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量子遂穿模型猜想

第35章 量子遂穿模型猜想

林森繼續道:「我有幾個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你是研究高能粒子的,對量子遂穿效應認識應該很深,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核聚變真正起作用的就是量子遂穿效應。

太陽中心溫度只有1500萬到2000萬攝氏度,遠遠沒有到可以讓質子克服庫倫勢壘,但是它仍然可以進行核聚變。原因就是量子遂穿,儘管這種效應是以非常低的概率存在的,但是太陽因為質量足夠大,極小的概率加上足夠大的基數也就必然能發生。

我們是否能建立一種量子遂穿概率的數學模型,磁約束型核聚變中,億度高溫等離子體通過一定的控制過程,讓這些粒子呈現一種量子遂穿的臨界態,這樣或許不需要太高的溫度就能發生聚變反應。在慣性約束型核聚變中,除了激光約束還能發射一種量子遂穿誘導粒子轟擊靶丸,讓聚變條件不需要達到原來的條件。

借用太陽的核聚變的原理,只不過不是傳統理解的高溫高壓。

還有一種設想,在慣性約束型核聚變中,使等離子體套筒中提前誘導轟擊裂變材料產生裂變,再利用裂變的能量獲得足夠的內爆動能,然後與聚變靶丸相互作用,實現聚變點火,由於聚變產生的能量較大,這時投入新的聚變靶丸也可以再次聚變,最終實現脈衝式熱核聚變,這種設想類似於聚變裂變混合堆方式。

這個原來就如日光燈原理一樣,開始需要較大的電壓點火,穩定后使用常規電壓就能穩定發光,不過這個設想的困難點在於找到這個『鎮流器』,不過對我們對材料的性能要求將會小的多。」

我們都知道太陽發光發熱是因為它內部的高溫高壓產生了核聚變,按照傳統聚變理論,太陽中心的高溫高壓條件是不能進行聚變的,但是這個宇宙的規則給了它可能,這就是量子遂穿。

單個原子出現量子遂穿的概率接近於0,但太陽質量太大了,太陽滿足量子遂穿核聚變的條件就無限趨於100%了,這也是太陽可以在不滿足理論聚變的條件下就可以進行核聚變。

為了理解量子遂穿,量子遂穿可以克服原子核間的強大的庫倫力,也即是電磁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有的力幾乎都是電磁力的表現形式。

在微觀上,就是帶電粒子的相互作用,氫核聚變本質就是兩個質子結合成一個新的原子核,質子帶正電荷,核聚變就是質子要克服質子間的斥力並結合到一起,也叫克服庫倫壁壘。這種結合會損失質量(也叫結合能),釋放大量的能量。

但是我們是否考慮過,離得這麼近的兩個質子,他們的電荷斥力有多麼大?質子是怎麼結合在一起的。

答案就是強相互作用力,也稱強力(強力是宇宙四大基本力之一,其它的力是,引力,電磁力,弱力),強力非常強大,不過作用距離比較短,它能克服強大的電荷斥力將質子都牢牢束縛住。

三體的「水滴」的表面材料就是使用這種力將原子核都束縛住,只需要用簡單的撞擊就能摧毀所有的人類戰艦。這種材料處於原子簡併態(原子緊緊的挨在一起,白矮星物質)與中子簡併態(中子緊緊的挨在一起,中子星物質)之間的一種物質。

(經網友指正修改,作者之前將「強相互作用力材料」就理解是完全版的強力材料,若是三體真正有這種技術,重聚變都可以了,真的沒必要來太陽系了。三體人應該只能初步利用這種力,擴大了強力的範圍,拉近原子簡併態的原子核距離,並束縛住。所以原著說的也就比太陽系最硬物質硬百倍,完全版的強力材料的硬度將是萬倍。)

弱相互作用力,也稱弱力,主要作用於各種費米子,制約著各种放射性作用,這裡不過多介紹。鐵元素前的元素通過聚變會釋放能量,鐵元素後面的元素通過裂變釋放能量,換句話說鐵元素後面的元素要是還聚變就要吸收能量了,宇宙總數可以平衡的。

再說量子遂穿,正常的核聚變就是兩個質子一步步克服電荷斥力相互靠近,最後被強力捕獲。而量子遂穿就如同是趁著電荷斥力沒注意就刷的一下跑過去了。一個要翻過高山達到另一面,一個發現有個隧道,直接從隧道穿過去到了山的另一面。

林森讓丁儀計算的就是這種量子遂穿的模型,以及激發增加量子遂穿概率的方式。

林森不知道的是,他提出的量子遂穿模型的方式是大低谷後期使用的核聚變方式,那是核聚變成熟的標誌。而在原時間線中,5年後丁儀使用的也就他后一直假設「日光燈原理」的脈衝式聚變裂變混合堆方式。

丁儀在成功后,轉入高能粒子研究,雖然沒有什麼建樹,但對量子遂穿的模型取得了重大成果,這一成果在大低谷後期被應用於可控核聚變,這也是人類為什麼讓他成為第一個接觸水滴的人。

丁儀眼中一亮,有點驚疑的看著林森,臉上洋溢莫名的神采道:

「真沒想到你對核聚變的研究也是如此的精深。你的量子遂穿模型構想雖然也曾經有提出過,但這其中的計算太過複雜,需消耗的計算量也是難以滿足的,但的確是個很好的方向。

但我認為你第二種假設在現在的條件下更具備可行性,其實我近期在考慮的正是脈衝式聚變裂變混合堆方式。

目前只是一個構想,如你的方案一樣,我構想的聚變途徑,其中關鍵的還是要能承受住這種脈衝式核爆壓力的材料,也就是能符合『鎮流器』使用的材料,這種材料所需的特性比傳統聚變所使用的爐壁材料還要強很多。

不過昨晚與汪淼有了一次交流,他準備發表一篇論文,論文中提出一種納米鉿鎢合金材料,通過分子搭積木形成一種新型晶胞合金結構,雖然製造困難,但這種材料應該是滿足脈衝式核爆壓力的。

我會在這方面繼續研究的,若是成功一代可控核聚變也就成功了,甚至我感覺,這種方式有實現二代可控核聚變可能。

不得不說,林森先生,不知為什麼在您身邊,我總是可以感覺到一股莫名的信心。

我對我設想中的方案,也沒有多少把握,本來是準備在PDC所有驗證都失敗時再提出來,但你讓我感覺或許我的方案才是正確的。」

林森:「繼續朝你認為正確的道路走下去,你的道路是最適合當下的,也是最能接近成功的。

現在的我們不需要什麼退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需要任何顧慮。

不管我們與三體最後的結局是什麼,當下的我們更要肆意人生,有什麼比我們能按自己的想法,研究自己想要的成果還來的肆意呢?

瀟洒不羈的你應該讓你的人生更加精彩,探求物理的終極奧秘,才是你應該追求的。

這個時代你們可能認為是物理學的墳墓,但我覺得不是,這是物理學家的天堂。不能有哪個時代的會允許我們肆意的投資如此巨大,讓我們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我們應該榮幸在這個時代。

相信我,我會帶你看到那天的,讓你看到物理的真相!」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面壁者助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面壁者助手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章 量子遂穿模型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