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學新聞學的

第218章 學新聞學的

第218章學新聞學的

賈璉已經能想到,今後京城官場會怎麼編排他了。

【官場災星,專克上司。】

就這八個字,唉官場上寸步難行了,不行,我的想法子怪變風評。

利用報紙搞點事情,比如討論一下八字相剋的問題?

林如海看著賈璉有點走神,內心頗為感慨,這廝成長的太快了。

「生擒吳漢,一戰將平叛打成了剿匪,暫理鄖陽,不足半年便恢復地方,你這官兒升的倒也硬的很,沒人能說出什麼來,甚至還有人會說少了,畢竟那吳漢打出了大順的旗號。」

造反也是分等級的,那種打出國號的反賊,優先順序別都是最高的。吳漢就屬於這種!

「吳漢腦子不好,在我看來,他就一草寇,聽說書先生講古,什麼立國號,心血來潮就立了。世上就是空有旗號,制度人員,一應俱無,還是流寇那一套,一堆小山頭湊一起。他若不打出國號來,京營未必南下。只是沒想到他慫那麼快,望風而逃。當初襄陽不戰而得時有多風光,後來就有多狼狽。後來抓了一問才知,他心裡惦記著搶來的財富。都是私鹽販子,他比張士誠差遠了。」

這點功勞在賈璉看來不值一提,他真正得意的是治理鄖陽。估計皇帝看重並給他連勝兩級的關鍵點,也是他治理鄖陽時沒撈錢,一門心思安撫地方,恢復民生。要說對地方的治理,有著豐富基層經驗的賈璉,自然是最熟悉的領域了。

更何況治理鄖陽的難度不大,民間思安,有糧食有土地有政策,百姓吃飽撐著了躲在山上呢?只要做好宣傳,抓幾個典型,事情推進的自然順利。

林如海看問題的角度這不一樣,他認為賈璉做出來的政績,最難的時期是政策的選擇。

這個時代的官員,治理地方是離不開士紳的。原因也很簡單,以縣令為例,手底下一共才多少人?三五個公務員,外加三四十個臨時工,就這麼一個草台班子,治理一個縣。

要出政績,無非是以下幾種,興教化,這個最容易,士紳為了自己的子弟肯定配合。

收稅,這個最難。百姓手裡的糧食,要變成銀子,還要收上來。指望一群一輩子都困在方圓百里地面上的百姓能配合你,那不是在做夢么?所以明朝很長一段時間收的實物稅。天朝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官府收的都是實物稅。

這也就是一條鞭法令人詬病的關鍵所在。朝廷是方便了,百姓怎麼辦?

實在不懂我的意思,重溫一下《多收了三五斗》。

朝廷省事,治理成本轉嫁給底層。基層權利徹底拱手讓給民間士紳、宗族。

如果是個組織力和執行力很強的政府,這些都不是問題。萬曆年間的情況,可謂飲鴆解渴。暫時看著身體好轉了,人也精神了,實際上虧空的更厲害了。

治安、刑獄、道路、水利,這些東西從一個縣令的角度看,對政績的幫助不大。

賈璉苦一苦士紳的做法,林如海是絕對沒有勇氣這麼去做的。

開什麼玩笑,這種事情做出來,將來民間要編戲文罵你的。也許在鄖陽地方上暫時沒人信,過個一代人之後呢?全國範圍內呢?真就是千秋罵名,不是誰都敢背的。古人重視身後名,能豁出去的人少之又少。

明眼人並不嫉妒賈璉的陞官速度,人家是真的豁出去了。

提到治理地方,賈璉也很是無可奈何的表示:「沒別的法子了,陛下催的急,老師頭髮都白了一半。我也只好拿士紳開刀了。估計我活著沒問題,我要是沒了,民間一定有人編戲文罵我,說我是貪官污吏,媚上奸臣。所以要先下手為強。」

「哦,你打算怎麼做?」林如海好奇的問一句,這便宜侄子,總能搞出一些新花樣。

「花錢養個戲班子,專門免費給民間百姓唱戲。戲文我親自操刀,我就不信了,比宣傳他們還能幹的過我。對了,再養一群說書先生,讓金庸新先生寫新作,就叫《官場災星》。」賈璉很是自信,要說宣傳,他才是見識過「學新聞學的」。

