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黛玉初進榮國府
時光匆匆,馬騰騰在京城的科舉之路上奮力前行,終於取得了三甲進士的榮譽,然而,因缺乏社會關係,他的官員任命一直停滯不前。這位遊盪在官場邊緣的進士,在某個春日,來到了京城著名的錦春院喝酒,意外地與同屆的幾位進士——馬大雲、劉強西和李鴻雁——不期而遇。他們都已經有了官職,聚在一起歡慶,馬騰騰便加入他們,一起暢談喝酒。
馬大雲揚起眉頭說:「如今要想進取,關鍵是有靠山。靠山就是四王八公。四王,就是北靜郡王、南安郡王、西寧郡王和東平郡王。北靜郡王是四王裡面功高的一家,因此北靜王家的爵位最高。而「八公」指的是寧國公、榮國公、鎮國公、理國公、齊國公、治國公、修國公和繕國公。」
劉強西神秘地說:「如今作地方官的,都有一個私單,上面寫的是本省最有權勢極富貴的大鄉紳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了這樣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連性命也難保呢。所以叫做「護官符」。
一面說,一面從順袋中取出一張抄的「護官符」來,遞與大家。看時,上面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家的俗諺口碑,云: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他繼續說道:「這俗諺里說的是賈、史、王、薛四大家族,這四家皆連絡有親,一損俱損。背後也都有靠山。」
李鴻雁說:「今年鹽政點的是林如海。這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蘭台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為巡鹽御史,到任未久。
原來這林如海之祖也曾襲過列侯的,雖繫世祿之家,卻是書香之族。今如海年已五十,只有一個三歲之子,又於去歲亡了,雖有幾房姬妾,奈命中無子,亦無可奈何之事。只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見他生得聰明俊秀,也欲使他識幾個字,不過假充養子,聊解膝下荒涼之嘆。
我想馬兄尚未派官,關鍵是沒有人引薦。不如先應聘去做林如海愛女的家庭教師,以此為跳板,日後尋求升遷的機會。」
馬騰騰聽聞后,茅塞頓開,連連點頭。
次日,在李鴻雁的引薦下,馬騰騰得以與林如海會面。而馬騰騰與韓清清便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林家的座上賓。林如海的女兒黛玉,聰明絕頂,馬騰騰兄妹倆將她調教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這日林如海站在庭院中,眼望天空,心中滿是無奈。妻子已去世,小女黛玉還未曾大愈,京城的家岳母已遣船隻來接,催促他送女進京。他深知,這是他作為一個父親,一個男人,應盡的責任。
他目光深邃,彷彿穿越了時空,看到了女兒的未來。那是一個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的未來,但林如海堅信,他的女兒會堅強地走下去。
「林老爺,馬先生求見。」一個家丁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林如海轉過身,看到馬騰騰站在門口,臉上帶著一絲謙卑的微笑。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感激。這個年輕人,曾經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予了他教誨和幫助,現在又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出現了。
「馬先生,真是天緣湊巧。我妻子已去世,小女黛玉無人依傍,家岳母念及小女未曾大愈,已遣船隻來接。我正思送女進京,蒙你過去教誨之恩,我一直想找機會報答。我已預籌之,修下薦書一封,托內兄務必照應。即有所費,我在家信中會寫明,你無需多慮。」林如海熱情地說道。
馬騰騰謙卑地應承下來,心中暗自得意。他知道,這是他展現自己的機會,也是他踏上仕途的關鍵一步。
出月初二日,林家的餞行之宴如期舉行。林如海準備了豐富的禮物和餞行的細節,馬騰騰一一領受。
在宴會上,林如海宣布了要將女兒送往京城的事。那女學生原不忍離親而去,無奈她外祖母必欲其往。林如海心痛地說:「你父親年已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你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扶持;今去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正好減我內顧之憂,如何不去?」
黛玉聽了,心中雖然難過,但也知道父親的苦衷。她灑淚拜別,帶著奶娘和榮府中幾個老婦,登上了前往京城的船。馬騰騰另有一隻船,帶了韓清清和兩個小童,依附黛玉而行。
夜幕降臨,江水悠悠。林如海站在船頭,目送女兒離去。他的心中滿是感慨和不舍,但同時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他知道,女兒的離去,是她的成長之路,也是他的解脫之路。
黛玉的船隊在江面上航行著。她安靜地坐在船艙里,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恐懼。她知道,離開父親和家鄉,是她生命中的一個新的開始。她需要學會獨立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挑戰和困難。
