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明朝的滅亡1

第22章明朝的滅亡1

蠱士正文第22章明朝的滅亡1自打崇禎十五年開始,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就在紫禁城中焦急等待。

此前幾年,湯若望奉崇禎皇帝之命,在北京城中率領工匠鑄造火炮,支援遼東前線對抗滿清。但崇禎十四年,大明在遼東最後的一支精銳部隊十三萬人出山海關救援錦州,卻被清兵擊潰,統兵的薊遼總督洪承疇生死不明。

儘管已入中國傳教多年,幫助明朝官方修訂曆法、鑄造大炮的湯若望明白,他寄予厚望的大明帝國眼下搖搖欲墜,在內有農民軍、外有滿清的雙重夾擊之下,或許已經時日無多。

一個積重難返的農業帝國,不是最先進的曆法和大炮就能拯救的。

就在湯若望焦急等待之際,前方消息傳來,說薊遼總督洪承疇在城破后不願投降,已經「殉國」了。為此,崇禎皇帝震悼痛哭,甚至下令設祭壇於朝天宮前,準備親往祭奠,在朝堂上,崇禎流了眼淚說:「我不曾救得承疇。」

但事實是,困守松山城半年後,崇禎十五年三月,洪承疇在松山城破后被俘。起初,他確實是絕食數日拒絕投降,對此,已經將國號從金改為大清的皇太極多次派人前往勸降,都被大罵而回。

不願放棄的皇太極派出吏部尚書范文程前去勸降。范文程見到洪承疇后,不提招降之事,只是與他談古論今。談話間,只見樑上掉下來一塊灰塵,落在洪承疇衣服上,洪承疇一邊說話,一邊「屢拂拭之」。察言觀色的范文程也不聲張,告辭出來后對皇太極說:「洪承疇不會死的。他對自己的衣袍還這麼愛惜,何況自己的性命呢!」

於是皇太極打鐵趁熱,於次日接見洪承疇。見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也不生氣,只是噓寒問暖,當時遼東天氣仍然寒冷,他又故意將自己身上的貂裘脫下,披在衣著單薄的洪承疇身上。這或許最終打動了洪承疇,又或許給了洪承疇一個投降的台階,第二天,洪承疇正式向皇太極投降稱臣。

早在松山、錦州城破之時,皇太極就非常高興,對各位將領說:「取北京就像砍大樹,要先從兩邊開始斫削,這樣大樹就會自己伏倒。我如今取了關外四城,明國精兵已盡,北京可得矣。」

在洪承疇帶著祖大壽等將領一起投降后,皇太極更加開心,親自設宴款待這些明朝將領,對此滿人內部的一些八旗將領很是不滿,議論紛紛,皇太極知道后,私下叫來將領們對談說:「我們這些人櫛風沐雨幾十年,為了什麼?」

將領們回答說:「自然是為了奪取中原!」

皇太極立馬說,那就對了,「要奪取中原,這就好比走在路上,我們都不認路,今天得到一個引路人,我能不高興嗎?」

儘管皇太極將在說出這番話一年後暴斃身亡,他本人未能活著見到明朝滅亡,但大明帝國,確實已日落西山。

皇太極畫像。咄咄逼人的滿清,只是明朝滅亡的表象。圖源:網路

01

松錦之戰徹底失敗、洪承疇被俘后,明朝在山海關外,只剩下三萬殘兵跟隨吳三桂退守孤城寧遠。

關外大勢已去,而在內地,李自成則率領農民軍第三次包圍重鎮開封,中原震動,內憂外患、手足無措的崇禎皇帝,此時已不知如何是好——他自打17歲時繼承皇位以來,即位之初雷厲風行剷除權宦魏忠賢,一度博得內外喝彩,但無奈大明多年來國勢日頹,滿清從東北、農民軍從西北兩方夾擊,搞得大明帝國疲於應對,而眼下,滿清已逼近山海關,農民軍則在帝國內部轉戰南北、烽火漸近北京。

很少人知道的是,在帝國最後風雨飄搖的日子,崇禎還曾一度信仰天主教。崇禎五年,信奉天主教的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向崇禎推薦天主教,這使得精神迷茫的崇禎一度大喜,加上傳教士南懷仁、湯若望等人的宣講,崇禎於是命令將紫禁城內的佛像全部撤除,意思是只能允許天主存在,而不能有其他偶像。

不僅如此,由於一度崇拜天主教的上帝,崇禎還命令臣子中有「天」字的全部改名,例如大理寺推官陳良謨,原名陳天工,就因為崇禎下令而被迫改名。

但一度改信天主教,並不能挽救崇禎心中的迷茫和大明帝國日益衰頹的國勢,到了1640年,崇禎的皇五子朱慈煥病死,據說朱慈煥臨死前,崇禎前去探望,沒想到當時年僅虛歲五歲的朱慈煥竟然手指空中呼喚九蓮菩薩,並控訴崇禎毀棄紫禁城宮中的佛像,儘管這件事的真偽和事件過程出現了多種說法,但崇禎卻在朱慈煥死後深受震動,並請回了此前撤移到宮外的佛像,從此後也不再對天主上帝祈禱。

他曾經一度信仰的天主,當然救不了他的大明,於是,早在皇五子朱慈煥病逝前的1639年,他就曾經在紫禁城中設壇做法召喚天兵天將、祈求為他施捨神通平定戰亂,那一次的設壇做法當然沒有效果,但病急亂投醫的崇禎已然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在洪承疇被俘之後,崇禎再次在紫禁城中設立齋堂拜佛念經,感覺拜佛念經無效,他又召來道家正一派的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命令他設壇做法召喚天兵天將,希望神仙能夠下凡外驅滿人、內剿亂賊。