林如海不知道賈璉要幹啥,但總覺得不太對勁。

「金庸新,你還認識這個人?這廝倒是一個民間傳奇了,神龍見首不見尾,沒人知道他是誰。有點金陵笑笑生的意思。」

林如海就是隨口一說,賈璉卻誠惶誠恐道:「怎麼好比的,不好比的。」

不是很明白的林如海誤會了,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道:「若論文學造詣,確實沒法比。唯一能比的,大概就是兩者都犯禁了。一個是有傷風化,一個是俠以武犯禁。」說到影響範圍,後者還要更大一些,朝廷居然也就干看著,奇哉怪也。」

「那民生報是三皇子辦的,陛下是幕後出資人,禁才怪呢。」

賈璉道出實情后,林如海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我說呢。」

把自己摘的乾乾淨淨,欺負林如海這個長期在外地為官的人消息不通。

在林家待到晚飯後,賈璉才走。期間林如海與賈璉談話,黛玉一直在旁聽,偶爾也會問兩句。比如:士紳給錢給糧食,又獻美女,璉哥哥為何要苦一苦他們。之類的問題。

出於對原著中那個可憐人兒的同情,賈璉很耐心的給她講,這個朝廷的構成,講稅收對國家的重要性,講土地兼并的危害,講自兩漢以來,社會結構的變化。

當然就是泛泛而談,畢竟每一個階段,都是幾百年的發展,大勢之前,別說個人了,皇權都得低頭。每個階段都是發展到後期,最後自爆,天下大亂,重新開啟。實際上每一個新的朝代,都是有變化有進步的,只不過這些進步和變化,都是漸進。

最後賈璉還總結一句:「大的發展趨勢,就是民間基層權利的碎片化。兩晉門閥、晚唐藩鎮都成為了歷史,中央政權高度集權。發展到本朝,制度法理上天下事陛下一言可決,具體到民間的執行,卻只能把事情交給基層的士紳與宗族。原因就是治理成本。」

黛玉聽的似懂非懂,林如海聽的心驚膽顫。

林如海不是那種只讀四書五經應付科舉的文人,他也是熟讀史書的。賈璉的泛泛而談,黛玉聽不出來有多高深,林如海是能聽的出來的,這是深度領會那些記載在史書字裡行間的事實后,高度總結精度提煉后的言論。

賈璉這些話,都是後來爛大街的東西,他說著當然輕鬆,現在的人聽著誰不犯迷糊?

最後林如海感慨了一句:「還好,你不是反賊。」

長期為官的林如海,以前很多事情未必能清楚的總結出來,但本質是知道的。

一個人能如此深刻的看透了隱藏在歷史中的矛盾,並結合當下的現實,這種人要造反,那還得了啊?

黛玉等賈璉走後,對林如海道:「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璉哥便是這種人吧?」

林如海笑道:「胡說八道,璉哥兒能知天下事,那是他熟讀史書,有京城經驗,又有治理地方的經驗。那些只讀了四書五經的秀才,從哪知道的天下事呢?只是璉哥兒能看的如此深遠,實屬天下難得一見的奇才。」

賈璉回到家中,立刻行動了起來,畢竟涉及到個人的民間聲望,不能被人給禍害了。

進書房,關門,動筆,先寫戲文。一部楊家將,潘美被罵了一千年。

寫什麼好呢?《半夜雞叫》《白毛女》《賈公案》的縫合怪?

就這麼定了,先從一樁民間白毛怪的案子說起。

話說鄖陽民變,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陛下心憂民生,令狀元賈生南下鄖陽為官。

那賈生到了鄖陽,勤政愛民,很是受百姓擁戴。

一日有百姓來報,山間有白毛怪傷人,請官府派人去捉拿。

衙役春哥主動請纓,帶著人去緝拿白毛怪,不料卻拿到一白髮女子,再仔細看,才發現是老相識。兩人相認后,說起各自往事。

春哥給地主周扒皮當長工,幹了一年,工錢被扣完了,就剩下十斤小米。拿著十斤小米,春哥要去提親,娶喜兒進門。不料除夕夜風雲突變,喜兒的爹楊白勞,因為給媳婦看病,從地主周扒皮那借了錢,利滾利還不上,被逼上吊。周扒皮帶人進門,搶走了喜兒,春哥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心心念念要找周扒皮報仇。

