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神話(分封 續二)
朝堂之上,群臣神色各異。
易華偉上前一步,拱手行禮,朗聲道:
「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秦帝國境內之土地,理當所有權盡數歸於大秦帝國,歸於陛下。而國人百姓,僅應擁有土地之使用權。」
胡亥聽聞,身子微微前傾,眼中閃過一絲興趣:「老師,何為所有權?」
易華偉笑了笑,解釋道:「陛下,所有權便是對一物完全的掌控之權。就如同這土地,所有權在誰手中,誰便能決定這土地的處置、買賣等所有相關事宜。」
胡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目光中仍有一絲困惑:「那如今這土地之所有權,不就在擁有者手中嗎?世族、地主們世代經營,百姓也有自己的幾分薄田,他們不就是土地的主人嗎?」
易華偉再次拱手,神色愈發莊重:「陛下,非也。天下土地,皆為陛下之土地,此乃天經地義。只是如今,土地之歸屬雜亂,才生出諸多亂象。臣奏請從今日起,將土地之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此乃關乎大秦根基之大事。」
胡亥眉頭微皺,陷入沉思:「老師之意,是說如今這土地的狀況,不利於大秦?可這土地歸屬,向來如此,為何要變?」
易華偉搖了搖頭繼續說道:「陛下,如今土地兼并嚴重,世族和地主手中土地越來越多,許多百姓卻失去土地,淪為流民。長此以往,大秦的根基——百姓,將無法安居樂業。而且,朝廷對於土地的掌控力也在減弱,稅收減少,地方勢力漸強,這對大秦是極大的威脅啊。若將土地所有權收歸國有,再合理分配使用權,便可解決這些問題。」
說著,易華偉再次拱手:「陛下,臣奏請從今日起,將土地之使用權與所有權分離。此乃關乎大秦根基之大事。」
話音剛落,朝堂內頓時喧鬧起來。
李斯幾人對視一眼,按下心中躁動,目光掃過下方。
卻是柳生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神情激動道:「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啊!世族之土地,傳承已久,乃家族興盛之根本。若剝奪其所有權,世族必亂,大秦亦將動蕩。」
孔鮒之子太子詹事孔庄也趕忙附和:「陛下,祠堂、廟宇之土地,承載著百姓之信仰與寄託,朝廷各大機構之土地,也是其履行職責之必需。若一併廢除所有權,恐民心大亂。且庶民因土地產生之債務,由來已久,冒然廢除,於法於理不合。」
(胡亥雖然未立趙統為太子,但依照秦始皇舊例,詳細設立了太子宮官。)
易華偉不為所動,繼續說道:「陛下,臣以為,必須廢除一切世族、地主之土地所有權,不論其土地多寡、來源。同時,祠堂、廟宇、朝廷各大機構之土地所有權,亦應廢除。至於庶民此前因土地產生之債務,也當全部廢除,如此,方可安民生、穩社稷。」
看著階下群臣憤涌,胡亥眉頭緊皺,手不自覺地輕敲扶手。
易華偉接著說:「陛下,舉國上下之土地所有權,應收歸國有。在此基礎上,由治栗內史負責統計天下所有田地,詳細記錄,編製黃冊。待秋收之後,依據人口數量,並參照土地之貧瘠程度,公正劃分土地。」
這時,蒙鈺滿臉漲紅,出列怒喝道:「趙高,你這是要毀我大秦根基!我等世族為大秦出生入死,世代經營土地,如今你卻要將其奪走,是何居心?」
易華偉已眼睛微微一眯,淡淡道:「天下土地本就歸陛下所有,如今只是恢復正統,合理規劃。況且,朝廷與庶民簽訂契約之時,將土地使用權承包於農戶一百年,保持不變,此為保障民生之策。」
稍作停頓,易華偉又道:「除朝廷因功封賞之土地外,其餘土地皆按人口劃分。但封賞之土地,必須將畝數上報治栗內史,按土地數量繳稅。」
胡亥看向易華偉:「老師,此策雖好,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你可有具體計劃?」
易華偉拱手回應:「陛下,土地劃分后,朝廷將與每戶人家簽訂契約,將土地承包入戶。按照所承包土地之數量徵收稅收,每一塊土地抽取同等之稅額。田地收成好壞,由農戶自行承擔,只要農戶每一年向朝廷上繳規定之稅收,剩餘收成便歸農戶所有。」
見胡亥頗為意動,馮去疾往前站出一步:「陛下,趙大人此舉看似周全,實則問題頗多。贖買土地需大量錢財,朝廷目前是否有此財力?且土地重新劃分,必將引起地方動蕩,百姓亦會人心惶惶,不知如何安撫?」