祈求神靈顯靈是一方面,崇禎明白,更多還是要靠人事,無奈之下,此前一直堅持不議和的崇禎,只得密令兵部尚書陳新甲與皇太極議和,沒想到議和進行到關鍵時刻,陳新甲與滿清的議和文書竟然被陳新甲的僕人無意間泄露、當成塘報通報各地,由此鬧得滿朝喧嘩。

本來,與滿清的議和是秘密進行的,但眼下事情已經泄密,礙不下面子的崇禎於是決定拿陳新甲做替罪羊,崇禎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陳新甲下獄,隨後,朝中大臣多方營救,大學士周延儒、陳演也上書說:「按照國法,敵兵不打到城下來,不應當殺掉兵部尚書。」但已下定決心殺陳新甲滅口的崇禎回復說:「我的七位親王遇害、受辱,這不比敵兵打到城下更嚴重嗎?」

一個多月後,九月二十二日,陳新甲被斬於市,至此,明朝與滿清的最後一次議和徹底中斷,大明只能與滿清在戰爭一條路上干到底了,而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大明帝國,卻仍然必須將有限的資源分散到關外以應對滿清,形勢更加危急。

陳新甲代替崇禎議和,竟然因為泄密就被下令斬殺,替皇帝忠心辦事,卻隨時可能被棄卒保車,這使得滿朝文武更加噤若寒蟬。

所以,從另外一個層面看,明朝在最後滅亡之際,手下文武大臣在李自成進軍北京期間,大部分人紛紛棄械投降,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對崇禎的絕望和放棄。

據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間,共斬殺總督7人、巡撫11人,其中督師薊、遼的兵部尚書袁崇煥,被性格多疑中了滿人反間計的崇禎下令凌遲處死;山東巡撫顏繼祖因為清兵入關攻克濟南生擒藩王德王,也被作為替罪羊處死;再加上因為參與議和泄密被殺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崇禎隨意屠戮大臣、推卸責任,也使得手下文武百官更加戰戰兢兢,在亂世中不敢作為。

對此,崇禎的針對之策是重用東廠和錦衣衛監視大臣,並動輒以私刑代替國法處死大臣,例如處死陳新甲的這一年,上言直諫的行人司副熊開元、給事中姜埰就因為直言衝撞崇禎,而被崇禎命令錦衣衛逮捕后秘密處死。

國事紛亂,性格偏隘的崇禎很希望勵精圖治,但又能力有限,無奈下,後來自詡「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崇禎,只得經常將怒氣發泄到臣子身上,要麼殺人泄憤,要麼頻繁更換臣僚——根據統計,崇禎在位17年,僅僅刑部尚書就換了17人;而整個明朝276年歷史不過160多位閣臣,崇禎在位17年就佔了50人,由此可見他對手下臣子的換人之頻和疑心之重。

國勢江河日下,他心急如焚,但所作所為卻又讓臣子們更加離心離德。

崇禎的偏隘與多疑,加重了大明國內的君臣矛盾。圖源:影視劇照

02

有明一代,出了許多奇葩皇帝,例如胡亂北伐被蒙古人俘虜後來又成功復辟的明英宗,以及30年不上朝的嘉靖帝、28年不上朝的萬曆帝,還有崇禎的哥哥,熱衷做木匠手工活兒、寵信魏忠賢的明熹宗朱由校,但在晚明一系列混蛋皇帝中,崇禎皇帝算是一股難得的清流,他即位之初就剷除魏忠賢,隨後勵精圖治,試圖挽救日漸西山的大明帝國,但為何明朝還是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覆滅呢?

對此,由明入清的遺老們在撰寫《明史》時,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他們認為明朝之亡,其實是在怠政腐敗的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期,就埋下了嚴重禍根,這種觀點有其深刻一面,但帝國內部的腐爛是一種慢變數,而促成大明帝國滅亡的與快變數,是崇禎上位以後,嚴峻的氣候變化與乾旱、蝗災、飢荒、瘟疫等各種天災。

早在崇禎上位之前幾年,當時陝北與關中地區北部就已是連年乾旱,草木枯焦,赤地千里,就在明熹宗去世、崇禎繼位的天啟七年,當時陝北地區「草木盡,人相食」,農民「皮骨已盡,救死不瞻」,而明朝官方對此不僅沒有減免稅賦、賑濟災民,反而增派「新餉」「均輸」等賦役,並嚴令官吏督責催收,在此情況下,農民王二在陝西澄城率眾殺死知縣張斗耀,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王二起義第二年,崇禎元年,因為年荒乏食,曾經作為邊兵的王嘉胤也組織災民揭竿而起,此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也先後參與農民起事,一時烽火燃遍陝西,並蔓延到山西、寧夏、甘肅三地,明末農民起事由此逐漸成勢。

而分析崇禎上位前後的一系列農民起事,可以發現,他們都與天災有著重大關係。

據不完全統計,崇禎在位17年間,全國各地竟發生了14次特大幹旱,各地「餓殍遍野」「人相食」的記載十分常見。

雖然乾旱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罕見,但明朝中後期乾旱範圍之廣、程度之嚴重,觸目驚心。

崇禎十三年的乾旱,是千年一遇的大旱,也是中國自漢代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事件。

