的虛幻結界,看起來是在阻擋什麼東西離開。
大手筆啊!
道藏殿的兩位練氣士很快就注意到王平,他們年長的一位上前拱手道:「道友,是到夏國訪親,還是遊歷回來?」
「遊歷回來!」王平冷靜的回答。
「可以看看你的身份牌嗎?」
「可以!」
王平遞出他隨身攜帶的身份牌,問道:「國內發生了什麼事情,需要這麼大張旗鼓?」
修士沒有立即回答問題,而是用靈力認真的探查身份牌的真假,確認無誤后將身份牌還給王平,並說道:「原來是千木觀的道友…」
他說話的時候邀請王平走出隊列,將王平引到另外一位練氣士身前,這才解釋道:「半個前,莫州路有妖物潛入巡撫衙門行刺朝廷命官,后又有朝廷冊封的兩位山神反叛,導致莫州路大半地區被毀,最後還是真陽教的仙師出手才將妖物鎮壓,但有反叛的一位山神逃出了莫州路。」
王平聽得有些吃驚,他快速消化完這個消息,看向擁擠的關卡,說道:「這麼大張旗鼓的攔截,能攔到嗎?」
「這是上面要考慮的問題,我們只需要執行好命令就可以。」年長的修士笑道:「道友修行的千木觀是在南林路吧,回去的時候要多加小心,特別是途徑莫州路的時候。」
這是在趕人了!
「多謝道友提醒。」
王平拱手謝過,然後隨便找個理由告辭離開。
匯平城內還是和之前一樣,就是來往的商隊要麼走的比較忙,要麼就直接在城裡包下一個小院,打算住到朝廷把叛軍全部撲滅再北上。
王平不由得想到武平的商隊,算算時間他們如果在海城處理掉貨物,再動作快一點進貨的話,回到匯平城剛好是莫州路叛亂髮生的時候,按消息擴散的速度,等商隊走到海州路中部城市,才能得到相關的消息。
要是沒有得到消息繼續前進的話…
雨蓮的腦袋小心翼翼的鑽出王平胸口的衣領,打量著四周的情況。
王平找了一家客棧將水壺的水打滿,給雨蓮買了一些肉乾,給自己買了一些麵餅后啟程北上。
六天後。
王平路過沿海一個漁村時,剛好看到縣衙差役巡邏到此,將告示牌上的通緝令撤銷,並解散民兵團的巡邏。
這就意味著最後跑掉的山神也被抓到了。
王平總感覺這件事情很奇怪,就好像最初到巡撫衙門行刺,再到後面跳出來的山神,全都是故意暴露出來送死,好給一些人一個交代。
思考到深處,王平又不免被雨蓮問「怎麼啦」,才能脫離世俗的侵擾。
一個月後。
王平終於看見叛亂造成的傷害,兩個月前他途徑遇到的一處沿海繁榮的漁村,如今只剩下被翻開的沙土,縣衙轉移過來的漁民正在廢墟上重建文明。
更讓王平震撼的是遠寧城,此刻的縣城已經是一片廢墟,很遠就能聞到一股腐臭的氣味,王平進入廢墟立刻遭到道藏殿練氣士的盤問,解除誤會後王平詢問了這裡發生的事情。
說起來,起因還和王平有點關係,是幾個月前他與風妙和成濟撞破縣衙的齷齪,後續調查的時候,發現有太陰教的邪修在此地秘密建立煉屍的場所,一場大戰不可避免的發生,最終造成縣城的毀滅。
太陰教聽起來很邪乎,但其實與玉清教齊名,被稱之為兩大天門,傳承度能和五大玄門並列,這個門派內部很複雜,有修正法的清修,也有圖速度的邪修。
夏國第二任皇帝就曾下旨,禁止太陰教邪修在夏國境內傳道,但對修鍊正法的清修一派又是持歡迎態度,這就造成許多遺留問題,因為一些清修因為無法忍受清苦的生活,秘密的轉成了邪修。
走出遠寧城廢墟,王平還是沒有忍住心中的好奇心,前往了莫州路的首府長文府,想尋找風妙或者成濟詢問更詳細的情況,畢竟這件事他也算沾染一絲因果。
五天後。
長文府道藏殿的大門外,王平見到了成濟,風妙因為接了任務,不在城裡。
「哎,說起來,這次叛亂也和我們在遠寧縣撞破縣衙與妖物勾結有關係!」成濟說起這件事情有點心悸,他們現在正在府城一家酒樓的包間里。
「他們的因果關係怕是算不到我們頭上吧?」王平也是皺眉。
「不是這個,我是說當初在遠寧縣城裡,至少有一位修了第一鏡秘法的修士,人家要是想除掉我們,只是隨手一抬的事情,我們三個能活下來真是天大的運氣!」
王平也反應過來,背後瞬間滲出一層冷汗。
實在是太驚險了!
聽到成濟的這一番話,王平更加肯定之前的猜測,這次反叛跳出來的人,真的是故意送的人頭,為的是堵住一些人的嘴。
這麼簡單的道理,王平相信上面的老油條應該比他想得更多,這讓他有一種如芒在背的感覺。
外面的世界真的太危險,稍微做點好事就差點陷入別人布的一個局。
和成濟聊到天黑,兩人叫了一壺黃酒喝完,成濟回他的道藏殿,王平就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棧休息。
第二天。
雞鳴之後,王平進行了每天的洗髓,天一亮就退房往南林路趕。
半個月後…
也就是寶源9年,五月二十三。
王平回到離開四月有餘的千木觀,在山下集市的時候,就有一名外門的弟子發現王平,便高興的往山上道觀跑去報信。
等王平走到道觀門口時,三位師兄和一些內門弟子早已等候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