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第480章 一封信引起的震動
第480章一封信引起的震動
翌日,原本很平常的一天,因為韓御史彈劾楚王結黨營私,從而變得不尋常起來,致使很多年後,都有人能清晰的回憶起當時的場景。
堪稱石破天驚。
早朝上,差點炸了,一開始誰都沒想到,主要是太突然了,一眾文武大臣們簡直懷疑耳朵幻聽了。
連建興帝都愣住了。
最近的政事兒,幾乎都是圍繞著南邊和北邊的戰事,要麼就是各地的災情,其他雞毛蒜皮的事兒,眾人都默契的不拿到大殿上來說,因為實在顧及不到,特殊時期,只能緊著最重要的。
連御史都寬容多了,不再找茬兒,揪著點問題不放。
然而,竟是一下子憋了個大的,炸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大殿上,詭異的沉寂后,便如熱油裡面滴落進去水,噼里啪啦的四濺開來。
有明哲保身、沉默裝死的,有憂心忡忡、慌亂不安的,也有嚇得魂不附體、冷汗直流的,當然,朝中也有不少楚王的人,此刻立刻跳出來大罵韓御史居心叵測、污衊造謠。
韓御史不慌不忙的拿出證據,交給內侍,送到建興帝手裡。
所謂證據,便是當初許懷義半夜三更去姚家書房找到的那些賬冊,還有信件了,他為了麻痹姚家和楚王,沒有帶走原件,造成他們的事兒並未被發現的假象,但他用手機一一拍照留底了,想用的時候,隨時都可以謄抄一份出來。
雖然,不是原件,但其中的內容還是非常有可信度的,畢竟賬冊上記錄的交易內容,時間和東西,以及牽扯到的官員,追查的話,總有辦法能找到蛛絲馬跡,另外就是那些信件,雖然有些事兒故意寫的含糊其辭,普通人看了或許覺得雲山霧罩,猜不透其深意,可對混朝堂的老油條們來說,那就太明白了。
至於是不是誣告,只要將涉案的人抓起來,就沒有錦衣衛撬不開的嘴。
畢竟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總要深究到底的,誰叫皇權敏感的,普通官員結黨營私尚且是大忌,更遑論是楚王這等皇室中人。
要知道,這位王爺,可也是正兒八百的嫡子,只是出生的太晚了,要論母族出身,他比前頭幾位兄長可高貴多了,若當年的開國皇帝沒那麼早駕崩,再多堅持個十來年,最後皇位,很有可能就是他。
不得不說,身為皇子,這是莫大的遺憾,心有不甘也是正常。
但這三十多年,楚王卻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野心來,一直都是走的不爭不搶的路子,老好人似得,在京城,也很低調,不過但凡與之交往的人,就沒有不誇的,可見他很得人心。
如今,卻因為韓御史的彈劾,忽然露出了鋒利的爪牙。
至於朝廷是如何處理的,沒多久,便有小道消息傳遍了京城,很快引起軒然大波,各處茶樓酒肆,都在議論此事,猜測著是真是假。
顧歡喜也一直有讓人盯著,韓鈞來跟她說的時候,她正在看信。
信是江先生寫的,京城發生的事兒,他都已經知曉,並且從老家往回趕了,不出意外,再個數月就能到。
顧歡喜明白這是他的好意,怕她一個人在京城,再被人欺負,但其實她並不想讓他這麼勞累奔波,冬天趕路太遭罪,可這會兒再阻攔,已經是來不及。
好在有焦大夫,路上應該不會出什麼岔子。
她收起信,跟韓鈞打了招呼,問起正事,「可是京城又出什麼大事了?」
韓鈞點頭,語氣有些複雜,「今日早朝上,有御史彈劾楚王結黨營私。」
聞言,顧歡喜一直提著的心總算是落了地,面上還得做出驚訝狀,「彈劾楚王?哪位御史這麼大膽子?還結黨營私?我怎麼聽說,這位楚王就是個閑散的富貴王爺呢,朝政都不理會的,結黨做什麼?」
韓鈞道,「楚王這些年,確實沒表露出任何野心,他性情溫和,人緣頗佳,身為皇室的宗令,皇家人大都信服他,誰能想到……」