在這一年前後的兩次乾旱事件,也絕非等閑之輩:崇禎十二年的乾旱是百年一遇級別,崇禎十四年的乾旱是五百年一遇級別。

旱災波及華北、西北地區,受災人口極其廣泛。許多地方,更是連年受災,百姓生產生活遭遇四連擊、五連擊,甚至九連擊。

根據氣象學者張德二的研究,在崇禎上位初期的乾旱災害導致的次生效應還沒消除之際,崇禎十年至十六年,大明帝國內部從北到南,又出現了一波長達7年的全國範圍的大幹旱時期,「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近百年所未見……連年大旱還引起了嚴重飢荒,並伴有蝗災、瘟疫流行……此事件正值小冰期最寒冷的第2個寒冷階段,是寒冷氣候背景下的持續乾旱典型案例。」

當時,全國範圍內南北方共有23個省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主要乾旱區域在北方,初始於西北、華北,以後逐年向東、向南擴大,及至長江中下游地區,旱區範圍和旱情在1640年前後達到頂峰,其中陝西、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連續乾旱5年以上。」

史書記載,例如河南蘭考地區,當時從「十一年秋七月旱至十三年六月十二日方雨」,接近一年十一個月無雨,這對一個地方的農業社會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而河南泌陽「自去年六月雨至今十一月不雨」,也是長達一年五個月不雨;山西運城則「自九月不雨,至十三年七月」,接近十個月無雨。

在這種廣泛的乾旱影響下,當時,山東諸城「濰水斷流」,到了1640年,河北安新「白洋淀竭,九河俱干」,江蘇睢寧「黃河水涸」;史書記載,到了1641年,安徽巢縣「巢湖水涸」,山西河津「五月汾河干」,浙江桐鄉「河流盡竭」;進入1642年,河南蘭考「十一月黃河水干,人可徒步」;到了明朝滅亡前一年的1643年,河南虞城「黃河絕流夏旱」,上海松江「河水盡涸」。

這種殘酷的大規模、持續多年的乾旱影響下,崇禎十年至崇禎十四年,又暴發了連續五年以上的特大蝗災。

學者張德二的研究指出,「1639-1640年蝗災達到極盛,蝗區遍及甘肅、寧夏、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湖南」,而「飛蝗蔽天,食禾稼皆盡」的記載遍布當時的縣誌和時人記錄,當時的河南地區更是記載,萬曆四十年以後蝗災幾乎每年都有,「至崇禎十二年盈野蔽天,其勢更甚……禾稼瞬息一空。焚之以火,塹之以坑,終不能制。嗟乎,天災至此,亦無可何如也。」

到了明朝滅亡這一年,史書記載,河南的蝗災更是到達,「河南飛蝗食民間小兒。每一陣來,如猛雨毒箭,環抱人而蠶食之,頃刻皮肉俱盡。」在這種飛蝗無以為食、甚至開始吃人的歷史背景下,人民的苦難竟然還未終結。

明末所出現的連續多年乾旱、蝗災、飢荒、瘟疫,是傳統農業社會幾乎無法抵擋的天譴。圖源:影視劇照

在崇禎時期連年的大幹旱和蝗災影響下,明朝滅亡前五年,「崇禎庚辰秋,山東、河南、山西、畿南人食木皮,至冬人相食。辛巳江南北皆競棄子女、售器具,流殍塞路。少婦不值千錢」——在這種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地區甚至京城北京南面到處「人相食」、流民死屍「塞路」的情況下,甚至出現了把死屍從墳墓里扒出來吃掉的殘酷現象,例如1640年在山西永濟縣,「四門外掘深坑以瘞死者,人就坑剮食其肉。」在江蘇丹徒,「三吳皆飢,樹皮食盡,至發瘞胔以食」。

山西稷山縣誌記載,「十一年至十三年頻旱,野無青草,斗米前文,男女鬻者成市,草根樹皮採食殆盡,甚至人相食。有幼孺獨行被人攫食者,有殯未旋踵剖冢盜食者,有同食共寢暮夜剮食者,有子死而父母食之者,父母死而子食之者,種種慘凄不勝枚舉。」

在這種乾旱、蝗災和,人民死亡高發影響下,瘟疫也隨之而來。

史料記載,明代中後期發生了兩次大瘟疫,分別在1586—1590年和1640—1644年,而與明代末期持續乾旱同步的第二次大瘟疫,程度尤其嚴重。在這些瘟疫中,鼠疫的危害程度非常大。明清之際華北三省的死亡人口中,至少有500萬以上的人口死於鼠疫。

檢閱史書可以看到,崇禎十四年,當時由於長期的乾旱,海量的老鼠竟然互相咬著對方的尾巴、成群結隊渡過江河險阻,進入安徽、河南、河北等各省覓食,而在長期旱災和飢荒中飢不擇食的災民中則以老鼠為食,由此更加加重了鼠疫的暴發——當時,整個北方「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當時,往南方督催漕運的戶部給事中左懋第在途中給朝廷上疏說,他從天津靜海抵山東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

就在明朝滅亡的前一年,崇禎十六年,蔓延整個華北的鼠疫又傳入北京,「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殮者」。由於瘟疫死亡人數實在太多,當時北京城內甚至出現了有的人戶全部死光,甚至連收屍人都沒有的慘況。

當時,北京城內的人口約為100萬人,在這場明朝滅亡前一年的大瘟疫中,北京城預估死亡人數高達20多萬人,而剩餘的人也奄奄一息,「崇禎十六年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就在明朝滅亡當年,崇禎十七年,天津督理軍務駱養性就說,「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到了1644年開春,瘟疫又在北京複發。