李由眉頭緊皺,一臉凝重地出列,向著胡亥拱手道:「陛下,世族和地主之土地,那皆是家族世代苦心經營所得。如今若要突然將其收歸國有,這必然會引發他們極為強烈的不滿情緒。這些世族和地主在地方上擁有龐大的勢力和財富,他們之間關係錯綜複雜,極有可能相互勾結,聯合起來對抗朝廷啊。此情形若真的發生,後果不堪設想,陛下不可不早做防範啊。」
胡亥聽了李由之言,面色變得凝重起來,緩緩點頭,而後將目光投向易華偉,眼中滿是詢問之意:「老師,李由所言甚是,這些棘手的問題,你可有妥善的應對之法?」
易華偉神色沉穩,再次拱手回答道:「陛下,臣已有思量。首先是錢財方面的問題,臣以為可從朝廷收繳的其他賦稅中,逐年撥出一部分,專門用於贖買世族和地主手中的土地。這雖是個長期的過程,但如此一來,朝廷不會因一次性支出過大而陷入財政困境,同時也能給世族和地主一定的緩衝。」
「再者,對於土地重新劃分可能引發的地方動蕩,朝廷需要派遣一批能力卓越、清正廉潔的官員前往各地監督土地劃分事宜。這些官員要嚴格按照既定的標準和流程,依據人口數量以及土地貧瘠程度等因素,確保土地劃分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任何徇私舞弊的行為都要嚴懲不貸,只有這樣,才能讓百姓信服,減少不必要的紛爭。」
「而對於那些可能因利益受損而心生反抗之意的世族和地主,朝廷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方面,可加強軍事戒備,在各地重要據點和可能生亂的區域增加駐軍。我大秦有虎賁之士三百萬,他們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是維護大秦穩定的堅實力量。只要有軍隊的震懾,那些妄圖反抗之人在行動之前便會有所忌憚。」
易華偉說到此處,頓了頓,緩緩挺直身軀,環顧四周,聲音洪亮地說道:「我大秦虎賁三百萬,這是我大秦的底氣所在。若有那不知死活之人,妄圖擾亂我大秦之安定,興兵作亂,我倒要看看這天下怎麼亂?我大秦的軍隊定能將叛亂平息,維護陛下之權威和大秦之穩定。」
王綰看向胡亥:「陛下,即便有軍事準備,但世族和地主在地方上經營多年,根基深厚。若他們暗中煽動百姓,蠱惑人心,讓百姓也參與叛亂,那又當如何?」
易華偉笑了笑:「此問題關鍵在於讓百姓明白此次田畝政策對他們的益處。可在各地張貼告示,詳細解釋田畝政策的內容和意義。同時,監督土地劃分的官員要深入民間,與百姓溝通,讓百姓知曉朝廷是為了他們能有地可耕,能過上安穩日子。對於被世族和地主蠱惑的百姓,只要他們能及時醒悟,不予追究。」
李斯出列道:「陛下,贖買土地的錢財從其他賦稅中撥出,那其他方面的財政支出必然受到影響,比如水利工程、道路修建等,這對大秦的發展也不利啊。」
不等胡亥開口,易華偉回道:「方法自然是有,可在贖買土地期間,適當放緩一些非緊急的工程建設。待田畝政策完成,農業發展必將更加繁榮,朝廷的稅收也會隨之增加。屆時,可重新加大對水利、道路等建設的投入。
而且,田畝政策后,可根據新的土地情況,合理規劃水利和道路建設,使其更符合實際需求。」
胡亥微微點頭,眉頭卻依舊輕皺,目光中透著凝重。
群臣們則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湖面,議論聲此起彼伏,朝堂內一片嘈雜。
公孫衍滿臉憂色,向前幾步,「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道:「陛下,此舉會讓我大秦陷入混亂啊!這土地制度傳承已久,牽一髮而動全身。世族、地主在地方上盤根錯節,一旦變革,他們定會瘋狂反撲,百姓也會因這突如其來的變動而人心惶惶。還望陛下三思啊!」
說罷,額頭緊貼地面,身體微微顫抖。
目光掃過易華偉,王賁出列,拱手向胡亥行禮,朗聲道:「陛下,趙大人的提議雖有風險,但不失為一個增強朝廷實力的好辦法。陛下您看如今之局勢,土地兼并嚴重到何等地步?大量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若能重新劃分土地,讓百姓有地可耕,有屋可住,他們方能安居樂業,也必對朝廷忠心耿耿。如此,我大秦之根基才會穩固啊!」
說到此處,王賁微微抬頭,看向胡亥,眼神中滿是期待。
柳生聽聞,臉色漲得通紅,「哼」的一聲從鼻腔中噴出,滿臉不屑地反駁道:「說得輕巧!這土地重新劃分,世族利益受損極大,我們世族多年來為大秦盡心儘力,誰來保障我們的權益?若朝廷強行推行,必將引起大亂,屆時大秦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柳生邊說邊揮舞著手臂,情緒激動,看向王賁的眼神中充滿了憤怒。