馬騰騰時不時地走進船艙來看望她。每次他來,都會帶來一些好消息和有趣的見聞,讓黛玉的內心感到一絲安慰和溫暖。他對黛玉的照顧和關心讓黛玉感到很安心。
到了京都,馬騰騰先整了衣冠,帶著童僕,拿了「宗侄」的名帖,至榮府門上投了。彼時賈政已看了妹丈之書,即忙請入相會。見馬騰騰年紀輕輕,言談不俗,又曾是黛玉的家庭老師,心中一喜。這賈政便有意讓馬騰騰做其公子的家庭教師。
且說黛玉自從那一天棄舟登岸之後,便有榮府派來的轎子和拉行李的車輛等候著。她每走一步都留心觀察,每做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走一步路,怕被人恥笑了去。自從上了轎子,進了城,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只見到街上繁華的景象和人們繁忙的生活,自非別處可比。
又行了一會兒,忽然看到街北邊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衣著華麗的人。正門緊閉著,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人入。
黛玉到了榮府,進入大廳後面,是一個龐大的院落,中央五間大正房高聳入雲,兩邊是精緻的廂房,鹿頂耳門,四通八達,彷彿在講述著這座府邸的歷史和榮耀。
她步入門廳,一個赤金九龍青地大匾立即映入眼帘,那三個斗大的金字「榮禧堂」在燈光下熠熠生輝。
在大紫檀雕螭案上,放置著一個三尺多高的青綠古銅鼎,鼎上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形象生動,宛如真龍臨世。案的一邊是鏨金彝,另一邊是玻璃盆,兩者在燈光下相互映襯,更顯出堂內的華貴之氣。
黛玉深吸一口氣,心中感慨萬分。這個場景太過熟悉而陌生,彷彿穿越時空回到曾經繁華的歲月。她心中暗自立下決心,一定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中求得一片生存之
黛玉扶著婆子的手,進了垂花門。兩邊是游廊,正中是穿堂,正中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風。轉過屏風,便見小小三間廳房,廳后是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雕樑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雀鳥。
台階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的丫頭。她們一看見黛玉來了,都笑嘻嘻地迎上來,說:「剛才老太太還念著呢,說怎麼還不來,可巧就來了。」於是三四個爭著打起帘子。只聽得裡面說:「林姑娘來了!
黛玉剛踏入房門,便有兩名侍女扶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迎面走來。黛玉眼力極佳,一眼便認出這位老婦人是她的外祖母,正要下跪行禮,不料被外祖母一把緊緊地抱入懷中,口中連聲呼喚著「我的心肝寶貝」,聲音中透出無法抑制的痛苦,淚水如斷線的珠子般滾落。剎那間,房內所有的人都被這感人的場景所打動,連黛玉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
眾人好不容易才勸住了老婦人的哭泣,黛玉這才正式向外祖母行禮。賈母指著面前的三位女子,逐一為黛玉介紹道:「這是你的大舅母,這是你的二舅母,這是你珠大哥的媳婦珠大嫂子。」黛玉恭敬地一一拜見。
賈母又對身邊的人說:「請姑娘們也來見見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你們今天可以不必去上學了。」話音剛落,便見三個奶媽和五六個丫鬟簇擁著三位姑娘走了進來。
第一位姑娘,略微豐滿的身材搭配著新荔般的肌膚,鵝脂般的鼻尖和脂膩的鵝脂,散發著一股難以言表的溫柔。她的眉眼間流露出一種讓人忍不住親近的親切感。
第二位姑娘,削瘦的雙肩和纖細的腰肢與長挑的身材形成鮮明的對比。鴨蛋形的臉龐上,那雙顧盼神飛的眼睛閃爍著光芒,讓人在見到她的第一眼就無法移開視線。
最小的那位姑娘身材尚未長成,形容尚且稚嫩。她們三人釵環裙襖的裝束一模一樣,看上去如同三朵嬌艷欲滴的鮮花。
黛玉立刻起身迎上前去行禮,互相寒暄。隨後歸坐,丫鬟們立刻送上香醇的茶水。
黛玉的年紀雖尚幼,然而她的舉止言談卻顯得格外的超脫俗,讓人感受到她身體和面貌雖然略顯嬌弱,卻散發著一股獨特的風流態度。這種獨特的風采和氣度,讓人們看出她似乎隱藏著某種不足之症。
那位最小的四姑娘惜春好奇地詢問:「你平時服用什麼藥物?為什麼不能恢復健康呢?」黛玉淡然一笑,回答道:「我這一生都在與藥石為伍,從會吃飯的年紀就開始吃藥,至今未止。無數的名醫都曾為我診治,卻始終不見成效。」
黛玉眼中閃過一絲追憶,繼續說道:「記得我三歲那年,聽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他竟然提出要帶我去出家。當然,我父母自然是不從的。他又說:『既然捨不得她,但只怕她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若要好時,除非從此以後總不許見哭聲,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親一概不見,方可平安了此一生。』這些言語看似荒誕不經,卻也未獲理睬。如今,我只能依賴人蔘養榮丸來維持。」
聽到這裡,賈母慈祥地說:「這正好,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言辭之間,滿是對黛玉的憐愛與關懷,似乎預示著一段深遠的往事和未來的期待。
話音未落,就聽到後院傳來一陣歡聲笑語,有人笑道:「我來晚了,未能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