此時,李自成的軍隊也從陝西順利推進到北京附近,當時,北京城內因為鼠疫人口死亡率已經達到了40%左右,由於死人太多,當時北京城中許多街巷都已冷落得無人行走,而負責保衛北京的明軍京城三大營,當時名義上有10萬人,但除了缺額外,剩下的幾萬人也大多患病,「鞭一人起,一人復卧如故」,身體已經虛弱得無法守城。加上由於明朝財政艱難、欠餉太久,當時士兵們已經鬥志全無。

因此,當李自成的軍隊於1644年農曆三月兵臨城下時,已經被瘟疫折磨得半死不活的北京城立刻土崩瓦解。

03

綜合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實際上,滅亡明朝的最大因素,除了內在因素外,其外在的或者說快變數,毫無疑問是來自殘酷的連續大規模、長時間的乾旱、蝗災、飢荒和瘟疫等自然災害。

根據氣候統計分析,明朝末年,當時中國正處於小冰期的寒冷期,冬季平均溫度比現在要低2℃左右,當時,中原氣溫與北方農牧帶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漢時期以來的最低點。

小冰期開始於13世紀,之後經歷了相對溫暖期,在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達到鼎盛。

在國內,通常將15世紀後期至19世紀末氣候寒冷期作為小冰期,由於這一時期恰是明清時期,因此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不要小看小冰期時期氣候變化出現一兩度的氣溫下降,在農業社會,這點氣候的非正常變化足以摧毀整個社會的生產基礎,並極大地削弱國家的經濟實力,同時連鎖產生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

對此,早在天災逐漸進入高峰時,崇禎二年,官員馬懋才就在給崇禎皇帝的《備陳大飢疏》中,提到了受災最為嚴重的陝北的情況,他說:

「臣鄉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樹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

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其石名青葉,味腥而膩,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

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翼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於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子者矣。

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影。后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數日後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熏天。」

馬懋才在上疏中講了人相食的慘狀后說,當地百姓中,那些不甘餓死的人,開始鋌而走險,相聚為盜。即便被官府抓獲了,也不後悔,公開表示:「死於飢與死於盜等耳!與其坐而飢死,何若為盜而死,猶得為飽鬼也。」

由於陝北地區是明末自然災害的初始發生地,加上陝北地區經歷華夏先民數千年的森林砍伐和破壞性開發,此時生態環境已經日臻惡劣。

因此,崇禎即位之初的1627年和1628年,王二、王嘉胤、高迎祥等人先後在陝北率領農民起事,當時,大明帝國內部很多饑民喊著「與其坐而飢死,何不盜而死」的口號紛紛發動起義,面對農民軍,明朝官軍起初在圍剿時經常佔據優勢,但隨著氣候變化導致大幹旱、的普遍蔓延,越來越多的農民不斷湧入起義軍,致使農民起義呈現「野火燒不盡」之勢。

根據當代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的統計分析,明代末年的人口在峰值時期,應該已經達到1.6億人左右,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資源的大明帝國,其實際能夠控制和徵收賦稅的編戶齊民在高峰時期也只有五六千萬。

進入明末后,由於飢荒、乾旱、土地兼并、瘟疫、戰亂等各種原因導致人民流離失所,明朝政府能夠掌控的人口資源越發減少,這同時也意味著政府的稅源和兵源在不斷流失,而面對滿人入侵的邊境戰爭以及鎮壓內部叛亂,明朝政府所需開支卻在不斷膨脹,一邊是日趨減少的可掌控資源,一邊是不斷膨脹的國家開支,這也使得明朝政府的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榨乾。

作為後來農民軍的最重要首領,出生在陝北的李自成,起初先是因為明朝內憂外患、政府收支缺口太大,不得不精簡政府機關,這導致當時在驛站當驛卒的李自成被裁員,從公務員隊伍下崗后,李自成又當過邊兵,後來又因為軍將剋扣軍餉而參與兵變,從此進入農民軍隊伍。

到了崇禎十年,李自成一度被明軍洪承疇、孫傳庭部打得潰不成軍,僅僅帶著17名部下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避難,當時,明軍剿匪頗有成效,另外一名農民起事領袖張獻忠也一度投降官軍,但到了崇禎十二年,先是張獻忠趁著當年大幹旱、再次反叛明朝,隨後,李自成也殺出商洛山,由於1639年至1641年的連續三年大幹旱,當時,參加李自成農民軍的「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不僅是農民軍,當時不斷南下的后金部隊,其本質也是受到了當時北方小冰期氣候變化,以及大幹旱、草原生態惡劣的影響所致,在氣候危機的影響下,本來就頗具野心的女真後裔滿人不斷南下,試圖通過攻城略地掠奪人口、物資等資源來度過艱難時期。

儘管同樣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相對而言,后金在崛起過程中,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依託戰爭,在不斷掠奪遼東和關內財富、人口資源同時,也不斷拉攏關外的蒙古部落,並多次出兵征討朝鮮,使得蒙古各部和原本為明朝藩屬國的朝鮮都被滿清拉入麾下,加上滿人在遼東不斷爭取當地漢族的支持,從而使得滿清在與明朝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不斷擴充成長,成為明朝越來越壯大的威脅。

同樣面臨危機,滿人卻將危轉化成了機。當然,從現實的角度看,滿人在東北地盤小、人口少,船小好調頭,加上策略得當,四處拉攏資源和人心,這就使得滿人得以在明朝內部的大動亂中保持隔岸觀火,而明朝政府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的火併,也讓滿人這個第三者能在關外坐享漁翁之利,這確實是崇禎這個大明帝國的「大當家」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而且是足以讓人致命的優勢。自打崇禎十五年開始,西洋傳教士湯若望就在紫禁城中焦急等待。

