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五
放一點作業,是我一個智障版的音樂老師要我們寫的音樂與自然環境。
……
音樂與自然環境,這是乍一看完全不相關的兩樣事物。
音樂衍生於人,而人是社會動物,於是音樂與社會環境密不可分,這是易於理解的。自然環境,這一聽就風馬牛不相及的辭彙,與音樂的聯繫,不能說是沒有,因為萬事萬物都屬於自然中的一份子,但聯繫確實較為隱秘。
首先談音樂,必然有承載它的樂器,即使是人聲,也是借了聲帶這項天生的樂器。而樂器的材料與自然可謂是密切相關。有些樂器無論看了多少次,都會驚嘆於第一發現者的奇思妙想。如今大眾化的葫蘆絲,當初第一位發現葫蘆這種食物、工具能作為樂器用於娛樂的人,他當時到底有什麼樣的想法呢?又比如眾多的敲擊樂器,各異的材料敲出美妙震撼的音符,初次發現並整合這些音符的人,他們又在想什麼呢?
由此可見人類真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但又不完全搬運,人類收集音符,加以改造,融入了自己的巧思,於是誕生了一樣又一樣的古怪可愛的樂器。音樂是源於自然產品的精妙改造之物。
樂器,於音樂十分重要,但大抵隻影響在音色方面的表達。
真正的音樂是脫離了束縛的一段旋律,一段迷幻的音符組合。而這也與自然環境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世界各地的音樂各有特色,因為各地的歷史、人文、環境皆不一樣。例如《茉莉花》這首歌,明明是同一首歌,在中國不同地方衍生出來的表達卻完全不一樣。
若要看自然環境的影響,那大可把眼光放在XZ、西北黃土高原、江南等地。高原之地的人,簡直天生就會嘹亮悠遠的唱腔。在空曠的地方,需要亮堂的聲音傳遞信息,便自然而然學會了,而且廣闊天地之下,在最接近天空的地方,人之胸膛也會感受到某種難以言喻的「自由」感,聲音隨之噴薄而出,自由翱翔於天空。而江南小調,溫婉可人,流水潺潺,細水長流,是小而精的美,一切彷彿潤著水霧一樣,講究婉轉細膩。
若是叫高原失去透徹的天空,叫江南失去蜿蜒的河流,兩處的音樂還能發展至如今這樣的特色鮮明嗎?
我想是不會的。
以上是宏觀的影響,還有些微觀層面的、個人的影響。
自然環境是能給予音樂靈感的。準確地說是給予人類靈感,藉由人類的手成為某種更超脫的藝術作品。比如《月光奏鳴曲》,又比如《野蜂飛舞》,再比如均能感受到很明顯的來自自然的痕迹。
用音符模仿自然,卻又不追求完美的模仿,只提取形神的「神」,訴諸自己的理解,於是產生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作品。
宮崎駿感嘆自然環境被破壞而創造出諸多作品,作品自然離不開配樂,其中《幽靈公主》中的配樂就很好地闡述了人類與自然的衝突,處處流淌著暗淡的悲傷感。
自然永遠是人類用不完的靈感庫。
綜上,這就是音樂與自然環境千絲萬縷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