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戰後
「十將勇冠三軍,區區回鶻人豈是您對手,對方不自量力,該有此敗。」
安敬思護衛在張延禮左右,滿懷恭敬地說道。
左右兩側的親兵們也在一旁附和道,不斷拍著馬屁,倒讓沒見過這種場合的張延禮有些飄飄然。
不過,很快,他就阻止了眾人的吹捧,正色說道。
「人豈可不自知,敬思不要學旁人溜須拍馬,我輩武人富貴馬上取,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張延禮正色說道,用孫子兵法開篇教育起眾人。
不過,眾人沒讀過兵書,頗有一種說了個梗,無人應和的感覺。
他沒計較這些,繼續說道:「敬思,若汝為回鶻主將,當如何。」
「某若遇襲,當集中將士,率領眾人直衝十將,狹路相逢勇者勝。」
安敬思毫不猶豫地說道,這個決定倒沒出乎張延禮意料,和他的性格完全一致。
「某定安排士兵守衛城門、營地,當不會讓十將如此輕易衝到營門。」另一名衙軍隊正石秀林則繼續說道,石秀林歸屬李弘定麾下,平時做事頗有章法,為人謹慎,是一名靠得住的將領。
而此刻他的決定也完全符合他的性格,讓張延禮頗為滿意,關鍵時刻,石秀林完全可以獨當一面。
其餘眾人也紛紛發言,大部分與安敬思的想法相同,看來大部分都是衝鋒陷陣的武夫。
「你們說的都不全,只可為將,不可為帥。」
張延禮總結道,準備說出自己的想法。
「或吾為回鶻首領,要麼獨立成軍投靠留後。既已破瓜州,當不心存僥倖,趁機攻打沙州,沙州未做準備,他還有破城的機會。如今留後領大軍在外,他有三分勝算。」
他從年輕回鶻首領一開始的決定說起,不過大部分人都對這個不感興趣,心不在焉地附和著,武夫就這樣,沒什麼城府,讓張延禮一眼看出了他們的想法。
「說回這種戰鬥,回鶻人有三個錯誤,一是破城后疏於防範;二是忙於劫掠,既未裹挾民夫守城,又未關押壯年男子,讓城內百姓有機會反抗;三是對戰後,自負武勇,沒抓住戰機集中眾人快速斬殺我。」
張延禮娓娓道來,對眾人說道。
說到這個話題,眾人好歹提起了興趣,聽得津津有味。
見眾人附和,他又繼續說道:「為將者,不可輕忽大意,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不可疏於防備;亦不可驕傲自大,當抓住一切機會獲取勝機。」
「當然,此戰,某也有疏忽,求勝心切,與親兵分開,反而置自身於險地,若不是敬思及時趕到,此戰危矣。」
張延禮對這種戰鬥做出了總結,也自承自身過失。
「是吾等護衛不利,請十將治罪。」
當張延禮說完后,眾親兵連忙跪下請罪道。
「都說了,眾軍無罪,此次是某太心急,眾人當引以為戒。」張延禮第二次承認自身過錯,也是提醒眾人以後不可大意,只是現場數十人中,不知有幾人能聽得進去。
結束了這個話題的討論,張延禮的不適感也徹底緩了過來,不再感到噁心反胃,從殺人的感覺中緩了過來,如此適應,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接下來,張延禮並沒有帶領著親兵繼續絞殺城內的回鶻人。
城內原先耀武揚威的回鶻人,已是過街老鼠,甚至膽大的百姓,未通報歸義軍這邊,直接偷襲斬殺落單的回鶻人,發泄心中的仇恨和怨氣。
數個時辰后,城內的回鶻人被徹底俘虜、斬殺,張延禮留八百人馬守衛城門,召眾將於刺史府議事。
「多謝二公子為父報仇,閻家上下感謝不盡,若有吩咐,但憑二公子差遣。」
眾人聚集后,閻家的閻尚通首先對上座的張延禮行了大禮,即是感激,言語中也有幾分投靠之意。
-----------------
歸義軍內部的形勢一直非常複雜,當年起事雖以張議潮為首,但城內幾大家族的勢力一直非常強大,漢人雖然佔主導地位,但只能聚集在瓜沙二州。
即使在這二州,也存在大量吐蕃遺民、吐谷渾、韃靼、通頰、回鶻、羌人。
所以歸義軍內部掌握大權的除了漢人,還有粟特人,歸義軍內的粟特人以康、安兩家為首,安家的安景旻則擔任歸義軍節度副使,如今安景旻雖病逝,但其子安再晟仍在軍中擔任要職。
張延禮的未婚妻就出自安家,為安再晟之女,所以安再晟也是張延禮的岳父。
而康家,康家家主康通信,為康全信之父,不夠平日里康家都以安家為首,兩家同為粟特人大族,同氣連枝。
至於沙州城內的漢人,有閻、索、李、陰四大家族,其中閻家最大,沙州被吐蕃佔領前的最後一任沙州刺史即閻家的閻朝,昔年閻朝帶領沙州軍民獨自抵抗吐蕃十餘年。
而另外索勛、李明振、陰文通均為張議潮女婿,幾大家族持續聯姻,關係密切,但同樣內部也有派系之分。
張議潮入朝為質后,由張淮深代領藩鎮,但張議潮有子嗣隨同一起居住在長安。
而張議潮病逝后,朝廷一直未授予張淮深節度使旌節,歸義軍內部不時有呼聲,提議從長安迎回張議潮子嗣擔任節度,只是張淮深未予回應,幾大家族也關係曖昧,才沒有任何動作。
如今,安康兩家基本支持張淮深,索、李、陰三家傾向於張議潮子嗣,而原先掌握大權的閻家作壁上觀,不參與張家內部的事情。
如今,閻家家主閻英達戰死,閻尚通向張延禮示好的行為,算是歸義軍內部權力新的變動了。
但好在如今外敵環伺,內部的矛盾還被壓制住,沒有爆發衝突。
而除了瓜沙兩州,歸義軍目前實際控制的伊州,除了伊州府城,剩餘諸縣常年被高昌回鶻侵擾,歸義軍的統治非常薄弱。
而肅州,雖然名義上歸屬於歸義軍,且歸義軍在肅州設置玉門軍,但肅、甘二州更是複雜。肅州下有酒泉、玉門、福祿、振武四縣,州治在酒泉,甘州下有張掖、刪丹兩縣,州治在張掖。
兩州漢人極少,大部則是焉耆人龍家。他們本是焉耆國民,焉耆國滅后,這些人以龍為姓,大部分居住在肅、甘二州,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的吐蕃人、吐谷渾、党項等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