此前幾年,湯若望奉崇禎皇帝之命,在北京城中率領工匠鑄造火炮,支援遼東前線對抗滿清。但崇禎十四年,大明在遼東最後的一支精銳部隊十三萬人出山海關救援錦州,卻被清兵擊潰,統兵的薊遼總督洪承疇生死不明。

儘管已入中國傳教多年,幫助明朝官方修訂曆法、鑄造大炮的湯若望明白,他寄予厚望的大明帝國眼下搖搖欲墜,在內有農民軍、外有滿清的雙重夾擊之下,或許已經時日無多。

一個積重難返的農業帝國,不是最先進的曆法和大炮就能拯救的。

就在湯若望焦急等待之際,前方消息傳來,說薊遼總督洪承疇在城破后不願投降,已經「殉國」了。為此,崇禎皇帝震悼痛哭,甚至下令設祭壇於朝天宮前,準備親往祭奠,在朝堂上,崇禎流了眼淚說:「我不曾救得承疇。」

但事實是,困守松山城半年後,崇禎十五年三月,洪承疇在松山城破后被俘。起初,他確實是絕食數日拒絕投降,對此,已經將國號從金改為大清的皇太極多次派人前往勸降,都被大罵而回。

不願放棄的皇太極派出吏部尚書范文程前去勸降。范文程見到洪承疇后,不提招降之事,只是與他談古論今。談話間,只見樑上掉下來一塊灰塵,落在洪承疇衣服上,洪承疇一邊說話,一邊「屢拂拭之」。察言觀色的范文程也不聲張,告辭出來后對皇太極說:「洪承疇不會死的。他對自己的衣袍還這麼愛惜,何況自己的性命呢!」

於是皇太極打鐵趁熱,於次日接見洪承疇。見洪承疇立而不跪,皇太極也不生氣,只是噓寒問暖,當時遼東天氣仍然寒冷,他又故意將自己身上的貂裘脫下,披在衣著單薄的洪承疇身上。這或許最終打動了洪承疇,又或許給了洪承疇一個投降的台階,第二天,洪承疇正式向皇太極投降稱臣。

早在松山、錦州城破之時,皇太極就非常高興,對各位將領說:「取北京就像砍大樹,要先從兩邊開始斫削,這樣大樹就會自己伏倒。我如今取了關外四城,明國精兵已盡,北京可得矣。」

在洪承疇帶著祖大壽等將領一起投降后,皇太極更加開心,親自設宴款待這些明朝將領,對此滿人內部的一些八旗將領很是不滿,議論紛紛,皇太極知道后,私下叫來將領們對談說:「我們這些人櫛風沐雨幾十年,為了什麼?」

將領們回答說:「自然是為了奪取中原!」

皇太極立馬說,那就對了,「要奪取中原,這就好比走在路上,我們都不認路,今天得到一個引路人,我能不高興嗎?」

儘管皇太極將在說出這番話一年後暴斃身亡,他本人未能活著見到明朝滅亡,但大明帝國,確實已日落西山。

皇太極畫像。咄咄逼人的滿清,只是明朝滅亡的表象。圖源:網路

01

松錦之戰徹底失敗、洪承疇被俘后,明朝在山海關外,只剩下三萬殘兵跟隨吳三桂退守孤城寧遠。

關外大勢已去,而在內地,李自成則率領農民軍第三次包圍重鎮開封,中原震動,內憂外患、手足無措的崇禎皇帝,此時已不知如何是好——他自打17歲時繼承皇位以來,即位之初雷厲風行剷除權宦魏忠賢,一度博得內外喝彩,但無奈大明多年來國勢日頹,滿清從東北、農民軍從西北兩方夾擊,搞得大明帝國疲於應對,而眼下,滿清已逼近山海關,農民軍則在帝國內部轉戰南北、烽火漸近北京。

很少人知道的是,在帝國最後風雨飄搖的日子,崇禎還曾一度信仰天主教。崇禎五年,信奉天主教的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向崇禎推薦天主教,這使得精神迷茫的崇禎一度大喜,加上傳教士南懷仁、湯若望等人的宣講,崇禎於是命令將紫禁城內的佛像全部撤除,意思是只能允許天主存在,而不能有其他偶像。

不僅如此,由於一度崇拜天主教的上帝,崇禎還命令臣子中有「天」字的全部改名,例如大理寺推官陳良謨,原名陳天工,就因為崇禎下令而被迫改名。

但一度改信天主教,並不能挽救崇禎心中的迷茫和大明帝國日益衰頹的國勢,到了1640年,崇禎的皇五子朱慈煥病死,據說朱慈煥臨死前,崇禎前去探望,沒想到當時年僅虛歲五歲的朱慈煥竟然手指空中呼喚九蓮菩薩,並控訴崇禎毀棄紫禁城宮中的佛像,儘管這件事的真偽和事件過程出現了多種說法,但崇禎卻在朱慈煥死後深受震動,並請回了此前撤移到宮外的佛像,從此後也不再對天主上帝祈禱。

他曾經一度信仰的天主,當然救不了他的大明,於是,早在皇五子朱慈煥病逝前的1639年,他就曾經在紫禁城中設壇做法召喚天兵天將、祈求為他施捨神通平定戰亂,那一次的設壇做法當然沒有效果,但病急亂投醫的崇禎已然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在洪承疇被俘之後,崇禎再次在紫禁城中設立齋堂拜佛念經,感覺拜佛念經無效,他又召來道家正一派的第五十二代天師張應京,命令他設壇做法召喚天兵天將,希望神仙能夠下凡外驅滿人、內剿亂賊。