喜兒進了周家,被大婦欺負,被周扒皮強暴,后趁亂逃出地主家裡,藏身山林,日久則滿頭白髮。

賈大人到鄖陽后,安撫地方,打擊土豪劣紳,救濟百姓,很快春哥下山找周扒皮報仇,並成為一名衙役。與喜兒重逢后,春哥夜入周家,手刃仇人。事後坦然自首。

狀元賈大人審案時,春哥說了前因後果,賈生嘆:地主如山,民如草芥,官只要財,吏如餓虎。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於是判春哥一個情有可原,罪不可赦,以一死囚冒充春哥,贈其錢財,送二人遠遁。

事後賈生被御史彈劾,不屑自辯,辭官回家。

寫到這裡時,賈璉很是感慨,很多東西不能寫,太遺憾了,今天先這樣。

當然這只是大綱,待明日填補細節。

放下手裡的筆,一抬頭,看見是平兒站在一側。

「怎麼是你來請我?」

「二奶奶舒服,躺著呢,大夫應該已經到了。二奶奶不讓打擾爺寫文章。」

二奶奶這個稱謂,讓賈璉想起了《三笑》里的唱段,叫一聲二奶奶,聽我表一表。

可惜了,唐伯虎的名氣沒法為自己所用,PASS掉。

編故事,賈璉是非常拿手的,網路上的看過的小說段子多了去了。拿來改一改,能唬人!

塌上只有王熙鳳一人,並沒有生病的樣子,也沒見著大夫,還以為她在用計。

不料一低頭,看見一張方子,賈璉這才知道不是用計。

「身體不舒服,怎麼也不第一時間告訴我?這家裡的事情,哪一件能比你的身體重要?」

賈璉一口責怪的語氣,表情卻是心疼的樣子,拉著王熙鳳的手說話。

王熙鳳笑著,任由他拉著手,一往情深的看著對面。

邊上來旺家的開口道:「恭喜二爺,賀喜二爺,二奶奶這是有喜了。」

其實賈璉看到方子的時候,就知道真相了,只是故意裝著不知道,此刻實際上是在醞釀情緒,要表現的驚喜一點,但也不能缺了矜持。

手上微微加了點力氣,傳達了一下激動的情緒,賈璉表情漸漸的凝重,王熙鳳驚訝問:「怎麼,不開心么?」賈璉搖搖頭:「都說投胎生孩子是過鬼門關,想到伱要為我生兒育女,懷胎十月之苦,一朝分娩之疼,我不知道是該開心好,還是難受好。思來想去,今日起我要專研一通一段時間的醫術,尤其是婦科,看看有沒有能減輕你痛苦的法子。」

王熙鳳聽到這些,恨不得給眼前的男人生十個八個的。女兒家就是如此,越是大戶的人家,身邊的男人越花心。賈璉也一樣,但他對王熙鳳是真的好。話說的動人,事情做到也貼心。見慣了男人三妻四妾的王熙鳳,因為懷孕而多了一些擔憂和醋意,如今蕩然無存了。

是夜,賈璉夜宿於此,王熙鳳催了幾次,賈璉都不肯走,非要留下來干陪著。

表面功夫既然做了,那就要做到位。做到王熙鳳就算吃醋,也不會大鬧的地步。

次日起早,一臉哀怨的平兒伺候著起來,賈璉不能當著沒看見,出門前還解釋一句:「好飯不怕晚!以後你便知道。」

賈璉準點到了五城兵馬司,摸魚準則之一,準點上班,絕不提前到。

這邊辦公室已經收拾出來了,談不上角落,但安靜,就挨著指揮使的辦公室。

賈璉讓人準備筆墨,動手開始搞創作。當務之急,先寫完戲文,然後動手寫小說,金庸新要重出江湖了。

為何要寫戲文呢,天下文盲太多了,普通人不識字的是絕大多數。

不識字,不妨礙他們看戲。不妨礙他們聽說書的。

所以,兩條腿走路,雙管齊下,先把路給走絕了。

另外,如果有戲班唱自己的黑戲,就要組織人手去鬧事起鬨,鬧大后官府抓人。這是學魷魚的!

下一章:第219章 刷業績的點子有了書籍詳情頁上一章:第217章 摸魚之道

紅樓:我是賈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紅樓:我是賈璉
上一章下一章

第218章 學新聞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