他頓了下,繼續道,「彈劾他的是韓御史,這位御史大人剛正不阿,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可但凡他彈劾的人和事兒,甚少是無的放矢,這次也是有理有據,震驚了整個朝堂。」
顧歡喜問,「這麼說的話,韓御史彈劾的事兒,很大可能是真的了?」
韓鈞諱莫如深得道,「我也不敢亂下定論,得等朝廷去查證。」
「那朝廷打算怎麼處理?」
「一邊請了楚王去自辯,一邊命禁軍去抓相關人等回來審訊。」
顧歡喜聞言,意味深長的笑了笑,「自辯?誰會承認自己犯罪?至於抓人,禁軍抓的到嗎?不會又跟之前那樣,被人提前都滅口了吧?」
韓鈞搖頭,「這回不光派了禁軍,還有錦衣衛通行,另外……」
他壓低聲音,語氣略有幾分緊繃,「楚王府雖然沒被禁軍圍了,但暗中被人看管起來了,暫時應該不敢輕舉妄動,不然,可就是上趕著遞把柄。」
顧歡喜聽了這話,多少鬆了口氣,「但願別再出意外,不然,總是落後兇手一步,實在是叫人疑心禁軍的辦事能力了。」
十有八九,禁軍里就有楚王的人,而且,職位還不低。
韓鈞意會,眉頭一皺,流露出幾分憂心,「若楚王真被查實,結黨營私,那京城,怕是要不穩了……」
顧歡喜挑眉,「難不成他還敢反抗?」
韓鈞聽的心頭一跳,忙道,「那倒是不至於,我是怕,鬧僵起來,會影響戰事,楚王是皇帝的叔叔,占著輩分呢,況且,太皇太后還在宮裡,有這麼一尊大佛震著,皇帝若是想清算定罪,可不容易,恐會有的折騰,屆時,後宮不穩,定能影響到朝堂之上,那些大臣們忙著應對這些事,哪還有心思再操持戰事?」
顧歡喜沒接話,主要是南邊閩王和楚王有可能勾結倭寇事兒,她暫時不能透露。
韓鈞又道,「最近約束一下府里的人,盡量低調,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觀望下形勢再說。」
顧歡喜點頭,「楚王府,這算是攤上事兒了吧?」
韓鈞嘆道,「豈止啊,是攤上大事了,也不知道是誰給韓御史提供的那些證據,真是厲害。」
顧歡喜但笑不語。
其他人,也在猜測,韓御史說的很清楚,證據不是他搜集到的,他沒那本事,他只是借花獻佛而已。
要說幹這種事的,最大可能是錦衣衛,但從早朝上建興帝的反應來看,他事先並不知情,再說,真要是錦衣衛,也不會公然拿到朝堂上說。
剩下的另一種可能,就是楚王府的政敵,有理由這麼乾的,皇室中人得嫌疑最大,一時間,幾位皇子人在家中坐,禍行天上來,莫名其妙的站在了風口浪尖上,直呼冤枉。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楚王組織內部有人反水了,或因為利益分配不公,或是察覺到楚王對待自己人太過涼薄狠辣想跳船等等原因吧,總之,不想再跟隨楚王,做那從龍之臣,於是便掀了桌子。
反正,沒有一個人會懷疑到顧家兩口子身上。
真正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夜裡,倆人在車裡一邊吃宵夜,一邊說道此事。
許懷義擼著烤串,嘴裡含糊不清的道,「皇上還是不夠果決,我給他準備的證據都那麼充分了,他竟還猶豫不定,只要眼不瞎,就該知道楚王確實對皇位心懷不軌,況且,他還有幾座大靠山,這種時候,不借著御史彈劾得機會趁機拿下,還等啥啊?真等人家逼宮?」
「可夢是不信?」
「哼,這種事,只要有點苗頭就該斬斷所有可能,信不信的重要嗎?這個建興帝,還真是有點老糊塗了。」
顧歡喜猜測,「大概是忌憚楚王背後的那幾座靠山吧?若他不管不顧的動手將楚王下了牢獄,太皇太后第一個就不答應,那位老祖宗,據說吃齋念佛,低調的很,可再低調,皇上也得喊她一聲皇祖母,一個孝字,就能按的他翻不了身,而且還有劉家,劉家手裡還掌著兵權呢,皇帝敢任性?能不多思量一下?」