祈求神靈顯靈是一方面,崇禎明白,更多還是要靠人事,無奈之下,此前一直堅持不議和的崇禎,只得密令兵部尚書陳新甲與皇太極議和,沒想到議和進行到關鍵時刻,陳新甲與滿清的議和文書竟然被陳新甲的僕人無意間泄露、當成塘報通報各地,由此鬧得滿朝喧嘩。

本來,與滿清的議和是秘密進行的,但眼下事情已經泄密,礙不下面子的崇禎於是決定拿陳新甲做替罪羊,崇禎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陳新甲下獄,隨後,朝中大臣多方營救,大學士周延儒、陳演也上書說:「按照國法,敵兵不打到城下來,不應當殺掉兵部尚書。」但已下定決心殺陳新甲滅口的崇禎回復說:「我的七位親王遇害、受辱,這不比敵兵打到城下更嚴重嗎?」

一個多月後,九月二十二日,陳新甲被斬於市,至此,明朝與滿清的最後一次議和徹底中斷,大明只能與滿清在戰爭一條路上干到底了,而本來就捉襟見肘的大明帝國,卻仍然必須將有限的資源分散到關外以應對滿清,形勢更加危急。

陳新甲代替崇禎議和,竟然因為泄密就被下令斬殺,替皇帝忠心辦事,卻隨時可能被棄卒保車,這使得滿朝文武更加噤若寒蟬。

所以,從另外一個層面看,明朝在最後滅亡之際,手下文武大臣在李自成進軍北京期間,大部分人紛紛棄械投降,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對崇禎的絕望和放棄。

據統計,崇禎在位十七年間,共斬殺總督7人、巡撫11人,其中督師薊、遼的兵部尚書袁崇煥,被性格多疑中了滿人反間計的崇禎下令凌遲處死;山東巡撫顏繼祖因為清兵入關攻克濟南生擒藩王德王,也被作為替罪羊處死;再加上因為參與議和泄密被殺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崇禎隨意屠戮大臣、推卸責任,也使得手下文武百官更加戰戰兢兢,在亂世中不敢作為。

對此,崇禎的針對之策是重用東廠和錦衣衛監視大臣,並動輒以私刑代替國法處死大臣,例如處死陳新甲的這一年,上言直諫的行人司副熊開元、給事中姜埰就因為直言衝撞崇禎,而被崇禎命令錦衣衛逮捕后秘密處死。

國事紛亂,性格偏隘的崇禎很希望勵精圖治,但又能力有限,無奈下,後來自詡「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的崇禎,只得經常將怒氣發泄到臣子身上,要麼殺人泄憤,要麼頻繁更換臣僚——根據統計,崇禎在位17年,僅僅刑部尚書就換了17人;而整個明朝276年歷史不過160多位閣臣,崇禎在位17年就佔了50人,由此可見他對手下臣子的換人之頻和疑心之重。

國勢江河日下,他心急如焚,但所作所為卻又讓臣子們更加離心離德。

崇禎的偏隘與多疑,加重了大明國內的君臣矛盾。圖源:影視劇照

02

有明一代,出了許多奇葩皇帝,例如胡亂北伐被蒙古人俘虜後來又成功復辟的明英宗,以及30年不上朝的嘉靖帝、28年不上朝的萬曆帝,還有崇禎的哥哥,熱衷做木匠手工活兒、寵信魏忠賢的明熹宗朱由校,但在晚明一系列混蛋皇帝中,崇禎皇帝算是一股難得的清流,他即位之初就剷除魏忠賢,隨後勵精圖治,試圖挽救日漸西山的大明帝國,但為何明朝還是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覆滅呢?

對此,由明入清的遺老們在撰寫《明史》時,就提出了一個觀點:「故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他們認為明朝之亡,其實是在怠政腐敗的明神宗萬曆皇帝時期,就埋下了嚴重禍根,這種觀點有其深刻一面,但帝國內部的腐爛是一種慢變數,而促成大明帝國滅亡的與快變數,是崇禎上位以後,嚴峻的氣候變化與乾旱、蝗災、飢荒、瘟疫等各種天災。

早在崇禎上位之前幾年,當時陝北與關中地區北部就已是連年乾旱,草木枯焦,赤地千里,就在明熹宗去世、崇禎繼位的天啟七年,當時陝北地區「草木盡,人相食」,農民「皮骨已盡,救死不瞻」,而明朝官方對此不僅沒有減免稅賦、賑濟災民,反而增派「新餉」「均輸」等賦役,並嚴令官吏督責催收,在此情況下,農民王二在陝西澄城率眾殺死知縣張斗耀,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王二起義第二年,崇禎元年,因為年荒乏食,曾經作為邊兵的王嘉胤也組織災民揭竿而起,此後,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也先後參與農民起事,一時烽火燃遍陝西,並蔓延到山西、寧夏、甘肅三地,明末農民起事由此逐漸成勢。

而分析崇禎上位前後的一系列農民起事,可以發現,他們都與天災有著重大關係。

據不完全統計,崇禎在位17年間,全國各地竟發生了14次特大幹旱,各地「餓殍遍野」「人相食」的記載十分常見。

雖然乾旱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罕見,但明朝中後期乾旱範圍之廣、程度之嚴重,觸目驚心。

崇禎十三年的乾旱,是千年一遇的大旱,也是中國自漢代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事件。