易華偉冷冷一笑,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嘴角微微上揚:「哼,新士族若不同意,那便踏平它,老世族若執意反抗,那就殺絕老世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陛下推行改革,乃是為了大秦之千秋萬代。任何人若想和陛下、和朝堂對著干,大秦銳士正好可以再亮刀劍,讓他們知道違抗皇命的下場。」
易華偉向前踏出一步,身上散發出一股威嚴的氣勢。環顧群臣,語氣變得溫和起來,可這溫和中卻透著一股讓人膽寒的殺意:
「其實臣更希望他們反抗,這樣朝廷就有了正當的名義大開殺戒。不僅可以少了一分贖買土地的錢財支出,相信抄家滅族之後,那些金銀財寶、田產物資流入大秦的國庫,會讓國庫更為充實。」
聽易華偉說完,胡亥眼中閃爍著貪婪與冷酷交織的光芒,彷彿已經看到了那堆積如山的財富,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陛下,如今大秦之工程建設正需要大量人力。馳道工程、直道工程都尚缺人手,若是能有足夠的人,還可以重啟長城的修繕,甚至於擴建驪山陵。這些都是功在千秋的大業啊!」
「不如……先從文武百官開始吧!」
易華偉此言一出,朝堂內瞬間一片死寂,大臣們面面相覷,眼中滿是驚恐。
他們沒想到易華偉竟會說出如此大膽的話,這是要將變革的利刃首先指向朝堂自身啊。
易華偉微微躬身:「陛下,此次田畝政策,勢在必行。文武百官若有土地,也應以身作則,率先支持改革。若有違抗者,亦當嚴懲。」
一位老臣顫抖著聲音說道:「陛下,趙大人,此舉萬萬不可啊!若從朝堂開始清查土地,必然引起更大的混亂。朝堂內部相互猜忌,如何能齊心應對世族和地主的反抗?還望陛下明鑒。」
易華偉卻不以為然:「陛下,改革本就是破舊立新,若連朝堂都無法做到公正無私,如何讓百姓信服?如何讓世族和地主低頭?可先讓大臣們自行上報土地數量,若有隱瞞,一經查實,絕不姑息!!」
大朝會散了,咸陽宮大殿卻仿若被按下了暫停鍵,一片死寂般的安靜。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文武百官,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樣,呆立在原地,長時間地沉默著,無人敢開口打破這令人窒息的氛圍。
此次眾人所受到的衝擊,是他們入朝為官以來前所未有的。
易華偉提出的主張,無異於用一把利刃,直插老世族的命脈,狠狠挖掉了他們賴以生存的根基。以往,老世族憑藉大量的土地,坐享其成,掌控著地方經濟和資源,擁有著旁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和權勢。
然而如今,情況急轉直下。土地所有權收歸國有,老世族失去了大量土地不說,就連剩下所佔有的土地,還得按照畝數向朝廷繳納稅收。如此一來,即便老世族人口眾多,在土地佔有上原本有著一定優勢,可這優勢瞬間化為烏有。他們再無法像從前那樣輕鬆地獲取財富,必須親力親為地經營土地,否則就只能讓族人投身到各行各業,或者擠入仕途,才能維持家族的生存。
這一道詔令,就像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顆巨石,掀起的波瀾堪稱石破天驚。
李斯緩緩長身而起,神色凝重地走出了咸陽宮。
他心裡跟明鏡似的,深知這一道詔令就像一顆火種,將會在中原大地之上迅速燃起浩大的波瀾。這不僅僅是土地歸屬的簡單改變,更是觸動了整個大秦權力和利益結構的根基。
「耕者有其田!」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巨大的力量。
對於最底層的國人百姓而言,這無疑是天大的喜訊。他們長期遭受土地兼并之苦,很多人失去土地,過著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悲慘生活。如今,終於有了擁有土地的希望,他們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勞作,收穫的糧食除了繳納賦稅,剩下的都歸自己。這將極大地激發百姓的生產積極性,讓他們看到生活的曙光。
但對於老世族、新士族以及其他各方勢力來說,這道詔令卻如同割肉之刀。
他們長期享受著土地帶來的巨額利益,如今要他們放棄,就像要了他們的命。他們絕對不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勢必要想盡辦法來阻止這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