許懷義道,「你分析的很有道理,可錯失良機就是錯失良機,權衡利弊沒錯,但跟覬覦自己的皇位比起來,其他得事兒,都算是小事吧?養虎為患啊,皇上再不拿出點魄力來,哼,且等著被人攆下台吧。」
顧歡喜白他一眼,「按照孟瑤的安排推演,楚王這幾年並未逼宮好不?不是先讓大皇子上位了嘛,就算是撿漏,至少沒爆發內亂。」
許懷義嘆道,「媳婦兒,此一時彼一時啊,孟瑤的上輩子,沒咱倆參與,這輩子,很多事情都改變了,萬一大皇子撿不了漏呢?萬一楚王提早想上位呢?那幾位皇子的資質,我這一年也暗中觀察過了,說實話,都很一般,不管誰上位都很難壓制住楚王,你別忘了,楚王可是暗中養了大量私兵的,真要逼宮,勝算很大!」
顧歡喜擰眉,「朝廷的兵馬就那麼不堪一擊嗎?京城十萬禁軍,難道也擋不住楚王的私兵?」
許懷義解釋道,「禁軍是有十萬,加上西山大營,還有五成兵馬司的人,能湊出二十萬來,可你能保證,這些人還都聽建興帝的調派?誰知道楚王暗中收買了多少人吶,屆時真要逼宮,那些人只要都按兵不動,就夠楚王恣意施為的了,要不然,上輩子,他怎麼成功的?定然除了私兵,還有其他的保障。」
顧歡喜恍然大悟,剛才她忘了這茬了。
許懷義繼續道,「還有那個閩王,盤踞在封地上幾十年,他兒子繼承爵位后,娶得是劉家女,那可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他們天然是同盟關係,這次倭寇進犯,按照目前的線索推斷,閩王十有八九是跟倭寇勾結了,至於意圖,暫且不知,但無非也就是那麼幾種可能……」
他頓了下,聲音冷凝道,「借著戰事發財、擴軍、圈地盤,消除異己,把附近幾個州府,明裡暗裡的都划拉到自家,如此,他可就是這一片真正的土皇帝了,山高水遠,建興帝也奈何他不得。」
「那對楚王有什麼好處?」
「好處多了,閩王打下來的地盤,不得分他一些?就算不分,也可以當成他的大後方,萬一逼宮要起大的戰事,這邊就能幫他提供糧草和兵源,再者,跟倭寇發動這一場戰事,也能趁機消耗朝廷的兵馬,此消彼長,楚王不就更有逼宮底氣了?」
「為了一己之私,聯合倭寇做這種局,簡直是喪心病狂。」
「嗯,他們造太多孽了,不會有好結果的,所以,我就想著,建興帝能給力一點,扛住壓力,乾脆把楚王一家直接給弄死得了,如此一了百了,啥私兵,啥閩王,都用不上了……」
顧歡喜無語,「你想的倒是怪好,你覺得可能嗎?」
楚王一家又不是傻子,還能等著建興帝殺他們?
建興帝要真那麼乾脆,楚王必反,屆時,只會讓逼宮的內亂提前幾年上演,怕是到時候,大皇子撿漏得機會都沒有了。
許懷義苦笑,鬱悶的連手裡的肉串都不香了。
顧歡喜寬慰道,「雖然不能一次把楚王府給拔除,但只要建興帝沒昏聵到底,就一定會想辦法防備和壓制,而且,幾位皇子也會警惕起來,只要有了戒備心,楚王以後再想干點啥事兒,就會束手束腳了,再者,這次得事兒,怎麼著也得給他個教訓或是懲罰吧?」
許懷義唉聲嘆氣,「不好說,要看宮裡那幾位大佬得博弈了,這些,咱們就插不上干預了。」
他們目前,也就事點個火而已,燒不燒的起來,會不會旺,要看最頂層的那波人如何選擇。
不過,宮裡的事兒,尋常百姓就打聽不到了,接下來幾天,顧歡喜再沒聽到什麼有價值的消息,只隱約傳出太皇太后病了,已經請了幾波御醫去看診,卻都不是很好,楚王留在宮裡侍疾,案子一時陷入僵局,都在等禁軍的消息。
若是能順利將涉案的人抓來審訊,事情就會有突破口了。
不過,先禁軍一步的,是朝廷的聖旨到了濟州戰場上,命楚王世子即刻回京城,不得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