在這一年前後的兩次乾旱事件,也絕非等閑之輩:崇禎十二年的乾旱是百年一遇級別,崇禎十四年的乾旱是五百年一遇級別。

旱災波及華北、西北地區,受災人口極其廣泛。許多地方,更是連年受災,百姓生產生活遭遇四連擊、五連擊,甚至九連擊。

根據氣象學者張德二的研究,在崇禎上位初期的乾旱災害導致的次生效應還沒消除之際,崇禎十年至十六年,大明帝國內部從北到南,又出現了一波長達7年的全國範圍的大幹旱時期,「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近百年所未見……連年大旱還引起了嚴重飢荒,並伴有蝗災、瘟疫流行……此事件正值小冰期最寒冷的第2個寒冷階段,是寒冷氣候背景下的持續乾旱典型案例。」

當時,全國範圍內南北方共有23個省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主要乾旱區域在北方,初始於西北、華北,以後逐年向東、向南擴大,及至長江中下游地區,旱區範圍和旱情在1640年前後達到頂峰,其中陝西、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連續乾旱5年以上。」

史書記載,例如河南蘭考地區,當時從「十一年秋七月旱至十三年六月十二日方雨」,接近一年十一個月無雨,這對一個地方的農業社會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而河南泌陽「自去年六月雨至今十一月不雨」,也是長達一年五個月不雨;山西運城則「自九月不雨,至十三年七月」,接近十個月無雨。

在這種廣泛的乾旱影響下,當時,山東諸城「濰水斷流」,到了1640年,河北安新「白洋淀竭,九河俱干」,江蘇睢寧「黃河水涸」;史書記載,到了1641年,安徽巢縣「巢湖水涸」,山西河津「五月汾河干」,浙江桐鄉「河流盡竭」;進入1642年,河南蘭考「十一月黃河水干,人可徒步」;到了明朝滅亡前一年的1643年,河南虞城「黃河絕流夏旱」,上海松江「河水盡涸」。

這種殘酷的大規模、持續多年的乾旱影響下,崇禎十年至崇禎十四年,又暴發了連續五年以上的特大蝗災。

學者張德二的研究指出,「1639-1640年蝗災達到極盛,蝗區遍及甘肅、寧夏、山西、陝西、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湖南」,而「飛蝗蔽天,食禾稼皆盡」的記載遍布當時的縣誌和時人記錄,當時的河南地區更是記載,萬曆四十年以後蝗災幾乎每年都有,「至崇禎十二年盈野蔽天,其勢更甚……禾稼瞬息一空。焚之以火,塹之以坑,終不能制。嗟乎,天災至此,亦無可何如也。」

到了明朝滅亡這一年,史書記載,河南的蝗災更是到達,「河南飛蝗食民間小兒。每一陣來,如猛雨毒箭,環抱人而蠶食之,頃刻皮肉俱盡。」在這種飛蝗無以為食、甚至開始吃人的歷史背景下,人民的苦難竟然還未終結。

明末所出現的連續多年乾旱、蝗災、飢荒、瘟疫,是傳統農業社會幾乎無法抵擋的天譴。圖源:影視劇照

在崇禎時期連年的大幹旱和蝗災影響下,明朝滅亡前五年,「崇禎庚辰秋,山東、河南、山西、畿南人食木皮,至冬人相食。辛巳江南北皆競棄子女、售器具,流殍塞路。少婦不值千錢」——在這種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地區甚至京城北京南面到處「人相食」、流民死屍「塞路」的情況下,甚至出現了把死屍從墳墓里扒出來吃掉的殘酷現象,例如1640年在山西永濟縣,「四門外掘深坑以瘞死者,人就坑剮食其肉。」在江蘇丹徒,「三吳皆飢,樹皮食盡,至發瘞胔以食」。

山西稷山縣誌記載,「十一年至十三年頻旱,野無青草,斗米前文,男女鬻者成市,草根樹皮採食殆盡,甚至人相食。有幼孺獨行被人攫食者,有殯未旋踵剖冢盜食者,有同食共寢暮夜剮食者,有子死而父母食之者,父母死而子食之者,種種慘凄不勝枚舉。」

在這種乾旱、蝗災和,人民死亡高發影響下,瘟疫也隨之而來。

史料記載,明代中後期發生了兩次大瘟疫,分別在1586—1590年和1640—1644年,而與明代末期持續乾旱同步的第二次大瘟疫,程度尤其嚴重。在這些瘟疫中,鼠疫的危害程度非常大。明清之際華北三省的死亡人口中,至少有500萬以上的人口死於鼠疫。

檢閱史書可以看到,崇禎十四年,當時由於長期的乾旱,海量的老鼠竟然互相咬著對方的尾巴、成群結隊渡過江河險阻,進入安徽、河南、河北等各省覓食,而在長期旱災和飢荒中飢不擇食的災民中則以老鼠為食,由此更加加重了鼠疫的暴發——當時,整個北方「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當時,往南方督催漕運的戶部給事中左懋第在途中給朝廷上疏說,他從天津靜海抵山東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

就在明朝滅亡的前一年,崇禎十六年,蔓延整個華北的鼠疫又傳入北京,「京師大疫,死亡日以萬計」,「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殮者」。由於瘟疫死亡人數實在太多,當時北京城內甚至出現了有的人戶全部死光,甚至連收屍人都沒有的慘況。

當時,北京城內的人口約為100萬人,在這場明朝滅亡前一年的大瘟疫中,北京城預估死亡人數高達20多萬人,而剩餘的人也奄奄一息,「崇禎十六年大疫,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就在明朝滅亡當年,崇禎十七年,天津督理軍務駱養性就說,「昨年京師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到了1644年開春,瘟疫又在北京複發。

此時,李自成的軍隊也從陝西順利推進到北京附近,當時,北京城內因為鼠疫人口死亡率已經達到了40%左右,由於死人太多,當時北京城中許多街巷都已冷落得無人行走,而負責保衛北京的明軍京城三大營,當時名義上有10萬人,但除了缺額外,剩下的幾萬人也大多患病,「鞭一人起,一人復卧如故」,身體已經虛弱得無法守城。加上由於明朝財政艱難、欠餉太久,當時士兵們已經鬥志全無。

因此,當李自成的軍隊於1644年農曆三月兵臨城下時,已經被瘟疫折磨得半死不活的北京城立刻土崩瓦解。

03

綜合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實際上,滅亡明朝的最大因素,除了內在因素外,其外在的或者說快變數,毫無疑問是來自殘酷的連續大規模、長時間的乾旱、蝗災、飢荒和瘟疫等自然災害。

根據氣候統計分析,明朝末年,當時中國正處於小冰期的寒冷期,冬季平均溫度比現在要低2℃左右,當時,中原氣溫與北方農牧帶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漢時期以來的最低點。

小冰期開始於13世紀,之後經歷了相對溫暖期,在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達到鼎盛。

在國內,通常將15世紀後期至19世紀末氣候寒冷期作為小冰期,由於這一時期恰是明清時期,因此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不要小看小冰期時期氣候變化出現一兩度的氣溫下降,在農業社會,這點氣候的非正常變化足以摧毀整個社會的生產基礎,並極大地削弱國家的經濟實力,同時連鎖產生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

對此,早在天災逐漸進入高峰時,崇禎二年,官員馬懋才就在給崇禎皇帝的《備陳大飢疏》中,提到了受災最為嚴重的陝北的情況,他說:

「臣鄉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采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樹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

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其石名青葉,味腥而膩,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

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翼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於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子者矣。

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影。后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數日後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熏天。」

馬懋才在上疏中講了人相食的慘狀后說,當地百姓中,那些不甘餓死的人,開始鋌而走險,相聚為盜。即便被官府抓獲了,也不後悔,公開表示:「死於飢與死於盜等耳!與其坐而飢死,何若為盜而死,猶得為飽鬼也。」

由於陝北地區是明末自然災害的初始發生地,加上陝北地區經歷華夏先民數千年的森林砍伐和破壞性開發,此時生態環境已經日臻惡劣。

因此,崇禎即位之初的1627年和1628年,王二、王嘉胤、高迎祥等人先後在陝北率領農民起事,當時,大明帝國內部很多饑民喊著「與其坐而飢死,何不盜而死」的口號紛紛發動起義,面對農民軍,明朝官軍起初在圍剿時經常佔據優勢,但隨著氣候變化導致大幹旱、的普遍蔓延,越來越多的農民不斷湧入起義軍,致使農民起義呈現「野火燒不盡」之勢。

根據當代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的統計分析,明代末年的人口在峰值時期,應該已經達到1.6億人左右,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資源的大明帝國,其實際能夠控制和徵收賦稅的編戶齊民在高峰時期也只有五六千萬。

進入明末后,由於飢荒、乾旱、土地兼并、瘟疫、戰亂等各種原因導致人民流離失所,明朝政府能夠掌控的人口資源越發減少,這同時也意味著政府的稅源和兵源在不斷流失,而面對滿人入侵的邊境戰爭以及鎮壓內部叛亂,明朝政府所需開支卻在不斷膨脹,一邊是日趨減少的可掌控資源,一邊是不斷膨脹的國家開支,這也使得明朝政府的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榨乾。

作為後來農民軍的最重要首領,出生在陝北的李自成,起初先是因為明朝內憂外患、政府收支缺口太大,不得不精簡政府機關,這導致當時在驛站當驛卒的李自成被裁員,從公務員隊伍下崗后,李自成又當過邊兵,後來又因為軍將剋扣軍餉而參與兵變,從此進入農民軍隊伍。

到了崇禎十年,李自成一度被明軍洪承疇、孫傳庭部打得潰不成軍,僅僅帶著17名部下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避難,當時,明軍剿匪頗有成效,另外一名農民起事領袖張獻忠也一度投降官軍,但到了崇禎十二年,先是張獻忠趁著當年大幹旱、再次反叛明朝,隨後,李自成也殺出商洛山,由於1639年至1641年的連續三年大幹旱,當時,參加李自成農民軍的「遠近饑民荷鋤而往,應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絕,一呼百萬,而其勢燎原不可撲。」

不僅是農民軍,當時不斷南下的后金部隊,其本質也是受到了當時北方小冰期氣候變化,以及大幹旱、草原生態惡劣的影響所致,在氣候危機的影響下,本來就頗具野心的女真後裔滿人不斷南下,試圖通過攻城略地掠奪人口、物資等資源來度過艱難時期。

儘管同樣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相對而言,后金在崛起過程中,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依託戰爭,在不斷掠奪遼東和關內財富、人口資源同時,也不斷拉攏關外的蒙古部落,並多次出兵征討朝鮮,使得蒙古各部和原本為明朝藩屬國的朝鮮都被滿清拉入麾下,加上滿人在遼東不斷爭取當地漢族的支持,從而使得滿清在與明朝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不斷擴充成長,成為明朝越來越壯大的威脅。

同樣面臨危機,滿人卻將危轉化成了機。當然,從現實的角度看,滿人在東北地盤小、人口少,船小好調頭,加上策略得當,四處拉攏資源和人心,這就使得滿人得以在明朝內部的大動亂中保持隔岸觀火,而明朝政府與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的火併,也讓滿人這個第三者能在關外坐享漁翁之利,這確實是崇禎這個大明帝國的「大當家」所不具備的特殊優勢,而且是足以讓人致命的優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蠱士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蠱士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章明朝的滅亡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